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1
    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2
    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概念辨析判断对错并改正,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77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97分。3分卷面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 基础题(共77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单侧光造成胚芽鞘尖端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B.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
    C.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
    D. 温特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2.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其中“+”表示促进或增加,“-”表示抑制或减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种群都具有如图的所有种群数量特征
    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丁为年龄结构,增长型种群中老年个体数目一定会比衰退型种群中的老年个体数目少
    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未来变化趋势
    3. 与研究生长素类调节剂对黄瓜生根的影响,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NAA)处理黄瓜幼苗,两周后测定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较低浓度的NAA处理插条时,将插条基部在溶液中沾蘸5s
    B. 正式实验前可通过预实验减少与浓度相关的误差
    C. 由表可确定促进主根生长的NAA最适浓度为1×10-3ml/L
    D. NAA对主根和侧根的生长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4. 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当酵母菌总数为a(K值)时,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关于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及种群数量变化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显微计数时,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会导致计数结果偏高
    B 若血细胞计数板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可稀释后再计数
    C. 若将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条件不变,则K值为2a
    D. 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mL,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
    5. 图1是某种群增长速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改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是某岛上甲、乙两个不同物种连续四年的λ值(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乙生物相对应
    B. 若图1为某农业害虫的增长速率曲线,为有效防治此害虫,应在种群增长速率为t2时进行消杀
    C. 图2中甲种群的增长率一直不变
    D. 图2中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在4年内有两次相等
    6. 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①②③④⑤⑥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⑤⑥不含生长素
    B. 该实验可证明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并且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
    C. 若将①和②分别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放置①的胚芽鞘弯曲角度更大
    D. 若将①和②分别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二者弯曲角度不同可以证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
    7. “稻花十里飘香,也忘不了,忘不了那人那田。”出自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歌曲《美丽的田野》。袁隆平院士为全世界人民吃饱饭做出了巨大贡献。稻田中存在害虫会让水稻减产,为了解虫害情况以及有效控制害虫,研究人员先后两次(间隔一周)对某害虫种群展开调查,调查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第1次调查结果说明该害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 第2次调查结果说明该害虫种群的雄性比例升高
    C. 水稻等食物是影响该害虫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 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雄虫,可降低该害虫种群出生率
    8.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
    ①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分别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③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不相同④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⑤不同种类植物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相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反⑥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⑦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葡萄果实的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A. 只有一项叙述正确B. 只有两项叙述正确
    C. 只有三项叙述正确D. 不只三项叙述正确
    9. 当根横放时,受重力影响根细胞中淀粉体会下沉到细胞底部,并诱发内质网顺浓度梯度释放Ca2+到细胞质基质,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运输信号,从而引起根向地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减弱
    B. 植物的茎中也存在感受重力的细胞或物质,可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极性运输的信号
    C.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D. 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可以进一步促进生长素的作用
    10. 图1为探究不同实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图2表示某种植物的茎生长3cm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要探究植物的弯曲生长是否与单侧光有关,最好选用图1中①②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B. 若将图1中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植物茎的生长情况是向光弯曲生长
    C. 若用图2中d点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该植物的根,则根的生长一定受到抑制
    D. 据图2分析,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b点代表背光侧,则向光侧可能为c
    11. 研究人员对生理状况相同的水稻的根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相同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a分别为0°17.5°、35.5°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研究人员测定不同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与弱光相比,强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更大
    B. 由图1结果可知,水稻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
