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水平测试数学试卷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水平测试数学试卷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审题,我来填,认真推敲,我来选,看清算式,我来算,动手操作,我来画,解决问题,我能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仔细审题,我来填。(每空1分,共22分。)
1. 2021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总人口为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八万人,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人。
【答案】 ①. 1411780000 ②. 141178 ③. 14
【解析】
【分析】(1)整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这个数。
(2)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省略万位后面的0,再加上“万”字。
(3)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亿位进1;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详解】2021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总人口为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八万人,这个数写作141178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41178万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14亿人。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近似数,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省略个级的4个0。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
2. 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某市总人口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143万人,这个城市最多有( )人,最少( )人。
【答案】 ①. 1434999 ②. 1425000
【解析】
【分析】四舍五入到万位我们看的是千位,要考虑143万是一个七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143万的原数是最大,“五入”得到143万的原数最小。
【详解】“四舍”得到143万,这个数的万位是3,千位可能是1、2、3、4,最大是4,百位、十位、个位最大是9,这个数最大是1434999。“五入”得到143万,这个数的万位是2,千位可能是5、6、7、8、9,最小是9,百位、十位、个位最小是0,这个数最小是1425000。
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某市总人口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143万人,这个城市最多有(1434999)人,最少(1425000)人。
【点睛】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3. 在括号里填上“>”“<”或“=”。
20050000( )2050万 403−198( )403−200−2
25×32+16( )25×(32+16)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把单位统一后再比较大小;(2)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3)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4)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所以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相等。
【详解】20050000=2005万<2050万
403−198=403-200+2=203+2=205,403−200−2=203-2=201,所以403−198>403−200−2
25×32+16=25×4×8+16=100×8+16=800+16=816,25×(32+16)= 25×48=25×4×12=100×12=1200,816<1200,所以25×32+16<25×(32+16)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改写、整数混合运算、乘法的结合律和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
4. 100粒大米约重3克,那么1万粒大米约重( )克,1亿粒大米约重( )千克。
【答案】 ①. 300 ②. 3000
【解析】
【分析】100粒大米约重3克,10000粒大米约重300克,100000000粒大米约重3000000克,即3000千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00粒大米约重3克,那么1万粒大米约重300克,1亿粒大米约重3000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亿的认识。
5. 贝贝的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失灵了,她想计算“”,请你帮忙用算式表示出计算的思考过程:( )。
【答案】36×275=4×275×9=9900
【解析】
【分析】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据此把36变成4×9,再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计算。
【详解】36×275
=(4×9)×275
=4×275×9
=1100×9
=9900
(答案不唯一)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运算律是解题关键。
6. 一个正方形花圃,将它的一组对边增加3米后,面积就增加了60平方米,原来这个花圃的面积是( )平方米。
【答案】400
【解析】
【分析】增加的部分是一个长方形,长等于正方形花圃的边长,宽是3米,所以增加的面积除以3等于正方形花圃的边长,边长乘边长等于正方形花圃的面积。
【详解】60÷3=20(米)
20×20=400(平方米)
原来这个花圃的面积是400平方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厘米和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顶角是( )°。
【答案】 ①. 25 ②. 30
【解析】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第三条边长5厘米或者10厘米,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长5厘米、5厘米、10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长5厘米、10厘米、10厘米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则第三条边长10厘米,再将三条边的长度相加,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180°-75°-75°。
【详解】5+5=10,则长5厘米、5厘米、10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5+10>10,则长5厘米、10厘米、10厘米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5+10+10=25(厘米)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25厘米。
180°-75°-75°=30°
顶角是30°。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周长、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求出第三条边长度。
8. 已知 A×B=120 ,则 (A×3)×B=( );(A×15)×(B÷15)=( )。
【答案】 ①. 360 ②. 120
【解析】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那么积不变。
【详解】已知 A×B=120 ,则 (A×3)×B=360;(A×15)×(B÷15)=120。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 某校为学生编学籍号,设定末尾用“01”表示男生,用“02”表示女生。若二年级三班李军是2019年入学的,学号是26,他的学籍号是2019232601,李军的姐姐李红是2017年入学的,四年级二班的18号同学,她的学籍号是( )。
