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04化学反应原理--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04化学反应原理--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第1页
    04化学反应原理--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第2页
    04化学反应原理--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4化学反应原理--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04化学反应原理--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5页。
    04化学反应原理--一、单选题1.(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期中)制造尼龙-66的原料已二腈用量很大,工业采用丙烯腈()电解合成己二腈[],电解原理如图所示(两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过程会产生丙腈()等副产物,向Y极区电解液中加入少量季铵盐四丁基氢氧化铵[阳离子,R为烃基],当溶液的时,己二腈的产率最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X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Y上ⅰ的电极反应式为:C.生成1.0mol己二腈和丙腈的混合物,则X极区溶液的质量变化至少18gD.季铵盐增强电解液的电导率,增加丙烯腈的溶解度促进ⅰ发生,抑制ⅱ和ⅲ反应,提高产品产率2.(2024上·浙江台州·高三统考期中)25℃时,某小组通过调节0.1mol/L的溶液的pH,获取饱和溶液并对其进行研究。已知,25℃时,的电离常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pH为3.0时,体系中无固体B.25℃时,的溶解度为,C.25℃时,饱和溶液中分子的浓度约为D.25℃时,pH约为9.31时,溶液中与的浓度相等3.(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期中)某小组做如下实验:实验①: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实验②:向固体中加入溶液充分搅拌浸泡[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常数:,,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滴定终点发生反应为B.实验①中时,存在:C.实验②中再加入溶液,可将完全转化为D.实验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溶液,会析出和4.(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期中)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B.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含有σ键数目为C.常温下,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为D.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5.(2021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6.(2021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在25℃时, 将1.0 L y mol·L-1HF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F或加入NaF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通入HF或加入NaF固体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电离程度:c>b>aB.a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Na+)=c(HF)C.从b点到a点的过程中, 逐渐增大D.该温度下,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7.(2021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卤化铵(NH4X)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1>0,ΔH2<0B.相同条件下,NH4Cl的ΔH2比NH4I的小C.相同条件下,NH4Cl的ΔH3+ΔH4比NH4I的小D.ΔH1+ΔH2+ΔH3+ΔH4+ΔH5=08.(2021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pH=2的HA溶液与pH=12的BOH等体积混合,溶液pH>7,则BOH为强碱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4)2SO4溶液与(NH4)2CO3溶液中, 前者大于后者C.0.l mol•L-1 氨水的pH=a,加入适量的氯化铵固体可使溶液pH=a+lD.相同温度下,pH 相等的氨水、CH3COON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9.(2021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硝基(—NO2)与46 g二氧化氮(NO2)所含的电子数均为23NAB.一定温度下,1 L 0.50 mol·L-1 NH4Cl溶液与2 L 0.25 mol·L-1 NH4Cl溶液中NH的物质的量均小于0.5NA,且前者更少C.1 mol过氧化钠分别与足量CO2、S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D.1L0.01 mol·L-1溶液中, 和 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01NA10.(2021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下列“类比”结果不正确的是A.P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则N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也为三角锥形B.FeS+H2SO4=FeSO4+H2S↑,则CuS+H2SO4 = CuSO4+H2S↑C.NH3的水溶液显碱性,则甲胺(CH3NH2)的水溶液也显碱性D.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则Mg2C3与水反应生成丙炔11.