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117524/0-17034767319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117524/0-17034767319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117524/0-17034767319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
展开一、单选题
1.(2023上·浙江宁波·高二统考期末)对于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l S(s)与1ml(g)的总能量比1ml (g)的总能量高
B.
C.
D.1ml S(g)与1ml(g)反应生成1ml(g)放出热量少于297.2kJ
2.(2023上·浙江宁波·高二统考期末)用如图装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盐酸、NaOH溶液及发生的反应看成体系
B.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
C.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
D.反应时将NaOH溶液分多次倒入量热计中
3.(2023上·浙江温州·高二统考期末)对于热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每摩尔反应放出803.3kJ的热量
B.可知甲烷的燃烧热为
C.热化学方程式可写成:
D.表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4.(2023上·浙江嘉兴·高二统考期末)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H−H为436 kJ⋅ml-1,F−F为153 kJ⋅ml-1,H−F为565 kJ⋅m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kJ
B.44.8 L HF气体分解成22.4 L 和22.4 L 吸收541 kJ的热量
C.1 ml 与1 ml 反应生成2 m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541 kJ
D.在相同条件下,1 ml 与1 ml 的能量总和大于2 ml HF气体的能量
5.(2023上·浙江嘉兴·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C.按Cl、Br、I的顺序,依次减小D.越小,HX越稳定
6.(2023上·浙江嘉兴·高二统考期末)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已知1 g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5.625 kJ: kJ⋅ml-1
B.12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20 kJ的热量: kJ⋅ml-1
C.通常状况下,将1g氢气在氯气中完全燃烧,放出92.4 kJ热量: kJ⋅ml-1
D.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生成1 m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b kJ热量: kJ⋅ml-1
7.(2023上·浙江台州·高二统考期末)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和完全反应生成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H的键能为436kJ/ml
B.形成中的化学键释放出431kJ的能量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D.共价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是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8.(2023上·浙江·高二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2(g)+S(g)=H2S(g) △H1<0,H2(g)+S(s)=H2S(g) △H2<0,则△H1<△H2
B.已知稀溶液中H+(aq)+ OH-(aq)=H2O(l) △H=-57.3 kJ/ml,则稀KOH与稀醋酸溶液的中和热△H1= -57.3 kJ/ml
C.C2H5OH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2H5OH(l)+3O2(g)=2CO2(g)+3H2O(g) △H= 1367.0 kJ/ml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lml C(石墨,s)总键能比1ml C(金刚石,s)总键能小
9.(2023上·浙江绍兴·高二统考期末)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升温时,丙烷与氯自由基反应速率加快,与溴自由基反应速率减慢
D.HCl与HBr的键能差可以表示为
10.(2023上·浙江绍兴·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0℃、30MPa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则和反应的反应热
C.在101kPa时,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D.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kJ。完全吸收它生成的生成正盐,需5ml/L的NaOH溶液100ml,则丁烷的燃烧热为
11.(2023上·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C.D.
12.(2023上·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已知25℃和101kPa时,1 ml共价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则形成1 ml N≡N放出的能量为
A.945.6 kJB.965.4 kJC.869 kJD.649 kJ
13.(2023上·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食物的腐败B.铁和稀盐酸反应
C.蒸馒头时小苏打受热分解D.生石灰制熟石灰
14.(2023上·浙江舟山·高二统考期末)已知1ml下列气态物质分解为气态原子吸收的能量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则1ml气态分解为气态原子吸收的能量为
A.1230B.1150C.615D.575
15.(2023上·浙江衢州·高二校联考期末)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和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H4(g)+2Cl2(g)=N2(g)+4HCl(g) ΔH,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g)+Cl(g)=HCl(g) ΔH= +432 kJ ·ml-1
B.断裂 lmlH-Cl键吸收能量比断裂 1ml N≡N键多 514kJ
C.上述反应中,ΔH=-431 kJ·ml-1
D.上述反应中,断裂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只形成极性键
16.(2023上·浙江绍兴·高二统考期末)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表:
则2N(g)=N2(g)的△H为
