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蕴含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句中的珠字对应的化学物质是碳酸钙,属于强电解质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大理石变为生石灰的过程是吸热反应
C.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所指高温时碳与水蒸气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句中的珠字指的是珍珠,对应的化学物质是碳酸钙,属于强电解质,A正确;
B.大理石变为生石灰的过程是吸热反应,B正确;
C.燃烧豆萁过程涉及的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正确;
D.高温时碳与水蒸气反应为吸热反应,D错误。
故选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钡难溶于水,其水溶液难导电,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B. NaCl(S)是强电解质,NaCl(S)能导电
C. CO2气体溶解于水能导电,CO2是电解质
D. 强电解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解质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自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硫酸钡难溶于水,其水溶液难导电,但熔融态的硫酸钡可导电,硫酸钡是强电解质,A错误;
B.NaCl(S)是强电解质,NaCl(S)无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不能导电,B错误;
C.电解质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自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气体溶解于水能导电,是因为生成的碳酸电离,故CO2是非电解质,C错误;
D.HCl为强电解质,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故强电解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3. 在相同温度下,100mL0.01ml•L-1的氨水与10mL0.1ml•L-1的氨水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NH3•H2O的物质的量B. OH-的物质的量浓度
C. 电离的程度D. 中和时所需HCl的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n=CV计算,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故A错误;
B.前者是稀溶液,OH-浓度也小,前者小于后者,故B错误:
C.弱电解质电离是越稀越电离,前者浓度稀,电离程度大于后者,故C正确;
D.二者物质的量相等,中和所需盐酸的量也相等,故D错误;
答案选C。
4. 实际工作中,可利用某些反应进行类似中和滴定的滴定分析。下列滴定分析中(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对所用的指示剂及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用标准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SO3溶液:KMnO4――紫红色
B. 利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甲基橙――橙色
C. 利用2Fe3++2I−=I2+2Fe2+,用FeCl3溶液测定KI样品中KI的百分含量:淀粉――蓝色
D. 利用已知NaOH溶液滴定某盐酸的浓度:酚酞――浅红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2SO3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紫红色,A正确
B.利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属于强酸滴定强碱,可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橙色,B正确
C.根据反应可知,当FeCl3溶液滴入KI溶液时会马上生成单质碘,遇到淀粉会显示蓝色,无法判断终点,C错误;
D.利用已知NaOH溶液滴定某盐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橙色变为浅红色,D正确;
故选C。
5.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NH3•H2O是弱碱的实验事实是
A. 取氨水做导电性实验,灯泡亮度暗
B. 25℃时,0.1ml/L氨水溶液的pH约为10
C. 向FeCl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能生成红褐色沉淀
D. 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与氨水能恰好完全中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取氨水做导电性实验,灯泡亮度暗,不能证明NH3•H2O是弱碱,A错误;
B.25℃时,0.1ml/LOH-对应的pH为13,而25℃时,0.1ml/L氨水溶液的pH约为10,则说明NH3•H2O是弱碱,B正确;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能生成红褐色沉淀,只能说明氨水的碱性比氢氧化铁强,C错误;
D.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与氨水能恰好完全中和,说明氨水为一元碱,不能证明NH3•H2O是弱碱,D错误;
故选B。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蓝色:2I-+2H++2H2O2═I2+O2↑+2H2O
B. 碳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CO3+2H2O2H3O++
C. 向Na2CrO4溶液滴加少量浓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2CrO+2H++H2O
D.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H2O═2HClO+(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1(H2CO3)=4.4×10-7、Ka2(H2CO3)=4.7×10-11、Ka(HClO)=3.0×10-8)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原离子方程式电子不守恒,故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蓝色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A错误;
B.碳酸是二元弱酸,其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以第一步为主,故碳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CO3+H2OH3O++,B错误;
C.向Na2CrO4溶液滴加少量浓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2H++H2O,C正确;
D.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1(H2CO3)=4.4×10-7、Ka2(H2CO3)=4.7×10-11、Ka(HClO)=3.0×10-8,说明酸性:H2CO3>HClO>,根据强酸制弱酸的一般规律可知,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D错误;
故答案为:C。
7. 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12ml/L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l3+、Cl-、Na+、CH3COO-B. 、Na+、、K+
C. Ba+、、Na+、Cl-D. 、K+、、
【答案】D
【解析】
【分析】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若为酸性溶液,溶液中的OH-全部由水电离,则溶液中,pH为2;若为碱性溶液,溶液中H+全部由水电离,pH为12。
【详解】A.若溶液为酸性,CH3COO-不能大量共存,若溶液为碱性,Al3+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若溶液为酸性,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溶液为酸性或碱性,都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溶液为酸性或碱性,、K+、、都不会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
故选D。
8. 某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图a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由图b可知,该反应
