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1.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活动及其探究方法不对应的是( )
A.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调查法
B.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法
C. 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法
D. 了解青蛙的体型、体色及生活习性——观察法
2.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A. 霉菌——制作酱油B. 醋酸菌——制作酿酒
C. 乳酸菌——制作酸奶和泡菜D. 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 风、雨等的腐蚀作用B.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植物的蒸腾作用D. 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4.存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不易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 冰箱中没有细菌B. 低温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速度慢
C. 食品与空气隔绝D. 细菌被冻死了
5.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 用鲜蘑菇风干脱水B. 将鲜鱼放在冰箱的保鲜盘内
C. 将新鲜猪肉熏制成腊肉D. 把食物放到温暖潮湿的地方
6.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 )
A. 竞争B. 捕食C. 共生D. 寄生
7.新冠肺炎病毒不断产生变异,传播力、抗药性越来越强。下列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单细胞生物B. 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 营寄生生活D. 是引起新冠肺炎的微生物
8.首次以大自然元素为“第一人称”的公益纪录片——《大自然在说话》,以大自然独特的视角,倡导人类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关爱环境。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为有效的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C. 倡导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减少空气污染的根本措施
D. 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
9.生物学家呼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但有实验证明许多野生动物携带致病生物,对此你觉得应该( )
A. 捕杀带菌野生动物B. 坚决彻底杀死,并且全部检疫
C. 给野生动物施用抗生素D. 坚决保护不杀戮,远离不密切接触
10.下列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B. 骆驼尿液少,是生物对荒漠环境的适应
C. 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1.生物圈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其中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
1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同学们常出现多种错误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变换物镜时,直接扳动物镜B. 对光时,用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 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D. 观察时,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闭着
1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C. 所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体积都一样
D. 动物细胞是圆形的,植物细胞则是长方形的
14.学习完“种子的萌发”后,你对下列说法不赞同的是( )
A. 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胚被破坏了
B. 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以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需求
C. 如果要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可以将种子放到空气流通的地方
D. 春耕时土壤通过粑和耕而变得松软,这就使得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利于播种
15.以下是某校学生在参加“种植试验田”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一些经验,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 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给植物“打针输液”,目的是防止病虫害
C. 植株生长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D. 大雨过后,试验田被淹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呼吸作用
16.沐川芹菜坪森林公园是夏天人们的避暑胜地,夏天温度比外界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芹菜坪空气清新B. 芹菜坪的海拔高度比较高
C. 植物光合作用强,放出氧气多D. 芹菜坪植被保存完好,植物蒸腾作用强
17.新冠肺炎的传染性越来越强,广大居民为了减少外出在家中储备了较多食品。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真空包装法储存大米是为了抑制大米细胞的呼吸作用
B. 生、熟食品在冰箱中分开存放
C. 将新鲜蔬菜、水果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D. 把土豆放在遮光处储存,防止土豆发芽,产生毒素
18.下列生产措施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
A. 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 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 增施有机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 合理密植,使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9.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腐生、寄生和共生。人类有一种病叫足癣,是由于真菌 ______ 在人体表面而使人患病;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的地衣,是真菌与藻类 ______ 在一起而形成的。
20.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 ______ 中起重要作用,它们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______ 、水和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21.根据病毒所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新冠肺炎病毒属于 ______ 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又叫 ______ 。
22.如图表示沐川舟坝电站库区及周围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该图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如果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______ 。
23.为检验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明将数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1)小明将装置放置在黑暗处,目的是 ______ 。
(2)一晚上后,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如图),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______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4.四川沐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由竹海丹霞、凉风坳、五马坪等三个景区组成,总面积为6485.93公顷。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灌木林、竹林等类型。公园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89科652属1597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科67属174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49科578属1413种。有510种动物,包括兽类7目22科51种,鸟类13目44科260种,爬行动物1目2亚目7科22属29种,两栖动物1目6科9属20种,昆虫9目50科150种。动物主要有猕猴、黑熊、四川山鹧鸪、白腹锦鸡、红腹角雉等。
(1)上述资料体现了我县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 ______ 的多样性。
(2)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沐川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______ 。
25.假设如图是你根据显微镜下细胞物像绘制的细胞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______ 中(填数字或名称)。
(2)你观察到的细胞是 ______ (填“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
26.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1)水稻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在根部的成熟区,其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植物的 ______ 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2)“海水稻”在盐碱地上存活,能阻止多余的盐分进入细胞,这是“海水稻”细胞中的 ______ (填细胞结构)的功能。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7.一到秋天,走进沐川县城区沐源大道,道路两旁金黄的银杏叶好似一串串金色风铃挂满树梢,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摇曳生姿,美不胜收。但产生的枯枝落叶等垃圾,堆放一段时间就腐烂了。有些同学认为落叶腐烂是因为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为探究这个问题,他们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
