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泰安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B. 常用的样方法包括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
C. 性别比例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D. 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重要因素
2.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子、田鼠、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 某种植物成群、成簇、成块地密集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 火灾将森林严重破坏后,森林再恢复到原状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3. 如图所示为酵母菌在固定容器中140小时内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增长曲线,其中对照组曲线为正常条件下不更换培养液情况下的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时用载玻片和盖玻片制作临时装片
B. 非生物因素对曲线甲对应的种群增长没有影响
C. 在60~140小时范围内,曲线丙所示酵母菌数量呈指数增长
D. 在120小时之后,曲线丁对应的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
4. 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和 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 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 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D. t2→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5. 赤眼蜂可将卵产在多种鳞翅目害虫卵内进行寄生。某地引进赤眼蜂进行玉米螟防治,并通过调查赤眼蜂卵的数量推测其种群数量变动。下表中的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赤眼蜂卵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B. 第2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 第3年,该种群的数量多于第2年
D. 3年后,该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6. 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
B. 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
C. 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
D. 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
7.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玻片,再滴加少量样液
B. 计数同一样品时,可对同一计数板上的两个计数室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C. 滴加培养液后要静置一段时间,以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D. 若仅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8个·mL-1
8. 热带雨林中,常可见所谓的“绞杀”现象,即某些大型藤本缠绕在高大的乔木之上,依靠乔木支撑到雨林高层接受阳光逐渐长大,最终将乔木缠死.这种藤本与乔木的关系可称之为
A. 共生B. 竞争C. 寄生D. 捕食
9. 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昆虫等等。若要对某未知土壤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B. 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 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
D. 可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暗、避高温等特性对土壤中的动物进行收集
10. 天山山脉沿东西横贯我国新疆中部,很多山峰高度超过4 000 m。从天山北麓的奎屯登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可以看到山地草原、针叶林等群落类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山各群落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相同物种所有个体的天然群聚
B. 从山脚到山顶的植被类型有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C. 从山脚到山顶群落类型的差异是由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的
D. 从山脚到山顶不同群落中的生物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
11. 随着我国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北方的绿色屏障不断加固和拓展,据统计,2009~2014年,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km2,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人沙和谐”的转变属于初生演替
B. 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C. 在沙漠治理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推进植树种草、合理灌溉、防风固沙等措施
D. 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沙化土地最终只能演替成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群落
12. 某山区退耕还林若干年内,该群落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O~A时间内,物种①种群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 B~C时间内,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弱光
C. C年以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乔木
D. 此处发生的演替类型与沙丘上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13. 如图绘出了5种鱼的耐盐范围和耐温范围。在这5种鱼中,哪一种是北冰洋的特有种?哪一种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哪一种分布最为广泛?( )
A. 2、1、5B. 5、3、4C. 3、4、2D. 1、2、3
14. 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种间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区岛屿上的两种安乐蜥,通过摄取食物的不同方式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的是( )
A. 杜鹃在林冠层栖息,画眉在林下层生活
B. 高海拔田鼠和鼢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
C. 为躲避狐狸,兔子选择与狐狸不同区域活动
D. 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
15. 如图曲线a、b、c分别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的释放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B. 曲线a、b、c都可以代表细菌的释放量变化
C. b、c曲线代表的生物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 c曲线代表的生物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6. 如图是陆地生态系统(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池塘)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Ⅰ.自养生物;Ⅱ.植食性动物;Ⅲ.肉食性动物;Ⅳ.腐食性生物、细菌和真菌
A. Ⅳ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B.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图中的Ⅰ、Ⅱ和Ⅲ
C. 两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都包括空气和太阳能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图中两个生态系统中处于相同空间位置的生物一定处于同一营养级
17.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⑩代表能量,单位为J/(m2·a)。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⑧所代表的能量值是由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部分