    C. 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仅与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有关
    D. 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12. 阿利效应指出某些生物群聚并且种群密度处于某个适宜的范围时,其种群数量能够得以增长,种群密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导致种群数量呈现负增长。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初始密度介于0~a时,生物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而衰退、消亡
    B. 初始密度介于a~b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C. 养殖该动物应将种群密度保持在b,收益最大
    D. 自然状态下的人为提高雄性比例后,b点左移
    13. 植物生命活动除了直接受化学物质的调节之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产于热带地区的玉米适应短日照条件,在从热带地区引种至温带地区时,可能出现不适应的现象
    B. 冬小麦的正常开花离不开春化作用,实验室夏季种植冬小麦时,可合理使用冷库,调节冬小麦的开花
    C. 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对植物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但二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D. 由于光敏色素的存在,光照可调节植物体内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4. 根据某农田中引入鸭子后,鸭子与蝗虫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构建如图所示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b段,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鸭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由图可知,引入鸭子后,该农田中蝗虫种群的K值最可能为N2
    C. 鸭子种群数量在a→b→c的变化过程中,其增长率小于0
    D. 从模型构建类型角度分析,图示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15. 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种生物种群数量进行了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曲线反应甲、乙、丙三种生物种群一年后种群数量(Nt+1)和当年种群数量(Nt)之间的关系,甲曲线表示Nt+1/Nt=1.2,虚线表示Nt+1/Nt=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种群甲的数量增长曲线是“J”形,种群甲的Nt+1/Nt的大小与种群密度无关
    B. 若种群乙是一种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P点,就容易走向灭绝
    C. 种群丙的数量低于S2点时,数量增长不受其种群密度的制约
    D. 种群乙的数量在S1时可能出现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的情况
    二、概念辨析判断对错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6.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该过程不消耗能量。( )
    17. 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国家级野生保护植物珙桐的种群密度。( )
    18.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表现为根>茎>芽。( )
    19.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靠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20. 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7分)
    21.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则图1中甲地区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____,预测此后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地区藏羚羊种群数目将增加。
    (2)图2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决定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图2中的因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根据图2给出的信息,该生物的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生物种群在图2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图2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____值。
    (3)(实验设计)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繁殖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生态学家为解释此现象,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模拟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应进行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说成立。
    22. 2.4-D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科研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甲图所示。
    (1)与生长素相比,2.4-D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若选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作实验材料,要对其进行去除顶芽处理,目的是______。
    (3)根据甲图所示的结果,a、b两种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在a浓度的2.4-D溶液作用下,葡萄茎段侧芽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
    (4)进一步探究2.4-D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X(乙图)时,可将甲图实验称为这个实验的_________。b、c浓度在乙图的分布有_________种可能性。
    (5)若浓度b>c,某同学在b、c浓度之间设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对葡萄茎段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葡萄茎段侧芽的生长量。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b、c浓度之间未出现峰值。参照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个实验中,你应该在_____________(浓度范围)设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进行实验,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23. 图甲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的α的角度将会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球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________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3)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W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24. 顶端优势现象是植物的一种生存机制,研究发现其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独脚金内酯等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为探究激素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除了是否去除茎尖外还有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决定侧芽生长情况不是生长素的绝对含量,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这类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GR24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利用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切段,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结果如图3。

