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做无人机框架的是
A. 铝合金B. 生铁C. 纯铝D. 黄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铝合金质轻,硬度大,耐腐蚀,适合作无人机框架,符合题意;
B、生铁密度大,易生锈,不适合作无人机框架,不符合题意;
C、纯铝硬度小,不适合作无人机框架,不符合题意;
D、黄铜密度大,不适合作无人机框架,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氦气B. 氢气C. 氧气D. 氮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氦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
B、氢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C、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
D、氮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
故选B。
3. 下列气体不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A. 二氧化碳B. 甲烷C. 二氧化硫D. 臭氧
【答案】C
【解析】
【详解】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但不会产生温室效应。
故选:C。
4. 下列物质应投放到贴有“有害垃圾”标志垃圾桶内的是
A. 火锅底料B. 易拉罐C. 手机电池D. 湿纸巾
【答案】C
【解析】
【详解】A、火锅底料是厨余垃圾。
B、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
C、手机电池含有重金属,是有害垃圾。
D、湿纸巾是其他垃圾。
故选C。
5. 如图所示,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食堂或家庭中安装报警器。下列燃气的性质中,能确定安装报警器位置的是
A. 毒性
B. 密度
C. 气味
D. 溶解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气体泄漏后会很快上升到室内上方,接触报警器,因此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墙上方;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气体泄露后会很快聚集在室内下方,接触报警器,因此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墙下方。故燃气的密度能够确定安装报警器位置。故选B。
6. 常温下为黄色固体的是
A. 铜B. 碘C. 金D. 锌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是紫红色。
B、碘是紫黑色。
C、金是黄色。
D、锌是银白色。
故选C。
7. 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书写确的是
A. 石墨——C60B. 酒精——C2H4OH
C. 干冰——H2OD. 铁锈——Fe2O3·x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C,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其化学式为CO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 下列各组数据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A. 熔点:焊锡>锡B. 地壳中元素含量:铝<铁
C. 导电性:银>铝D. 目前世界年产量:铝>铁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的熔点低,所以熔点:锡>焊锡,故选项不正确;
B、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元素含量:铝>铁,故选项不正确;
C、银的导电性比铝强,故选项正确;
D、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9. 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铀-238的中子数为146
B. 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
C. 铀-238与铀-214属于同种元素
D. 铀-238原子与铀-214原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92,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38-92=146,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不符合题意;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铀-238与铀-214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D、铀-238原子与铀-21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质量不相等,符合题意。
故选D。
10. 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关于O3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臭氧由O3分子构成B. 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g
C. 臭氧和氧气属于同种物质D. 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A
【解析】
【详解】A、臭氧由O3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48,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臭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属于两种不同物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臭氧为单质,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1.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2,但是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故氦很不活泼,镁比较活泼,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此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却很软,不符合题意;
D、氯化亚铁溶液与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不同,是因为两种溶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不同,亚铁离子呈浅绿色,铜离子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下列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用冷瓷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B. 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锁开启更灵活
C. 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D. 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烛不完全燃烧可以生成炭黑,用冷瓷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可行。
B、石墨具有润滑作用。铅笔芯中有石墨,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锁开启更灵活可行。
C、蛋壳中有碳酸钙,碳酸钙不能与食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不可行。
D、空塑料瓶可作容器。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可起到过滤作用。活性炭起到吸附色素和异味的作用。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可行。
故选C。
13.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错误的是
A. “釜底抽薪”—— 清除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B. “杯水车薪”—— 用少量的水难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钻木取火”—— 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之燃烧
D. “煽风点火”—— 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釜底抽薪,抽薪就是移去可燃物,控制了物质的燃烧,从而实现灭火,选项A正确;
B、杯水车薪,水量太少,不能将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着火点,选项B错误;
C、钻木取火,可以实现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选项C正确;
D、煽风点火,通过煽动促进的流动,给可燃物提供 充足的氧气进行燃烧,选项D正确。
故选:B。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 CO2(CO)——点燃
B.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C. Cu(NO3)2溶液(AgNO3)——加入少量铜粉,过滤
D. 银粉(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D
【解析】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
B、CaCO3难溶于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
C、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能除去杂质且不带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但加入少量的铜粉,可能无法除尽硝酸银,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
D、锌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银粉与盐酸不反应,再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银粉,故选项实验方案可行。
故选D。
15.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a点气体可能为N2和O2
