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02(测试范围:第1-2章)-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一、单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4分)
1. 春节中的一些活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包饺子
B. 看春晚
C. 放烟火
D. 贴春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包饺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看春晚不属于化学变化。
C、放烟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贴春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 “富硒大米”中的“硒”表示的是
A. 元素B. 原子C. 分子D. 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富硒大米”中的“硒”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分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状无关;
答案:A。
3. 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 KClB. NaOHC. NH4ClD. BaSO4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又叫根。
【详解】A、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故A正确;
B、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其中氢氧根离子(OH-)是原子团;故B错误;
C、NH4Cl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铵根离子(NH4+)是原子团;故C错误;
D、BaSO4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其中硫酸根离子(SO42-)是原子团;故D错误;
故选A。
4. 物质的命名正确的是
A. H2CO3:碳酸氢B. NH4Cl:氯化氨
C. Fe(OH)2:氢氧化铁D. AgNO3:硝酸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名称为碳酸,错误;
B、名称为氯化铵,错误;
C、铁元素为+2价,名称为氢氧化亚铁,错误;
D、名称为硝酸银,正确。
故选D。
5. 关于工业制取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 得到的液态氧气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B. 原理是利用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C. 氧气先从液态空气中逸出
D. 分离液态空气后剩下约1/10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工业上得到的液态氧气储存在蓝色钢瓶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B、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低,则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逸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分离液态空气后剩下的气体主要为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6 电子产品触摸屏的主要材料是氧化铟(In2O3)氧化铟中铟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B. +2C. +3D. +4
【答案】C
【解析】
【详解】氧化铟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铟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0,则x×2+(-2)×3=0,得x=+3,故氧化铟中铟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C。
7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 O2B. HC. CuD. 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O2表示一个氧分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但不能表示氧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H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C、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单质,故符合题意;
D、H2O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水这种物质,但不能表示某元素,也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8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书写化学方程式一是要以科学实验事实为依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详解】A、该选项中生成物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
B、该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书写错误;
C、生成物气体不需要标注气体标识符号,当反物中没有气态物质,而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时,在生成物气态物质的化学式后面标上气体标识符号,即向上的箭头,题中方程式书写错误;
D、该选项化学方程式书写是正确的;
故选D。
9.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均正确的是
A.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C.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D.木炭——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答案】A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B错误;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C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物二氧化碳是结论不是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0.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装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药品的取用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用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在双氧水制氧气实验中,某些变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 y 可以表示的变量是
A.氢元素质量B.氧元素质量
C.水的质量D.氧气质量
【答案】C
【详解】A、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故A项错误;
B、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的氧气逸出到空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小,故B项错误;
C、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水的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水的质量不变,故C项正确;
D、反应前氧气的质量是0,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12. 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后,燃烧更旺盛的为氧气,木条熄灭的为二氧化碳,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A正确;
B、氯酸钾和碳酸钙均为白色固体,现象相同,不能区分,故B错误;
C、二氧化锰和水不反应,但是能够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所以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气泡的为过氧化氢,无明显现象的为水,故C正确;
