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讲练测(人教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讲练测(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讲练测(人教版),文件包含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原卷版docx、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解析版)本节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噪声的概念;2.知道噪声危害;3.知道控制噪声的方法;4.会判断控制噪声的方式。要点一 噪声与噪声的危害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如:家庭装修时电钻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2.噪声的来源(1)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2)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3)社会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的喧哗声;(4)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要点诠释:噪声和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就属于噪声。3.噪声的强弱等级(1)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一些声音的声级和人们相应的主观感觉4.噪声的危害(1)>90dB,会破坏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2)>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3)>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例】(2023·苏州)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_________(乐音/噪声)。【答案】①. 音色;②. 噪声。【解析】[1]不同乐器由于材料,结构不同,故音色不同,即人们能分辨不同乐器演奏声是由于音色不同。[2]从环保的角度,只要妨碍人们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变式1】(2023·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 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B. 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 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 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答案】A。【解析】AB.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分贝(dB)是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故A正确,B错误;C.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2048Hz的音不属于次声波,故C错误;D.声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048Hz的声音音调更高,故D错误。故选A。【变式2】(2023·岳阳)二胡是具有中国特色乐器。下列关于二胡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弦振动产生的 B. 传播不需要介质C. 力越大,音调越高 D. 一定不是噪声【答案】A。【解析】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要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D.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二胡发出的声音也有可能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A。【变式3】(2023·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答案】D。【解析】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故选D。要点二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控制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货架一些消声装置;如: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然机或摩托车排气管处加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传输的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如: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3.在接收处控制噪声:阻止噪声进入人耳。戴防噪声耳塞、耳罩、防声头盔,或用手指塞住耳朵等。要点诠释:(1)噪声往往只能减弱,而不是完全的消除,因为在一些生产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噪声的。(2)噪声的减弱我们常常采取“隔”、“吸”和“消”的方法。如隔声墙、剧场墙上的吸音小孔、机器减震等。【例】(2023·自贡)学校附近的居民经常听到课间操广播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广播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B. 居民关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广播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D. 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答案】C。【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广播声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而非空气,故A错误;B.居民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广播声产生后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故C正确;D.调节音量时改变了声音的大小,喇叭的振幅发生了改变,物理学中用响度来描述声音的这一特征,故D错误。故选C。【变式1】(2023·南充)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 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 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解析】A.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C.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2】(2023·东营)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 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答案】B。【解析】ACD.安装消声器、建筑工地停工和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CD不符合题意;B.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3】(2023·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阻断噪声传播途径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中考考场很安静,若监考的老师穿硬底鞋,则鞋底敲碰地面振动会产生较大的声音,为避免影响考生答题,监考时规定老师不能穿硬底鞋,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声音声级/dB主观感觉风吹落叶沙沙声10极静睡眠的理想环境20-30安静阅览室、办公室40-50较静一般说话60大声说话70较吵繁华街道的喧哗80汽车鸣笛90很吵摇滚音乐会100电锯工作110震耳飞机起飞120感到疼痛喷气式飞机起飞、火箭起飞140-150无法忍受、永久性耳聋
2.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解析版)本节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噪声的概念;2.知道噪声危害;3.知道控制噪声的方法;4.会判断控制噪声的方式。要点一 噪声与噪声的危害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如:家庭装修时电钻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2.噪声的来源(1)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2)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3)社会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的喧哗声;(4)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要点诠释:噪声和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就属于噪声。3.噪声的强弱等级(1)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一些声音的声级和人们相应的主观感觉4.噪声的危害(1)>90dB,会破坏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2)>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3)>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例】(2023·苏州)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_________(乐音/噪声)。【答案】①. 音色;②. 噪声。【解析】[1]不同乐器由于材料,结构不同,故音色不同,即人们能分辨不同乐器演奏声是由于音色不同。[2]从环保的角度,只要妨碍人们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变式1】(2023·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 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B. 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 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 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答案】A。【解析】AB.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分贝(dB)是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故A正确,B错误;C.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2048Hz的音不属于次声波,故C错误;D.声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048Hz的声音音调更高,故D错误。故选A。【变式2】(2023·岳阳)二胡是具有中国特色乐器。下列关于二胡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弦振动产生的 B. 传播不需要介质C. 力越大,音调越高 D. 一定不是噪声【答案】A。【解析】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要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D.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二胡发出的声音也有可能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A。【变式3】(2023·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答案】D。【解析】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故选D。要点二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控制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货架一些消声装置;如: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然机或摩托车排气管处加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传输的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如: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3.在接收处控制噪声:阻止噪声进入人耳。戴防噪声耳塞、耳罩、防声头盔,或用手指塞住耳朵等。要点诠释:(1)噪声往往只能减弱,而不是完全的消除,因为在一些生产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噪声的。(2)噪声的减弱我们常常采取“隔”、“吸”和“消”的方法。如隔声墙、剧场墙上的吸音小孔、机器减震等。【例】(2023·自贡)学校附近的居民经常听到课间操广播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广播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B. 居民关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广播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D. 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答案】C。【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广播声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而非空气,故A错误;B.居民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广播声产生后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故C正确;D.调节音量时改变了声音的大小,喇叭的振幅发生了改变,物理学中用响度来描述声音的这一特征,故D错误。故选C。【变式1】(2023·南充)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 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 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解析】A.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C.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2】(2023·东营)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 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答案】B。【解析】ACD.安装消声器、建筑工地停工和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CD不符合题意;B.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3】(2023·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阻断噪声传播途径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中考考场很安静,若监考的老师穿硬底鞋,则鞋底敲碰地面振动会产生较大的声音,为避免影响考生答题,监考时规定老师不能穿硬底鞋,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声音声级/dB主观感觉风吹落叶沙沙声10极静睡眠的理想环境20-30安静阅览室、办公室40-50较静一般说话60大声说话70较吵繁华街道的喧哗80汽车鸣笛90很吵摇滚音乐会100电锯工作110震耳飞机起飞120感到疼痛喷气式飞机起飞、火箭起飞140-150无法忍受、永久性耳聋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