B. ①、②与植物的呼吸消耗量之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⑦表示的同化量全部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 ⑦占植物光合作用积累量的百分比为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18. “稻田养鱼”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鱼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稻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稻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鱼吃杂草,杂草同化能量中的10%~20%流入鱼体内
C. 稻田中鱼的数量增长受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D. 该模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
19. 如下图甲中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分层生活着的苔类、昆虫及其他多个生物种类之间的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物种C和G均生活于白杨林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共有6条食物链
B. 若除去全部物种A后,C可能成为该地区优势种
C.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图甲还缺少分解者
D. 物种A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但物种C和苔类之间无竞争关系
20. 如图是动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中分配的情况:①用于与其它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被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情况甲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该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
B. 情况丁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 与其他情况相比,情况乙时该种群与其他生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高
D. 引入天敌防治鼠害,鼠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鼠种群的K值降低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少选得1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21. 图1、2为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野生动物保护的最佳效果是种群数量发生图1中③到①的变化
B. 图2中三条曲线对应环境的优越程度的大小关系是①>②>③
C. 渔业捕捞后该种群的数量要维持在图1中P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有害动物防治就是使其种群数量发生图2的②到③的变化直至为0
22.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B. ⑥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
C. ⑤表示性别比例,它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D.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3. 生态学家发现,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群落之中,并对群落中相关物种的种群动态和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产生着很大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B. 集团内双向捕食情况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 农业生产中增加捕食者种类能有效抑制害虫数量
D. 通过调查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4. 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过度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某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B. 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
C. 群落中优势种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 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
25. 夜光藻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浮游生物,夜晚可以发出浅蓝色的光,形成“蓝眼泪”、研究表明,夜光藻通过发光来吸引乌贼保护自己以免被虾捕食,但夜光藻过量繁殖会引发赤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虾吃夜光藻,乌贼吃虾”构成了生态系统中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 夜光藻主要生活在近海水域且呈现斑块状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 夜光藻过量繁殖可使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D. 海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聚集,乌贼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比虾中的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题,45分)
26. 图甲是某草原中的昆虫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图丙为某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无迁入、迁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Ⅰ的前提条件是______。若昆虫的初始数量是N0,增长率是1.47%,t年后昆虫的数量是Nt=______(用数学公式表示),但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_。
(2)草原上的昆虫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昆虫的天敌”,曲线Ⅱ表明天敌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段。若投放的天敌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de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4)据图丙分析,该昆虫种群呈“J”形增长的年份是______年,第______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27. 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现有一已演替至灌木阶段的农田,在外界条件基本不变,且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将来有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上的演替进程比初生演替更快,主要原因是土壤条件优越,甚至还保留了______。
(2)如果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种类数或个体数的变化,则曲线B表示______,曲线A表示该群落所含______的变化。
(3)该农田在演替至森林阶段的进程中,______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优势种发生变化;如果该农田在灌木阶段遭遇一场火灾,烧掉了灌木下的草本植物,但对灌木影响不大,则演替进程______(填“加快”或“基本不变”);但是______往住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8. 图1为某湖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ml、m2表示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营养级Ⅰ的能量中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______两部分。
(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表示______。若图1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的传递效率是______(用题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2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4)若图1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上图3。
①若甲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x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②如果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3:2调整为甲:乙=2:3,其他条件不变,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丙获得相等的能量,需要消耗的甲是原来的______倍(用分数表示)。