D、稀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D正确;
故选B。
13.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模型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选项错误;
B、物质分为混合物与纯净物,其中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选项错误;
C、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它成分占1%,选项错误;
D、从宏观上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分析,分子与原子均能构成物质,且分子均由原子构成,选项正确,故选D。
14. 相同条件下,某容器真空时质量为201. 0g,当它盛满甲烷(CH4)时质量为203. 4g;而盛满某气体X时质量为205. 5g,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X气体可能是
A. 氧气
B. 一氧化氮
C. 一氧化碳
D. 氮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某容器真空时质量为201. 0g,当它盛满甲烷(CH4)时质量为203. 4g;所以甲烷的质量为2.4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2.4g÷16g/ml=0.15ml,而盛满某气体X时质量为205. 5g,气体X的质量为4.5g,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x的物质的量是0.15ml,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0.15=30。
【详解】A. 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选项错误;
B. 一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选项正确;
C. 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选项错误;
D. 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 (6分) 第15—17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5. 已知“”、“”、“”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或表述错误的是
A.示意图中的反应物均属于单质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变化
C.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AC
【详解】A、示意图的反应物中,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实际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6.下列选项中,的物理量比大的是( )
A.一个分子和一个分子的质量B.1ml和1ml的质量
C.1g和1g的分子数D.1ml和1ml的分子数
【答案】AB
【解析】A、分子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呈正比,氧气是32,氮气是28,一个分子质量大于一个分子的质量,符合题意;B、是32g, 是28,1ml的质量大于 1ml的质量g,符合题意;C、,现在是等质量的气体,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小,1g的分子数小于1g的分子数,不符合题意;D、和的分子数均约为,不符合题意。故选AB。
17. 有关化合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一定只有两种
C. 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中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D.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答案】AB
【解析】
【详解】A、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化反应也可能不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
B、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如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物有三种,符合题意;
C、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生成物中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故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有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一定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三、填空题 (12分)
18.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化学式表示:能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有 ,能代替氢气填充飞艇的稀有气体是 ,能区分澄清石灰水和蒸馏水的气体是 。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甲烷的摩尔质量为 ,1ml甲烷中约含 个C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答案】 SO2 O2 He CO2 16g/ml 6.02×1023
【详解】①能引起酸雨造成环境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含有能支持呼吸的氧气,化学式为O2;
代替氢气填充飞艇的气体具有密度小的特点,稀有气体中氦气满足要求,化学式为He;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于区分澄清石灰水和蒸馏水,化学式为CO2;
故填:SO2 O2 He CO2;
②甲烷的化学式为CH4,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因此摩尔质量为16g/ml;1ml甲烷中含有1ml碳原子,约为6.02×1023个。故填:2 16g/ml 6.02×1023。
19.实验室中常用H2O2溶液制各氧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和下表所示的实验探究获得平稳气流的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 (选填“易”或“不易”)溶于水。上图装置中导管a应与导管 (选填“b”或“c”)相连接。
(2)若用实验①和②比较H2O2的浓度对生成气流快慢的影响,则实验②中应加入H2O2溶液的体积为 mL。
(3)从实验 (填实验编号)可比较温度对生成气流快慢的影响,得到结论:温度越高,生成气流越 (选填“快”或“慢”)。
(4)实验④和⑤能否用于比较不同盐酸盐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理由是 。
【答案】
(1) 不易 c
(2)50
(3) ①③/③① 快
(4)不能,实验④用的是氯化铜固体,而实验⑤加入氯化铁溶液会稀释H2O2溶液,没有控制变量
【详解】
(2)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图中装置中导管a应与导管c相连接。
(3)根据实验①、②的目的是探究H2O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除了双氧水的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则则实验②中应加入H2O2溶液的体积为50mL。
(4)从实验①③可比较温度对生成气流快慢的影响,得到结论:温度越高,生成气流越快。
(5)由于实验④用的是氯化铜固体,而实验⑤加入氯化铁溶液会稀释H2O2溶液,没有控制变量,所以实验④和⑤不能用于比较不同盐酸盐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四、实验题(18分)
20. 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氧气。
(1)A、B装置的试管都需要固定,固定试管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写出A装置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取用氯酸钾的仪器名称是______。根据A装置的导气管推测该实验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如用A装置进行实验,发现正在收集氧气速度迅速减慢,可采用______操作使反应继续进行。
Ⅰ、将酒精灯位置升高 Ⅱ、酒精灯稍向右移动
Ⅲ、试管向下移动 Ⅳ、加少量二氧化锰
