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21269/1-17069178995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21269/1-1706917899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21269/1-17069178996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21269/0-17069178941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21269/0-17069178942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讲与练(沪教版·上海)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21269/0-17069178942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精品同步测试题
展开知识01溶液
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固态、液态、气体物质都可作溶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常用的溶剂,酒精也常作溶剂)。
【归纳】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1)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物质中,固体、气体物质一般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例如: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盐酸(氯化氢溶于水的溶液)中,氯化氢气体是溶质,水是溶剂。
(2)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少者叫溶质,量多者叫溶剂。
例如:少量植物油溶于汽油中,植物油为溶质,汽油为溶剂。
若少量的汽油溶于多量的植物油中,则汽油为溶质,植物油为溶剂。
(3)当液体与水相互溶解时,一般情况下,不论液体含量多少,通常把水看作溶剂。而另一种液体看作溶质。
例如:95%的酒精溶液,其中水只有5%,则水仍是溶剂,而酒精是溶质。
(4)能够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
(5)带有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为去掉结晶水的部分,例如:胆矾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溶质为硫酸铜。
(6)根据溶液的命名来判断溶质和溶剂。
××的××溶液,一般情况下前面的“××”是溶质,“的”后面的“××”为溶剂。
例如: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白磷是溶质,二硫化碳为溶剂。
由于水是常用的无机溶剂,有时其命名中就省略了“水”,例如:糖溶液、食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其溶剂都是水。
【注意】
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
②均一性: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匀的分散,(看不到固体小颗粒或液体小液滴),无论是上层、下层溶液的各部分密度和浓度都相同。
③稳定性:只要外界条件不变,即温度不变,溶剂的量不变,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不会析出,上浮或下沉,即不会分层。
例1【2023上海宝山一模】在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振荡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B. 植物油C. 白砂糖D. 食醋
【变式1-1】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的是( )
A.酒精 B.食盐 C.豆油 D.蔗糖
例2【2023湖南永州真题】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 稀硫酸B. 生理盐水C. 蔗糖溶液D. 碘的酒精溶液
【变式1-1】(普陀区月考)以下溶液中的溶剂为水的是( )
A.碘酒B.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C.酒精溶液D.冰水混合物
知识02 物质的溶解性
(1)定义: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性(溶解能力)的因素:
①内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气体的溶解性还与压强有关)
2.控制变量比较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一】:比较白糖、食盐和淀粉的溶解性
【实验步骤】:在盛有等量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g白糖、1g食盐、1g淀粉,搅拌,若全部溶解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白糖、食盐、淀粉,直至加入的物质不再溶解为止。
【实验现象】:三种物质不再溶解的顺序依次是:淀粉、食盐、蔗糖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情况不相同
【实验二】:比较硝酸钾在不同溶剂(水、酒精)、不同温度下(冷水、热水)的溶解性
【实验步骤】(自行设计)
【实验现象】:硝酸钾易溶解在水中,难溶于酒精;硝酸钾在热水中的溶解性大于冷水中的
【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且大部分物质温度越高溶解性越大。
【注意】
小结: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的条件有:
1、相同温度
2、相同溶剂的量
3、定状态(达到饱和)
例1【2023上海奉贤一模】在进行白糖和食盐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必须控制相同的是( )
A. 溶剂质量B. 搅拌速度
C. 溶剂温度D. 溶质颗粒大小
【变式1-1】【2023上海崇明一模】不会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
A. 温度的高低B. 溶质的质量C. 压强的大小D. 溶剂的性质
【变式1-2】【2023上海普陀一模】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可得气泡水,二氧化碳溶解越多,口感越佳。因此制作气泡水最佳的方法是( )
A. 压强要大,使用冰水B. 压强要大,使用温水
C. 压强要小,使用冰水D. 压强要小,使用温水
【变式1-3】(2020•上海模拟)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丙和丁
知识0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义
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够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1)只要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就是饱和溶液。
(2)加入少量此种溶质,如果不溶解,则是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的途径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
例1下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
A.饱和石灰水降温
B.饱和石灰水表面结了一层膜
C.室温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放进冰箱
D.向饱和蔗糖水里加水
【变式1-1】(2023·上海徐汇·九年级上海民办位育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C.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固体
D.饱和澄清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到原来温度,石灰水溶液质量增大
例2【2023上海嘉定一模】将20℃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
A. 加入20℃硝酸钾饱和溶液B. 加入硝酸钾
C. 升高温度D. 倒掉一半溶液
【变式1-1】(【2023上海虹口二模】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M点表示的某氯化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行的是( )
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
C. 加入足量氯化钾D. 加入足量40℃氯化钾饱和溶液
【变式1-2】(2020•杨浦区二模)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甲、乙溶液的质量相等
C.实验2后:甲、乙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D.实验2后:甲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变式1-3】(2023·上海闵行·校考模拟预测)(不定向)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甲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知识03溶解度
1.定义
溶解度的意义: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2)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l00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符号:S,单位:g/l00g水)。
(3) 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l00g水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可粗略地、定性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而溶解度是精确地,定量地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3.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了解):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4.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内因:溶质、溶剂本身性质(决定因素)
(2)外因:
①固体溶质:温度
a.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NaNO3、NH4Cl等)
b.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Ca(OH)2、硫酸铈)
②气体溶质:与温度和压强均有关;
a.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b.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5.溶解度的计算: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解度基本计算公式::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
式中m溶质、m溶剂、m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
【注意】溶解度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所以在计算溶解度时首先要找到相应的温度,并确定该温度下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量再带入公式计算;不饱和溶液无法计算溶解度,未溶解的物质不能算作溶质,另外需注意找准溶质、溶剂以及溶液的量。
6.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如图所示常见物质的溶解度
