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原创)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的纯碱溶液具有去除油污和消毒杀菌的作用
B.太阳能、风能既属于新能源,也属于一次能源
C.农业上将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一起施用肥效更佳
D.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原创)下列关于金属腐蚀和防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上舰艇的腐蚀主要为金属的化学腐蚀
B.可以在船舶外壳装上锌块,用牺牲阳极法防止金属腐蚀
C.刷防锈漆,使金属与空气、水等物质隔离,可防止金属被腐蚀
D.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将金属做成合金可有效防止金属被腐蚀
3.(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2CO(g)=2C(s)+O2(g)已知△H>0,△S<0 则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 为正值
D.由H2、I2、HI混合气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4.(原创)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基态铬原子24Cr的价电子排布式:3d44s2
B.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D.Cu位于周期表的d区
5.以反应 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 H2C2O4 溶液和酸性 KMnO4 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
B.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C.实验①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实验①测得 KMnO4 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10-4ml•L-1•s-1
6.(改编)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C.在25℃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0,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D.在25 ℃下,测得c(X)=0.04ml⋅L−1,c(Y)=0.1ml⋅L−1,c(Z)=0.08ml⋅L−1,则此时V(正)
A.曲线Ⅰ代表HNO2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
8.一定条件下,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
2NOg+O2g 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1
C.400∘C、p1条件下,O2的平衡转化率为20%
D.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增大
9.25℃时,用NaOH溶液调节醋酸溶液的pH,实验测得溶液中CH3COOH、CH3COO−的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δCH3COO−=cCH3COO−cCH3COO−+cCH3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1代表δCH3COO−
B.25℃,CH3COOH的电离常数Ka=4.74
C.δCH3COOH=cH+Ka+cH+
D.溶液中始终存在cCH3COO−+cOH−=cH+
10.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①。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图②,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b 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生
B.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 +2e-= 2OH-+ H2↑和 2H2O-4e-= 4H+ + O2↑
C.曲线0~P段表示H2和O2混合气体的体积变化,曲线 P~Q段表示O2的体积变化
D.从开始到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7g•ml-1
11.(改编)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Cl的Ksp=4×10−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t℃时,AgBr的Ksp为4.9×10−13
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
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
12.25 ℃,将0.01 ml•L-1NaOH溶液滴入20 mL 0.01 ml•L-1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0,a点的纵坐标为1.0×10-12
B.b点和d点所示溶液的pH相等
C.e点所示溶液中:
c(Na+)=2c(CH3COO-)+2c(CH3COOH)
D.滴定过程中,c(CH3COO-)与 c(OH-)的比值逐渐增大
13.(改编)甲烷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破坏1ml O2(g)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热量493kJ,则破坏1ml C−H键需吸收热量415kJ
B.反应CH4(g)+2O2(g)=CO2(g)+2H2O(l)△H=−800kJ⋅ml−1
C.CH4(g) 的能量大于CO2(g)和H2O(g)的能量总和
D.在反应CH4(g)+2O2(g)=CO2(g)+2H2O(g)中,放出热量400kJ,有1ml O−H键生成
14.利用 CH4 燃料电池电解制备 Ca(H2PO4)2 并得到副产物 NaOH、H2、Cl2,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极反应:CH4-8e-+4O2-=CO2+2H2O
B.A 膜和 C 膜均为阴离子交换膜,B 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
D.a 极上通入标况下 2.24 L 甲烷,理论上产品室可新增 0.4 ml Ca(H2PO4)2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4小题,共58分)
15.(改编)(16分)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可用活性炭还原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 N2(g)+CO2(g) 。
(1)已知:N2(g)+O2(g)=2NO(g) ΔH1=+a kJ·ml-1;C(s)的燃烧热为ΔH2=一b kJ·ml-1。
①反应 C(s)+2NO(g) N2(g)+CO2(g)的ΔH = kJ·ml-1(用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② C,N,O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③研究人员对比研究活性炭、负载钙、镧氧化物对该反应的反应活性。在三个反应器中分别加入C、CaO/C、La2O3/C,通入相同浓度的NO,不同温度下测得反应2小时时NO去除率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温度在 500℃以内,三种情况下反应的活化能最小的是 (填“C”、“CaO/C”或 “La2O3/C”)。