C. 若图c是绝热条件下速率和时间的图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 由图d可知,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C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a为折线图,先出现拐点者先达到平衡,说明其反应速率快,反应速率快说明对应的温度高或压强大,故图a中T1>T2,对比两条曲线发现,平衡时温度越高,C%越少,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推得逆向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比较m+n与p大小关系,需考虑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根据图b,压强增大,C%升高,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推得m+n>p;故B错误;
C.根据图c,反应起始一段时间速率加快,由于反应开始后,浓度是一直减小的,故不可能是浓度的原因,联想到绝热体系,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若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C,则开始逆反应速率瞬间变大而正反应速率逐渐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9. 已知:,若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根据方程式可知v(NH3):v(O2):v(NO):v(H2O)=4:5:4:6。
【详解】A.,A错误;
B.,B错误;
C.,C错误;
D.,D正确;
故选D。
10. 已知在100℃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其温度均为100℃),水的离子积KW=1.0×10-12ml2·L-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pH=5的H2SO4溶液稀释100倍,pH=7
B. 0.001ml·L-1的H2SO4溶液,pH=3
C. 0.005ml·L-1的H2SO4溶液与0.01m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 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Ba(OH)2溶液与稀盐酸的体积比为2:9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100℃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1.0×10-12ml2·L-2,则中性溶液pH为6,酸性溶液pH<6,碱性溶液pH>6,将pH=5的H2SO4溶液稀释100倍,pH无限接近于6,不会大于6,A错误;
B.0.001ml·L-1的H2SO4溶液,氢离子浓度为0.002ml·L-1,则溶液pH=3-lg2,B错误;
C.0.005ml·L-1的H2SO4溶液与0.01m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溶液显中性,C错误;
D.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欲使混合溶液的pH=7,混合溶液中,则Ba(OH)2溶液与稀盐酸的体积比为2∶9,D正确;
故选D。
11. 反应mX(g)nY(g)+p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ΔH>0B. m<n+p
C. 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B>KCD. 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升高,Y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向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增大压强,Y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m<n+p,故B正确;
C.对吸热反应来说,温度升高,K增大,KB<KC,故C错误;
D.A、C温度相同,C点压强大,则C点的速率大于A点,故D正确;
故选C。
12.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水蒸气和足量的碳,发生反应:C(s)+H2O(g) CO(g)+H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移去部分C(s),水蒸气浓度不变
B. 再充入一定量H2O(g),水蒸气的转化率不变
C. 再充入一定量的N2(g),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D. 升高温度,值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C为固体,移去部分C(s),平衡不移动,水蒸气浓度不变,A正确;
B.反应物只有水蒸气一种气体物质,则再充入一定量H2O(g),相当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水蒸气的转化率减小,B错误;
C.容器为恒容容器,氮气不参加反应,则再充入一定量的N2(g),平衡不移动,但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多,水蒸气的体积分数变小,C错误;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浓度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减小,则值减小,D错误;
故选A。
13.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反应的反应热与H2SO4和Ba(OH)2 反应的反应热一定相同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l-1则2CO2(g)=2CO(g)+O2(g)的 △H= 2 ×283.0kJ·ml-1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D. 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将0.5mlN2 和1.5mlH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19.3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 = -38.6kJ·ml-1
【答案】B
【解析】
【详解】A.HCl和NaOH反应过程中只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H2SO4和Ba(OH)2 反应除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外还有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放出的热量,两反应的反应热不同,A错误;
B.燃烧热是1ml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O(g)的燃烧热是 283.0kJ·ml-1则2mlCO燃烧放出热量是(2×283.0 )kJ,由于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相同,所以则 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l-1 ,故B正确;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部分吸热反应常温下也能发生,如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晶体之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也能发生,故C错误;
D.N2与H2合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无法确定1ml氮气和氢气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14. 如图为两种制备硫酸的途径(反应条件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S(g)+O2(g)=SO2(g) ∆H1;S(s)+O2(g)=SO2(g) ∆H2。则∆H1>∆H2
B. 含0.5mlH2SO4的浓溶液与足量NaOH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C. 图中由SO2(g)催化氧化生成SO3(g),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D. 若∆H1<∆H2+∆H3,则2H2O2(aq)=2H2O (l)+O2(g)为放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一物质,气态时的能量高于固态时的能量,所以气态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的热量高于固态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的热量,但由于反应放热,所以∆H<0,所以∆H1<∆H2,故A错误;
B.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而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的热量,所以含0.5mlH2SO4的浓溶液与足量NaOH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故B错误;
C.SO2(g)催化氧化生成SO3(g)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故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有如下热化学方程式:①SO2(g)+H2O2(aq)=H2SO4(aq) ∆H1;②SO2(g)+O2(g)=SO3(g) ∆H2;③SO3(g)+H2O(l)=H2SO4(aq) ∆H3;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可得H2O2(aq)=H2O (l)+O2(g),其∆H=∆H1-(∆H2+∆H3),由于∆H1<∆H2+∆H3,所以∆H<0,则2H2O2(aq)=2H2O (l)+O2(g)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
