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立信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立信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立信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立信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描述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B. 烧制陶器C. 火上浇油D. 粮食酿酒
【答案】A
【解析】
【详解】A、滴水成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无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烧制陶瓷主要原料是黏土,陶瓷是新物质,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火上浇油,燃烧会更旺,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图示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可以用酒精灯点燃另外一盏酒精灯,容易发生火灾,操作错误;
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要竖直悬空于试管口的上方,操作错误;
C、用量筒读数时,要求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正确。
故选D。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空气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氧气:可以做保护气B.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5
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D. 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不可以做保护气 ,因为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5,氮气体积分数为4/5,所以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 故选项说法错误;
C.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故选项说法错误;
D. 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 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冒白烟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冒黑烟,蜡烛融化后又凝固,故A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C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为实验结论,故D错误;
故选B。
5. 关于化学反应说法不正确是
A. 生成物有多种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B.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D. 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生成物有多种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如人的呼吸,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雾霾”天气与大气中含有大量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有关。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的是
A. 将田间的麦秆就地焚烧
B. 对市内机动车采取限行措施
C. 大力开发太阳能
D. 调整上下班时间,各单位错峰出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田间的麦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烟雾,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B、市内机动车采取限行措施,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C、开发太阳能,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D、调整上下班时间,各单位错峰出行,可减少交通拥堵,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故选A。
7. 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从而看到温度计液面的升降,选项正确;
B、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苯分子是因为分子体积很小,选项正确;
C、能闻到远处花香,说明分子总在不断运动,选项错误;
D、食物腐烂是因为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
故选C。
8. 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和中子的数目相同B. 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
C. 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D. 质子和中子的电性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质子数和电子的数目相同,质子和中子的数目接近,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说法错误;
B、原子不显电性,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和中子的电性相同,说法错误;
C、电子的质量很小,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说法正确;
D、一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质子和中子的电性不相同,说法错误。
故选C。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纯净物
B. 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D.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纯净物,故A正确;
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故B错误;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1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B. 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用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D. 取滴瓶中试剂时,先将滴管清洗干净再吸取试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为了防止水槽内的水倒吸入试管,炸裂试管,需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说法错误;
B、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说法错误;
C、用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时,为了防止受热不均炸裂,需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说法正确;
D、滴瓶上的滴管只吸取滴瓶内的液体,用完不需要清洗,说法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关于O2、H2O2、CO2等三种物质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气B. 都含有氧元素C. 都含有氧分子D. 都含有2个氧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O2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只有O2中含有氧气,故A项错误;
B、O2、H2O2、CO2都含有氧元素,故B项正确;
C、O2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只有O2中含有氧气,故C项错误;
D、物质是宏观概念,物质中含有大量构成物质微粒,不可能是2个氧原子,且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D项错误;
故选:B。
12. 现有两包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氧气,当完全反应后,能正确表示a、b两管中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加热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详解】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氧气均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反应才能发生,不会一加热就产生氧气,故A、B均不正确;等质量的两包氯酸钾加热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的量是相等的,但由于a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一方面,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产生氧气,使a中氧气的质量增加,另一方面,高锰酸钾解热分解产生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的分解,使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故C错、D对。
故选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白酒和白醋都是无色溶液,所以看颜色无法区分,选项不合理;
B、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用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瓶中,氧气复燃,二氧化碳熄灭,空气无变化,选项合理;
C、鉴别铁丝和铜丝,因为铁丝是银白色固体,铜丝是紫红色固体,所以看颜色可以区分,选项合理;
D、浓氨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而过氧化氢溶液无味,所以先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出浓氨水,过氧化氢溶液,选项合理。
故选A。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不可再分
C.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也不变
D. 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微粒Ne(氖原子)和H2O(水分子),质子数都为10,但不是一类原子,不是同一种元素,说法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但是原子是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原子核可以再分为质子和中子,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是质子数相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也不变,说法正确;
D、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说法错误。
故选C。
15.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下列现象说明气密性好的是
A. 当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广口瓶内液面上升
B. 当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C. 当缓慢向内推动注射器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广口瓶中冒气泡
D. 当缓慢向内推动注射器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答案】BD
【解析】
【详解】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
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故选B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表达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1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纳米光催化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它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该催化剂是由清华大学教授合成的一种消毒剂。应用原理:将纳米材料制成网状柔性的催化剂,点亮紫外灯,辐照到光催化剂表面上,水从此处流过时即可使病菌或病毒体内的蛋白质变性,并把水体中绝大多数的有机物降解为氮气、二氧化碳和水。产品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消毒效率高,可持续使用,不生成新的有害物质,净化之后的水质优良。产品缺点:价格高,目前不可能大范围使用。纳米光催化剂使用过程中需定期清洗表面的附着物,否则影响消毒效果。