②绘制溶解度曲线: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由列表中给出的某物质的在各种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的两组数据,在坐标中画出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起来,即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例1(2021·上海徐汇·一模)降低温度使氯化钠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改变的是
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
【变式1-1】(2023·上海·模拟预测)不会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A.温度的高低B.溶质的质量C.压强的大小D.溶剂的性质
【变式1-2】(不定向)(2022秋·上海静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将一定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后,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会析出晶体B.溶剂的质量变小
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溶解度减小
例2(2023秋·上海长宁·九年级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校考期末)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30g碳酸钠加入100g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
(3)20℃时,分别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物质是 。
(4)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可以用 提纯氯化钠。
【变式1-1】19.(2020•松江区一模)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
(1)图 1 为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3℃,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110 克/100g 水,把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降低温度 。
(2)t2℃,在一定量水中依次进行如图2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 a~c。
溶液 a~c 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 (填编号);
(3)t1℃,把 120g 甲和 100g 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10g 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 B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确定
(4)t2℃,30 克甲物质放入盛有 50 克水烧杯中,得到溶液 75 克;对该烧杯进行如下实验,一定能使该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 BC 。
A 加入甲物质 B 升温 C 降温 D 加少量水
基础巩固
1(2022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能增加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操作是
A.加压B.升温
C.增加水量D.不断通入气体
2.(2023·上海徐汇·九年级上海民办位育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C.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固体
D.饱和澄清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到原来温度,石灰水溶液质量增大
3(不定向)(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恒温条件下,在KNO3溶液稀释的过程中,下列量保持不变的是
A.KNO3的溶解度B.KNO3的质量分数
C.溶液中KNO3的质量D.KNO3溶液的质量
4(2023·上海闵行·统考二模)加入水中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粉笔灰B.食用油C.硫酸铜D.氯化钠
5(2023·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甲和乙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甲中溶质的质量较大
C.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小D.乙中蔗糖的溶解度较大
6(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如图是NaCl、KNO3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g/100g水,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为提纯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进行如图实验,经操作I后,溶液为热饱和溶液,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_。
(2)20℃时,分别将m克NaCl、KNO3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不考虑水分蒸发)。
请根据图回答:甲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_(选填“KNO3”或“NaCl”),60℃时,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是_______(填烧杯编号),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列式即可)。
7(2023秋·上海·九年级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校考期末)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63.9”的含义是 。
(2)20℃时将31gKNO3固体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若升温到4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由实验可知x的值为 。
(4)在2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各盛有100g水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如图,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烧杯甲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乙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若使烧杯乙中固体全部溶解,其溶液浓度一定增大
D.将温度升高到50℃,烧杯乙中的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5)20℃时,在100g水中溶解NaCl和KNO3,进行以下实验:
Ⅰ.溶液c所含溶质为 ,固体a为 g。
Ⅱ.对整个实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固体b是纯净物 B.溶液c、d中NaCl质量分数相等
C.溶液d中硝酸钾的质量小于氯化钠的质量 D.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液始终是不饱和溶液
模考训练
1.(2023·上海静安·统考一模)打开汽水瓶盖后,瓶内迅速出现大量气泡,分析正确的是
A.打开瓶盖后压强增大
B.出现大量气泡是因为气体溶解度增大
C.出现大量气泡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中气体浓度变小
2.(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2)将一定量的KNO3晶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缓缓升温、充分溶解,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溶液质量如图所示。
Ⅰ.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选填字母)。
Ⅱ.b点对应的溶液质量为 g。
Ⅲ.d点对应的溶液,经过 、 、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可以重新得到KNO3晶体。
3,(2023·上海闵行·统考一模)水是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是生命之源。
(1)验证水的组成。
I、观察图1,b管连接的是电源 (选填“正”或“负”)极,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
II、分析图2,点燃氢气前,可选用 干燥氢气(填序号)。
A.生石灰 B.熟石灰 C.无水硫酸铜 D.硫酸铜晶体
“干燥氢气”的目的是 。
(2)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下表是NaCl、CaCl2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由上表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g/100g水;6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CaCl2 g。
(3)某NaCl样品中混有少量CaCl2,可利用两物质溶解度的差异进行提纯。称取30g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I、溶液A是该温度下NaCl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II、30g样品中含CaCl2的质量是 g。
III、分析上述实验,说明步骤三趁热过滤的温度保持在60℃还是80℃更合适?请结合相关数据分析说明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理解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转化的方法;
重点: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并掌握溶解度的简单计算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或不溶)
溶解度
(20℃ g/l00g水)
>10
>1
(1~10)
<1
(0.01~1)
<0.01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
(g/100g 水)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硝酸钾
13.3
31.6
63.9
X
169.0
实验编号
甲
乙
丙
丁
KNO3质量/g
40
50
60
70
H2O质量/g
50
50
50
50
溶液质量/g
90
100
105
105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H2O)
13.3
31.6
63.9
110
169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0
36.6
37.1
38.0
CaCl2
27.6
39.8
41.4
43.2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3.3 溶液的酸碱性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a href="/hx/tb_c15578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3 溶液的酸碱性课后练习题</a>,文件包含35溶液酸碱性原卷版docx、35溶液酸碱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九年级第一学期<a href="/hx/tb_c15578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2 溶液同步达标检测题</a>,文件包含33溶解度曲线原卷版docx、33溶解度曲线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32溶液练解析版doc、32溶液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