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瑞景外国语分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瑞景外国语分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守恒观: 18g氧气和18g氢气反应生成36g水
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C.转化观:农家肥料的腐熟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D.元素观:组成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的元素种类相同
2.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AB.BC.CD.D
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片生锈,火药爆炸B.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黄酒变酸D.干冰升华,滴水成冰
4.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道间质肿痛,甲磺酸伊马替尼 的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关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磺酸伊马替尼是 8 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甲磺酸伊马替尼由 77 个原子构成
C.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89
D.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甲烷和三氧化硫分子个数比为 1:1
5.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某村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号召全村种植“富硒猕猴桃”,“富硒猕猴桃”中的“硒“指
A.硒原子B.硒元素C.硒单质D.硒分子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热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C.将石油炼制后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D.合金的各种性能都比纯金属好
8.某同学根据铜绿[Cu2(OH)2CO3]的成分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二氧化碳和水外,还必须有氧气。为证明“必须有氧气”,下列实验必须进行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9.图表资料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推断原子的中子数
B.根据元素周期表,能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稀盐酸腐蚀
D.根据溶解度曲线,能判断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方法
10.下列各组生活中常见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海水、干冰B.冰水、水银C.食醋、黄铜D.石油、金刚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几十万倍才能看到苯分子的存在,是因为_____,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_____,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12.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核外电子总数是_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
1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b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②水的电解过程中,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
③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④由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_____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1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物质按要求填空(填化学式):
烧碱 硝酸钾 氢氧化镁 硫酸铜
①_____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②_____可用于造纸、精炼石油;
③_____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④_____可用于作复合肥料。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利用了金属铜具有_____的物理性质。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
(2)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铜片上物质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此时若要熄灭该物质的燃烧,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
(4)为消除残留白磷的毒性,实验结束可向水中加入溶液,有关的反应是,则白磷化学式中的_____。
16.(6分)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 。在填装药品前应该进行的一项操作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若用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__(c或d)端通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气体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已知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与水反应生成,且反应非常剧烈;乙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常州地铁的轨道主要材料是铁合金制作的,其硬度比纯铁________。
(2)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3)为防止铁生锈,通常会对铁制品进行“烤蓝”处理,烤蓝是用化学方法在铁表面生成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Fe3O4)保护膜。烤蓝的原理是:在高温下,铁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二)铁的冶炼
我国劳动人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治铁炼钢,实验室模拟炼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黑色粉末中还可能含有Fe3O4。已知:Fe3O4能溶于稀H2SO4,且有Fe3+生成;Fe3+遇到硫氰化钾溶液显血红色。为证明黑色粉末成份,该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过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滴加少量硫氰化钾,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有Fe和Fe3O4的现象是_________。
(4)若取16g氧化铁粉末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检测剩余黑色固体成份是Fe和Fe3O4,称量固体的质量为X,则X的范围为_____。
18.(8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①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
②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 观察颜色 B 加稀盐酸 C 在空气中灼烧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
(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①反应中溶液的稀硫酸的质量逐渐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
(3)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填“1”或“2”)更合理.
2.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
(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27.6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
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左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F点对应的m=_____.
②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该碱式碳酸铜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
③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 “y”____、“z”____的值分别会怎样(选偏大,偏小,不变).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12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97.36g。(假设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少g。
(2)计算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A
2、B
3、C
4、C
5、A
6、B
7、C
8、A
9、A
10、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分子很小 分子间间隔随压强减小而增大 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的构成不同
12、6 6 4
13、过滤 肥皂水 煮沸 氧气 氢原子、氧原子 氢元素和氧元素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14、Mg(OH)2 NaOH CuSO4 KNO3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导热性 提高温度和隔绝氧气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用小烧杯盖灭等 4
16、酒精灯 长颈漏斗 A 2KMnO4K2MnO4+MnO2+O2↑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aCO3+2HCl=CaCl2+CO2↑+H2O c 将燃着的木条放于d处,火焰熄火,证明已满。 C D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大 水和氧气 3Fe+4H2OFe3O4+4H2↑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出现爆炸 Fe2O3+3CO 2Fe+3CO2 有少量气泡产生,同时溶液显血红色 11.2 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瑞景外国语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