29. 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依据是______。
(3)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时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λ
1
1.5
1
1.5
2
1.5
1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
常规农业
15
1.06
有机农业
19
1.23
无公害农业
17
1.10
10~20
常规农业
13
1.00
有机农业
18
1.11
无公害农业
16
1.07
泰安一中新校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12月份学情诊断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B. 常用的样方法包括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
C. 性别比例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D. 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④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包括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等。
【详解】A、草原上牛有多种,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
B、常用的样方法包括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B正确;
C、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C错误;
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D错误。
故选B
2.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子、田鼠、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 某种植物成群、成簇、成块地密集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 火灾将森林严重破坏后,森林再恢复到原状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B
【解析】
【分析】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
3、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4、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兔子、田鼠的种群密度,而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
B、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
C、某种植物成群、成簇、成块地密集分布属于种群的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错误;
D、火灾破坏后的森林恢复原状所需时间长,但是火灾后的森林土壤得到保留,恢复原状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识记种群的特征,识记群落的结构,识记演替类型、特点及实例,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个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 如图所示为酵母菌在固定容器中140小时内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增长曲线,其中对照组曲线为正常条件下不更换培养液情况下的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时用载玻片和盖玻片制作临时装片
B. 非生物因素对曲线甲对应的种群增长没有影响
C. 在60~140小时范围内,曲线丙所示酵母菌数量呈指数增长
D. 在120小时之后,曲线丁对应的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酵母菌的繁殖过程中,由于营养缺乏和有害物质积累使其无法按“J”型曲线增长,生产上通常用连续培养法(类似于更换培养液)尽量减少不利环境,以提高产量。培养液更换频率越高,有害代谢产物积累越少,营养越充足,种群生长越趋向于“J”型曲线。
【详解】A、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时,临时装片为血细胞计数板,A错误;
B、甲是每3h更换一次培养液,营养条件等非生物因素改变会导致甲的种群数量变化,故非生物因素对曲线甲对应的种群增长有影响,B错误;
C、在60~140小时范围内,曲线丙随着种群密度的增长,由于种内斗争加剧,代谢废物增多,种群数量的增长率减小,并非呈指数增长,C错误;
D、在120小时之后,由于营养条件限制,代谢产物积累,曲线丁对应的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D正确。
故选D。
4. 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和 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 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 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D. t2→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种群增长的相关知识。据图分析,曲线标志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当δ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当δ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当δ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
【详解】t1和t4时刻乙种群δ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但t1之后δ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则t4时刻种群密度大于t1时刻,A错误;t2时刻,甲、乙种群的δ相等,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并不是比值,B错误;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δ相等,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并不是比值,C错误; t2→t4时段内,甲种群δ先大于1后减少到小于1,则种群密度先上升后减少,D正确,所以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δ=出生率/死亡率,而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5. 赤眼蜂可将卵产在多种鳞翅目害虫卵内进行寄生。某地引进赤眼蜂进行玉米螟防治,并通过调查赤眼蜂卵的数量推测其种群数量变动。下表中的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赤眼蜂卵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B. 第2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 第3年,该种群的数量多于第2年
D. 3年后,该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表中的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1、当λ>1时,种群数量增加;当λ=1时,种群数量不变;当λ<1时,种群数量减少。
2、用样方法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如跳蝻、蚜虫和昆虫的卵等。
【详解】A、赤眼蜂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赤眼蜂卵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是样方法,A错误;
B、第2年, λ>1,种群数量比前一年多,种群数量增加,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
C、第3年, λ=1,种群数量不变,该种群的数量与第2年种群数量等于,C错误;
D、3年后,λ发生变化,不是大于1的定值,说明该种群不呈“J”型增长,根据题表,3年后(3-6年),λ>1且先增大后减少,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到第7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故该种群呈“S "形增长,D错误。
故选B。
6. 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
B. 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
C. 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
D. 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2、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也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详解】A、林下光照较弱未必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因为有些林下植物是阴生植物,在弱光条件下更适合生长,A错误;