    ①对主茎处理时(非成熟组织),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A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第4组中用______________对主茎进行处理。
    ②根据图3分析,GR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侧枝的产生。与第4组的实验结果相比,第2组处理对侧枝生长的作用效果不显著,进一步推测GR24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3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为验证该假设,采用与图2相同的切段进行实验。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若检测结果为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的含量___对照组,则支持科研人员的假设。测定项目
    NAA浓度(×10-4ml/L)
    0
    10
    20
    30
    40
    主根平均长度(cm)
    12.1
    14.3
    12.8
    10.5
    8.6
    侧根平均数目(个)
    6.6
    8.7
    10.5
    7.8
    5.2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1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圈
    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时间
    2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

    组别
    处理
    检测
    实验组
    在主茎切段上端施加NAA
    在侧芽处施加一定量的____
    在固体培养基A中加入一定量的GR24
    主茎下端的放射性强度
    对照组
    同上
    同上
    在固体培养基A中___
    静海一中2023-2024第一学期高二生物(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77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97分。3分卷面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 基础题(共77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单侧光造成胚芽鞘尖端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B.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
    C.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
    D. 温特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1、达尔文的实验:①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会向光弯曲生长;②单侧光照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则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③单侧光照射用锡箔罩子罩住尖端的胚芽鞘,则胚芽鞘直立生长;④单侧光照射用锡箔环罩住尖端下面一段的胚芽鞘,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达尔文通过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的实验:在胚芽鞘的尖端与尖端下面之间插入琼脂片,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说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将尖端移至切面的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①将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②将空白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该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详解】A、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A错误;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错误;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
    D、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温特没有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D错误。
    故选C。
    2.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其中“+”表示促进或增加,“-”表示抑制或减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种群都具有如图的所有种群数量特征
    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丁为年龄结构,增长型种群中老年个体数目一定会比衰退型种群中的老年个体数目少
    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未来变化趋势
    【答案】B
    【解析】
    【分析】1、种群的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2、分析题图:乙已使种群密度降低,乙己是死亡率和迁出率;甲戊使种群密度上升,甲戊是出生率和迁入率;丙通过影响甲使种群数量减少,通过影响甲使种群数量增多,则丙是性别比例,甲为出生率,戊为迁入率;丁通过影响甲乙使种群数量增加或减少,则丁是年龄结构,乙是死亡率,己迁出率。
    【详解】A、不是所有种群都有性别比例,有些种群没有性别之分,A错误;
    B、丙通过影响甲使种群数量减少,通过影响甲使种群数量增多,则丙是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
    C、丁通过影响甲乙使种群数量增加或减少,则丁是年龄结构,增长型种群中老年个体数少,衰退型种群中老年个体数多,但增长型种群中老年个体数目不一定会比衰退型种群中的老年个体数目少,C错误;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不能能反映种群未来变化趋势,年龄结构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错误。
    故选B。
    3. 与研究生长素类调节剂对黄瓜生根的影响,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NAA)处理黄瓜幼苗,两周后测定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较低浓度的NAA处理插条时,将插条基部在溶液中沾蘸5s
    B. 正式实验前可通过预实验减少与浓度相关误差
    C. 由表可确定促进主根生长的NAA最适浓度为1×10-3ml/L
    D. NAA对主根和侧根的生长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因变量是主根的长度和侧根的数目,表中数据表明NAA对黄瓜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都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果。
    【详解】A、将插条基部在溶液中沾蘸5s一般适用于较高浓度的NAA处理,A错误;
    B、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但不能减少误差,B错误;
    C、由表可知,适宜主根生长的NAA浓度小于2.0×10-3ml/L,但不能具体的浓度,C错误;
    D、表中数据表明NAA对黄瓜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都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果,D正确。
    故选D。
    4. 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当酵母菌总数为a(K值)时,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关于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及种群数量变化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显微计数时,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会导致计数结果偏高
    B. 若血细胞计数板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可稀释后再计数
    C. 若将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条件不变,则K值为2a
    D. 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mL,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
    【答案】C
    【解析】
    【分析】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2、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详解】A、应该先盖玻璃片再加计数悬液,因为盖玻片和计数板之间的凹槽形成的狭缝空间的体积是固定的,加液体时靠虹吸作用将液体吸入;如果反之,则盖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的液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其未能严密的盖到计数板表面上,使计数室内的体积增大,从而使计数结果偏高,A正确;