15. 某同学欲测定市售小苏打中(含少量)的的质量分数,用的标准溶液滴定,甲基橙作指示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待测溶液:准确称取样品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_______中,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一并转移至容器中,定容。
(2)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定容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塞好瓶塞,倒转均匀后,发现液面有所下降,此时不再定容至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用_______量取样品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用的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_。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mL。
(5)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样品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溶液
B. 读取硫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C. 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留有少量水
(6)某同学4次实验有关数据如下表: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答案】(1)100mL容量瓶
(2) ①. 偏大 ②. 不变
(3) ①. 移液管 ②. 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黄色变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4)23.10 (5)AC
(6)
【解析】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滴定实验的步骤是:滴定前的准备: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锥形瓶:注液体→记体积→加指示剂;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溶液颜色变化;终点判断:记录数据;数据处理:通过数据进行计算;
【小问1详解】
准确称取样品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一并转移至容器中,定容。
【小问2详解】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倒转均匀后,发现液面有所下降,可能是部分溶液还没有完全流下,故此时不再定容至刻度线,不会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
【小问3详解】
用移液管量取样品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用的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现象为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黄色变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所用溶液的体积为23.60mL-0.50mL=23.10mL;
【小问5详解】
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溶液,导致标准液用量增加,使得滴定结果偏大,A正确;
B.读取硫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导致标准液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小,B错误;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使得标准液读数偏大,滴定结果偏大,C正确;
D.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留有少量水,不影响标准液的滴定用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错误;
故选AC;
【小问6详解】
由表可知,四次标准液的用量分别为23.13mL、24.5 mL、23.09mL、23.08mL,第2次误差较大舍弃,平均用量为23.10mL;,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16. Ⅰ、化学实验中,通常需要使用到硫酸
(1)向Na2S2O3溶液滴加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向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加草酸溶液,紫红色褪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Ⅱ、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一直是能源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制取氢气有多种方法:
①C(s)+H2O(g)=CO(g)+H2(g) △H1=
②CH4(g)+CO2(g)=2CO(g)+2H2(g) △H2=
③CH4(g)+H2O(g)=CO(g)+3H2(g) △H3=
④CH3OH(1)=CO(g)+2H2(g) △H4=
(3)根据以上数据,请写出CH4(g)分解生成C(s)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②需要在_____(高温、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4)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有关反应的△H,计算x=_____。
(5)我国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反应④的反应历程(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甲醇(CH3O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有两种可能方式:
方式Ⅰ:
方式Ⅱ:
活化能E值推测,甲醇脱氢过程中主要历程的方式为_____(填"Ⅰ"或"Ⅱ")。计算机模拟的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历程中有最大能垒(活化能)的基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
(2)
(3) ①. △H= ②. 高温
(4)1068 (5) ①. Ⅰ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向Na2S2O3溶液滴加稀硫酸,Na2S2O3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S和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向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加草酸溶液,紫红色褪去,KMnO4被还原为Mn2+,草酸被氧化为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CH4(g)分解生成C(s)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由反应①和反应③按“反应③-反应①”叠加所得,反应焓变为△H=△H3-△H1=,则CH4(g)分解生成C(s)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反应②CH4(g)+CO2(g)=2CO(g)+2H2(g)焓变值为△H2=,该反应为熵增的反应,则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自发;
【小问4详解】
反应②CH4(g)+CO2(g)=2CO(g)+2H2(g)的焓变值为△H2=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得x=1068;
【小问5详解】
方式Ⅰ的活化能更低,则甲醇脱氢过程中主要历程为方式Ⅰ;该历程中有最大能垒(活化能)为最后一步基元反应,该基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Ⅰ、填空。
(1)写出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
(2)若某温度下CH3COOH的Ka=10-7,则该温度下0.1ml·L-1CH3COOH的PH=_____。
Ⅱ、已知t℃时,0.01ml/LNaOH溶液的pH=10,0.1ml/L的HA溶液中=108。请回答下列问题:
(3)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_____。
(4)该温度下,0.1ml/L的HA溶液中水电离出c(OH−)=_____。
(5)该温度下,100mLpH=a的稀硫酸与10mLpH=b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的关系为_____。