B、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动的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不仅仅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B错误;
C、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C错误;
D、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是相关的,即天敌的存在可能会抑制种群数量的增多,进而引起种群密度的下降,D正确。
故选D。
7.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玻片,再滴加少量样液
B. 计数同一样品时,可对同一计数板上的两个计数室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C. 滴加培养液后要静置一段时间,以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D. 若仅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8个·mL-1
【答案】D
【解析】
【分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图中看出,该血球计数板的规格为25×16格,图中一个中格16小格中的酵母菌数总共有14个。
【详解】A、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A正确;
B、计数同一样品时,可对同一计数板上的两个计数室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B正确;
C、滴加培养液后要静置一段时间,以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C正确;
D、此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原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400个小格×酵母菌培养稀释倍数×10000,则该1ml样品中酵母菌数约=14÷16×400×1000×10000=3.5×109个,D错误。
故选D。
8. 热带雨林中,常可见所谓的“绞杀”现象,即某些大型藤本缠绕在高大的乔木之上,依靠乔木支撑到雨林高层接受阳光逐渐长大,最终将乔木缠死.这种藤本与乔木的关系可称之为
A. 共生B. 竞争C. 寄生D. 捕食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种间关系指生物群落中的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系。生物种间关系十分复杂,通常是围绕物质、能量、信息和栖息场所等方面展开的,其中尤其是食物联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竞争等。
【详解】依题意可知,某些大型藤本与高大的乔木相互争夺阳光等资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 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昆虫等等。若要对某未知土壤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B. 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 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
D. 可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暗、避高温等特性对土壤中的动物进行收集
【答案】A
【解析】
【分析】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原理: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得昆虫等。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2.丰富度统计方法:①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个体数(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得群落;②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详解】A、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较强,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A错误;
B、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无法用镊子取出,因此通常用吸虫器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B正确;
C、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包括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前者针对体型较大且数量有限的物种,而后在针对体型较小,且无法计数的物种,C正确;
D、可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暗、趋湿、避高温等特性用诱虫器对土壤中的动物进行收集,D正确。
故选A。
10. 天山山脉沿东西横贯我国新疆中部,很多山峰高度超过4 000 m。从天山北麓的奎屯登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可以看到山地草原、针叶林等群落类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山各群落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相同物种所有个体的天然群聚
B. 从山脚到山顶的植被类型有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C. 从山脚到山顶群落类型的差异是由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的
D. 从山脚到山顶不同群落中的生物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1、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2、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
【详解】A、群落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所有个体的天然群聚,A错误;
BC、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可以看到山地草原、针叶林等群落类型,这种分布主要是由不同海拔下温度不同造成的,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C错误;
D、生物需要适应环境,从山脚到山顶不同群落中的生物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D正确。
故选D。
11. 随着我国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北方的绿色屏障不断加固和拓展,据统计,2009~2014年,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km2,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人沙和谐”的转变属于初生演替
B. 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C. 在沙漠治理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推进植树种草、合理灌溉、防风固沙等措施
D. 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沙化土地最终只能演替成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群落
【答案】A
【解析】
【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沙漠中存在少数生物,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人沙和谐”的转变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
B、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会加快或减缓演替的速度,B正确;
C、科学的推进植树种草、合理灌溉、防风固沙等措施要遵循自然规律,C正确;
D、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过程,但不是永无休止的过程,且并非所有群落都能演替为森林,沙化土地最终演替成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群落,D正确。
故选A。
12. 某山区退耕还林若干年内,该群落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O~A时间内,物种①种群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 B~C时间内,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弱光
C. C年以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乔木
D. 此处发生的演替类型与沙丘上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某山区退耕还林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图,①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很快消失了,属于一年生的草本,②是多年生的草本,③是灌木。