    B、若血细胞计数板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应适当稀释后再计数,B正确;
    C、K值与环境条件有关,酵母菌的K值与酵母菌的接种量没关系,因此培养条件不变,K值也不变,仍为a,C错误;
    D、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mL,酵母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和空间减少,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D正确。
    故选C。
    5. 图1是某种群增长速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改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是某岛上甲、乙两个不同物种连续四年的λ值(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乙生物相对应
    B. 若图1为某农业害虫的增长速率曲线,为有效防治此害虫,应在种群增长速率为t2时进行消杀
    C. 图2中甲种群的增长率一直不变
    D. 图2中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在4年内有两次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1为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曲线先增加后减少最后为0,对应于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图2分析: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即当λ值等于1时,种群数量保持不变;λ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详解】A、图1中的增长速率是先增大再减小最后等于0,由于当λ值等于1时,种群数量保持不变;λ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因此图2中增长速率先增大再变小,最后小于0,种群数量在减小,A错误;
    B、t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不利于农业害虫的消杀,应在种群增长速率为t2之前及时控制,B错误;
    C、种群的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是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与题干中λ值计算方法一致,图2中甲种群λ值不变,因此甲种群的增长率一直不变,C正确;
    D、甲、乙两种群的λ值有两次相等,不代表种群的数量相等,D错误。
    故选C。
    6. 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①②③④⑤⑥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⑤⑥不含生长素
    B. 该实验可证明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现象,并且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
    C. 若将①和②分别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放置①的胚芽鞘弯曲角度更大
    D. 若将①和②分别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二者弯曲角度不同可以证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②琼脂块对应的胚芽鞘尖受单侧光照射,所以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④对应胚芽鞘去除尖端,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③④生长素含量相同,⑤⑥对应胚芽鞘形态学下端朝上,生长素不能运输至形态学上端,⑤⑥不含生长素。
    【详解】A、据图可知,保留胚芽鞘尖端给与单侧光照射,①接收到的生长素比②多;去除胚芽鞘尖端,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这时单侧光照射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在胚芽鞘中生长素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但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至形态学上端,所以③④生长素含量相同,⑤⑥不含生长素,A错误;
    B、该实验可证明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现象,但没有设置无单侧光的对照组,无法判断极性运输和单侧光照无关,B错误;
    C、①含生长素比②多,若将①和②分别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放置①的胚芽鞘生长的更快、弯曲角度更大,C正确;
    D、若将①和②分别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二者弯曲角度不同,可以证明①②中生长素含量不同,但无法证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D错误。
    故选C。
    7. “稻花十里飘香,也忘不了,忘不了那人那田。”出自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歌曲《美丽的田野》。袁隆平院士为全世界人民吃饱饭做出了巨大贡献。稻田中存在害虫会让水稻减产,为了解虫害情况以及有效控制害虫,研究人员先后两次(间隔一周)对某害虫种群展开调查,调查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第1次调查结果说明该害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 第2次调查结果说明该害虫种群的雄性比例升高
    C. 水稻等食物是影响该害虫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 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雄虫,可降低该害虫种群出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详解】A、第1次调查结果说明生殖前期的害虫数量远多于生殖后期的害虫数量,因此,该害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
    B、第2次调查结果说明该害虫种群的雌性比例高于雄性比例,B错误;
    C、水稻(生物)等食物对害虫的影响与其种群密度有关,因而是影响该害虫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
    D、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雄虫,可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该害虫种群出生率,D正确。
    故选D。
    8.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
    ①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分别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③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不相同④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⑤不同种类植物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相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反⑥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⑦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葡萄果实的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A. 只有一项叙述正确B. 只有两项叙述正确
    C. 只有三项叙述正确D. 不只三项叙述正确
    【答案】A
    【解析】
    【分析】1、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与细胞的主动运输有关,另一方面与细胞膜上的载体分布有关,与重力无关。
    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有可能相同(在最大值的两侧);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正常合成;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有作用,与果实成熟无作用。
    【详解】①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促进马铃薯发芽,①错误;
    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因此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和重力无关,但横向运输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②错误;
    ③生长素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对某植物器官的作用曲线显示,在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生长的效果相同,③错误;
