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训练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训练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9页。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训练题一、单选题1.还原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反应有:Ⅰ: Ⅱ: 常压下和按物质的量之比投料,某一时段内和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Ⅱ的平衡常数B.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高压C.温度高于700℃,含氢产物中占比降低D.1000℃时的混和体系中CO的体积百分含量约为46.7%2.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该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较复杂,一般认为发生以下①~④反应:①(反应速率慢);②(反应速率快)③(反应速率快);④(反应速率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④B.该反应总的反应速率由反应③决定C.若预先加入淀粉溶液,消耗完全时,才会有使淀粉变蓝的现象产生D.若反应中有5mol电子转移,则生成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体系中A的百分含量(A%)与温度(T)的关系和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a点:C.,C的百分含量最小 D.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后,对平衡体系缩小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体系颜色比原平衡浅B.,平衡后,增大容积,平衡不移动,体系颜色不变C.,平衡后,加少量KCl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体系颜色变浅D.,平衡后,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氦气,平衡向左移动5.合成氨反应为 。下列图示正确且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1表示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2表示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起始体积分数(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关系,图中转化率a点大于b点D.图4表示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6.已知 。该反应分两步完成:慢反应①: 快反应②: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 B. C. D.7.科学家研究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时,得到甲醇在Pd(Ⅱ)表面发生解离时历程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附在Pd(Ⅲ)表面的物质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元反应①②③④都是吸热反应B.该历程的活化能等于基元反应活化能之和C.该历程的总方程式为D.过渡态5生成时释放能量少,所以过渡态5非常稳定8.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可利用CO制甲醇进行有效转化,反应为。一定条件下,在容积恒定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b、c、d三点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它们的大小关系为B.体系中气体平均摩尔质量:C.不断将甲醇从体系中分离出来能够同时增大正反应速率和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D.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9.利用CO2和 H2可制得甲烷,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已知:I. 2221-1II. CO2(g)+4H2(g)=CH4(g)+2H2O(g) △H2=-165.0 kJ·mol-1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按一定比例混合的CO2和H2混合气体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 反应相同时间, CO2转化率和 CH4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CH4选择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Ⅱ:2E(C=O)+4E(H-H)0。(3)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K= 。(4)能判断反应该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A.恒容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H2)=(H2O) D.c(CO2)=c(CO)(5)723K时,0.2molCO2和0.1molH2通入抽空的1L恒容密闭容器中,10min达到平衡。H2的转化率α(H2)=30%,则10min内CO2的平均速率为 ,723K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列三段式计算)16.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的催化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1)某温度下,在体积为的刚性密闭容器中投入和,下图是和随时间的变化曲线。①,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 。(保留3位有效数字)③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B.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C.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下表列出了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①仅从表中数据可得出最优的条件是 。②在实际生产中,选定的温度为400~500℃和常压(0.1MPa),原因是 。(3)当、和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和压强下,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反应在、550℃时的 ,影响的因素有温度、压强和 。17.I.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该反应,时达到平衡状态I,在时改变某一条件,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v(正)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乙判断,在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②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 (填“>”“”“”“ p2 > p1(5)1【详解】(1)由图可知3min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是可逆反应,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3mol,B减少了0.6mol,C增加了0.6mol,物质的量变化之比为A:B:C=1:2:2,其他条件相同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就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B2C;(2)①由图可知:t1到t2时v正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反应达到平衡,t2到t3时v正逐渐增大,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增加生成物的浓度,而不是反应物,所以在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向容器中加入C;②增加C的相当于按照计量系数之比同时增加A和B的物质的量,增大了压强,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促进平衡正向移动,A和B的转化率都提升,体积分数降低,所以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 p2 > p1;(5)设硫化氢起始物质的量为mol,18.(1)BC(2) A F(3) NO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说明升温平衡逆移,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0% 5/P【详解】(1)A.混合气体质量恒定,密闭容器恒容,故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密度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依据,故A错误;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混合气体总质量守恒,该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在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NO与Cl2等物质的量充入反应容器,而两者按照2∶1转化,故当NO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的任意时刻,每消耗1molNO的同时均生成1molClNO,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C;(2)①n(NO)/n(Cl2)比值越小,NO的转化率越大,故NO转化率最大的是A点;②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生成物的体积分数最大,当时,ClNO的体积分数较C点减小,故应该是F点;(3)①由图乙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时NO的转化率降低,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