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与图中板块运动类似的地区有, 与辉长岩形成过程相似的是, 关于该地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 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下题。
    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时D点为地方时6时
    B. 此时C点为地方时8时
    C. 图中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是昏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此时D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6时,A对。根据图中的等份,经度间隔是30°,C点在D点的西边,经度差60°,地方时是2时,B错。图中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C错。图示AB是晨线,D错。故选A。
    2. 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0月9日19时30分,则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 )
    A. 10月9日8时30分B. 10月10日8时30分
    C. 10月8日6时30分D. 10月9日6时30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东八区与西五区差13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可知当东八区10月9日19时30分时,西五区为10月9日6时30分,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B.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
    C.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
    4. 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5. 与图中板块运动类似的地区有( )
    A. 太平洋西海岸B. 大西洋西海岸C. 大西洋东海岸D. 地中海沿岸
    【答案】3. D 4. B 5. A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可知,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D正确;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故①②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图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且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太平洋西海岸中有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存在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形成的消亡边界,形成了马里亚纳海沟和日本群岛等地形,A正确;大西洋西海岸、大西洋东海岸、地中海沿岸,这三个地区均不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附近,板块运动不与图示地区一致,BCD错误。故选A。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发生,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6. 读某河岸线示意图,沿L1—L2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河流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河道较深,剖面较陡;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河道较浅,剖面较缓。L1为凸岸,L2为凹岸,L1河道较浅,剖面较缓,L2河道较深,剖面较陡;沿L1~L2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①,A对,B、C、D错。故选A。
    在河流中下游,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在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与河道演变图(图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2示意河谷横剖面结构,表示河漫滩的是( )
    A. 1B. 2C. 3D. 4
    8. 图1中有两个废弃的曲流,推断上游曲流废弃的时间是( )
    A. 5年前B. 10年前C. 20年前D. 50年前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时出露,形成河漫滩。从图中可以看出,表示河漫滩的是2,B正确。1是河道,3是河流阶地,4是河谷坡地,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结合图中的年代范围,可以看出上游废弃的曲流年代范围为10-20年,由此可以推测出上游曲流废弃的时间为20年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河漫滩:河流泥沙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季节性出露水面形成河漫滩。河漫滩平原: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岩盘又称岩盖,是上凸下平的似透镜状的地下侵入岩体,其规模不大,直径从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下图为某地辉长岩岩盘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 与辉长岩形成过程相似的是( )
    A 玄武岩B. 砾岩C. 花岗岩D. 大理岩
    10. 关于该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盘中心顶部因外力侵蚀,形成向斜B. 沉积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断层
    C. 岩盘弧顶的东侧为地垒,西侧为地堑D. 岩盘弧顶的岩层受力弯曲,岩石破碎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辉长岩(岩盘)是地下侵入岩体,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花岗岩也是侵入岩,C正确;玄武岩是喷出岩,A错误;砾岩是沉积岩,B错误;大理岩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岩盘处岩层向上拱起(弯曲)是背斜构造,目前发育成谷地,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D正确;岩盘处是背斜,A错误;在内力作用(岩浆侵入)下,背斜构造形成山地,B错误;图中岩层没有断裂并发生明显位移,不属于断层构造,没有地垒和地堑,C错误;故选D。
    【点睛】岩石的分类及岩石圈的构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由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类。地壳和上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构成岩石圈。
    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河流的流向是( )
    A. 自东南向西北B. 自东北向西南C. 自西南向东北D. 自西北向东南
    12. 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
    A. 河流流量减少B. 植被破坏C. 地壳抬升D. 地壳下降
    13. 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上游拆除水坝B. 上游开展退耕还林C. 下游整治疏通河道D. 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答案】11. D 12. C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中指向可知,河流有西南岸和东北岸,所以河流流向应为自东南向西北流或者自西北向东南流,排除BC;根据河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北岸,说明该岸为沉积岸,西南为冲刷侧,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右侧,淤积左岸,所以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D正确,排除A。故选D。