    ④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而不是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④错误;
    ⑤不同种类植物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相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反,比如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促进马铃薯发芽,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抑制马铃薯发芽,⑤正确;
    ⑥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因根对生长素较茎敏感,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根的生长,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根的生长,使根表现出向地性,但对茎而言,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的生长所起的促进作用强于远地侧,使茎表现出背地性,⑥错误。
    ⑦乙烯利促进成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葡萄果实提前成熟,无法达到增产的目的,⑦错误。
    综上所述:⑤正确,①②③④⑥⑦错误;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 当根横放时,受重力影响根细胞中淀粉体会下沉到细胞底部,并诱发内质网顺浓度梯度释放Ca2+到细胞质基质,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运输信号,从而引起根的向地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减弱
    B. 植物的茎中也存在感受重力的细胞或物质,可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极性运输的信号
    C.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D. 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可以进一步促进生长素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同时,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2、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环境因素调节的。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
    【详解】A、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Ca2+从内质网运输到细胞质基质的速率减慢,生长素从远地侧运输至近地侧的速度减慢,近地侧生长素含量比Ca2+水平正常时低,近地侧细胞被抑制的程度较小,向地性程度减弱,A正确;
    B、植物的茎中也存在感受重力的细胞或物质,可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横向运输的信号。极性运输是指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的现象,B错误;
    C、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C错误;
    D、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D错误。
    故选A。
    10. 图1为探究不同实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图2表示某种植物的茎生长3cm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要探究植物的弯曲生长是否与单侧光有关,最好选用图1中①②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B. 若将图1中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植物茎的生长情况是向光弯曲生长
    C. 若用图2中d点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该植物的根,则根的生长一定受到抑制
    D. 据图2分析,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b点代表背光侧,则向光侧可能为c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1,①和②、③和④的单一变量是单侧光。分析图2,生长素浓度a、b、c时,促进茎生长,d抑制生长。
    【详解】A、图1中①②两个装置,在重力的影响下,茎都向上弯曲生长,不能探究出植物的弯曲生长只与单侧光有关,要探究出植物的弯曲生长只与单侧光有关,应选图一中③④两组实验,③④重力对茎两侧的影响相同,可以排除重力对茎弯曲生长的影响,A错误;
    B、如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只有靠近窗口部位能接受单侧光照,因此会向窗口弯曲生长,B错误;
    C、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灵敏感一般是根>芽>茎,图2中d点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该植物的茎时,抑制茎生长,因此处理该植物的根,则根的生长一定受到抑制,C正确;
    D、据图2分析,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b点代表背光侧,则向光侧不能为c,因为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至背光测,背光侧浓度大于向光侧,D错误。
    故选C。
    11. 研究人员对生理状况相同的水稻的根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相同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a分别为0°17.5°、35.5°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研究人员测定不同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与弱光相比,强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更大
    B. 由图1结果可知,水稻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
    C. 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仅与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有关
    D. 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与分布:
    1.产生: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
    2、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3.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新陈代谢旺盛的部分;幼根(叶)>老根(叶);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
    【详解】A、根据弯曲角度可知,与弱光相比,强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更大,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α分别为0°、17.5°、35.5°,这一结果体现了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B正确;
    C、分析图2可知,黑暗条件下两侧生长素的总量为700ng•g-1,而弱光、强光条件下生长素的总量分别为539.8ng•g-1(138.2+401.6)、506.6ng•g-1(92.2+414.4),推测单侧光可能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弱光、强光条件下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分别为401.6ng•g-1、414.4ng•g-1,均大于黑暗条件下的一侧生长素含量350ng•g-1,故推知单侧光引起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部分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故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与两方面有关(单侧光可能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单侧光引起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C错误;
    D、由图2可知单侧光照射后,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慢,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D正确。
    故选C。
    12. 阿利效应指出某些生物群聚并且种群密度处于某个适宜的范围时,其种群数量能够得以增长,种群密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导致种群数量呈现负增长。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初始密度介于0~a时,生物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而衰退、消亡
    B. 初始密度介于a~b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C. 养殖该动物应将种群密度保持在b,收益最大
