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第四单元 2.笔算乘法 第三课时 进位的笔算乘法(2)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第六课时 利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问题 导学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第二课时 认识面积单位 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第六单元 第三课时 24时计时法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第三课时 24时计时法导学案,共3页。
第3课时 24时计时法课题 24时计时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教材呈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从而引出了对24时计时法的探讨。通过钟面上的时针转动介绍了在1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说明1天有24小时,因此我们经常采用24时计时法。通过小精灵的提问,让学生去观察钟面上外圈的数代表的含义以及钟面外圈和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如何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2.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够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换算。3.教育学生要爱惜宝贵的时间,并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重点1.知道1日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日有24小时。2.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习难点区别两种计时法,并能进行相互转化。学前准备PPT课件、24时钟表盘1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6分钟)1.课件出示问题:吉姆一家和艾丽丝一家暑假到中国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电话:吉姆一家买了第二天8时的飞机票,约艾丽丝一家在飞机场等。可是第二天一早艾丽丝一家在飞机场等了很久,吉姆一家也没找到。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2.引出问题:一天中还有不同的8时吗?生活中怎么来区分两个不同8时而不会造成误会呢?3.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1.讨论、交流原因。预设:吉姆一家没有说清楚是早上8时还是晚上8时。2.猜测、讨论、交流后回答。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1)0时就是12时。( )(2)17: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5时。( )(3)11:00a.m.表示上午11时,4:00p.m.表示16时。( )答案:(1)(2)(3)√2. (1)第二场电影放映时间是下午 时 分。(2)第四场电影放映时间是晚上8时20分,请在上表中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3)刘阿姨晚上6:45到达电影院,她能赶上第三场电影吗?答案:(1)230(2)20:20(3)能赶上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主题图,引导学生分析获得信息。2.组织学生动手拨钟面上的时针,提出在拨时针的过程中的疑问。3.课件演示,讲解学生提出的疑问。4.拿出“24时钟表盘”,研究两圈数的关系,引出24时计时法概念。5.引导学生探究上午9时和晚上9时分别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答案)1.观察汇报在图中获得的信息。2.在动手拨钟面上时针的同时,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1)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2)一天有多少个小时?(3)一天里时针走了几圈?都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3.跟随老师一同解决上面提出的疑问。4.仔细观察表盘,讨论、交流表盘上内圈的数表示什么,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5.根据自己的动手操作,探究出上午9时和晚上9时的表示方法。生1:上午9时是时针走第一圈所指的时刻,表示一天过去了9小时,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9时。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0分钟)1.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第2题和第85页第1题。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4分钟)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自由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24时计时法1日=24时普通计时法:午夜12时——中午12时——午夜12时时间前需加限制词24时计时法:24时(0时)——24时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不变,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我们加上12。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正确地把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在课堂上,我抓住重点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探究能力。带领学生步步为营,由浅入深,解决方法也多样,给学生创造发散的空间。而且从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两种计时法的优缺点,更是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3课时 24时计时法课题 24时计时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教材呈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从而引出了对24时计时法的探讨。通过钟面上的时针转动介绍了在1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说明1天有24小时,因此我们经常采用24时计时法。通过小精灵的提问,让学生去观察钟面上外圈的数代表的含义以及钟面外圈和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如何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2.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够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换算。3.教育学生要爱惜宝贵的时间,并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重点1.知道1日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日有24小时。2.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习难点区别两种计时法,并能进行相互转化。学前准备PPT课件、24时钟表盘1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6分钟)1.课件出示问题:吉姆一家和艾丽丝一家暑假到中国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电话:吉姆一家买了第二天8时的飞机票,约艾丽丝一家在飞机场等。可是第二天一早艾丽丝一家在飞机场等了很久,吉姆一家也没找到。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2.引出问题:一天中还有不同的8时吗?生活中怎么来区分两个不同8时而不会造成误会呢?3.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1.讨论、交流原因。预设:吉姆一家没有说清楚是早上8时还是晚上8时。2.猜测、讨论、交流后回答。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1)0时就是12时。( )(2)17: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5时。( )(3)11:00a.m.表示上午11时,4:00p.m.表示16时。( )答案:(1)(2)(3)√2. (1)第二场电影放映时间是下午 时 分。(2)第四场电影放映时间是晚上8时20分,请在上表中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3)刘阿姨晚上6:45到达电影院,她能赶上第三场电影吗?答案:(1)230(2)20:20(3)能赶上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主题图,引导学生分析获得信息。2.组织学生动手拨钟面上的时针,提出在拨时针的过程中的疑问。3.课件演示,讲解学生提出的疑问。4.拿出“24时钟表盘”,研究两圈数的关系,引出24时计时法概念。5.引导学生探究上午9时和晚上9时分别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答案)1.观察汇报在图中获得的信息。2.在动手拨钟面上时针的同时,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1)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2)一天有多少个小时?(3)一天里时针走了几圈?都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3.跟随老师一同解决上面提出的疑问。4.仔细观察表盘,讨论、交流表盘上内圈的数表示什么,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5.根据自己的动手操作,探究出上午9时和晚上9时的表示方法。生1:上午9时是时针走第一圈所指的时刻,表示一天过去了9小时,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9时。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0分钟)1.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第2题和第85页第1题。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4分钟)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自由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24时计时法1日=24时普通计时法:午夜12时——中午12时——午夜12时时间前需加限制词24时计时法:24时(0时)——24时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不变,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我们加上12。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正确地把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在课堂上,我抓住重点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探究能力。带领学生步步为营,由浅入深,解决方法也多样,给学生创造发散的空间。而且从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两种计时法的优缺点,更是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