    【12题详解】
    读图文材料,“原来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图中阶地是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3题详解】
    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加,说明流量增大,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加。上游拆除水坝,会导致流量增加,泥沙在水坝附近沉积少,带到下游的多,A正确;上游退耕还林,水土流失会减轻,泥沙含量减小,B错误;下游整治河道,排水能力增强,泥沙沉积减少,C错误;下游修建跨河大桥,对于上游泥沙淤积量无关,D错误。故选A。
    【点睛】当河流有弯曲时,由于水流的反射,在河流的内部形成横向环流,横向环流对凹岸的一侧不断海蚀,携带的泥沙在凸岸一侧堆积,形成了凸岸较浅、凹岸较深的形态。而平直河道需要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相反。
    14.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

    A. 甲、丁B. 丙、丁C. 乙、丁D. 甲、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四个地点在同一天的昼长,甲地为18小时、乙地约为14小时左右、丙地为12小时、丁地为6小时,由此可以计算出甲、乙、丙、丁四地的夜长分别为6小时、约10小时、12小时、 18小时,四地昼夜长短不同,应处于不同纬线上。结合所学可知,半球不同但纬度数相同的两点,昼夜情况相反(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甲地的昼长等于丁地的夜长,则甲地和丁地处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值相同,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高山滑雪是冬奥会的传统项目,风速、地形、地球自转速度等都影响运动员的发挥,下图示意a、b、c、d四地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与海拔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5. a、b、c、d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A. aB. bC. cD. d
    16. 下列关于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可能位于印度B. b地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 c地纬度较a地低D. d地可能位于加拿大北部平原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和海拔有直接关系,如果海拔相同则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慢,ac两地海拔相同,c的自转线速度更快,所以a的纬度高于c;bd两地海拔相近,但b的自转线速度远低于d,所以b的纬度相对更高,ab两地自转线速度相同,但b的海拔更高,而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快,故b纬度应该更高,所以a的纬度要低于b,综上可推出,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b,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a、b地自转线速度较慢,约为500km/h,应位于高纬度地区,印度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纬度较低,AB错误;ac两地海拔相同,c的自转线速度更快,c地纬度比a地低,C正确;d地自转线速度大,应位于较低纬度地区,加拿大北部平原纬度较高,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的介绍: 地球自转时,地表面上任意一点的速度叫“线速度”,即该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弧线长。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面小题。
    17. 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 东经70°B. 东经90°C. 西经70°D. 西经110°
    18. 此日在( )
    A. 3月21日前后B. 6月22日前后C. 9月23日前后D. 12月22日前后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东西半球划分,160°E向东到20°W是西半球。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则160°E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110°W经线的地方时是0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与110°W经线相对,为70°E。A正确,BCD错。故选A。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根据地轴倾斜方向结合公转方向,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进入南半球,因此推知此日是秋分即9月23日前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公转轨道平面图上识别节气应先考虑“二至” 再确定“二分” 点。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º N)上,北半球倾向太阳,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地球上越往北的地方昼越长;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º S)上,南半球倾向太阳,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地球上越往北的地方夜越长;然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确定出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点。 如图所示: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中学的刘老师于10月1日在校园散步时用手机向前方抓拍的校园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刘老师的前进方向和抓拍时间的搭配中,最合理的是( )
    A. 东南5:30B. 西南17:00C. 东北5:30D. 西北17:00
    20. 刘老师想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抓拍到一样的照片,应选择的日期是( )
    A. 3月13日前后B. 6月30日前后C. 10月30日前后D. 12月13日前后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示意图可知,太阳基本接近地平线,应是日出、日落前后;10月1日,北半球昼短夜长,6时后日出、18时前日落,且日出东南,我国南方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差异较小,据此可排除A、C两项;10月1日,太阳日出方位在东南,日落方位在西南,因此,B项正确。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
    【20题详解】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判断,刘老师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抓拍到一样的照片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应该与10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10月1日大致在秋分后8天,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特点判断,春分前8天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应该与秋分后8天大致相同,A项正确。故A选项正确,BCD错误。
    【点睛】太阳视运动,日出、日落方位规律: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有日出日落的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秋分日-------次年春分日,全球有日出日落的地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相同的日期,日出、日落的方位角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21. 甲、乙两图为同一时刻的太阳光照图,图甲中的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图乙中的EFG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
