初中化学仁爱版九年级 下册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同步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
1.某同学的实验记录有如下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是8.1B.用托盘天平称得5.4 g的NaCl
C.用量筒量取7.4 mL盐酸D.用温度计测得某盐水溶液的温度为-0.1℃
2.如图是一些物质的近似pH,关于这些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苹果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B.稀释厨房清洁剂可便其碱性增强
C.酸雨酸性弱于苹果汁D.厨房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江门气候适宜,盛产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深受市民喜爱,分析下表,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A.新会小青柑B.礼乐巨峰葡萄
C.鹤山木奶果D.台山圣女果
4.已知生活中一些食物的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豆浆B.牛奶C.葡萄汁D.柠檬汁
5.下列物质呈酸性的是
A.柠檬水B.肥皂水C.石灰水D.浓氨水
6.以下碱性最强的是
A.pH=1B.pH=5C.pH=8D.pH=12
7.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水基型灭火器可以扑灭汽油、柴油燃烧引起的失火
B.用玻璃棒蘸取石灰乳涂到pH试纸测定pH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B.烧制陶瓷
C.铁钉生锈D.酸碱指示剂变色
9.下列是生活中四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
B.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蚊虫叮咬后(分泌出酸)的痛痒
C.牙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陈醋
10.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橙汁、酸奶都呈酸性B.pH小于7的雨水都属于酸雨
C.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D.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二、判断题
1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12.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
13.若将pH试纸润湿,再测量稀硫酸的pH,则数值偏小( )
14.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呈蓝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 )
15.酚酞试液不能检验溶液的酸性。( )
三、综合应用题
16.我市车用乙醇汽油全面升级为国四标准,油品含硫量降低了67%,使得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大幅度降低。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粉末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
(1)a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原因是 。用上图所示装置收集二氧化硫时, (填“c”或“b”)端管口与d管相连,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装置C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4)向盛放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滴加石蕊溶液,发现溶液变为红色,为了证明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应补做什么实验?(实验材料自选)
(5)B装置也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取25g某石灰石样品于装置中,并向其中加入14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装置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62.2g,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7.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 ZnCO3,杂质为 Fe2O3、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同时得到铁红副产品,其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 98%的硫酸配制 200g 质量分数为 24.5%的稀硫酸,需要水( 密度 1g/mL)的体积为 mL,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和 。
(2) 物质 X 是 确定除铜完成的实验现象是 。
(3)“氧化”中加入 H2O2的目的是在硫酸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 FeSO4转化成 Fe2(SO4)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除铁过程中,反应温度、溶液 pH 对除铁效果均有影响,为探究除铁的最佳效果,某同学做了以下的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请回答问题:
①实验 对比,得到的结论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温度增大,除铁率提高。
②实验 a 和实验 b 对比,得到结论是 。
③最佳的除铁条件为反应温度 ℃,溶液 pH 。
(5)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洗涤经常选用 95%的乙醇,优点是 (填一个答案);烘干操作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 。
(6)取 28.70g ZnSO4•7H2O 加热至不同温度,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ZnSO4•7H2O 加热到 100℃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是 (写出计算过程)。
水果名称
新会小青柑
礼乐巨峰葡萄
鹤山木奶果
台山圣女果
pH值
4.0-5.0
4.5-5.5
5.5-6.0
6.0-6.5
食物
豆浆
牛奶
葡萄汁
柠檬汁
pH
7.4~7.9
6.3~6.6
3.5~4.5
2.4~3.0
物质
陈醋
苹果汁
牙膏
肥皂水
pH
2.5
3.1
8.5
10.0
编号
反应温度/℃
溶液 pH
除铁率/%
a
30
2
91.5
b
30
2.5
93.3
c
40
2.5
95.1
d
40
3.1
Y
e
50
3.1
99.5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不可能精确至8.1,故选项数据不合理;
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故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得5.4g的NaCl,故选项数据合理;
C、用量筒量取7.4 mL盐酸,可选用10mL的量筒,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故选项数据合理;
D、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0.1℃,可用温度计测得某盐水溶液的温度为-0.1℃,故选项数据合理。
故选A。
2.C
【详解】A、苹果汁的pH<3,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厨房清洁剂的pH>7,显碱性,但稀释厨房清洁剂可便其碱性减弱,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酸雨的pH比苹果汁大,则苹果汁的酸性比酸雨弱,该选项说法正确;
D、厨房清洁剂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3.A
【详解】pH<7,显酸性,且pH值越小,酸性越强,由表可知,新会小青柑的pH值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4.A
【详解】A、豆浆的pH为7.4~7.9,大于7,显碱性,符合题意;
B、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D、柠檬汁的pH为2.4~3.0,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A. 柠檬水呈酸性,正确;B. 肥皂水呈碱性,错误;C. 石灰水呈碱性,错误;D. 浓氨水呈碱性,错误。故选A。
6.D
【详解】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pH=12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D。