    D. 自然状态下的人为提高雄性比例后,b点左移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可知,初始密度介于0~b时,增长速率<0,种群数量会下降;初始密度超过b点时,增长速率>0,种群数量会增加;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时,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A、初始密度介于0~a时,增长速率<0,种群数量会降低,当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后,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衰退、消亡,A正确;
    B、初始密度介于a~b时,增长速率<0,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减少,B错误;
    C、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时,增长速率最大,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C错误;
    D、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则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若人为提高雄性占比,会造成一定程度上性别比例失调,不利于种群密度增长,使种群增长速率减小,即人为提高雄性比例时,需要更大的种群密度才能弥补,使种群增长率维持到0而不为负,即此时b点右移,D错误。
    故选A。
    13. 植物生命活动除了直接受化学物质的调节之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产于热带地区的玉米适应短日照条件,在从热带地区引种至温带地区时,可能出现不适应的现象
    B. 冬小麦的正常开花离不开春化作用,实验室夏季种植冬小麦时,可合理使用冷库,调节冬小麦的开花
    C. 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对植物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但二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D. 由于光敏色素的存在,光照可调节植物体内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称为春化作用。
    【详解】A、原产于热带地区的玉米适应短日照条件,在从热带地区引种至温带地区时,由于日照条件和环境温度都发生了改变,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从而使其出现不适应的现象,A正确;
    B、冬小麦的正常开花离不开春化作用,即冬小麦的正常开花离不开低温诱导,因此实验室夏季种植冬小麦时,可合理使用冷库,调节冬小麦的开花,B正确;
    C、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对植物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的,二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C错误;
    D、由于光敏色素的存在,植物能够感受到光照的变化,光照又能调节植物体内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C。
    14. 根据某农田中引入鸭子后,鸭子与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构建如图所示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b段,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鸭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由图可知,引入鸭子后,该农田中蝗虫种群的K值最可能为N2
    C. 鸭子种群数量在a→b→c的变化过程中,其增长率小于0
    D. 从模型构建类型角度分析,图示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曲线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数量围绕N2上下波动,因此蝗虫的K值为N2。
    【详解】A、a~b段,蝗虫和鸭子种群的年龄结构都为增长型,A正确;
    B、由图可知,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数量围绕N2上下波动,该农田中蝗虫种群的K值为N2,B正确;
    C、鸭子种群数量在a→b→c的变化过程中,总数量增加,其增长率大于0,C错误;
    D、由图可知,该曲线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D正确。
    故选C。
    15. 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种生物种群数量进行了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曲线反应甲、乙、丙三种生物种群一年后种群数量(Nt+1)和当年种群数量(Nt)之间的关系,甲曲线表示Nt+1/Nt=1.2,虚线表示Nt+1/Nt=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种群甲的数量增长曲线是“J”形,种群甲的Nt+1/Nt的大小与种群密度无关
    B. 若种群乙是一种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P点,就容易走向灭绝
    C. 种群丙的数量低于S2点时,数量增长不受其种群密度的制约
    D. 种群乙的数量在S1时可能出现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的情况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曲线反应甲、乙、丙三种生物种群一年后种群数量(Nt+1)和当年种群数量(Nt)之间的关系,在虚线下方表示种群数量减少;对于甲曲线是指数增长,乙曲线先减少后增多再减少,丙曲线先增多后减少。
    【详解】A、曲线甲表示Nt+1/Nt=1.2,即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是指数增长,为“J”形增长曲线。“J”形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是不变的,因此种群甲的Nt+1/Nt的大小与种群密度无关,A正确;
    B、对于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K/2(P)点,就容易走向灭绝,B正确;
    C、种群丙的数量低于 S2点时,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影响,C错误;
    D、种群乙生物在 S1时上一年和下一年的数量相等, 可能出现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的情况,D正确。
    故选C。
    二、概念辨析判断对错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6.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该过程不消耗能量。(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该过程消耗能量。
    故错误。
    17. 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国家级野生保护植物珙桐的种群密度。( )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如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密度。
    【详解】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如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密度。
    题干表述错误,应改为:一般用逐个计数法调查国家级野生保护植物珙桐的种群密度。
    18.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表现为根>茎>芽。( )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不同植物对于生长素的敏感度一般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灵敏感一般是根-芽-茎,同种植物的敏感度一般是根最敏感,茎最不敏感,基本没有反例,但是老根有可能不如幼茎敏感。
    【详解】不同植物对于生长素的敏感度一般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灵敏感一般是根-芽-茎,同种植物的敏感度一般是根最敏感,茎最不敏感,因此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表现为根>芽>茎。
    故题干说法错误。应该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表现为根>芽>茎。
    19.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靠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靠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他数量特征。
    故正确。
    20. 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 )
    【答案】×
    【解析】
    【分析】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用K值表示。K值是种群数量波动的平均值,种群数量的变化可能是增长、稳定、波动、下降。