甲组:取形状、大小相似的银杏树落叶10片,进行①清洗,灭菌;②置于无菌环境下,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四周后发现银杏树叶无变化。
乙组:取形状、大小相似的银杏树落叶10片,进行①清洗,灭菌;②接种细菌;③置于无菌环境下,保持与甲组相同的温度、湿度。四周后再观察银杏树叶有无变化。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
(2)你认为:四周后乙组的银杏树叶 ______ (填“无变化”或“腐烂”)。
(3)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______ 组,变量是 ______ 。
(4)目前很多城市都建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果皮、蔬菜等可被细菌分解利用的垃圾应该放入如图中 ______ (填字母)垃圾箱中。
28.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萌发的种子能够释放能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用两个一样的保温瓶,甲瓶装萌发的种子,乙瓶装煮熟的种子,各插入一支温度计,观察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插在甲瓶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______ ;然后拔掉两瓶的塞子,分别放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到细木条熄灭的是 ______ 瓶。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种子的萌发要消耗掉氧气,释放能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实验法是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所以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实验法,故A符合题意。
B.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属于实验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实验法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
D.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所以了解青蛙的体型、体色及生活习性,属于观察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答案】B
【解析】解:A.制作酱油要用到多种霉菌,A正确。
B.制作醋需要醋酸菌,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
C.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C正确。
D.做馒头、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D正确。
故选:B。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据此作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3.【答案】D
【解析】解:“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因此,D符合题意。
故选:D。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掌握分解者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存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不易变质是因为低温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速度慢。
故选:B。
食品保存的原理就是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据此分析作答。
熟记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是解题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用鲜蘑菇风干脱水,除去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A不符合题意。
B.将鲜鱼放在冰箱的保鲜盘内,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B不符合题意。
C.将新鲜猪肉熏制成腊肉,除去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不符合题意。
D.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所以把食物放到温暖潮湿的地方,食物容易腐败变质,D符合题意。
故选:D。
(1)品腐败的原因:食品中细菌、真菌的大量生长和繁殖 ②防腐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2)食品防腐方法包括: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紫外线消毒法、添加防腐剂等。
熟记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是解题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有些细菌和真菌跟动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比如地衣就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方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
故选:C。
(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共生的概念和特点。共生双方有利,寄生一方得利,一方受害。
7.【答案】A
【解析】解:A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结构简单,个体极微小,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的,内部的遗传物质即为核酸,A错误,B正确。
C、病毒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C正确。
D、新冠肺炎是由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D正确。
故选: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的,内部的遗传物质即为核酸。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关键是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
8.【答案】B
【解析】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为有效的,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是要合理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B不正确。
C.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而且能抵挡风沙、美化环境。所以倡导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减少空气污染的根本措施,C正确。
D.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D正确。
故选:B。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一种生物就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它所携带的基因库也将永远的消失,不可再生,因此我们要保护每一个物种,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虽然许多野生动物携带致病生物,我们也要注意保护,不能捕杀。但也不能直接亲密接触,防止被传染,也不要给野生动物施用抗生素,野生生物的生命力很强,对野生的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坚决保护不杀戮,远离不密切接触。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据此解答。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
10.【答案】D
【解析】解:A.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A正确。
B.荒漠干旱少雨,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0.7℃时才会出汗,说明生物适应环境,B正确。
C.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
D.禾苗吸收水分,满足其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环境影响生物,D错误。
故选:D。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12.【答案】C
【解析】解:A、变换物镜时,转动转换器,不能直接扳动物镜,A错误。
B、对光时,使用低倍镜对光,故应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错误。
C、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C正确。
D、观察时,左眼观察右眼记录,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用于记录,D错误。
故选:C。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主要可以归纳为: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对焦、④整理收纳。
掌握显微镜的具体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多数细胞有细胞核,少数细胞没有细胞核,如成熟的红细胞就没有细胞核等,A错误。
B、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的变化最明显,先复制为原来的二倍,在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中,B正确。
C、生物有大有小,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体积不一样,C错误。
D、动物细胞是圆形或椭圆形,植物细胞成长方形,D错误。
故选:B。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据此解答。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14.【答案】C
【解析】解:A、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胚被破坏了,A正确。
B、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以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需求,B正确。
C、如果要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可以将种子放到低温、干燥、隔绝空气的地方,C错误。
D、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春耕时土壤通过粑和耕而变得松软,这就使得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利于播种,D正确。
故选:C。
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15.【答案】B
【解析】解:A、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A正确。
B、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给植物“打针输液”,目的是给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增加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B错误。