    (2)图中B、D、G、H四点,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
    (3)A点日出为____时,D点日落为____时,B点昼长为____小时,E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
    (4)与北京位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
    【答案】 ①. (23°26′N,90°W) ②. B、D、H、G ③. D、B、H、G ④. 6 ⑤. 21 ⑥. 24 ⑦. 46°52′ ⑧. 90°E向东到180°
    【解析】
    【分析】本题以光照图为情境,考查太阳直射点坐标、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日界线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甲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判断直射点所在纬度为23°26′N,根据乙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可判断EFG为昏线,F位于0°经线,18点,90°W为12点,则直射点所在经线为90°W。所以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N,90°W)。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昼夜长短状况为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所以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B、D、H、G。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B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等于43°08′,D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小于43°08′,H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等于46°52′,G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等于90°,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D、B、H、G。
    (3)A点位于赤道,日出地方时为6时;D点此时地方时21时,位于昏线,正值日落;B点出现极昼,所以昼长为24小时;E点位于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H=90°-(66°34′-23°26′)=46°52′。
    (4)根据图乙判读,EFG为昏线,F位于0°经线,赤道上,故地方时18点,90°E地方时为0时,所以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是90°E向东到180°。
    【点睛】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以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为代表。考察发现,该地貌的山顶造型独特,其主要成分是石灰岩,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结束于距今约67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图1示意岱崮镇周边地区,图2示意岱崮地貌景观。
    (1)描述岱崮地貌的形态特征。
    (2)说明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
    (3)岱崮崮顶文化,是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据考证发现崮顶山寨遗存多达22座,多为一崮一寨。分析古代将山寨建在崮顶的原因。
    【答案】(1)山体顶部平坦(或“桌状山地”、“方山”),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山坡由陡到缓。
    (2)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形成石灰岩;新生代由于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岩层隆起抬升,使石灰岩出露地表;后经风化、侵蚀、重力崩塌等外力作用后形成岱崮地貌。
    (3)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将山寨建在崮顶,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崮顶平坦开阔,周边峭壁,在古代易守难攻,军事防御作用显著。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岱崮地貌形态特征、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点。
    【详解】(1)本题描述岱崮地貌的形态特征,读图然后进行描述即可,不可忽略细节的东西。岱崮地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顶部平坦(或“桌状山地”、“方山”),周围峭壁如削;下部分:主要体现在坡度的变化,由陡逐渐变缓。
    (2)本题考查带骨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有外力和内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根据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石灰岩,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结束于距今约67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可得,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形成石灰岩→新生代由于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岩层隆起抬升,使石灰岩出露地表→经过外力作用的侵蚀,最后形成岱崮地貌。
    (3)结合岱崮镇周边地区进行分析可得,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将山寨建在崮顶,海拔较高,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冬季有利于防积雪;崮顶平坦开阔,周边峭壁,外敌不易入侵在古代易守难攻,军事防御作用显著。
    【点睛】岱崮地貌是中国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中国地理学会依据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全国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现象,将原称“方山地貌”正式更名为“岱崮地貌”,成为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 岱崮地貌是指以临沂市岱崮为代表的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它们主要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域,宏观层面包括临沂沂水、临沂蒙阴、临沂沂南、淄博沂源、临沂平邑、临沂费县和枣庄市山亭区等7个县、区境内。岱崮地貌以独特的地貌特征、丰富的文化资源博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目光,2019年沂蒙山岱崮园区被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龟背石, 该区域交通干线主要沿, 图示3个阶段依次代表的是, 阶段3时,西天山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命题范围, 推测图示中部的构造地貌属于, 当地丰富的地热来自, 河谷东侧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洋流M, 受M洋流影响,N地河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丁地的地质构造类型主要为, 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该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