    【详解】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可能会保持稳定或者在K值上下波动,如果环境受到破坏,种群数量会下降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7分)
    21.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则图1中甲地区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____,预测此后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地区藏羚羊种群数目将增加。
    (2)图2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决定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图2中的因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根据图2给出的信息,该生物的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生物种群在图2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图2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____值。
    (3)(实验设计)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繁殖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生态学家为解释此现象,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模拟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应进行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说成立。
    【答案】(1) ①. 衰退型 ②. 丙
    (2) ①. 迁入率和迁出率 ②. 增大 ③. “J”形 ④. 最大(K)
    (3) ①. 雄性或雌性藏羚羊 ②.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分别与实验组1和实验组2相同的一个橡胶棒和橡胶圈 ③. 对照组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
    【解析】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
    (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小问1详解】
    由图1可知,甲地区藏羚羊种群老年个体较多,幼龄个体较少,年龄结构类型为衰退型;丙地区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此后一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目将增加。
    【小问2详解】
    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
    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种群密度将会增大。该生物种群在图2所示时间内,种群增长率不变,说明其数量增长模型为“J”形;
    若一段时间后,图2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说明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即达到了该环境条件下所能允许的该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最大值;
    【小问3详解】
    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验证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本实验利用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代表雄性或雌性藏羚羊,分别记录每次抛出不同物体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用以说明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所以对照组的处理应该是同时向草坪中抛出分别与实验组1和实验组2相同的一个橡胶棒和一个橡胶圈,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模拟的对象是雄性或雌性藏羚羊,如果对照组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则说明假说成立。
    22. 2.4-D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科研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甲图所示。
    (1)与生长素相比,2.4-D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若选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作实验材料,要对其进行去除顶芽处理,目的是______。
    (3)根据甲图所示的结果,a、b两种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在a浓度的2.4-D溶液作用下,葡萄茎段侧芽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
    (4)进一步探究2.4-D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X(乙图)时,可将甲图实验称为这个实验的_________。b、c浓度在乙图的分布有_________种可能性。
    (5)若浓度b>c,某同学在b、c浓度之间设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对葡萄茎段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葡萄茎段侧芽的生长量。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b、c浓度之间未出现峰值。参照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个实验中,你应该在_____________(浓度范围)设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进行实验,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答案】22.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和效果稳定
    23. 避免顶芽产生素对侧芽的生长造成影响,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4. ①. a>b ②. 能
    25. ①. 预实验 ②. 4##四
    26. c浓度之前(或小于c浓度”,或“0—c浓度”)
    【解析】
    【分析】1、分析曲线图可知,图甲中,a、b、c三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较,b、c浓度的侧芽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快,即具有促进作用,a浓度的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慢,即具有抑制作用,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可知,a浓度最高。
    2、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特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和效果稳定。
    3、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小问1详解】
    2.4-D是生长素类调节剂,与生长素相比,其特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和效果稳定。
    【小问2详解】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而顶芽能产生生长素,因此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实验时,要去除顶芽,避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造成影响,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小问3详解】
    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通过a、b、c与空白对照相比,对葡萄茎段的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是b、c浓度,具有抑制作用的是a浓度,因此a、b、c三种浓度中,2.4-D溶液浓度最高的是a,即a浓度大于b浓度。
    在a浓度的2.4-D溶液作用下,葡萄茎段侧芽能生长,只不过生长速度低于空白对照组。
    【小问4详解】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浪费。
    b、c对葡萄茎段的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c浓度比b浓度促进作用更强,所以
    b、c可能都在X的左侧,且b<c;
    b、c可能都在X的右侧,且b> c;
    b、c可能一个在X的左侧,一个在X的右侧,b>c或b<c,共四种情况。
    【小问5详解】