(2021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硅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单质硅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粗硅B.Na2SO4·10H2O晶体可作为光与热能转换的贮热材料C.工业上利用 H2和 Cl2 光照下反应生成HCl,再将其溶于水生产盐酸D.高炉炼铁得到的铁是含碳 2%~4.5%的生铁,通过炼制生铁可以得到用途更广泛的钢,钢含碳量比生铁低12.(2024上·浙江台州·高三统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左侧通入潮湿的氯气,检验干燥的氯气是否有漂白性B.图②由制取无水固体C.图③验证石蜡油热分解产物里是否有不饱和烃D.图④实验室制备少量二、填空题13.(2021上·浙江·高三统考期中)利用工业废气CO2制甲醇Ⅰ:CO2(g)+3H2(g)CH3OH(g)+H2O(g) △H1,可以一定程度摆脱当下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用CO2为碳源制备甲醇,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一种较好的研究方向。(1)上述反应的△H1 0(填“>”或“”或“”、“,体系中有固体析出,故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氢氧化铁的电离是不完全电离,所以溶解的氢氧化铁会以、、Fe(OH)2+、Fe3+四种形式存在,不是三种,则,故B错误;C.Kb1×Kb2×Kb3==2.4×10-30,=mol/L,故C正确;D.溶液中与的浓度相等,c(OH-)=Kb2==5.0×10-10mol/L,c(H+)=,pH=-lgc(H+)=-lg=5-lg2≈4.69,故D错误;故选C。3.D【详解】A.酚酞为碱性指示剂,实验①滴定终点生成碱性,故A正确;B.实验①中时,生成溶液,则,,,由于的电离和水解都很微弱,溶液中的浓度近似可看成原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满足,,存在:,故B正确;C.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假设每次能处理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产生物质的量为x,反应消耗后剩余离子物质的量为,,,,总的至少需加入溶液,故C正确;D.实验②处理后,溶液中,,加入溶液后,,,,则只会析出,故D错误;故选D。4.B【详解】A.水溶液中含有0.01mol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含氧原子数为,但是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A错误;  B.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共价键数目都为13,则58 g正丁烷和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B正确;C.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常温下,pH=9的醋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的物质的量,C错误;D.没有标况,不确定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不能根据碳元素守恒得出,D错误;故选B。5.B【详解】A.存在Cr2O+H2O⇌2CrO+2H+,加NaOH与氢离子反应,则平衡正向移动,Cr2O为橙色,CrO为黄色,则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故A错误;B.油脂水解生成甘油,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则出现绛蓝色,故B正确;C.高锰酸钾可氧化HCl,应选稀硫酸溶解后检验,故C错误;D.挥发的醇及生成的乙烯均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溶液褪色,不能证明生成乙烯,故D错误;故选:B。6.A【详解】A.氢氟酸电离出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氟化钠在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氟酸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氟化钠的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a点氢氟酸浓度最大,c点氟化钠浓度最大,则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a点和b点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相等,均为0.1mol/L,a点溶液中Ka=,则c(F-)=,a点溶液呈酸性,由电荷守恒c(H+ )+c(Na+ )=c(OH-)+c(F-)可知,c(F-)=>c(Na+ )=0.1mol/L,c(HF)>,因>1,则c(HF)>0.1moL,故B错误;C.从b到a的过程中,c(Na+ )不变,c(OH-)减小,c(F-)增大,则逐渐减小,故C错误;D.c点溶液中pH=7,溶液中c(H+ )=c(OH-),由电荷守恒c(H+ )+c(Na+ )=c(OH-)+c(F-)可知,溶液中c(Na+ )=c(F-),由图象可知c(H+ )=10-7mol/L,c(Na+ )=c(F-)=0.2mol/L,由物料守恒可知c(HF)=(y+0.1-0.2)mol/L,则Ka=,故D错误;故选:A。7.C【详解】A.卤化铵的分解为吸热反应,ΔH2对应的为HX化学键断裂过程,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焓变也为正值,则ΔH1>0、ΔH2>0,故A错误;B.氯原子半径小于碘原子,所以H-Cl的键能大于H-I的键能,断键吸收热量焓变大于0,所以相同条件下,NH4Cl的ΔH2比NH4I的大,故B错误;C.ΔH3+ΔH4为原子变为离子需要的能量,Cl(g)®Cl-(aq)比I(g)®I-(aq)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相同条件下,NH4Cl的ΔH3+ΔH4比NH4I的小,故C正确;D.途径5与途径1、2、3、4之和的起点和终点相同,结合盖斯定律可知ΔH1+ΔH2+ΔH3+ΔH4=ΔH5,故D错误;答案选C。8.B【详解】A.常温下,pH=2的HA溶液与pH=12的 BOH等体积混合:①若BOH为强碱、HA为强酸,则pH=7②若BOH为强碱、HA为弱酸,则pH7,所以混合溶液pH>7时,则BOH过量,为弱碱,A错误;B.(NH4)2CO3溶液中阴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所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4)2SO4溶液与(NH4)2CO3溶液中,(NH4)2SO4溶液中的更大,故 前者大于后者 ,B正确;C.