(6)在室温下,蒸馏水稀释0.01ml/LHA溶液时,下列呈减小趋势的是_____(填序号)。
A. 水的电离程度B.
C. 溶液中c(H+)和c(OH−)乘积D. 溶液中c(A−)·c(HA)的值
Ⅲ、室温下,取pH=2的盐酸和HA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7)图中表示HA溶液pH变化曲线的是_____(填“A”或“B”)。
Ⅳ、磷能形成多种含氧酸,工业和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向10mLH3PO2溶液中加入2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中只有H2PO2-、OH-两种阴离子。
(8)写出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形成的正盐的化学式_____;
(9)亚磷酸溶液中的H3PO3、H2PO、HPO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2-)=
图象中c点对应的c(H+)=_____ml/L(只列出计算式)。
【答案】(1)
(2)4 (3)
(4)
(5) (6)BD
(7)B (8)
(9)
【解析】
【小问1详解】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小问2详解】
若某温度下CH3COOH的,根据醋酸的电离平衡,,则该温度下0.1ml·L-1CH3COOH中,,,PH=4;
【小问3详解】
知t℃时,0.01ml/LNaOH溶液的pH=10,该溶液中,,,;
【小问4详解】
0.1ml/L的HA溶液中=108,,则溶液中,而0.1ml/L的HA溶液中的氢氧根完全由水电离出,则;
【小问5详解】
根据题意,稀硫酸中等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故,则;
【小问6详解】
A.室温下,蒸馏水稀释0.01ml/LHA溶液时,溶液中减小,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减弱,故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A不符合题意;B.室温下,蒸馏水稀释0.01ml/LHA溶液时,溶液中减小,温度不变,不变,逐渐减小,B符合题意;C.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是水的离子积常数,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C不符合题意;D.蒸馏水稀释0.01ml/LHA溶液时,溶液中、均减小,二者的乘积也减小,D符合题意;故选BD;
【小问7详解】
反应过程中,HA还会不断电离出氢离子,升高的比较慢,故图中表示HA溶液pH变化曲线的是B;
【小问8详解】
H3PO2是一元酸,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形成的正盐的化学式;
【小问9详解】
H3PO3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对第二步电离起到了抑制作用,,,,,。
18. I、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CO2与H2催化合成甲醇(CH3OH)技术的工业化量产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下表是不同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
(1)目前,我国合成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压强一般不高于30MPa,主要原因是_____。
Ⅱ、
(2)250℃时,在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6mlH2、2mlCO2和催化剂,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CH3OH)=0.75ml/L。
①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填编号)。
A.3ν正(H2)=ν逆(CH3OH)
B.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c(H2) ∶c(CO2)=1∶1
D.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②化学平衡常数K=_____。
(3)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在恒温℃下的、在恒压下的如图所示。
①请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p(H2)、p(CO2)、p(CH3OH)、p(H2O))表示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
②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
③当时,平衡转化率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1)压强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也越高,需要的动力也越大,这将会大大增加生产投资,并可能降低综合经济效益
(2) ①. BD ②.
(3) ①. ②. b ③. 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右移,x(CH3OH)增大,曲线a代表等温过程,则曲线b代表等压过程 ④. 33.3%
【解析】
【小问1详解】
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NH3的体积分数越大,但压强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也越高,需要的动力也越大,这将会大大增加生产投资,并可能降低综合经济效益,故目前,我国合成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压强一般不高于30MPa。
【小问2详解】
①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A.3ν正(H2)=ν逆(CH3OH)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是变量,在恒温恒容容器中,容器中气体压强是变量,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c(H2) ∶c(CO2)=1∶1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
②列三段式,则化学平衡常数K==。
【小问3详解】
①根据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知,Kp=。
②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的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x(CH3OH)增大,即随着压强的增大x(CH3OH)增大,故曲线a代表等温过程,曲线b代表等压过程。实验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0.00
0.00
23.13
2
20.00
1.68
26.18
3
20.00
0.22
23.31
4
20.00
0.70
23.78
化学键
C=O
H—H
C—H
O—H
键能/kJ·ml-1
803
436
x
414
463
0.1MPa
10MPa
20MPa
30MPa
60MPa
500℃
0.10
10.6
19.1
26.4
42.2
600℃
0.05
4.50
9.10
13.8
23.1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