【详解】A、O~A时间内,物种①的种群密度上升,主要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正确;
B、B~C时间内,灌木逐渐成为优势种,灌木在与草本植物争夺阳光的过程中占优势,物种①由于不能适应弱光环境逐渐消失,物种②能耐受弱光条件从而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B正确;
C、C年以后,灌木的种群密度降低,在适宜的条件下,高大的乔木将取代灌木成为优势种,C正确;
D、此处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沙丘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二者类型不同,D错误。
故选D。
13. 如图绘出了5种鱼的耐盐范围和耐温范围。在这5种鱼中,哪一种是北冰洋的特有种?哪一种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哪一种分布最为广泛?( )
A. 2、1、5B. 5、3、4C. 3、4、2D. 1、2、3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纵坐标表示温度、横坐标表示盐度。根据图示可知,1生活在温度最高,盐分最低的水域,2生活在盐度最高,温度最低的水域,3生活在盐度最高,温度适中的水域,4生活在温度较低,盐分较低的水域,5生活在盐度和温度都适中的水域。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1生活在温度较高、盐度较低的水域,2生活在盐度较高、温度较低的水域,3生活在盐度较高、温度适中的水域,4生活在温度较低、盐度较低的水域,5的耐盐范围和耐温范围较大。所以2是北冰洋的特有种,1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5分布最为广泛,A正确。
故选A。
14. 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种间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区岛屿上的两种安乐蜥,通过摄取食物的不同方式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的是( )
A. 杜鹃在林冠层栖息,画眉在林下层生活
B. 高海拔田鼠和鼢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
C. 为躲避狐狸,兔子选择与狐狸不同区域活动
D. 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间关系:
(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详解】A、杜鹃在林冠层栖息,画眉在林下层生活,二者是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属于同域共存,A错误;
B、海拔田鼠和鼢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二 者是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属于同域共存,B错误;
C、狐狸与兔子是捕食关系,二者不是竞争关系,为躲避狐狸,兔子选择与狐狸不同区域活动,这不属于同域共存,C正确;
D、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二者是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属于同域共存,D错误。
故选C。
15. 如图曲线a、b、c分别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的释放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B. 曲线a、b、c都可以代表细菌的释放量变化
C. b、c曲线代表的生物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 c曲线代表的生物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曲线:曲线a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正值,且不随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能属于异养生物;曲线b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光能自养生物;曲线c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负值,说明该生物进行同化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但是光照不影响二氧化碳的消耗,说明该生物不是光能自养生物。
【详解】A、a曲线代表的生物在有光无光条件下二氧化碳释放量为定值,并不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所以代表的生物可以是消费者或分解者,A正确;
B、根据各曲线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可知,曲线a可以代表寄生细菌或腐生细菌,b可以代表光合细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光能自养生物),c可以代表硝化细菌(该生物进行同化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因此曲线a、b、c都可以代表细菌的 CO2 释放量变化,B正确;
C、b、c曲线代表生物是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的生产者,可以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正确;
D、c曲线代表的生物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产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消费者,D错误。
故选D。
16. 如图是陆地生态系统(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池塘)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Ⅰ.自养生物;Ⅱ.植食性动物;Ⅲ.肉食性动物;Ⅳ.腐食性生物、细菌和真菌
A. Ⅳ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B.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图中的Ⅰ、Ⅱ和Ⅲ
C. 两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都包括空气和太阳能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图中两个生态系统中处于相同空间位置的生物一定处于同一营养级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 ;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V是腐食性生物、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A正确;
B、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即包括图中的含有Ⅰ(生产者)、Ⅱ和III(消费者),B正确;
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故两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都包括空气和太阳能等非生物成分,C正确;
D、图中两个生态系统中处于相同空间位置的生物不一定属于同一营养级,如草和食草动物处于相同的空间位置,但属于不同的营养级,草属于第一营养级,而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D错误。
故选D。
17.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⑩代表能量,单位为J/(m2·a)。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⑧所代表的能量值是由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部分
B. ①、②与植物的呼吸消耗量之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⑦表示的同化量全部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 ⑦占植物光合作用积累量的百分比为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是指总光合作用的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即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自身生长发育需要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短时间内可能未被利用。⑥表示摄入量,⑦表示同化量,⑧表示粪便量,⑨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
【详解】A、⑧所代表的能量值是初级消费者的粪便(属于生产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的形式流向的分解者的部分能量,A错误;
B、①可利用的能量和②不可利用的能量之和为植物光合作用的积累量,即净光合作用的量,其与植物的呼吸消耗量之和为植物光合作用总量,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正确;
C、 ⑦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C错误;
D、⑦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其占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量的百分比为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B。
