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8课 电脑美术公开课教案
展开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十八课 电脑美术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用画笔在纸上的画是美术作品,用刀刻在木板和石板上,在经过腐蚀的画,也是美术作品,如今,用高科技的电脑作为创作手段,创作出的画面无疑丰富了美术作品的内容,学生虽然已经在平面表现领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美术表现技法,却是第一次用鼠标来画画本课,结合学生用线条来描绘的技能,让学生尝试运用电脑画图中配合鼠标画出线条的铅笔,刷子,喷枪,直线等工具来创作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电脑画图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由平面创作转为鼠标设计,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能够灵活的应用鼠标就已经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赏各类图片,感受电脑美术课的趣味性,并学习电脑绘画的简单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初步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大胆想象与创作。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电脑美术与传统美术的区别,在欣赏、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关心生存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了解“画图”软件中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尝试用“画图”软件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
感知——体验——探究的教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展示电脑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用展示作品来让学生感受电脑美术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下面学生自己进行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感受电脑绘画作品的整体美和局部的精致美,认识电脑绘画作品和手绘作品的区别。
二、发展阶段
1. 复习已学过的画图知识,边教学广播系统边示范讲解画图软件的打开、关闭,画图工具的认全及各自功能。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画图软件的操作技能。
2. 学习新知,了解并掌握直线、曲线、圆、椭圆等工具的使用,及填充颜色的简单操作。教师演示画花、树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电脑绘画创作的基本步骤。
3.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根据要求打开画图软件,尝试画出各种漂亮的图形,并大胆想象与创作。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和教学广播系统的演示讲解。
4.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欣赏美丽的作品。让学生找一找每幅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教师运用教学广播系统进行互动教学,并展示好的作品。欣赏多幅优秀的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5.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分组创作。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启发学生思考:你想表现什么?怎样表现?用我们学过的工具和以前掌握的画图知识进行创作。教师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构思、创作。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好,并把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最后利用画图软件中的保存功能将自己的作品保存好,或利用电子邮件发给自己想发的人。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学生形成知识技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与探究,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达到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目的。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掌握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第二个层次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创作。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同时我还充分利用教学广播系统进行示范讲解和互动教学,让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最后我还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保存好或利用电子邮件发给自己想发的人,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阶段
学生作业展示交流。请画得好的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或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绘画步骤和想法,其他同学向其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最后教师对本次课作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很好平台,也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个很好的场所,同时通过评价交流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课后拓展
建议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监护下将自己画得最好的一幅作品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老师将收到的作品整理后择优展示在学校的网站上或校报上。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延伸到课外,使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充分体现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导入: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小朋友运用电脑美术创作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讲解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工具使用、创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通过PPT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电脑美术作品的特点和制作过程。【设计意图】:使学生对电脑美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巩固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实践。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运用电脑美术工具,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作品,可以是画、图案或卡片等。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作业也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和评价依据。
评价与反馈:
教师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学生也可以根据标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程延伸:
教师推荐一些相关的电脑美术学习资源,如网站、软件、教程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设计意图】:通过课程延伸,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美术的简单操作,培养其运用电脑美术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激发其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同时,通过现代科技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科技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最后,通过教后反思、评价与反馈以及课程延伸等环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
七、归纳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意和进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板书设计
电脑美术
1. 电脑美术简介
2. 电脑美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3. 电脑美术作品欣赏
4. 学生实践创作
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 会摇的玩具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695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7课 会摇的玩具精品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6课 打开的柜门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695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6课 打开的柜门公开课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 妈妈的节日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694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2课 妈妈的节日获奖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