A.-1130.4kJ•ml-1B.-945.6kJ•ml-1C.+945.6kJ•ml-1D.+1130.4kJ•ml-1
17.(2023上·浙江绍兴·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B.热量是指因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的能量
C.用量热计测定50mL0.50ml/L盐酸与50mL0.55ml/LNaOH的反应热,需要测量2个温度
D.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
18.(2022上·浙江杭州·高二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 ΔH<0,则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
B.2H2(g) + O2(g) = 2H2O(l) ΔH = -571.6kJ/ml, 则H2的燃烧热ΔH = -571.6kJ/ml
C.已知2C(s) + 2O2(g) = 2CO2(g) ΔH1; 2C(s) + O2(g) = 2CO(g) ΔH2,则ΔH1>ΔH2
D.2SO2(g)+O2(g) 2SO3(g)和4SO2(g)+2O2 (g)=4SO3(g)的ΔH相等
19.(2022上·浙江·高二统考期末)苯与Br2的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Br2的催化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历程,苯与Br2的催化反应可生成溴苯、邻二溴苯
C.苯与Br2的催化反应决速步伴随着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D.从反应速率角度,苯与Br2的催化反应主反应为取代反应
20.(2022上·浙江·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测定HCl和NaOH的中和热时,实验只需测量三个温度各1次,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的终止温度
B.由“C(石墨)→C(金刚石);△H=+1.9kJ/m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l,若将含0.5m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kJ/ml
二、多选题
21.(2023上·浙江·高二期末)HCl(g)溶于大量水的过程放热,循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H3+△H4+△H5+△H6>0
B.△H5<0,△H6<0
C.△H3-△H4>0
D.若将循环图中Cl元素改成Br元素,相应的△H2(Br)<△H2(Cl)
三、填空题
22.(2023上·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回答下列问题
(1) 的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则图中A表示 。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用E、表示) 。
(2)已知:298K时, kJ∙ml−1
kJ∙ml−1
①的燃烧热 kJ∙ml−1。
②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的过程如图2。
过程Ⅰ: kJ∙ml−1
过程Ⅱ:……
请回答:ⅰ.过程Ⅰ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是 。
ⅱ.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50 mL 0.50 ml∙L−1盐酸与50 mL 0.55 ml∙L−1 NaOH溶液在量热计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温度为20.1℃,反应后最高温度为23.2℃。(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比热容均为4.18 J·g·℃、溶液的密度均为1.00g·cm)则反应的 kJ∙ml−1。(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共价键
H-H
N-H
吸收的能量/(kJ·ml)
436
391
热化学方程式
kJ·ml
物质
AB
AC
能量/()
632
436
946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键
H—N
N—N
Cl—Cl
N≡N
H—Cl
键能(kJ∙ml-1)
391
193
243
946
432
共价键
H-H
H-N
键能/(kJ•ml-1)
436
391
热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H3(g) △H=-92.4kJ•ml-1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反应: ,为放热反应,故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即1ml S(s)与1ml(g)的总能量比1ml (g)的总能量高,A正确;
B.反应: ,为放热反应,为的逆反应,故,B正确;
C.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系数与成正比,故 ,C正确;
D.1ml S(s)与1ml(g)生成1ml(g)放出热量297.2kJ,S(g)转化为S(s)需要放热,故1ml S(g)与1ml(g)反应生成1ml(g)放出热量大于297.2kJ,D错误;
故选D。
2.D
【详解】A.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将盐酸、NaOH溶液及发生的反应看成体系(又称系统),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他部分,如盛溶液的烧杯等看做环境,故A正确;
B.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的,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故B正确;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要测定温度的变化,需要保证热量不散失,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故C正确;
D.为了保证热量不散失,反应时需要将NaOH溶液一次性倒入量热计中,故D错误;
故选D。
3.B
【详解】A.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摩尔反应放出803.3kJ的热量,故A正确;
B.甲烷的燃烧热是指1m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则可知甲烷的燃烧热不是,故B错误;
C.根据若化学方程式,得到热化学方程式可写成:,故C正确;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D
【详解】A.焓变的单位是kJ⋅ml-1, 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A错误;
B.由于没有说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物质的量,而且在标准状况下,HF是非气态物质,故B错误;
C.根据,气态到液态会放出热量,则1 ml 与1 ml 反应生成2 m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大于541 kJ,故C错误;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 ml 与1 ml 的能量总和大于2 ml HF气体的能量,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C
