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 下册单元3 盐 化学肥料课堂检测
展开这是一份九年级 下册单元3 盐 化学肥料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的是
A.C→CaCO3B.Mg→MgOC.Fe2O3→FeD.CO2→O2
2.下列溶液无色,且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SO4、NaCl、KNO3B.Na2SO4、NH4Cl、ZnCl2
C.NaOH、NaCl、NaNO3D.K2SO4、AgNO3、NaCl
3.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能量变化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氧气(O2)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
D.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类物质
4.二氧化硅(SiO2)可用作牙膏摩擦剂。二氧化硅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盐
5.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氢氧化钠B.碳酸钙C.浓硫酸D.浓盐酸
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用于防腐
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断中不正确的个数为:
①Na+、Mg2+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则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②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③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④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⑤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⑥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则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A.2个B.3个C.4个D.5个
8.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Ca2+、Cu2+、、Cl-
B.Ag+、Mg2+、、Cl-
C.Na+、K+、、
D.K+、Ca2+、Cl-、
9.下列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过氧化氢、干冰B.金刚石、石墨
C.汞、氨D.氯化钠、硫酸铜
10.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鉴别、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判断题
11.硝酸中含有氮元素,是氮肥。( )
12.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但也会造成污染( )
13.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
14.分离CaO与CaCO3固体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
15.用食醋除去水垢也是利用了乳化原理( )
三、综合应用题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2021年新冠奥密克戎暴发期间,中国向印度提供了大量制氧机。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的流程如下所示:
(1)步骤 中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步骤 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3)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 。
(4)氧气在医疗上有重要用途,为病人输氧时常用到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的 (填“ a ”或“b”)端与氧气瓶相连。
II. 已知 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分别为氧化物、酸、 碱、盐中的一种,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E、C 属于同类物质, 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 应, “→”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5)写出物质 的化学式 。
(6)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7)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的在生活中的用途为 。
(9)与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7.王林同学对一位高中同学说的“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同时为了给农民做技术指导,于是利用所学知识对碳酸钾(K2CO3)、氯化铵(NH4Cl)两种化肥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补充“①②③④⑤⑥⑦”处的内容,以完成实验报告:
(1)完成以下表格;
(2)【结论与运用】
取下列物质分别于K2CO3和NH4Cl溶液混合,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 (填字母).
A.稀HCl B.水 C. CaCl2溶液 D.酚酞溶液
K2CO3与NH4Cl两种化肥 (填“能”或“不能”)混用,理由是 .
18.市面上销售的某款泡洗粉主要成分为天然棕榈油提取物、活性氧颗粒、食品级柠檬酸,为了提高去污效果产品还添加了一种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
查阅资料:柠檬酸为白色固体,具有酸的通性,加热至 175℃开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成分】
(1)取适量泡洗粉于试管中,加入水,发现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火星
变得更加明亮但未复燃。由此可推断产生的气体是 。
(2)为了进一步探究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某同学取适量洗泡粉加入锥形瓶内(如下左图),将注射器中水注入瓶中,用 CO2传感器测定瓶内 CO2含量,得到如下图数据。
起始阶段,CO2含量并非为零,原因是 。
【确定成分】:
为了确定样品中含有的是哪种碳酸盐,小明同学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比较探究。
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50℃开始分解,275℃完全分解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3)按如图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在试管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了使对比实验更具说服力,甲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证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更稳定。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小明想通过对样品进行加热的方法,来确定样品中含有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小芳认为不妥,理由是 ,她认为要想用加热的方法必须对温度加以控制,你认为应该控制温度的范围是 。
【测定成分含量】:
(5)为测定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该兴趣组同学称取 20.0g 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除碳酸氢钠外,其余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将产生的 CO2气体干燥后全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分析天平测得氢氧化钠溶液增重 0.88g,求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C
检验二氧化碳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D
鉴别白糖水和蒸馏水
观察颜色
探究过程
实验过程
结论与化学方程式
K2CO3
NH4Cl
一、分别取适量固体K2CO3、NH4Cl配制溶液
得到澄清溶液
得到澄清溶液
两种化肥均易溶于水
二、分别取配置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
变蓝
变红
K2CO3显 性
NH4Cl显 性
三、分别令取配置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
无明显现象
K2CO3可与稀H2SO4反应
四、分别令取配置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并闻气味
无明显现象
NH4Cl+NaOH=NaCl+H2O+NH3↑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物质的制备方法,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分析。
【详解】A、碳必须先生成二氧化碳,再由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不能一步反应实现;
B、镁在点燃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能一步反应实现;
C、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和氧化铁反应生铁和二氧化碳,能一步反应实现;
D、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氧气,能一步反应实现。故选A。
【点睛】掌握物质相互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详解】在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
A.在溶液中铜离子显蓝色,而本题的溶液是无色,故选项A错误;
B.三种物质的各个离子在氢离子存在的环境中不会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共存,故选项B正确;
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选项C错误;
D.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够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在解答本类题时,首先要考虑有无颜色的离子,再考虑各离子在氢离子存在的环境中是否会发生反应。
3.D
【详解】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能量变化,该选项叙述正确;
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该选项叙述正确;
C、氧气和臭氧均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叙述正确;
D、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烧碱为氢氧化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氢氧化钠属于碱,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化学式可知,二氧化硅是硅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特点,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
B、二氧化硅是硅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特点,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酸的特点,不属于酸,选项错误;
C、二氧化硅是硅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特点,不具备碱的特点,不属于碱,选项错误;