    若浓度b>c,b、c可能都在X的右侧,也有可能c在X的左侧,b在X的右侧,在 b、c浓度之间设计系列浓度梯度,分别测量葡萄茎段侧芽的生长量,发现在 b、c浓度之间未出现峰值,说明 b、c都在X的右侧,应该在c浓度之前设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进行实验,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23. 图甲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的α的角度将会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球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________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3)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W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答案】23. ①. ef ②. 变大 ③. 增加环境阻力,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24. ①. 抽样检测 ②. 1.2×1010 ③. 偏大
    25. W/2
    【解析】
    【分析】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绘图分析。
    【小问1详解】
    在草原中投放一定数量的蛇后,草原鼠的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维持稳定后又下降,因此蛇发挥明显效应的时间段是草原鼠数量下降这段时间,为ef段。
    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草原鼠数量降低速度减慢,因此a角度变大。
    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增加鼠的环境阻力,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
    【小问2详解】
    调查酵母菌数量的方法为抽样检测法;由图丙及血球计数板规格可知,该血球计数板每个中方格有16个小方格,所以有25个中方格,血球计数板上酵母菌数量为24×25=600个,又因为血球计数板体积为1mm×1mm×0.1mm,故1L酵母菌培养液含有的酵母菌数量为600÷(0.1×10-3)×103=6×109,此时刻测得酵母菌数量是K/2,故K值为6×109×2=1.2×1010;因该计数方法统计了已死亡的酵母菌,故比活菌数偏大。
    【小问3详解】
    种群数量为K/2即W/2时,增长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24. 顶端优势现象是植物的一种生存机制,研究发现其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独脚金内酯等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为探究激素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除了是否去除茎尖外还有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决定侧芽生长情况不是生长素的绝对含量,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这类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GR24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利用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切段,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结果如图3。

    ①对主茎处理时(非成熟组织),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A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第4组中用______________对主茎进行处理。
    ②根据图3分析,GR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侧枝的产生。与第4组的实验结果相比,第2组处理对侧枝生长的作用效果不显著,进一步推测GR24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3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为验证该假设,采用与图2相同的切段进行实验。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若检测结果为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的含量___对照组,则支持科研人员的假设。
    【答案】(1) ①.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涂抹的部位 ②.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或相对含量
    (2)植物生长调节剂 (3) ①.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是通过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至形态学下端 ②. GR24+NAA ③. 抑制 ④. 通过促进NAA的作用抑制侧枝生长
    (4) ①. 放射性标记的NAA ②. 不加入一定量的GR24 ③. 低于
    【解析】
    【分析】1、人们把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成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2、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的假设,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可以跟踪激素的运输情况,因此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GR24;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中不加入GR24。
    【小问1详解】
    由图1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去除顶芽以及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涂抹的部位,因变量是侧芽的生长状况,故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根据实验的结果推测,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导致顶端优势的产生,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促进侧芽的生长,因此决定侧芽生长情况不是生长素的绝对含量,而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或相对含量。
    【小问2详解】
    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小问3详解】
    ①对主茎处理时(非成熟组织),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A中,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是通过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至形态学下端。科研人员利用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切段,结果如图3,所以第4组中应使用GR24+NAA共同对主茎进行处理。
    ②从图3中看出,野生型植株加入GR24后,侧枝长度减少,所以GR24抑制侧枝的产生,但抑制作用不显著,但第4组同时加入GR24和NAA后,与对照组相比,抑制作用很显著,进一步推测GR24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抑制侧枝生长。
    【小问4详解】
    科研人员为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这一假说,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上施加一定量的放射性标记的NAA,在固体培养基A中加入一定量的GR24,那么对照组的设计应为在主茎上施加NAA,在侧芽上施加一定量的放射性标记的NAA,在固体培养基A中不加入一定量的GR24。若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则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测定项目
    NAA浓度(×10-4ml/L)
    0
    10
    20
    30
    40
    主根平均长度(cm)
    12.1
    14.3
    12.8
    10.5
    8.6
    侧根平均数目(个)
    6.6
    8.7
    10.5
    7.8
    52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1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圈
    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2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

    组别
    处理
    检测
    实验组
    在主茎切段上端施加NAA
    在侧芽处施加一定量的____
    在固体培养基A中加入一定量的GR24
    主茎下端的放射性强度
    对照组
    同上
    同上
    在固体培养基A中___
    相关试卷

    2024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2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概念辨析判断对错并改正,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