18. “稻田养鱼”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鱼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稻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稻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鱼吃杂草,杂草同化能量中的10%~20%流入鱼体内
C. 稻田中鱼的数量增长受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D. 该模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农业生态工程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能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
B、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是两种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
C、自然界中的环境是有限的,稻田中鱼的数量增长受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C正确;
D、该模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C。
19. 如下图甲中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分层生活着的苔类、昆虫及其他多个生物种类之间的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物种C和G均生活于白杨林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共有6条食物链
B. 若除去全部物种A后,C可能成为该地区的优势种
C.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图甲还缺少分解者
D. 物种A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但物种C和苔类之间无竞争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分析图甲可知,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分别是白杨树→B→I,白杨树→C→A,白杨树→C→D→A,白杨树→G→D→A,白杨树→G→A,苔类→E→A,苔类→F→A。由图乙可知,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A的食物中C所占的比例最高。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详解】A、分析图甲可知,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A错误;
B、由图乙可知,A的食物中C所占的比例最高,因此如果除去全部物种A后,物种C可能会成为该地区的优势种,B正确;
C、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图甲中只包括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图甲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
D、从这两条食链:白杨树→C→A、白杨树→C→D→A中可看出,A和D都以C为食,说明了A和D既存在竞争又存在捕食关系;根据题意,物种C和苔类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两者之间竞争着阳光,所以物种C和苔类之间有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B。
20. 如图是动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中分配的情况:①用于与其它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被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情况甲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该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
B. 情况丁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 与其他情况相比,情况乙时该种群与其他生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高
D. 引入天敌防治鼠害,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鼠种群的K值降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根瘤菌和豆科植物;(2)捕食;(3)种间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分为“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和“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同”;(4)寄生;(5)原始合作。
【详解】A、情况甲能量主要用于产生下一代,种间竞争和避免捕食消耗能量少,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资源空间充足,该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A正确;
B、情况丁等同选择压力时,最可能是种群数量稳定时,该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是0,B错误;
C、与其他情况相比,情况乙高竞争时各种群都占据相同的空间,可能竞争同种资源,该种群与其他生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高,C正确;
D、引入天敌防治鼠害,鼠的天敌增多,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高捕食转变,鼠种群的K值降低 ,D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少选得1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21. 图1、2为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野生动物保护的最佳效果是种群数量发生图1中③到①的变化
B. 图2中三条曲线对应环境的优越程度的大小关系是①>②>③
C. 渔业捕捞后该种群的数量要维持在图1中P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有害动物防治就是使其种群数量发生图2的②到③的变化直至为0
【答案】AD
【解析】
【分析】1、S形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S形曲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
2、J形曲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J形曲线需要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详解】A、野生动物保护的最佳效果是提高种群数量的K值,即实现种群数量发生图1中③到②的变化,A错误;
B、图2中①曲线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环境最优越,而③曲线的数量最少,故图2中三条曲线对应环境的优越程度的大小关系是①>②>③,B正确;
C、渔业捕捞时要确保捕捞后种群数量位于K/2,即图中P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
D、有害动物防治的最终目的是使种群K值降低,而不是降为0,这样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错误。
故选AD。
22.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B. ⑥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
C. ⑤表示性别比例,它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D.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答案】ABC
【解析】
【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④⑤⑥依次为死亡率、出生率、迁出率、迁入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A错误;
B、⑤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B错误;
C、⑤表示年龄组成,它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
D、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所以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D正确。
故选ABC。
23. 生态学家发现,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群落之中,并对群落中相关物种的种群动态和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产生着很大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B. 集团内双向捕食情况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 农业生产中增加捕食者种类能有效抑制害虫数量
D. 通过调查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BCD
【解析】