D、盐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而二氧化硅是硅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特点,属于氧化物,不符合盐的特点,不属于盐,选项错误,故选A。
5.B
【分析】不需要密封即不会在空气中发生变化,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氢氧化钠会潮解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只有碳酸钙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也不吸收空气中的物质。
【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潮解,且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因此需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也不吸收空气中的物质,无需密封保存,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需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
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苏打能和盐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把金属从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D、由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和食品反应,所以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错误。故选A。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7.D
【详解】①不是所有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如Li+最外层电子数为2,推断不正确;
②化合物为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而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则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推理不正确;
③置换反应是指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推理不正确;
④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推理正确;
⑤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除外,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有机物,推理不正确;
⑥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则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推理不正确。
则不正确的有①②③⑤⑥,有5个,故选D。
8.D
【分析】强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溶液呈无色则不含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等。
【详解】A、铜离子在溶液中为蓝色,错误;
B、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四种离子之间不会结合生成气体、沉淀和水,与氢离子不会结合生成气体、沉淀和水,且在溶液中均为无色,正确。
故选:D。
9.D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
【详解】A、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氨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和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熟记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
10.B
【详解】A、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除去二氧化碳而不与一氧化碳反应,不能达到目的;
B、高温煅烧,碳酸钙会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达到目的;
C、检验二氧化碳,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伸入燃着的小木条不行,使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有可能是氮气,不能达到目的;
D、鉴别白糖水和蒸馏水可采用蒸发的方法,蒸发后有固体剩余的是白糖水,二者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观察颜色不能鉴别,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B。
11.错误
【详解】硝酸中含有氮元素,但是硝酸腐蚀性较强,不能作肥料,故错误。
12.正确
【详解】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但也会造成污染,会污染水体和土壤等,该说法正确,故填:正确。
13.错误
【详解】BaCl2溶液中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离子也能与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则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故说法错误。
14.错误
【详解】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过滤后只能得到碳酸钙,但不能得到氧化钙。
15.错误
【详解】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酸醋钙、水和二氧化碳,使水垢变为可溶性物质而被除去,属于化学变化,而乳化原理属于物理变化,故该说法错误。
16.(1)物理
(2)沸点
(3)化学性质稳定
(4)a
(5)
(6)产生白色沉淀
(7)
(8)做干燥剂/食品加热
(9)复分解反应
【详解】(1)步骤B中空气经过加压降温得到液态空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步骤 C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3)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
(4)为病人输氧时常用到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的 a端与氧气瓶相连,利用该装置可使进入人体的氧气 更湿润,还可以根据冒出气泡的速率来监测输氧的速度;
(5)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 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水(氧化物),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D是碳酸钠(盐),水会与E反应,E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E、C 属于同类物质,所以E是二氧化碳(氧化物),B会与水相互转化,所 以B是氢氧化钙,A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所以A是盐酸(酸), 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的化 学式是Na2CO3;
(6)B与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7)E→D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8)C→B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在生活中的用途为做干燥剂/食品加热;
(9)A与B反应为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7.(1) 碱 酸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
(2) B 不能 碳酸钾溶液呈碱性,与硫酸铵混合施用,产生NH3,降低肥效
【详解】(1)二、碳酸钾与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呈碱性,使石蕊试液变蓝,氯化铵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
三、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气体二氧化碳,故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四、氯化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氨气气体,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故现象是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
(2)A、碳酸钾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故A正确;
B、水不会与碳酸钾、氯化铵反应,故B错误;
C、氯化钙会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正确;
D、无色酚酞遇碱性物质碳酸钾变红,遇酸性的氯化铵不显色,故D正确;
故选B;
碳酸钾溶液呈碱性,与硫酸铵混合施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NH3,氨气释放到空气中未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降低肥效。
【点睛】
18.(1)氧气/ O2
(2)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3) Na2CO3 小试管连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柠檬酸加热到 175℃时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50℃-175℃
(5)解:由题干信息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则样品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为 8.4%。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1)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火星变得更加明亮但未复燃,由此可推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填:氧气。
(2)锥形瓶内有空气,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故填: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3)①为了使对比实验更具说服力,甲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碳酸钠,故填:碳酸钠。
②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与具支试管相连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与小试管连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小试管连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由查阅资料中的信息知,柠檬酸加热至 175℃开始分解,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填:柠檬酸加热到 175℃时也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②由资料中的信息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50℃开始分解,275℃完全分解,但柠檬酸加热至 175℃开始分解,所以,温度的范围应该控制在50℃-175℃。
(5)见答案。
【点睛】本题对泡洗粉的成分进行了探究,信息量较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大,需根据题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认真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仁爱版九年级 下册单元3 盐 化学肥料精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单元3 盐 化学肥料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