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把词语补充完整,选字填空,下列句子中属于比喻句的是,写话,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读拼音写词语。
tá qì ménɡ shēnɡ wú lài
jià huò zōnɡ yǐnɡ chénɡ fá 。
2.把词语补充完整。
若无 事 落 而逃 鱼 而入
惊 之鸟 惊一场
【句段集锦】
摘录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课文链接】
读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哪五次历险?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好:①使人满意的;②友爱;③容易;④很,甚;
(1)镇上的人们找了他们好几天,急坏了……
(2)他告诉了贝琪这个好消息。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极端的;④一定。
(3)法官和他的几个朋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4)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4.选字填空。
暮 墓 幕 慕 募
(1)我真羡 他们那样无忧无虑。
(2)他们约定半夜到 地去试试胆量。
(3)夜 降临,小镇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
(4)王校长在运动会上致开 词。
(5)为希望工程 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5.下列句子中属于比喻句的是
(1)人们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2)但贝琪直到礼拜天才能够到户外走走,看上去好像刚得了一场大病似的。
(3)当人们悲情难抑之际,牧师发现三个调皮鬼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堂,来到亲人的面前。
6.根据《汤姆•索亚历险记》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 和 两部分组成。 围绕“历险”介绍了主人公汤姆的五次历险过程。 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这个 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 的精神。
7.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判断对错)
8.(《汤姆•索亚历险记》)“洞中历险”这个片段,描写了汤姆和贝琪在洞中经历了迷路的困境,在探险的过程中,汤姆除了用蜡烛外,还凭借了男孩子的勇气和智慧。 (判断对错)
9.写话:
学习了课文,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
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1)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
(2)“找到他俩了”中的“他俩”指的是 和 。
(3)从本段对小镇上的人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读拼音写词语。
tá qì 淘气 ménɡ shēnɡ 萌生 wú lài 无赖
jià huò 嫁祸 zōnɡ yǐnɡ 踪影 chénɡ fá 惩罚 。
【解答】答案为:
tá qì 淘气 ménɡ shēnɡ 萌生 wú lài 无赖
jià huò 嫁祸 zōnɡ yǐnɡ 踪影 chénɡ fá 惩罚
2.把词语补充完整。
若无 其 事 落 慌 而逃 鱼 贯 而入
惊 弓 之鸟 虚 惊一场
【句段集锦】
摘录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课文链接】
读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哪五次历险?
【解答】考查了词语的积累,注意理解词语的含义,若无其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落荒而逃: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或离开战场或大道,向荒野逃去. 鱼贯而入:比喻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次序进入.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虚惊一场: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
【句段集锦】
考查了积累好句子,这句话,写出了孩子内心纯真的向往,使他们的淘气调皮带上了可爱的色彩.
【课文链接】
考查了概括能力,结合课文内,注意揣摩语段的意思,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总结概括,结合课文可知,《汤姆•索亚历险记》围绕“历险”,主要写了五次历险.第一次,汤姆和哈克半夜到墓地去练胆量,结果看到了一次谋杀案.第二次,汤姆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海岛上当了一回海盗,失踪了一个礼拜,村里人以为三个人都死了,给他们开追悼会.结果正开追悼会呢,哥仨儿却回来了.第三次,汤姆和哈克去鬼屋寻宝.第四次,汤姆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这是真正的历险,两人差点丢了性命.第五次,汤姆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最后找到了金币,两人都发了财.
故答案为:
若无其事 落荒而逃 鱼贯而入 惊弓之鸟 虚惊一场
【句段集锦】
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丛,篝火野餐;没有了大人的训斥、牧师的教诲、法官的威严、老师的惩罚,有的是沙滩、草地、树林、鸟儿、松树、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课文链接】
一是和哈克半夜去到目的检验胆量.
二是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
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寻宝.
四是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真正的历险.