加入适量的氯化铵后导致溶液中增大而抑制一水合氨电离,导致溶液中c(OH-)减小,溶液pH减小,C错误;D.氨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CH3COONa 的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两者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D错误;答案选B。9.A【详解】A.硝基-NO2既没有得电子也未失电子,46 g二氧化氮(NO2)的物质的量,故1mol硝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与二氧化氮中的相同,均为23NA,故A正确;B.盐溶液越稀,盐类水解程度越大,故1 L 0.50 mol•L-1 NH4Cl溶液与2 L 0.25 mol•L-1 NH4Cl溶液含NH物质的量不同,且是前者大,故B错误;C.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过氧化钠的歧化反应,氧元素由-1价歧化为-2价和0价,故1mol过氧化钠转移NA个电子;而过氧化钠和SO2反应后氧元素由-1价变为-2价,故1mol过氧化钠转移2NA个电子,故C错误;D.部分水解生成邻苯二甲酸,依据物料守恒可知,1L 0.01mol•L-1溶液中, 和 的离子数目之和小于0.01NA,故D错误;故选:A。10.B【详解】A.PH3分子中P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 3+=4,所以磷原子采用sp3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NCl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 =3+=4,所以原子杂化方式是sp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A正确;B.CuS与硫酸不反应,故B错误;C.甲胺和液氨相似,其水溶液显溶碱性,其电离方程式为CH3NH2+H2O⇌+OH-,故C正确;D.CaC2与水发生反应:CaC2+2H2O=Ca(OH)2+C2H2↑,Mg2C3的结构与CaC2的结构相似,则Mg2C3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Mg2C3+4H2O=2Mg(OH)2+C3H4↑,反应生成丙炔,故D正确;故选:B。11.D【详解】A.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硅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单质硅和一氧化碳的原理制取粗硅,不是生成CO2,反应原理为:SiO2+2CSi+2CO,A错误;B.Na2SO4•10H2O晶体在太阳光照射时吸收能量、发生分解失去结晶水,温度降低后又形成Na2SO4•10H2O晶体释放热量,所以可以作为光与化学能转换的贮热材料,B错误; C.由于H2与Cl2混合光照下将发生爆炸,不利于反应的控制和产物HCl的收集,故工业上利用 H2在 Cl2中安静地燃烧条件下反应生成HCl,再将其溶于水生产盐酸,C错误;D.高炉炼铁得到的铁是含碳 2%~4.5%的生铁,通过炼制生铁可以得到用途更广泛的钢,钢含碳量比生铁低,D正确;故答案为:D。12.C【详解】A.若要检验干燥的氯气是否有漂白性,左侧应通入干燥的氯气,A错误;B.实验室中制备少量无水氯化镁应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制备,防止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B错误;C.在碎瓷片做催化剂的情况下,石蜡油受热发生分解,生成气态烷烃和气态烯烃,它们均不溶于水。其中的烯烃属于不饱和烃,能与溴水中的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烷烃与溴水不反应,则该实验可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物里是否有不饱和烃,C正确;D.图中是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气体收集区域的导气管应伸入到小试管的底部,且从安全角度出发,小试管口的橡胶塞应换成一团棉花,D错误;故选C。13.(1) < △S 385.5(2) 甲醇气化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气体分子数增多,压强增大 B > 升高温度,压强增大;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浓度越高(3)BD【详解】(1)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得;,根据,解得;(2)①B点蒸气压大于A点蒸气压的原因:甲醇气化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气体分子数增多,压强增大;②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溶剂的蒸气压比纯溶液的蒸气压低,则开始时甲中蒸气压更高,乙中更低,最终两个烧杯中蒸气压相同,即甲中蒸气压会减小,转化为液体至乙中;③已知溶液上方蒸气的总压,,为甲醇蒸气分压,为甲醇和水的蒸气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64.5℃时,甲醇水溶液上方饱和蒸气中,甲醇物质的量分数大于0.4;采用蒸馏可获得较高浓度甲醇的原因:升高温度,压强增大;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浓度越高;(3)A.根据盖斯定律,反应I+反应II得反应,则,A正确;B.铁钼氧化物为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移动,B错误;C.反应Ⅰ为决速步,总反应速率方程:,C正确;D.由题意可知,反应Ⅰ为决速步,总反应速率方程:,若和的分压增大相同倍数,比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小,D错误;答案选BD。

    相关试卷

    07化学实验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

    这是一份07化学实验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5页。

    06物质结构与性质--07化学实验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

    这是一份06物质结构与性质--07化学实验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4页。

    05有机化学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

    这是一份05有机化学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