C、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就越长,光合作用的效率就越高,因此植株生长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C正确。
D、植物的根呼吸需要氧气,水淹后的实验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B。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还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灼烧;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所以,芹菜坪植被保存完好,植物蒸腾作用强,夏天温度比外界低。
故选:D。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三大生理功能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常常结合多个知识点出题,注意理解掌握。
17.【答案】A
【解析】解:A.真空包装法能抑制微生物的有氧呼吸,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A错误。
B.因为生的食品是未经消毒处理的,上面的细菌比较多,所以生、熟食品在冰箱中分开存放,B不符合题意。
C.将新鲜蔬菜、水果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通过降低温度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不符合题意。
D.把土豆放在遮光处储存,防止土豆发芽,产生龙葵素这种毒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气浓度,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熟记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是解题关键。
18.【答案】A
【解析】解:A、降低夜间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能增高产量,但与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没有关系,A错误;
B、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增强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B正确;
C、增施有机肥后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能提高产量,C正确;
D、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D正确。
故选:A。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理解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等。
19.【答案】寄生 共生
【解析】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腐生、寄生和共生。人类有一种病叫足癣,是由于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从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人患疾病。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的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故答案为:寄生;共生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
(2)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是寄生生活的,他们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这就是寄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和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要理解掌握腐生、寄生和共生的概念及其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答案】物质循环 二氧化碳
【解析】解: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它们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因此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故答案为:
物质循环;二氧化碳。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掌握分解者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动物 噬菌体
【解析】解: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如流感病毒、新冠肺炎病毒;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如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故答案为:动物;噬菌体。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分类。
22.【答案】4 分解者
【解析】解:该图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该图中共有水草→甲→丙→丁;藻类→乙→丙→丁;水草→甲→丁;藻类→乙→丁,4条食物链。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网只包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如果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故答案为:4;分解者。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掌握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3.【答案】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菠菜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解析】解:(1)植物在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光;黑色塑料袋不透光,这样就避免了塑料袋内的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结果。
(2)将新鲜菠菜放在暗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一晚上后,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这个现象说明了菠菜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菠菜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1)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要认真分析图示,理解图示的设计意图,然后逐题作答。
24.【答案】生物种类(物种) 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解:(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因此,上述资料体现了我县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因此,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沐川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
(1)生物种类(物种);
(2)建立自然保护区。
(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25.【答案】④或细胞核 植物细胞
【解析】解:(1)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图中④是细胞核。
(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图中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这个细胞是植物细胞。
故答案为:(1)④或细胞核;
(2)植物细胞。
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蒸腾 细胞膜
【解析】解:(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2)“海水稻”在盐碱地上存活,能阻止多余的盐分进入细胞,将有害物质阻挡在细胞外,这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故答案为:(1)蒸腾
(2)细胞膜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将有害物质阻挡在细胞外,还可将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要加强对蒸腾作用的理解,只是考试的一个重点。
27.【答案】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腐烂 甲 细菌 B
【解析】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落叶腐烂是因为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因此,提出的问题应是: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2)乙组的银杏树叶接种了细菌,细菌能够将银杏树叶分解,所以四周后乙组的银杏树叶腐烂。
(3)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甲组未接种细菌,所以甲组是对照组,变量是细菌。
(4)果皮、蔬菜等属于厨余垃圾,所以应该放入图B垃圾桶中。
故答案为:
(1)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2)腐烂
(3)甲;细菌
(4)B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关键是掌握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8.【答案】升高 甲
【解析】解: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这样甲乙两瓶形成对照实验。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供给种子的各项生理活动的利用,同时一部分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来,故甲瓶内的温度计示数会升高。乙瓶内的种子煮熟后,失去了生命力,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无热量散失,温度计示数不会升高。由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呼吸过程中会释放出能量。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甲瓶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能够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甲瓶中的细木条会立即熄灭。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较多,因此细木条不会立即熄灭。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
故答案为:升高;甲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掌握呼吸作用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