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练习】统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分层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34912/0-17072215279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层练习】统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分层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34912/0-17072215279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层练习】统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分层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34912/0-17072215279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层练习】统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分层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34912/1-17072215294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层练习】统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分层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34912/1-17072215295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层练习】统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分层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34912/1-17072215295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九年级下册陈涉世家精品精练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将相(jiàng) 数言(shuò) 上尉(yù) 忿恚(huì)
B.占卜(bǔ) 丛祠(cí) 惊恐(kǒng) 篝火(gōu)
C.阳夏(jiǎ) 燕雀(què) 佣者(yiōng) 陈涉(shè)
D.辍耕(chòu) 怅恨(chàng) 嗟乎(jiē) 当行(háng)
【答案】B
【解析】A.上尉(yù)——wèi;C.佣者(yiōng)——yōng;D.辍耕(chòu)——chuò;
故选B。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去,往)B.或以为死(或者)
C.广故数言欲亡(缘故)D.以激怒其众(把)
【答案】A
【解析】B.“或”的意思是“有的人”;C.“故”的意思是“故意”;D.“以”的意思是“用来”;
故选A。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皆次当行/之次所旁丛祠中B.乃丹书帛白/得鱼腹中书
C.上使外将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宜多应者/功宜为王
【答案】D
【解析】A.“次”依次为“编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B.“书”依次为“写”“字条(绸条)”;C.“将”依次为“派遣”“将领”;D.“宜”都是“应当”的意思;
故选D。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B.大楚兴,陈胜王
C.置人所罾鱼腹中
D.天下苦秦久矣
【答案】A
【解析】A.句意:筑台并(在台上)起誓,用将尉的头来祭祀。坛:台。不属于词类活用;B.句意:大楚将兴,陈胜称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C.句意: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罾:渔网,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D.句意:天下百姓苦于秦(的统治)。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苦于,认为……痛苦;
故选A。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将军身被坚执锐B.固以怪之矣
C.为天下唱D.辍耕之垄上
【答案】D
【解析】A.“被”同“披”,穿着;B.“以”同“已”,已经;C.“唱”同“倡”,倡导,发起;
故选D。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闾左適/戍渔阳
B.此教/我先威众/耳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对于单句: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如果是几个句子的组合,则要在句与句间要停顿。
A.“发闾左適戍渔阳”是一个复句“发闾左”和“適戍渔阳”构成承接关系。故停顿为:发闾左\適戍渔阳;
B.“此教我先威众耳”中,“此”是主语,“教我”可看作一个动词短语,作谓语,“先威众耳”是宾语,可按主谓宾停顿的原则划分为:此/教我/先威众耳;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由“又间令(谓语)吴广(宾语)”和“(吴广)之(谓语)次所旁丛祠中(宾语)”两个表示承接关系的句子组成,根据句与句间的停顿,可停顿为: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故选D。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扶苏以数谏故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B.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C.为坛而盟 士卒多为用者
D.辍耕之垄上 二世杀之
【答案】A
【解析】A.都是“屡次”;B.正确,对/然而;C.筑造/被;D.到,往/代指扶苏;
故选A。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译文:(那些)拥有土地的人笑着回答说:“你是个给别人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
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译文:(他们)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C.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译文:攻打陈县时,陈的郡守,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领兵跟义军在城门洞里交战。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民众起义,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答案】A
【解析】A.有误。该项中“佣者”应翻译为“被雇佣的人”。故选A。
9.对下列句子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苟富贵,无相忘。”反映了陈胜有远大的志向和与同伴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情感。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反映了陈胜与众不同,在青年时期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C.“天下苦秦久矣”这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批判了帝王将相世代相袭的谬论,反映了农民们要推翻封建统治的气概。
【答案】C
【解析】“天下苦秦久矣”这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是起义的导火线。故选C项。
10.下列陈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明陈胜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表明陈胜起义直接原因的一句是:天下苦秦久矣。
C.表明陈胜起义策略的一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D.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两件事是: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答案】B
