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1章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同步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1章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1章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优秀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优秀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都采用标记重捕法B.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密度将增大D.性别比例的改变不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2.下列调查活动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被标记个体再次被捕获的概率降低B.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C.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采用样方法调查莎草的种群密度时,误将其他杂草计数在内3.据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最高值,然后逐年减少。作出这一预测的依据是(  )A.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B.现有人口密度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D.人口性别比例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多种,如样方法、标记重捕法等。下列关于动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是1 m2,但需随机取样B.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C.样方法调查的对象不一定是植物,而标记重捕法调查的对象一定是动物D.标记重捕法的结果是重捕个体总数/重捕中的标记个体数5.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记重捕法         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6.下列关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C.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密度的影响不大7.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8.动物学家考察某个地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再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C.种群的性别比例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9.下列关于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正方形地块,将该地块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分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B.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块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分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C.统计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D.统计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小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10.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灰仓鼠50,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请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少于92只      B.多于92   C.少于161只     D.多于16111.结合下图所示的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改变③进而影响②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12.下列叙述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B.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C.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13.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C.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二、非选择题14.回答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问题:(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__。某同学在对一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得到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右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在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在取样时应注意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等。(2)下图为一种生物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图中的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性别比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使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变为三图中的________类型。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通过控制网孔的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结构变为三图中的________类型。15.某同学在调查一个分布比较均匀的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选取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中央划一个样方;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样方样方一样方二样方三个体数/354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2)该调查结果是否可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3)若为单子叶丛生或蔓生植物________(适于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计数,原因是__________(4)随机设置样方所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是实际的种群密度吗?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16.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C  解析: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项错误。种群密度的大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仅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B项错误。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密度将增大,C项正确。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D项错误。2.C  解析: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总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被标记个体再次被捕获的概率降低,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大,A项不符合题意。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B项不符合题意。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会导致统计数目偏少,使所得值偏小,C项符合题意。采用样方法调查莎草的种群密度时,误将其他杂草计数在内,会导致统计数据偏大,D项不符合题意。3.A   解析: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4.D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对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影响,乔木的样方面积一般是100 m2,灌木的样方面积一般是16 m2,草本植物的样方面积一般是1 m2,A项正确。标记重捕法的公式:种群的总数量=第一次捕获并被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从而导致计算出的种群数量偏大,B项正确,D项错误。样方法调查的对象可以是植物或者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标记重捕法调查的对象一定是活动能力强的动物,C项正确。5.D  解析: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数量,标记和重捕都很困难,应用样方法进行调查,A项错误。马尾松是大型裸子植物,若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样方太小,会导致统计结果误差很大,B项错误。统计数据时,要统计样方内及相邻两条边线上的个体,C项错误。6.A  解析: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只与出生率有关,还与死亡率有关。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7.D   解析:种群是一定空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8.B   解析: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9.A  解析: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调查时要随机取样,不能选取蒲公英分布比较集中的地点。样方一般是正方形。计数时要取多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10.C    11.D    12.B    13.B  二、非选择题14.答案:(1)样方法 8 随机取样 (2)①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②降低出生率,减少害虫的种群密度 C ③A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方法为样方法,在计数时,应对样方内的个体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进行计数。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增大。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幼虫数量锐减,害虫年龄结构将成为衰退型。在渔场中采用“抓大放小”的措施,会使幼年个体所占的比例上升,年龄结构变为增长型。 15.答案(1)0.16/m2 (2)不可靠 选取的样方数量太少,每个样方的面积太小 (3)不适于 单子叶丛生或蔓生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易分清是一株还是多株 (4)不是 它是取样调查的结果,只会无限接近真实值解析(1)三个样方山毛榉数量的平均值为4,而样方的面积为25 m2,所以种群密度为4÷250.16/m2(2)由于所选范围为长5千米,宽1千米,只选三个样方数量太少,而且对于山毛榉这样的乔木来说,样方面积太小。 16.答案: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少,但是也不排除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11种群的数量特征课后练习原卷版docx、11种群的数量特征课后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课后测评,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