【详解】A.断键吸收热量,因此,故A正确;
B.根据盖斯定律得到,故B正确;
C.成键释放出热量,由于HX键键能按Cl、Br、I的顺序逐渐减小,则生成HX按Cl、Br、I的顺序放出热量减小,所以依次增大,故C错误;
D.因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即为反应热,反应热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之和的差,Cl、Br、I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途径I生成HX放出的热量依次减小,说明HX越不稳定即越小,则HX越稳定,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D
【详解】A.1 g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5.625 kJ,则反应的焓变ΔH=—=—890kJ/ml,故A错误;
B.没有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氢气在氯气中完全燃烧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焓变ΔH小于0,故C错误;
D.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生成1 m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b kJ热量,则反应的焓变ΔH=—4bkJ/m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kJ⋅ml-1,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断裂1mlH-H需吸收436kJ的能量,则H-H的键能为436kJ/ml,A正确;
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形成中的化学键释放出431kJ的能量,B正确;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83kJ/ml,C错误;
D.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为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共价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是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C。
8.A
【详解】A.因为S(g)=S(s) △H<0,所以|△H1|>|△H2,△H1<△H2,A正确;
B.醋酸为弱酸,与NaOH反应前,需要发生电离,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则稀KOH与稀醋酸溶液的中和热△H1>-57.3 kJ/ml,B不正确;
C.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O应呈液态,且△H<0,C不正确;
D.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lml C(石墨,s)总键能比1ml C(金刚石,s)总键能大,D不正确;
故选A。
9.B
【详解】A.Cl比Br活泼,且HCl比HBr稳定,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则△H1<△H3,故A错误;
B.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③=②-④,则△H1=△H2+△H3-△H4 ,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则升高温度,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速率都增大,丙烷与溴自由基反应速率加快,故C错误;
D.③-①得HCl+Br∙→HBr+Cl∙,△H=△H3 -△H1,键能差为△H3 -△H1,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A.氨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放热大于38.6kJ,选项A错误;
B.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和反应生成水还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反应放出热量不是,选项B错误;
C.在101kPa时,为1m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选项C错误;
D.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kJ,完全吸收它生成的生成正盐,需5ml/L的NaOH溶液100ml(氢氧化钠为0.5ml),,则生成二氧化碳0.25m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消耗丁烷0.0625ml;燃烧热是在101 kPa时,1 m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则丁烷的燃烧热为,选项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A错误;
B.气态转化为液态放出能量,,B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因为,所以,C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D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根据 kJ·ml,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形成1 ml N≡N放出的能量为(-92.4 kJ·ml)+6×391 kJ·ml-3×436 kJ·ml=945.6 kJ·ml,
故选A。
13.C
【详解】A. 食物的腐败,发生氧化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不符;
B. 铁和稀盐酸反应,铁发生氧化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不符;
C. 蒸馒头时小苏打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故C符合;
D. 生石灰制熟石灰,是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不符;
故选C。
14.C
【详解】设1mlA2分解为气态原子吸收的能量为x,则2×632+2×436-2x-946=-40,x=615,故选C。
15.C
【详解】A.H(g)+Cl(g)=HCl(g)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放热过程,△H=-432kJ/ml,故A错误;
B.断裂1mlCl—Cl键吸收能量为243 kJ,断裂1mlN≡N键吸收能量为946 kJ,因此断裂1mlCl—Cl键吸收能量比断裂1mlN≡N键少703kJ,故B错误;
C.焓变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4×(391 kJ/ml)+(193 kJ/ml)+2×(243 kJ/ml)-(946 kJ/ml)-4×(432 kJ/ml)=-431kJ/ml,故C正确;
D.上述反应中,断裂了N-H极性键和Cl-Cl、N-N非极性键,形成了H-Cl极性键和N≡N非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C。
16.B
