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优秀巩固练习
展开单选题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箪食(dān) 乞人不屑也(xuè)
B. 蹴尔而与之(jiù) 二者不可得兼(jiān)
C. 贤者能勿丧耳(sāng) 故不为苟得也(gǒu)
D. 行道之人弗受(fú) 所恶有甚于死者(wù)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 故患有所不辟也
C.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3. 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一箪食,一豆羹B.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D.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 此之谓/失其本心D.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中心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B. 文章第一段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论述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道理。
C. 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述了“此之谓失其本心”的观点,很令人震撼。
D.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6. 下列对文中相关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然而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理解:“甚于死者”指“不义”,把“义”的价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宁愿赴死也不愿行不义之举。
B.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不会接受;踩踏后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肯接受。
理解:列举两种具有侮辱性的施舍方式及其结果。表明“行道之人”和“乞人”应该受到礼遇,他们把“义”看得比“生”珍贵。
C.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翻译:是为了宫室的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理解:用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之举,从正面论述“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见利忘义是失其本心。
默写
7. 按要求默写填空。
(1)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肆意蔓延之际,无数医疗工作者却纷纷主动请战,冒着感染病毒的危险奔赴防治一线救死扶伤,他们这种令人感动的行为就是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的真实写照。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①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节选自《孟子》
注:①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②餍:音yàn,饱,满足。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
②蹴尔而与之 ______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______
(2) 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万乘之国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4) 给下列句子断句。(限5处)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 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请简要说明孟子在文中的主张。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屈原列传(节选)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醺?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注释】①黐: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洁的样子。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下列各项中能表现屈原“高尚人格”的一项是( )
A.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B.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C.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D.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2)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段写屈原流放途中与渔父的对话和最后以身殉国的壮举,突出屈原的高风亮节。
B.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都是反衬,目的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
C.屈原对渔父的回答,表现了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重点表现的是他对昏君佞臣的憎恨。
D.该文寓评于叙,突出了屈原性格中爱国和正直这两大特征。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何故而至此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B.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C.颜色憔悴 满面尘灰烟火色(白居易《卖炭翁》)
D.而能与世推移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对屈原和渔父的这番对话,你有何看法?
语文人教部编版出师表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5442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出师表精品随堂练习题</a>,文件包含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42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曹刿论战精品练习</a>,文件包含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枣儿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41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枣儿精品课时训练</a>,文件包含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