②b点气体中CO和N2的质量比为2:1
③c点气体中O、N原子的个数比为2:1
④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A 4种B. 3种C. 2种D. 1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①通过炽热的焦炭,没有说明焦炭量的多少,故可能发生以下反应:
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C+CO22C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
碳和氧气不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
碳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CO2,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②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O+CuOCu+CO2,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③通过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NaOH+CO2=Na2CO3+H2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反应;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则剩余气体为氮气,分子数为n;ab段分子数增加n,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气体,则混合气中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bc段分子数不变,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不存氧气(氧气会和生成的铜反应,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小);cd段分子数减小,说明bc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A、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可能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故选项正确;
B、cd段分子数减小2n,为二氧化碳分子数;根据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可知,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2n,需要一氧化碳分子数为2n,则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n:n=2:1,质量比为(2×28):(1×28) =2:1,故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与足量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bc段分子数不变,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不存氧气,则C点含有2n个CO2分子和n个N2分子,c点气体中O、N原子的个数比为(2n×2):(n×2)=2:1,故选项正确;
D、由分析可知,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足量的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铜,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实验室用C、D装置制取CO2时,加入的液体药品液面高度应该在__________(填C装置中的“a”或“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可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若要制取2.2t二氧化碳,需要含碳酸钙80%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假设杂质不分解)?(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a ②. CaCO3+2HCl=CaCl2+H2O+CO2↑
(3) ①. 2KMnO4K2MnO4+MnO2+O2↑ ②. A ③. 氧气不易溶于水
(4)6.25t
解:设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答: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6.25t。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名称为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C、D装置制取CO2时,为了确保装置的气密性,加入的液体药品液面高度应该在a处,形成密闭装置;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即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a;CaCO3+2HCl=CaCl2+H2O+CO2↑;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F装置收集氧气,故填:2KMnO4K2MnO4+MnO2+O2↑;A;氧气不易溶于水;
【小问4详解】
见答案。
17. 研究溶液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图甲实验。
①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_______。
②由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_____。
(2)图乙是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②将t2℃时90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A的质量为__________。
③t2℃时,若从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填“A”或“B”)物质的饱和溶液。
(3)按图丙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 水、硝酸铵B. 水、氢氧化钠
C. 水、氧化钙D. 稀盐酸、镁
【答案】(1) ①. 一开始,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均匀的红色 ②. 固态、液态、气态 ③. 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将植物油分散成小液滴被水冲走
(2) ①. t1℃时B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45g ②. 27.5g ③. B
(3)BCD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①乙醇密度比水小,如不振荡,开始乙醇会在水上部,但因为乙醇和水互溶,所以一段时间后会形成溶液。所以现象是一开始,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均匀的红色。
②从酒精、高锰酸钾、二氧化碳与水均可形成溶液,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
③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将植物油分散成小液滴被水冲走。所以使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
【小问2详解】
①P点是BC两个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t1℃时B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45g。
②t2℃时A的溶解度为80g,所以90gA中有溶质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90g-40g=50g。t1℃A的溶解度为25g,50g水中可以溶解12.5gA。所以析出A的质量为40g-12.5g=27.5g。
③t2℃时A的溶解度较高,所以AB饱和溶液中蒸发掉相同质量的水,甲析出的晶体较多。则从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蒸发掉较多水的是B。
【小问3详解】
U形管中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说明试管中气体受热气体变大了
A、水中溶解硝酸铵,吸热,温度降低。
B、水中溶解氢氧化钠,放热,温度升高。
C、水和氧化钙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D、稀盐酸和镁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故选BCD。
【点睛】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8. 下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需要消耗空气中的__________。
(2)途径⑤中,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途径⑥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海水温度升高一点,释放到大气中的CO2的量是巨大的,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为达成“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 大力植树造林
C. 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D.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1)氧气##O2
(2)
(3)
(4)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 (5)ABC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途径①为呼吸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小问2详解】
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途径⑥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若海水温度升高一点,释放到大气中的CO2的量是巨大的,其主要原因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
【小问5详解】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B、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符合题意;
