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科普版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9.2 极地地区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165429/0-17045305090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获奖教案
展开1.通过读图了解我国极地地区主要的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及意义。
2.了解现阶段人类对极地地区开发和利用,简要分析在极地开展科学考察有和重要意义。
3.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对两极地区开展科考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南极科考时间及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极地地区动物图片,在极地地区,有许多值得 我们人类去研究的,比如气象研究价值、冰川研究价值、地质研究价值 、海洋、生物研究价值等,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极地地区。
新课讲授:
(一)天然的实验室
课件出示南极、北极地图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介绍极地地区的丰富资源。
教师总结: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出示极地地区研究考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极地地区考察的意义。
过渡:科考站的出现并非偶然,介绍目前已经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考站。目前我国已是第34次到达南极科考,南极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吗?
指导学生在地图上寻找相关科考站的位置。
出示北极地区考察站示意图。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南北极地区建站时间不同?
2.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或2月?
过渡:人类的足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两块净土上, 科考队员谈到行程中见到融化的冰川;在南极有强紫外线等给考察队员设下一道道障碍。由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极地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呢?
(二)人类共同的财富
图片出示极地地区因不合理利用出现的环境问题。
总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与《北极熊保护公约》的执行不容忽视!
展示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极地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
讨论:科学家一直警告,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如图是两幅公益海报。作一个简短的演讲,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课堂练习: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本次大会就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达成了广泛共识。据此完成1~2题。
1.温室气体的主要类型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
2.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壳运动 C.大气运动 D.太阳活动
3.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面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南极矿产丰富,应大量开采
C.可以大规模捕鲸,丰富食物资源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4.2018年2月7日,我国在南极大陆上举行了第五个考察站(恩克斯堡)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
(1)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简述理由。
(2)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域冰层减少,严重影响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哪些事情缓解这种情况?(至少回答一点)
课堂小结:
在本课中,我们了解到两极地区是值得人类去研究的天然实验室,科学考察很重要,但是负面的影响同时出现,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总之人类都应当遵守约定,和平利用,科学考察。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97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极地地区公开课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突破,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优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极地资源,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发展中的工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