五是和哈克再次回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金币.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好:①使人满意的;②友爱;③容易;④很,甚;
(1)镇上的人们找了他们好几天,急坏了…… ④
(2)他告诉了贝琪这个好消息。 ①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极端的;④一定。
(3)法官和他的几个朋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①
(4)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④
【解答】1、④2、①3、①4、④
4.选字填空。
暮 墓 幕 慕 募
(1)我真羡 慕 他们那样无忧无虑。
(2)他们约定半夜到 墓 地去试试胆量。
(3)夜 幕 降临,小镇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
(4)王校长在运动会上致开 幕 词。
(5)为希望工程 募 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解答】(1)羡慕:爱慕,钦慕,希望自己也有。故选“慕”;
(2)墓地:停放尸体的院子或围场;埋葬死者的坟地;墓旁的空地;尤指举行葬礼时送葬者在墓旁集聚的地方。故选“墓”;
(3)夜幕降临:太阳下山以后,天色渐渐变黑,意味着夜晚的来临。故选“幕”;
(4)开幕:指表演开始时拉开舞台前的幕;泛指一件事,一种情况的开始。故选“幕”;
(5)募捐:募集捐款或物品;通常以慈善为目的进行募集。故选“募”。
故答案为:
(1)慕 (2)墓 (3)幕 (4)幕 (5)募
5.下列句子中属于比喻句的是 (1)
(1)人们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2)但贝琪直到礼拜天才能够到户外走走,看上去好像刚得了一场大病似的。
(3)当人们悲情难抑之际,牧师发现三个调皮鬼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堂,来到亲人的面前。
【解答】(1)把“泪水”比作“雨”,是比喻修辞。
(2)“但贝琪直到礼拜天才能够到户外走走,看上去好像刚得了一场大病似的。”这句话中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3)“当人们悲情难抑之际,牧师发现三个调皮鬼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堂,来到亲人的面前。”这句话中没有没有本体,喻体和喻词,不是比喻句。
故选:(1)
6.根据《汤姆•索亚历险记》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 梗概 和 精彩片段 两部分组成。 梗概 围绕“历险”介绍了主人公汤姆的五次历险过程。 精彩片段 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这个 顽童 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 敢于探险、追求自由 的精神。
【解答】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篇课文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梗概介绍了主人公汤姆的五次历险过程。精彩片段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这个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故答案为:
梗概 精彩片段 梗概 精彩片段 顽童 敢于探险、追求自由
7.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 (判断对错)
【解答】马克•吐温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作家、演说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40年的创作生涯,写出了十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小说及其他体裁的大量作品,代表作有《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镀金时代》《王子与贫儿》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2006年被《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故答案为:√
8.(《汤姆•索亚历险记》)“洞中历险”这个片段,描写了汤姆和贝琪在洞中经历了迷路的困境,在探险的过程中,汤姆除了用蜡烛外,还凭借了男孩子的勇气和智慧。 √ (判断对错)
【解答】《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主要内容: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通过阅读可知,“洞中历险”这个片段,描写了汤姆和贝琪在洞中经历了迷路的困境,在探险的过程中,汤姆除了用蜡烛外,还凭借了男孩子的勇气和智慧。
故答案为:√
9.写话:
学习了课文,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答】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出自《汤姆•索亚历险记》,结合课文看:汤姆•索亚他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即使在洞中历险时,他也很少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处处为蓓姬着想。他关心她、安慰她,身上仅有的一块面包自己不吃,让蓓姬吃惊。最后,正是由于他的勇敢和机智,才能从洞中脱险。他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开始不敢出来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但后来终于挺身而出,指证杀人犯。
故答案为:
汤姆是个有爱心,有同情心,活泼开朗,乐于助人,聪明勇敢,责任心强,遇事沉着冷静,热爱自由,看中友谊的好孩子。
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1)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 平平安安 认认真真
(2)“找到他俩了”中的“他俩”指的是 汤姆 和 贝琪 。
(3)从本段对小镇上的人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人们找到两个孩子后无比高兴的心情。
【解答】(1)考查仿写词语。浩浩荡荡:是AABB式词语,此类词语有很多,如:平平安安、认认真真等。
(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结合本语段内容可知,本语段中“找到他俩了”中的“他俩”指的是汤姆和贝琪。
(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从文中的“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内容可体会到:人们找到两个孩子后无比高兴的心情。
故答案为:
(1)平平安安 认认真真;
(2)汤姆 贝琪;
(3)人们找到两个孩子后无比高兴的心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的孩子,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是,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按要求改写句子,课外赏析,小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骑鹅旅行记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句子练习,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课外阅读,小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