【解析】B.表明陈胜起义直接原因的一句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答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晲:斜眼看。
(1)试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吴广素爱人____________ ②比至陈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1)向来 等到
(2)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3)[甲]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4)陈胜:富有谋略。机智果断,有领导才能的人。项梁:老谋深算,做事迅速果敢,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吴广向来爱护士兵。素:向来。
②句意为:等到到达陈县。比:等到。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故,故意;数,多次;亡,逃跑;愤,使恼怒;令,让;以,来。
(3)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即可。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步骤:激怒将尉,并杀两尉,诏令徒属指出生路,为坛而盟确定称号标志和职位。乙文的写作对象是项梁,事件是“发动兵变夺取郡守之位”。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从甲文中“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可知,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从乙文中“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中可知,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参考译文:
【乙】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患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笤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铎、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丰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节选)
【乙】
黄巢,曹州冤句人,本以贩盐为事。乾符中,仍岁凶荒,人饥为盗,河南尤甚。初,里人王仙芝、尚君长聚盗,起于濮阳,攻剽城邑,陷曹、濮及郓州。
……
先是,君长弟让以兄奉使见诛,率部众入喳呀山。黄巢、黄揆昆仲八人,率盗数千依让【注】。月余,众至数万。陷汝州,虏刺史王僚,又掠关东。官军加讨,屡为所败,其众十余万。尚让乃与群盗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仍暑官属,藩镇不能制。
时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兵。僖宗以幼主临朝,号令出于臣下。南衙北司,迭相矛盾,以至九流浊乱,时多朋党,小人才胜,君子道消,贤豪忌愤,退之草泽。既一朝有变,天下离心。巢之起也,人士从而附之。或巢驰檄四方,章奏论列,皆指目朝政之弊,盖士不逞者之辞也。巢徒党既盛,东攻毫州不下,乃袭破沂州据之。仙芝余党悉附焉。时王铎虽衔招讨之权,缓于攻取。时高骈镇淮南,表请招讨贼,许之,议加都统。巢乃渡淮,伪降于骈。骈遣将张璘率兵受降于天长镇。巢擒璘杀之,因虏其众。寻南陷湖、湘,遂据交、广。
(《黄巢传》节选)
【注】依让:跟随。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忿恚尉,令辱之( ) ②行收兵,比至陈( )
③或巢驰檄四方( ) ④寻南陷湖、湘(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②巢徒党既盛,东攻亳州不下,乃袭破沂州据之。
(3)【甲】文中陈胜被拥戴为王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黄巢起义一呼百应、进展顺利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①使……恼怒;②等到;(有时;④不久。
(2)①即使能免于斩刑,可是守边而死的人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
②黄巢同类的人已经强大,向东攻取亳州攻取不下,于是攻破沂州占据它。
(3)[甲]陈胜身先士卒、讨伐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赢得民心。
[乙]连年灾荒,老百姓沦落到做盗贼的地步;人当道,君子被压制,贤士豪杰畏惧、愤懑。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把握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①句意: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忿恚:使……恼怒。
②句意:有时黄巢迅速传送檄文到全国各地。或:有时。
③句意:边行军边扩大队伍,等到了陈县。比:等到。
④句意:不久便向南攻陷了湖、湘等地。寻:不久。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还要抓住关键字词。本题关键字词:
①藉、第、令:即使,假若。十六七:十分之六七。固:本来。
②徒党:党羽。既:已经。东:向东。乃:于是。据:占据。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由“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可知,陈胜被拥戴为王的原因:他亲自作战,讨伐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深得民心;
【乙】由“乾符中,仍岁凶荒,人饥为盗”可知,连年灾荒,老百姓沦落到做盗贼的地步;由“南衙北司,迭相矛盾,以至九流浊乱,时多朋党,小人才胜,君子道消,贤豪忌愤,退之草泽。既一朝有变,天下离心”可知,小人当道,君子被压制,贤士豪杰畏惧、愤懑。这是黄巢一呼百应、进展顺利的原因。
【点睛】参考译文:
【乙】黄巢,曹州冤句人,本来是以贩卖盐为职务。乾符年间,仍然年年有灾荒,百姓因为饥饿做了盗贼,河南一带尤其严重。最初,乡里人王仙芝、尚君长聚集盗贼,在濮阳起义,侵扰劫夺城池,攻陷曹、濮及郓州。
……
在此之前,尚让因为兄长奉命出使被诛杀,率领众人入嵖岈山为盗贼。黄巢、黄揆昆仲八人率领几千起义军随着(他们)夺取。一个多月,就招收到几万人。攻陷汝州,俘虏刺史王鐐,又掠夺关东。官军又增兵声讨(起义军),多次被起义军打败,起义军人数达十多万人。尚让于是与众盗贼推举黄巢为大王,称作冲天大将军,仍旧任派各级官将,藩镇不能控制。
当时天下太平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人们不了解战争。僖宗作为幼主临御朝廷处理政务,号令都出自大臣。朝官和宦官,矛盾重重,以至于朝廷各学术流派混乱,多结朋党,小人当道,君子的主张被压抑不得伸张,贤士豪杰怨愤、嫉恨,隐退于民众中。一旦某一天有变化,四海之内百姓就会有异心。黄巢起义,民众士兵跟随依附。有时黄巢迅速传送檄文到全国各地,议论皇帝文书,都是手指目视(指向)朝廷政治的弊病,大概是不满的士人的言辞。黄巢同类的人已经强大,向东攻取毫州攻取不下,于是攻破沂州占据它。仙芝余党都归附于他。当时王铎尽管掌握招抚讨伐的权力,但是迟迟不攻取。当时高骈镇守准南,上表请求招抚讨伐起义军,(王铎)答应了他,商讨加升他为都统。黄巢于是渡过准河,假装向高骈投降。高骈派遣张璘率领军队在天长镇接受黄巢来降。黄巢擒拿张璘并杀了他,于是俘虏了他们一众人等。不久便向南攻陷了湖、湘等地,于是占据交洲、广州。
初中语文陈涉世家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40092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陈涉世家精品随堂练习题</a>,文件包含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学生版docx、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42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曹刿论战精品练习</a>,文件包含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枣儿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41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枣儿精品课时训练</a>,文件包含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