(2)在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 C 与 NO 发生反应,所得数据如表:
①由表可知7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②结合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ΔH 0(填“>”或“<”),理由是 。
(3)某温度下,若向2L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 和CO2发生反应:N2(g)+CO2(g) C(s)+2NO(g);其中N2、NO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图中B点v正 v逆(填“>” “<”或“=”)。
②第10min时,外界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
A.加催化剂
B.增大C(s)的物质的量
C.减小CO2的物质的量
D.升温
E.降温
16.(16分)电子工业常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不需要的铜箔,最后得到含FeCl3、FeCl2杂质的 CuCl2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从该废液中除去FeCl3、FeCl2杂质,制取纯净的CuCl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步操作中使用了氧化剂,下列氧化剂中一定不能使用的是 。
A.Cl2 B.NaClO C.H2O2 D.KMnO4 E.O3
(2)②步操作中的“沉淀剂”可以是下列中的 。
A.NaOH B.NH3•H2O C.CuOD.Cu2(OH)2CO3 E.Fe2O3
用一种你选择的沉淀剂,分步写出除去杂质的离子方程式: 、
。
(3)最后将滤液在HCl气流中蒸干,其目的是 ,如果将滤液加热蒸干,并灼烧至恒重, 最后得到的固体是 。
(4)常温下各沉淀的溶度积近似为:Ksp[Cu(OH)2]=10-20、Ksp[Fe(OH)3]=10-38、Ksp[Fe(OH)2]=10-16;通常,人们把浓度小于1×10-5ml/L 的离子视为“不存在”。根据所给条件,完成下列问题:
①如果该废液中CuCl2的浓度为1ml/L,在加沉淀剂时应调节溶液的pH值范围为: 。
②如果对废液不先用氧化剂,而是直接加入沉淀剂,带来的后果是: 。
17.(原创)(10分)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用的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䣭为指示剂。
①排出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 ,(填序号)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②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溶液浓度值)偏低的有 。
A.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锥形瓶蒸馏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
D.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F.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
(2)常温下,用溶液滴定溶液,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
C.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红色变为橙色
D.若将盐酸换成相同浓度醋酸,则滴定到时,
(3)碘量法测定CaO₂•8H₂O(M=216g/ml)的纯度:准确称取2.0g产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KI固体,再酸化,充分反应。滴加淀粉作指示剂,用0.01000 ml/L的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终点溶液颜色变化为 。重复操作2次,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为15.00mL,则CaO2•8H2O的质量分数为 %。
已知: CaO₂+2I-+4H+=Ca2++I₂+2H₂O;I₂+2S₂O₃²- =2I-+S₄O₆²-。
18. (改编)(16分)电化学原理在能量转化,物质制备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1)1977年,伏打电堆的发明为电化学的创建开辟了道路,某化学兴趣小组在阅读了相关材料后,想把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设计成原电池,则电池的负极材料应选择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Ⅱ.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甲所示,该电池用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以该燃料电池作为电源电解足量的饱和AgNO3溶液以实现向铁棒上镀银,装置如图乙所示。
饱和AgNO3溶液
(2)a电极为燃料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3)d电极应选用的电极材料为 。(填“铁”或“银”)
Ⅲ.氰化物在工业中广泛存在于电镀、油漆、染料、橡胶等行业中,但是氰化物有剧毒,很多氰化物在加热或与酸作用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有毒气体氰化氢。因此在含氰工业废水排放前,需要对其进行治理。在碱性条件下利用电解法除去废水中的氰化物(以CN−代表),装置如图丙,已知石墨电极上依次发生的部分反应有:
a.CN−+2OH−−2e−=CNO−+H2O
b.2Cl−−2e−=Cl2↑
c.3Cl2+2CNO−+8OH−=N2↑+6Cl−+2CO32−+4H2O
(4)铁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5)该电解过程一般控制pH在9~10之间,pH偏高或偏低均会引起除氰效果降低,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忽略铁电极上的其他反应,电解一段时间后,相同条件下在石墨电极处测得产生N2xmL,同时在铁电极处产生ymL气体,则氰去除率为 。(氰去除率=实际CN−去除量理论CN−去除量×100%)实验编号
H2C2O4 溶液
酸性 KMnO4 溶液
温度/℃
浓度/(ml·L-1)
体积/mL
浓度/(ml·L-1)
体积/mL
①
0.10
2.0
0.010
4.0
25
②
0.20
2.0
0.010
4.0
25
③
0.20
2.0
0.010
4.0
50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l⋅L−1)
0.05
0.05
0.1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 NO 的物质的量/ml
平衡时 N2 的物质的量/ml
1
700
0.24
0.08
2
800
0.40
0.09
34,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34,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模拟考化学试题(平行班)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模拟考化学试题(平行班)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4g,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76,6×104 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区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区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