7.B
【详解】A、扑灭汽油、柴油燃烧引起的失火既可用干粉灭火器又可用水基型灭火器,故正确;
B、用玻璃棒蘸取石灰乳中的液体部分滴到涂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石灰乳的的pH值,故错误;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在工业中可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故正确;
故选:B。
8.A
【详解】A、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正确;
B、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错误;
C、铁钉生锈过程,有新的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错误;
D、酸碱指示剂变色,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A、陈醋的pH=2.5,酸性最强,错误;B、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所以可以用牙膏、氨水、肥皂水等中和,正确;C、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错误;D、陈醋的pH=2.5,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吃陈醋,错误。 故选B。
点睛: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10.A
【详解】A、橙汁、酸奶pH<7都呈酸性,故A正确;
B、pH<7为酸性,pH>7为碱性,pH=7为中性,pH<5.6为酸雨,故B不正确;
C、pH越大碱性越强,氨水的碱性比肥皂强,故C不正确;
D、柠檬酸pH<7为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不正确。
故选A。
11.错误
【详解】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错误。
12.错误
【详解】正常雨水中由于溶有二氧化碳而显酸性,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叙述错误。
13.错误
【详解】将pH试纸润湿,再测量稀硫酸pH,相当于对稀硫酸进行稀释再测量其pH,稀释后的稀硫酸酸性减小,pH会增大。故该说法错误。
【点睛】一般情况下,溶液酸性越强,pH越接近0;碱性越强,pH越接近14。
14.错误
【详解】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所以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15.正确
【详解】酚酞试液遇碱变红,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故酚酞试液不能检验溶液的酸性,故正确。
16.(1)长颈漏斗
(2) B 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 b
(3)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果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如果关闭弹簧夹,试管内压强增大,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4)取出少量该无色溶液在试管中,并滴加几滴紫色石蕊,发现紫色石蕊变红色.再用玻璃棒取出少量集气瓶中的水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pH<7,证明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5)80%
【详解】(1)仪器a的是长颈漏斗,常用于实验中添加液体药品。
(2)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粉末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硫酸钠是粉末状固体,浓硫酸是液体,两物质反应时不需要加热,常温下便可反应,故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因该气体有毒,故应选择安装E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利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气体应从c端进,b端出,然后再接d。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当关闭弹簧夹时,试管内随着不断反应生成气体,压强逐渐增大,试管内的液体回流进入长颈漏斗,液体也固体分离,反应停止;当打开弹簧夹时,试管内压强减小,长颈漏斗内液体再次流入试管并与固体反应物接触,反应继续。
(4)向盛放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滴加石蕊溶液,发现溶液变为红色,该现象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石蕊溶液变红的。已知若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会生成酸性的亚硫酸,故可取出少量该无色溶液在试管中,并滴加几滴紫色石蕊,发现紫色石蕊变红色。再用玻璃棒取出少量集气瓶中的水溶液,滴在pH试纸上,若发现pH<7,证明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5g+146g−162.2g=8.8g。已知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即为25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钙的质量。
解:设25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故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7. 150mL 量筒 锌 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bc 其他条件不变时,溶液pH越大,除铁率越高 50℃ 3.1 蒸发浓缩 便于干燥或减少晶体溶解损失 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或防止晶体受热分解
所以化学式为:ZnSO4•H2O
【详解】(1)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x=150g,体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和量筒,故填:150mL;量筒。
(2)加入x最终生成了硫酸锌水合物,故X为锌,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故填:锌;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加入 H2O2 的目的是在硫酸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 FeSO4 转化成 Fe2(SO4)3,化学方程式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故填: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4)①实验bc温度不同,除铁率不同,bc对比,得到的结论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温度增大,除铁率提高,故填:bc。
②acpH不同其它条件相同,实验 a 和实验 b 对比,得到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溶液pH越大,除铁率越高,故填:其他条件不变时,溶液pH越大,除铁率越高。
③温度越高、pH越大除铁率越高,最佳的除铁条件为反应温度50℃,溶液 pH=3.1,故填:50;3.1。
(5)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洗涤经常选用 95%的乙醇,优点是便于干燥或减少晶体溶解损失;烘干操作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或防止晶体受热分解,故填:蒸发浓缩;便于干燥或减少晶体溶解损失;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或防止晶体受热分解。
(6)见答案。
初中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hx/tb_c404115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练习题</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 下册单元3 盐 化学肥料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九年级 下册<a href="/hx/tb_c404115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单元3 盐 化学肥料课堂检测</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仁爱版九年级 下册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习题: 这是一份仁爱版九年级 下册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