【分析】种间关系包括: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2)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详解】A、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有共同的食物来源(植食性昆虫)且二者之间相互捕食,其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A正确;
B、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集团内捕食情况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错误;
C、由于捕食者之间可能存在双向捕食关系,农业生产中增加捕食者种类不一定能有效抑制害虫数量,C错误;
D、通过调查植食性昆虫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
故选BCD。
24. 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过度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某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B. 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
C. 群落中优势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 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
【答案】BCD
【解析】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其类型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通过统计样方内所有生物种数可获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A错误;
B、研究植物群落演替的方法是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过程,即以现有群落组成及结构为基础,通过同时研究当前植被空间上的组合,揭示植物群落先后变化的时间过程。故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B正确;
C、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正确;
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CD。
【点睛】
25. 夜光藻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浮游生物,夜晚可以发出浅蓝色的光,形成“蓝眼泪”、研究表明,夜光藻通过发光来吸引乌贼保护自己以免被虾捕食,但夜光藻过量繁殖会引发赤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虾吃夜光藻,乌贼吃虾”构成了生态系统中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 夜光藻主要生活在近海水域且呈现斑块状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 夜光藻过量繁殖可使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D. 海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聚集,乌贼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比虾中的高
【答案】ABC
【解析】
【分析】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2、空间结构类型: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
【详解】A、夜光藻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浮游生物,“虾吃夜光藻,乌贼吃虾”中缺少了生产者,没有第一营养级,故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A错误;
B、夜光藻是一个物种,其呈现斑块状分布是种群的分布特征,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
C、夜光藻过量繁殖会引发赤潮,造成水体生物的大量死亡,使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下降,自我调节能力减弱,C错误;
D、有害的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浓度越高,乌贼的营养级比虾更高,所以乌贼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比虾中的高,D正确。
故选ABC。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题,45分)
26. 图甲是某草原中的昆虫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图丙为某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无迁入、迁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Ⅰ的前提条件是______。若昆虫的初始数量是N0,增长率是1.47%,t年后昆虫的数量是Nt=______(用数学公式表示),但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_。
(2)草原上的昆虫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昆虫的天敌”,曲线Ⅱ表明天敌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段。若投放的天敌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de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4)据图丙分析,该昆虫种群呈“J”形增长的年份是______年,第______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答案】(1) ①. 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物种竞争 ②. N0(1+1.47%)t ③. 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而导致种群增长变缓
(2) ①. ef ②. 变大
(3) ①. 抽样检测 ②. 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代谢物质大量积累、pH变化
(4) ①. 0-5 ②. 10
【解析】
【分析】1、分析图甲:曲线Ⅰ表示“J”形曲线;曲线Ⅱ中Oe段表示“S”形曲线,其中b点表示K/2 ,种群增长率最大;d点表示K值;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e点后种群数量减少。
2、分析图丙: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1 时,种群数量不变;λ>1 时,种群数量增加;λ<1 时,种群数量减少。
【小问1详解】
曲线I是“J”形曲线,图甲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Ⅰ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物种竞争等理想条件;“J”形增长曲线的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若鼠的初始数量是N0增长率是1.47%,则λ=1+1.47%,t年后鼠的数量是N0(1+1.47%)t ;随着时间推移,种群数量增多,然而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而导致种群增长变缓。
【小问2详解】
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昆虫的天敌”之后,昆虫的天敌增加,环境容纳量下降,种群数量也会降低,因此,图甲曲线Ⅱ中,天敌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ef时间段;若投放的天敌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昆虫的天敌增加量变小,昆虫种群数量下降速率将小一些,图中α角变大。
【小问3详解】
对酵母菌进行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de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代谢物质大量积累、pH变化。
【小问4详解】
据图丙可知,图中0-5年间种群的λ>1且为定值,说明该昆虫种群呈“J”形增长;5-10年间该昆虫λ>1,此后10-20年λ<1,种群数量减小,故第1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27. 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现有一已演替至灌木阶段的农田,在外界条件基本不变,且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将来有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上的演替进程比初生演替更快,主要原因是土壤条件优越,甚至还保留了______。
(2)如果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种类数或个体数的变化,则曲线B表示______,曲线A表示该群落所含______的变化。
(3)该农田在演替至森林阶段的进程中,______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优势种发生变化;如果该农田在灌木阶段遭遇一场火灾,烧掉了灌木下的草本植物,但对灌木影响不大,则演替进程______(填“加快”或“基本不变”);但是______往住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1)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2) ①. 植物个体数的变化 ②. 有机物量(或生物量)
