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升五小学数学暑假预习衔接 3.1-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157406/0-17043619943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四升五小学数学暑假预习衔接 3.1-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157406/0-1704361994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四升五小学数学暑假预习衔接 3.1-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157406/0-17043619944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西师大版四升五小学数学暑假预习衔接
西师大版四升五小学数学暑假预习衔接 3.1-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升五小学数学暑假预习衔接 3.1-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共14页。
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一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例1
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323.88公顷,合( )平方千米,合( )平方米。
例2
一个正方形周长9.48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练1
一个筑路队8天修路6.48km,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练2
100张纸叠在一起厚1.25厘米,平均每张纸厚多少毫米?
一、选择题
1.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5倍是2.55,这个数是( )
A.0.17B.1.7C.17
2.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算式是( )。
A.2.8×0.5 B.2.8×0.999 C.2.8-0.5
3.张叔叔买了10个橘子共重2.7千克,如果买25千克这样的橘子,大约有( )个。
A.60B.70C.90D.100
4.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4.72÷0.8○4.72×0.8
A.>B.<C.=D.≥
5.把0.529平均分成23份,每份是( )。
A.2.3B.0.23C.0.023D.0.0023
6.把16.9平均分成13份,一份是( )。
A.1.3B.13C.0.13
二、填空题
7.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6.5,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就等于乙数,甲数是( )。
8.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13.8厘米,上、下底的和为3厘米,一条腰长为( )厘米。
9.385×0.01的积和385÷100的商( ).
10.72分=( )时 3.05千克=( )千克( )克
1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 ),是已知( )与其中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
12.在( )里填上“>”“<”或“=”。
6.7×1.1( )6.7 1÷3( )0.3
三、计算
13.直接写出得数
①1.8÷9=
②3.2÷4=
③7.5÷5=
④5.2÷4=
四、解答题
14.小红妈妈给小红买了6千克蛋糕,给售货员40元,找回5.5元,每千克蛋糕多少元?
15.动物研究所救治了2只体重相近的海豚上周共喂食活鱼157.5千克,平均每只海豚每天喂食活鱼多少千克?
16.登山旅行中,王叔叔每时走2.4千米,经过4.5小时到达山顶。如果王叔叔按原路下山,每时比上山多行0.6千米,需要多少小时能从山顶回到出发点?
17.小红买了5个笔记本,用了13.5元,每个笔记本多少元?
【思考】同学们,试着算一下每层楼高多少米?
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注意】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例1
3.2388 3238800
【分析】高级单位转低级单位用原数乘进率,低级单位转高级单位用原数除以进率。
【详解】323.88÷100=3.2388(平方千米)
323.88×10000=3238800(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换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例2
9.48÷4=2.37(米)
练1
810米
【详解】求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用修路总米数除以修路天数即可.
6.48千米=6480米
6480÷8=810(米)
练2
0.125毫米
【分析】100张纸叠在一起厚1.25厘米,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平均每张纸厚1.25÷100=0.0125厘米,即0.125毫米。
【详解】1.25÷100=0.0125(厘米)
0.125厘米=0.125毫米
答:平均每张纸厚0.125毫米。
【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厘米=10毫米。
1.A
【详解】求一倍数用几倍数除以倍数,2.55÷15=0.17。
故答案为:A
2.A
【分析】分别计算出三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2.8×0.5=1.4,2.8×0.999=2.7972,2.8-0.5=2.3,1.4<2.3<2.7972
故答案为:A
【点睛】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C
【分析】先用10个橘子的重量除以10,求出1个橘子的重量,再用25除以1个橘子的重量,即可求出25千克大约有几个这样的橘子。
【详解】25÷(2.7÷10)
=25÷0.27
≈93(个)
如果买25千克这样的橘子,大约有90多个。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除法的意义及应用,求出1个橘子的重量是解题的关键。
4.A
【详解】4.72÷0.8=5.9,4.72×0.8=3.776,5.9>3.776,○里应该填“>”.
故答案为A.
根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先计算出结果,然后再比较大小;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据此解答.
5.C
【分析】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由此根据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计算每份是多少即可。
【详解】0.529÷23=0.023,每份是0.023。
故答案为:C
6.A
【分析】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详解】16.9÷13=1.3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7.15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是乙数的10倍,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6.5,根据“和÷(倍数+1)=较小数”求出乙数,最后利用“甲数=乙数×10”求出甲数,据此解答。
【详解】乙数:16.5÷(10+1)
=16.5÷11
=1.5
甲数:1.5×10=15
所以,甲数是15。
【点睛】利用和倍公式求出乙数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8.5.4
【分析】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等腰梯形的周长减去上、下底的长度和等于两条腰的长度和,再除以2即等于一条腰的长度。
【详解】(13.8-3)÷2
=10.8÷2
=5.4(厘米)
一条腰长为5.4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梯形的特点,要熟练掌握。
9.相等
【详解】一个数乘0.01的积直接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除以100的商直接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85×0.01=3.85,385÷100=3.85,所以商相等.
10. 1.2 3 50
11. 相同 两个因数的积 因数 因数
【详解】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小数除法的意义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2. > >
【分析】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反之,就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反之,就小于这个数,据此即可比较它们的大小。
【详解】根据分析:
6.7×1.1>6.7 1÷3>0.3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13. 0.2 0.8 1.5 1.3
【详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据此解答.
14.5.75元
【分析】先求出花了多少钱,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
【详解】40-5.5=34.5(元)
34.5÷6=5.75(元)
答:每千克蛋糕5.75元。
15.11.25千克
【分析】一周有7天,用投喂的总量÷7,求出2只海豚1天的投喂量,再除以2即可。
【详解】157.5÷7÷2
=22.5÷2
=11.25(千克)
答:平均每只海豚每天喂食活鱼11.25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连除的实际应用,也可先求出1只海豚一周的投喂量,再除以7。
16.3.6小时
【分析】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上山的速度乘上山的时间,求出从出发点到山顶的路程;又已知按原路下山,每小时比来时多走0.6千米,用上山的速度加上0.6,求出下山的速度;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下山所需的时间即可求解。
【详解】从出发点到山顶的路程:2.4×4.5=10.8(千米)
下山每小时走:2.4+0.6=3(千米)
下山所需时间:10.8÷3=3.6(小时)
答:需要3.6小时能从山顶回到出发点。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2.7元
【详解】求每个笔记本多少元,就是求单价,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来计算.
13.5÷5=2.7(元)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升五小学数学暑假预习衔接 3.3-商的近似值,共11页。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升五小学数学暑假预习衔接 3.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共15页。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升五小学数学暑假预习衔接 2.2-图形的旋转,共15页。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