依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任意一种水体中有机物降解产物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
(2)对自来水消毒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用氯气,臭氧,二氧化氯等,用纳米光催化剂进行消毒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
(3)下列有关纳米光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该催化剂可杀灭病菌或病毒,其过程发生化学变化,是一种化学消毒剂
B. 该方法需定期清洗表面的附着物,因为表面的附着物会阻碍纳米光催化剂与其他物质的接触
C. 该产品使用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发生变化
【答案】(1)N2##CO2##H2O
(2)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消毒效率高,可持续使用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水体中绝大多数的有机物降解为氮气、二氧化碳和水,化学符号分别为:N2、CO2、H2O,任选其一即可;
【小问2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该产品具有的优点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消毒效率高,可持续使用,不生成新的有害物质,净化之后的水质优良,任选其一即可;
【小问3详解】
A.该催化剂可杀灭病菌或病毒,其过程发生化学变化,是一种化学消毒剂,说法正确;
B. 催化剂表面有附着物,定期清洗即可,不妨碍推广应用,由于其价格昂贵而阻碍其大规模应用,故说法错误;
C.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可知该产品使用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发生变化,故说法错误;
故选:B。
17. 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空气;②双氧水;③稀有气体;④冰水混合物;⑤四氧化三铁;⑥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的固体物质;
以上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纯净物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①③⑥ ②. H2O2
【解析】
【详解】①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②双氧水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③稀有气体包含氦气、氖气、氩气等,属于混合物;④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⑤四氧化三铁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⑥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的固体物质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③⑥,
写出任意一种纯净物的化学符号,可写H2O2。
18. 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填:。
19.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D中的x的数值是___________,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2)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 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质子
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答案】(1) ①. 8 ②. Cl- (2)ABCD
【解析】
【详解】(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8=2+8+x,x=8;C粒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有18个电子,是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离子符号为Cl-;
(2)A、由元素名称的汉字偏旁“石”字可知,晒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质子,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4-2-8-6=18,说法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说法正确。
故选:ABCD
四、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表达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20.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1)合成塔中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生产过程中可重复循环使用物质是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在1.01×105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之间。
【答案】(1)化合 (2)氮气和氢气
(3)-195.8~-33.35
【解析】
【小问1详解】
合成塔中发生的反应为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2详解】
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观察流程图可知,合成塔中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氨分离器中分离出的氮气和氢气可以通过循环压缩机循环利用,生产过程中可重复循环使用物质是氮气和氢气;
【小问3详解】
在1.01×105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195.8~-33.35℃之间,此温度区间能使氮气和氢气变成气体,以气体的形式排出,氨气则以液态的形式留下。
21. A~E表示初中常见的几种物质,B、C、E是常温下三种不同状态的纯净物,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两端物质可相互反应,“→”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生成B的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二氧化碳
(2)
【解析】
【分析】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为二氧化碳;由图可知,A能转化成B,也能转化成C,且C也能转化为B,则A为过氧化氢,B为水,C为氧气;氧气能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充足的氧气和单质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C、E是常温下三种不同状态的纯净物,B常温时为液体,C常温时为气体,则E常温时为固体,则E为单质碳;代入检验,推导正确。(合理即可)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D为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A为过氧化氢,B为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2. 下图中A~E为常见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
(2)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用装置F采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氢气时,氢气从导管口_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4)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80%的氧气,应预先向容积为1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空气中氧气体积按五分之一计算)。
【答案】(1)水槽 (2)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处,若木条立即复燃,则氧气已满 (3)b (4)75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②是水槽;
【小问2详解】
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是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处,若木条立即复燃,则氧气已满;
【小问3详解】
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F收集氢气的时候,从短管进,选b口;
【小问4详解】
假设通入瓶中的氧气的体积为x,则通入空气的体积为(100-x),则于空气中含氧气的体积约为五分之一,所以瓶内氧气的总体积为:x+20%(100-x)=80,解得x=75,即需要收集的氧气体积为75mL,加水的体积为75mL。
23. 立信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课外实验,利用下列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
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查阅资料】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白磷是一种可燃物,着火点40℃,也能像红磷一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冒白烟。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至熄灭;
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图2中___________(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DE段相对BC段曲线明显变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结论】
(2)根据实验现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___________(填“红磷”或“白磷”)更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
【拓展延伸】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立信化学兴趣小组又对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3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3乙所示;
④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和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4)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答案】(1) ①. C ②. 白磷燃烧消耗大量氧气
(2) ①. 白磷 ②. 消耗氧气更完全
(3)20.9% (4)使食品脱氧剂粉末与氧气充分接触 (5)偏大
【解析】
【详解】【实验验证】
(1)在图2中C点时红磷燃烧熄灭:曲线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大量氧气;
【结论】
(2)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白磷更合适,理由是足量的白磷能将装置内氧气消耗的更完全;
【拓展延伸】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4)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使食品脱氧剂粉末与氧气充分接触;
(5)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未分布不够紧密,导致脱氧剂粉末的空隙中含有空气,会使AO值偏小,所以比值偏大。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
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B
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苯分子
分子很小
C
能闻到远处花香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食物腐烂
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白酒和白醋
看颜色
B
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用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C
鉴别铁丝和铜丝
看颜色
D
鉴别浓氨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闻气味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1.01×103Pa)
-252
-195.8
-183
-33.35
实验
AO/mm
AB/mm
AB/AO
数据
525.5
110.0
0.209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立信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立信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立信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