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课时练习
展开1.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统计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答案】A 【解析】由于该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所以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使样本数量足够多,以保证所测的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A正确;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无需标记,可直接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统计,B错误;可采用等距取样法调查,但不能减少样方数量,要确保一定的样方数量并求平均值,以减少误差,C错误;可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但不能缩小样方面积,因为该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D错误。
2.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6.5株/m2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利用此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答案】A 【解析】每一个样方中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则密度值为(3+7+15+2+4+9+8+4)÷8=6.5(株/m2),A正确;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求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与实际密度肯定有一定偏差,不可能完全相同,B错误;若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错误;根据表格可知,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但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标记重捕法,D错误。
3.对某区域的田鼠进行调查,调查样方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的鼠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10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高
B.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综合两次捕获的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60只/hm2
【答案】A 【解析】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记后重新捕获数,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分母变小,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高,A正确;蚜虫活动范围较小,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B错误;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60+68)∶(40+32)=16∶9,C错误;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00×100÷20÷2=250只/hm2,D错误。
4.栗喉蜂虎是一种形态美丽优雅的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下列有关其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栗喉蜂虎的种群密度
B.可用当年出生幼鸟数与其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出生率
C.在所有生态系统中,若其种群数量大,则其种群密度也一定大
D.通过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答案】C 【解析】栗喉蜂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栗喉蜂虎的种群密度,A正确;出生率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B正确;在所有生态系统中,若其种群数量大,则其种群密度不一定大,种群密度还与生活的面积有关,C错误;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D正确。
题组二 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
5.《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滨鹬是一种中小型涉禽,生活于湿地生态系统,食性较杂。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湿地的面积及滨鹬的数量均稳步增加。下列关于滨鹬种群数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滨鹬数量增加说明滨鹬的种群密度增大
B.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滨鹬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C.可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数量
D.现在滨鹬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是增长型
【答案】A 【解析】滨鹬的数量增加,但由于湿地的面积也增大,故不能确定滨鹬的种群密度是否增大,A错误;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滨鹬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B正确;滨鹬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数量,C正确;滨鹬的数量稳步增加,现在滨鹬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是增长型,D正确。
6.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关键因素。南方某沿海城市对本市居住人口进行了调查,发现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在人口调查途中发现市郊大雁数量也比以前增多。对于人口和大雁种群密度增大的原因,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主要也是迁入增多
B.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出生率增大,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迁入增多
C.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出生率增大
D.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出生率增大,大雁数量增多主要也是出生率增大
【答案】A 【解析】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人口数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冬季到来,北方候鸟迁徙到南方越冬,也是迁入增多。
题组三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7.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这种方法的直接影响是( )
A.降低昆虫出生率
B.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C.增加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结构
【答案】B 【解析】化学诱饵诱杀雄性个体并不仅仅增加害虫死亡率,更为明显的作用是直接改变昆虫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了昆虫的出生率。
8.根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答案】B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判断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类型。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非常小,故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而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当,故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能力提升]
9.研究人员根据黄杉胸径的大小划分了不同龄级,对种群A(自然状态)和种群B、C(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如下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调查黄杉各种群的方式是样方法
B.黄杉种群在自然状态下为稳定型;在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均表现为增长型
C.适度的人为干扰对低龄级黄杉的生长较为有利
D.种群C中高龄级黄杉数目锐减,随时间推移同龄个体的数量会增加
【答案】B 【解析】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用样方法,A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杉种群在自然状态下和在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均表现为增长型,B错误;由图可知适度的人为干扰对低龄级黄杉的生长较为有利,尤其是2龄级的数目都在增多,C正确;种群C中高龄级黄杉数目锐减,幼龄个体较多,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随时间推移,同龄个体的数量会增加,D正确。
10.下图表示某种蝇卵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孵化出的幼蝇的性别比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由图中信息推测,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种蝇种群的繁殖
B.温度为35 ℃时,孵化出的幼蝇的雌雄比例差距最大
C.在环境温度相对低的环境中孵化出的雌性幼蝇比例可能增大
D.该种蝇的性别由基因决定,但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从图中的信息可以推断,夏季高温,会使得子代雌雄比例更失调,雄性比例显著高于雌性,因此不利于该种蝇的繁殖,A错误;从图中信息可见,温度为35 ℃时,全发育为雄性,因此这时子代雌雄比例差距最大,B正确;相对于35 ℃和30 ℃时的雌雄比例,25 ℃时雌蝇的比例有所上升,C正确;由图可知,不同温度下子代雌雄比例有变化,因此性别会受环境温度影响,D正确。
11.科研人员对某岛屿一年内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记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
C.社鼠雌性个体在9~11月份的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的性别比例有利于种群密度的恢复
【答案】C 【解析】决定某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社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记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B正确;图中在9~11月份,雌雄比例逐渐增大,说明社鼠雌性个体在9~11月份的生存能力高于雄性个体,C错误;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的雌雄性别比例有利于种群密度的恢复,D正确。
12.如图A、B、C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B ,B)B ,C)B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最小的是________,其年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将使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变为图________类型,其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结构会变成图________所示,其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1)B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3)C 越来越小
(4)A 越来越大
【解析】(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最小的是B,即稳定型,其年龄结构特征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2)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图A相似,即为增长型,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人口密度越来越大。(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会破坏种群的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最终将使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变为图C类型的衰退型,其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结构会变成增长型即图A所示,其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大。
13.某同学在调查一个分布比较均匀的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
①选取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
②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中央划一个样方;
③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
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2)该调查结果是否可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为单子叶丛生或蔓生植物________(填“适于”或“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计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机设置样方所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是实际的种群密度吗?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16株/m2 (2)不可靠 选取的样方数量太少,每个样方的面积太小 (3)不适于 单子叶丛生或蔓生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易分清是一株还是多株 (4)不是 它是取样调查的结果,只会无限接近真实值
【解析】(1)三个样方山毛榉数量的平均值为4,而样方的面积为25 m2,所以种群密度为4÷25=0.16株/m2。
(2)由于所选范围为长5千米,宽1千米,只选三个25 m2的样方数量太少,而且对于山毛榉这样的乔木来说,样方面积太小。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捕获
次数
捕获
数/只
标记
数/只
雌性个
体数/只
雄性个
体数/只
初捕
100
100
60
40
重捕
100
20
68
32
样方
样方一
样方二
样方三
个体数/株
3
5
4
高中生物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测试题,共8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一练,共9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