(3)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为验证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变化,事先称量滤纸、二氧化锰的质量,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进行的实验操作流程如下。(资料:氯酸钾、氯化钾均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过滤时,需要用蒸馏水不断冲洗滤渣和滤纸,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连带滤纸一起称量的优点是______。
(4)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中分液漏斗的作用是______,可用______装置(选填“C”或“D”)收集氧气,该装置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写明操作、现象、结论)。若要制得0.64g氧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应有多少ml?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甲同学欲收集体积分数为40%的氧气:先将集气瓶中注入40%体积的水,(如图所示),然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乙同学认为该方法得到的氧气体积分数不是40%,理由是______。
【答案】(1)铁架台 (2) ①. 2KClO32KCl+3O2↑ ②. 分解反应 ③. 药匙 ④. 排水集气法 ⑤. II
(3) ①. 催化 ②. 除去二氧化锰表面的氯化钾(和氯酸钾) ③. 可以将残留在滤纸上的二氧化锰一起称量,减少误差
(4) ①. 控制双氧水的滴加速度,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②. C ③.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④. 解: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2 ml,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物质的量为x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有0.04 ml。
(5)剩余60%的空气中有五分之一的氧气,收集到的是体积分数为52%的氧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A、B装置的试管都需要固定,固定试管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故填:铁架台;
【小问2详解】
A装置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氯酸钾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应用药匙取用;据A装置的导气管可推测出该实验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排水集气法;如用 A 装置进行实验,发现正在收集氧气迅速减慢,可采用Ⅱ操作,加热右端的氯酸钾,使反应继续进行,故填: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药匙;Ⅱ;
【小问3详解】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过滤时,需要用蒸馏水不断冲洗滤渣和滤纸,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洗去其表面的氯化钾和未反应完全的氯酸钾,连带滤纸一起称量的优点是可以将残留在滤纸上的二氧化锰一起称量,减少二氧化锰的消耗,故填:除去二氧化锰表面的氯化钾(和氯酸钾);可以将残留在滤纸上的二氧化锰一起称量,减少误差;
【小问4详解】
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中分液漏斗的作用是控制双氧水的滴加速度,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D,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见答案;
【小问5详解】
设集气瓶的体积为V,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0%),则该实验得到的氧气体积分数为=52%,故填:剩余60%的空气中有1/5的氧气,收集到的是体积分数为52%的氧气。
21. 甲同学为验证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设计如图1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开始前,先将集气瓶的体积分为五等分,再_______。(填实验操作)。
(2)将弹簧夹夹在______(填“乳胶管”或“玻璃管”)处,点燃燃烧匙内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的原因是______。
(3)若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 1/5,可能原因是____。(填编号)。
A. 装置漏气B. 红磷过量C. 红磷量不足D. 弹簧夹未夹紧
(4)乙同学也设计了图2实验装置来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用足量硫粉代替红磷,为使实验成功,需事先在集气瓶中加入足量的A溶液,其中A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5)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 ①. 乳胶管 ②.
③. 氧气完全反应 (3)AC
(4)吸收二氧化硫 (5)红磷燃烧放出热量,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开始前,先将集气瓶的体积分为五等分,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小问2详解】
将弹簧夹夹在乳胶管处,点燃燃烧匙内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反应;
【小问3详解】
A、装置漏气,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B、红磷过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不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C、红磷量不足,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D、弹簧夹未夹紧,气体受热膨胀逸出,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小问4详解】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为使实验成功,需事先在集气瓶中加入足量的A溶液,其中A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从而产生压强差;
【小问5详解】
AB段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A.
检验装置气密性
B.
取用块状固体
C.
取用粉末状固体
D.读取液体体积
选项
物质
方法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燃烧的木条
B
氯酸钾和碳酸钙
观察颜色
C
水和双氧水
二氧化锰
D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组成
D物质的组成
实验
编号
试剂
温度
(℃)
收集一瓶气体的时间
(秒)
①
50mL 5%H2O2溶液
5g MnO2
20
12
②
XmL 3%H2O2溶液
5g MnO2
20
61
③
50mL 5%H2O2溶液
5g MnO2
50
7
④
50mL 5%H2O2溶液
5g CuCl2
20
31
⑤
50mL 5%H2O2溶液
5g FeCl3溶液
20
48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a href="/hx/tb_c15578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课时作业</a>,文件包含34溶质质量分数原卷版docx、34溶质质量分数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 浩瀚的大气2.2 神奇的氧气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a href="/hx/tb_c1557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浩瀚的大气2.2 神奇的氧气同步训练题</a>,文件包含24氧气的制备原卷版docx、24氧气的制备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测试卷04(测试范围:第1-2章)-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 这是一份期中测试卷04(测试范围:第1-2章)-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文件包含期中测试卷04测试范围第1-2章-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原卷版docx、期中测试卷04测试范围第1-2章-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