C、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9. 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1)燃烧条件的探究
①图1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
②图2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
③图3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2)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如图4所示,在A处放入锌片,B处放入铜片,向A、B处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得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可燃物 ②. 氧气或者空气 ③. 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2) ①. A处锌片逐渐溶解并且产生大量气泡;B处无明显现象。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小木块(可燃物)燃烧,玻璃块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
②图2烧杯中蜡烛因为缺乏氧气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氧气。
③图3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因为白磷着火点较低,红磷较高,热水的温度就可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小问2详解】
锌属于氢前金属,铜属于氢后金属,所以加入盐酸后,锌会逐渐溶解并且因为生产氢气产生大量气泡,而铜直接不反应。锌和盐酸会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故填:A处锌片逐渐溶解并且产生大量气泡;B处无明显现象。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0. 如图中的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是氧化物,F、G、H、I、J是单质。A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E为红棕色粉末,G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J在地球上有单质形式存在。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F的名称是_________。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G→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氢气 (2)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
(3)3CO+ Fe2O32Fe +3CO2
(4)2Al+3CuSO4=Al2(SO4)3+3Cu(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A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且为氧化物,E为红棕色粉末,E能与A反应,则A为一氧化碳,E为氧化铁;G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则G为铝,J在地球上有单质形式存在,则J可以为铜;E能转化为I,G能转化为I,G能转化F,F、I为单质,则F为氢气,I为铁;A、B、C、E是氧化物,A能转化为B,E转化B,也能转化为C,则B为二氧化碳,C为水;H为单质,H能转化为A,也能转化为I,能与E发生反应,则H为碳,G能与D反应,D能转化为C,C能转化F,F能转化为D,则D可以为盐酸,代入检验,验证合理;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F的名称是氢气,故填:氢气;
【小问2详解】
B→C,可以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
【小问3详解】
A与E反应,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2O32Fe +3CO2,故填:3CO+ Fe2O32Fe +3CO2;
【小问4详解】
G→J,即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CuSO4=Al2(SO4)3+3Cu,故填:2Al+3CuSO4=Al2(SO4)3+3Cu(合理即可)。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21. 铁、铜是人类使用广泛的金属。
Ⅰ、铁、铜的冾炼
(1)工业炼铁大多采用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而不采用黄铁矿(FeS2)、黄铜矿( CuFeS2),可能的原因是:①黄铁矿、黄铜矿含铁量相对低;②_________。
(2)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生物炼铜是现代炼铜的新工艺,原理为:,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Fe粉,得到FeSO4溶液和Cu。
①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FeSO4溶液经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等操作得到FeSO4·7H2O晶体。
Ⅱ、黄铜矿中铁、铜含量的测定
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兴趣小组称取25.00g黄铜矿(含少量Fe2O3和其它不含金属元素的杂质)模拟生物炼铜,使其全部转化为CuSO4、Fe2(SO4)3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Cu(OH)2、Fe(OH)3固体。用下图装置对固体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在68℃时,Cu(OH)2分解为CuO和H2O;在500℃时,Fe(OH)3分解为Fe2O3和H2O。
②在1400℃时,CuO分解为Cu2O和O2,Fe2O3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2。
③浓硫酸能够吸收水,可作干燥剂。
(3)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____。
(4)停止加热后仍需继续通N2,目的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5)控制不同的温度对A中固体加热,测得装置B和C中铜网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①C中的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此黄铜矿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③Fe2O3分解生成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答案】(1)冶炼过程会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2) ①. ②. 降温结晶
(3)检查装置气密性 (4) ①. 防止倒吸 ②. 使生成的气体能被装置全部吸收
(5) ①. ②. 25.6% ③. Fe4O5
【解析】
【小问1详解】
黄铁矿、黄铜矿中含有硫元素,所以冶炼过程会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小问2详解】
铁粉会与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方程式为:;FeSO4溶液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得到FeSO4·7H2O晶体。
【小问3详解】
有气体生成的实验,进行实验前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小问4详解】
停止加热后仍需继续通N2,目的是:①防止倒吸(温度骤降,硬质玻璃管内气压减小,溶液溶液倒吸);②使生成的气体能被装置全部吸收
【小问5详解】
①C中的玻璃管里发生反应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此黄铜矿中铜元素的质量为x,Cu(OH)2分解为CuO和H2O,室温加热到100℃,装置B增加的质量就是水的质量,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物质间的关系为
③设:氧化铜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则有
因为装置C增重的质量为氧化铜、氧化铁分解产生氧气的总重量,所以氧化铁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11.28g-110g-0.8g=0.48g
设:此黄铜矿中铁元素的质量为z,从100℃加热到550℃,装置B增加的质量就是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水的质量,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物质间的关系为
所以氧化铁的质量为
生成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9.6g-0.48g-6.72g=2.4g
所以生成铁的氧化物中铁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
所以Fe2O3分解生成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4O5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氦很不活泼,镁比较活泼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构成两种气体的分子不同
C
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却很软
两种物质中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氯化亚铁溶液与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不同
两种溶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不同
温度/℃
室温
100
550
1400
B装置/g
210.00
211.80
215.04
215.04
C中铜网/g
110.00
110.00
110.00
111.28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8页。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满分8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