(3) ①. 草本植物 ②. 基本不变 ③. 人类活动
【解析】
【分析】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如光裸岩石上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坏、有植物繁殖体)上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的演替。
【小问1详解】
该农田的演替进程比初生演替更快,主要原因是土壤条件优越,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小问2详解】
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种类数或个体数的变化,植物个体数的变化处于动态平衡,即曲线B表示;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所含能量多,是因为灌木群落比草本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具有更强的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或阳光)的能力,因此曲线A表示该群落所含有机物量的变化。
【小问3详解】
图中发生的群落演替是从草本植物开始的,属于次生演替,草本阶段抵抗力比较弱,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如果该农田在灌木阶段遭遇一场火灾,烧掉了灌木下的草本植物,但对灌木影响不大,则演替进程基本不变,仍会沿着灌木-乔木的整体趋势发展;但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8. 图1为某湖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ml、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营养级Ⅰ的能量中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______两部分。
(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表示______。若图1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的传递效率是______(用题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2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4)若图1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上图3。
①若甲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x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②如果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3:2调整为甲:乙=2:3,其他条件不变,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丙获得相等的能量,需要消耗的甲是原来的______倍(用分数表示)。
【答案】(1) ①. 太阳能、热能 ②. 营养级Ⅰ的枯枝败叶中的能量和营养级Ⅱ的粪便量
(2) ①. 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繁殖能量 ②. b/y
(3)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4) ①. 25x/(4a+1) ②. 17/13
【解析】
【分析】1、分析图1可知,在能量金字塔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生产者Ⅰ,m1表示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光能,m2是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热能;能量在食物链各营养级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营养级越高,可利用能量越少。
2、分析图2,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第Ⅱ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第Ⅱ营养级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第Ⅱ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的有机物中。
3、分析图3,食物链两条:甲→丙、甲→乙→丙,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能量,至能量按照20%的能量传递率计算。
【小问1详解】
图1中,m1表示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光能,m2是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热能。营养级Ⅰ的枯枝败叶中的能量和营养级Ⅱ的粪便量是营养级Ⅰ的能量中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小问2详解】
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Ⅱ同化的能量,C表示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而图乙中营养级Ⅱ同化的总能量为b,因此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营养级Ⅱ同化量/营养级Ⅰ同化量×100%=b/y×100%。
【小问3详解】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小问4详解】
①假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b,则丙从甲→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b×a×20%,丙从甲→乙→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b×(1-a)×20%×20%,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可知:b×a×20%+b×(1-a)×20%×20%=x,因此b=25x/(4a+1)kJ。
②设当食物由甲:乙为3:2时,丙的能量为x,需要的甲为3/5x÷20%+2/5x÷20%÷20%=13x。设当食物由甲:乙为2:3时,丙的能量为y,需要的甲为2/5y÷20%+3/5y÷20%÷20%=17y。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13x=17y,则x/y=17/13。
29. 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依据是______。
(3)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②. 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①. 垂直 ②. 有机农业 ③. 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
(3)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减少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
【解析】
【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包括地形的变化、土壤的湿度、盐碱度的差异性、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小问1详解】
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分解者分解,三是流入下一营养级,四是未利用的能量;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土壤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小问2详解】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的特点是镶嵌分布,因此土壤中深度不同,土壤动物的不同体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就越高,因此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有机农业土壤中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是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
【小问3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腐生细菌数量增加,导致食细菌线虫数量增加,在食物网中引起捕食性线虫数量的增加,这使得植食性线虫由于被大量捕食而数量减少,且减少量多与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数量。时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λ
1
1.5
1
1.5
2
1.5
1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
常规农业
15
1.06
有机农业
19
1.23
无公害农业
17
1.10
10~20
常规农业
13
1.00
有机农业
18
1.11
无公害农业
16
1.07
2024宜春宜丰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宜春宜丰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宜春丰城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宜春丰城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2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