【详解】根据键能与焓变的关系,∆H = E(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E(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可得,E(N-N) +3E(H-H) -6E(N-H)= -92.4kJ·ml-1,所以E(N-N)= 945.6 kJ·ml-1,故2N(g)=N2(g)的△H= -945.6 kJ·ml-1,故选B。
17.C
【详解】A.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不仅能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防止牙齿表面溶解,还能促进釉质的再矿化,抑制致龋菌繁殖,故A正确;
B.是指当系统状态的改变来源于热学平衡条件的破坏,也即来源于系统与外界间存在温度差时,就称系统与外界间存在热学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有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这时所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故B正确;
C.用量热计测定中和热时,需要测定混合前稀酸的温度、稀碱的温度和混合后溶液的温度,所以用量热计测定50mL0.50ml/L盐酸与50mL0.55ml/LNaOH的反应热,需要测量3个温度,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应该包括其中所有微观粒子的动能、势能、化学能、电离能和原子核内部的核能等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故D正确;
故选C。
18.A
【详解】A.焓变小于零,为放热反应,则异丁烷能量较低,比正丁烷稳定,A正确;
B.燃烧热是在101 kPa时,1 m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2H2(g) + O2(g) = 2H2O(l) ΔH = -571.6kJ/ml, 则H2的燃烧热ΔH = -571.6kJ/ml÷2=-285.8kJ/ml,B错误;
C.碳的燃烧为放热反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更多,放热反应为焓变小于零,则ΔH1<ΔH2,C错误;
D.焓变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两者焓变不同,D错误;
故选A。
19.D
【详解】A.由图可知,苯与Br2的加成反应是吸热反应,取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历程,苯与Br2的催化反应可生成溴苯,但不能生成邻二溴苯,故B错误;
C.由于 转化为 的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故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但步骤中不存在极性键的断裂,故C错误;
D.第三步中取代反应的活化能低,生成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低,更稳定,故苯与Br2的催化反应主反应为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0.C
【详解】A.测定HCl和NaOH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三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最高温度,故A错误;
B.据“C(石墨)→C(金刚石),△H=+119kJ/ml”可知石墨的能量较低,所以石墨比金刚是稳定,故B错误;
C.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的过程,含0.5m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C正确;
D.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kJ/ml,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21.AD
【分析】结合转化过程,HCl(g)转化为H(g)、Cl(g)吸收能量,H(g)H+(g)、Cl(g)Cl-(aq)放出热量,H+(g)→H+(aq)、Cl-(g)→Cl-(aq)放出热量,据此分析。
【详解】A.由盖斯定律可知,△H2+△H3+△H4+△H5+△H6=△H1,HCl(g)=H+(aq)+Cl-(aq)是放热反应,△H1<0,△H2+△H3+△H4+△H5+△H6<0,故A错误;
B.H+(g)→H+(aq)是放热反应,△H5<0;Cl-(g)→Cl-(aq)是放热反应,△H6<0,故B正确;
C.H原子非金属性小于CI原子,H更加容易失去电子,则△H3>△H4,△H3-△H4>0,故C正确;
D.Cl的非金属性大于Br,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则△H2(Br) >△H2(Cl),故D错误;
故选AD。
22.(1) 2mlCO(g)+1mlO2(g) (E-△H)
(2) -285.8 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FeO(s)+H2O(l)=Fe3O4(s)+H2(g) △H=+129.2 kJ∙ml−1
(3)-51.8
【详解】(1) 的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C为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即C表示2mlCO2(g),则图中A表示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即2mlCO(g)+1mlO2(g)。焓变等于正反应活化能减去逆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等于正反应活化能减去焓变,因此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H);故答案为:2mlCO(g)+1mlO2(g);(E-△H)。
(2)① kJ∙ml−1, kJ∙ml−1,将第二个方程式减去第一个方程式的一半得到 kJ∙ml−1,则的燃烧热-285.8kJ∙ml−1;故答案为:-285.8。
②ⅰ.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则过程Ⅰ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是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ⅱ.根据 kJ∙ml−1变为 kJ∙ml−1, kJ∙ml−1,第一个方程式减去第二个方程式的一半得到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H2O(l)=Fe3O4(s)+H2(g) △H=+129.2 kJ∙ml−1;故答案为:3FeO(s)+H2O(l)=Fe3O4(s)+H2(g) △H=+129.2 kJ∙ml−1。
(3)50 mL 0.50 ml∙L−1盐酸与50 mL 0.55 ml∙L−1 NaOH溶液在量热计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温度为20.1℃,反应后最高温度为23.2℃。温度差为3.1℃,则反应的 kJ∙ml−1;故答案为:-51.8。
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 这是一份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9化学键-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09化学键-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无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