【答案】2017421802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学籍号的第1-4位表示入学年份,第5位表示年级,第六位表示班级,第7-8位表示学号,乘9-10位表示性别(“01”表示男生,用“02”表示女生),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某校为学生编学籍号,设定末尾用“01”表示男生,用“02”表示女生。若二年级三班李军是2019年入学的,学号是26,他的学籍号是2019232601,李军的姐姐李红是2017年入学的,四年级二班的18号同学,她的学籍号是2017421802。
【点睛】分析清楚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找规律填一填。
( ) ( )
( ) ( )( )
【答案】 ①. 99920007 ②. 15 ③. 999992000007 ④. 666666 ⑤. 18
【解析】
【分析】观察这组乘法算式,第一个乘数分别是3、 93、 993、9993,在3的前面依次递加一个9;第二个乘数分别是9、99、999、9999,依次递加一个9;积分别是27、9207、992007,第一个乘数3的前面有几个9,积里就有几个9,2和7的中间就有几个0。观察这组除法算式,除数是37037,被除数分别是111111、222222、333333,被除数由几组成,商就是3的几倍。
【详解】
(99920007) (15)
(999992000007) (666666)(18)
答题空4和答题空5答案不唯一
【点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二、认真推敲,我来选。(每题1分,共5分。)
11. 在下边的竖式计算中,根据算理,第二层乘积中的“8”表示( )。
A. 2×4B. 20×4C. 2×400D. 20×400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察竖式可知,第二层乘积中的“8”是435中百位上的4与28中十位上2的乘积,表示20与400的乘积800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竖式计算中,根据算理,第二层乘积中的“8”表示20×400。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在下图的平行四边形中,画出的高的长度可能是( )厘米。
A. 3B. 4C. 5D. 6
【答案】A
【解析】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指从平行四边形的任一顶点作它对边的垂线段,这条垂线段就叫高。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是点A到对边BC的垂线段,AB是连接点到对边BC的线段,点到直线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所以AE的长度短于AB的长度。
【详解】在下图的平行四边形中,画出的高的长度小于4厘米。3厘米<4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根据平行四边形边的长度确定高的长度,理解平行四边形高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3. 在图中的数轴上被圈中的有很多数,这些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A. 34B. 35C. 36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四舍五入到万位也就是去掉万位后面的尾数,对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单位“万”;观察上图可知,一格表示5000,圈中的数大于345000,小于355000,这些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35万,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图中数轴上被圈中的有很多数,这些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35万。
故答案为:B
【点睛】明圈中数的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针在钟面上走过30分钟所形成的角的度数是45°。
B.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C. 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状变了,周长不变。
D. 丽丽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2),她同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可能是(3,2)。
【答案】A
【解析】
【分析】(1)时钟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分针在钟面上走过30分钟,走了6个大格,所形成的角的度数6×30°。
(2)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最大。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最小。再判断积的位数。
(3)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变了,形状变了。但4条边的长度不变,周长也就不变。
(4)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可知,丽丽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2),在第4列第2行。她同桌在第3列第2行或者第5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3,2)或(5,2)。
【详解】A.6×30°=180°,则分针在钟面上走过30分钟所形成的角的度数是180°。说法错误;
B.999×99=98901,100×10=1000,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说法正确;
C.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变了,4条边的长度不变,则形状变了,周长不变。说法正确;
D.丽丽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2),她同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可能是(3,2)或者(5,2)。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钟面上一个大格是30°,分针走了几个大格,所形成的角就是几个30°。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时,数对中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
15. 欧洲人曾经用“双倍法”计算乘法。例如“19×13”的计算过程是:19×2=38;19×4=38×2=76;19×8=76×2=152;152+76+19=247。最后计算结果可以借助( )来解释。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D. 加法结合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计算19×13时,将13拆成8+4+1,分别用13乘8、4、1,再将三个积相加,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详解】19×13
=19×(8+4+1)
=19×8+19×4+19×1
=152+76+19
=247
最后计算结果可以借助乘法分配律来解释。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是认识和应用。
三、看清算式,我来算。(共32分)
16. 直接写出得数。
800×60= 25×8= 580÷20= 140×50=
720÷80= 910÷70= 143+267= 40×240=
1800÷60= 35×6÷35×6=
【答案】48000;200;29;7000
9;13;410;9600
30;36
【解析】
【详解】略
17. 列竖式计算。
259×36= 750×46= 74×308=
【答案】9324;34500;22792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详解】259×36=9324 750×46=34500 74×308=22792
18. 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6+335+144+65 648-348÷6×9 42×102
476-(89+176) 125×32 23×98+46
【答案】800;126;4284
211;4000;2300
【解析】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交换335和144的位置,先计算256+144和335+65,再将两个和相加。
(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减法。
(3)根据乘法分配律,将102看成100+2,用42分别乘100和2,再将两个积相加。
(4)根据减法的性质,先计算476-176,再用差减去89。
(5)将32看成8×4,根据乘法结合律,先计算125×8,再用积乘4。
(6)将46看成23×2,根据乘法分配律,先计算98+2,再用23乘这个积。
【详解】256+335+144+65
=256+144+335+65
=(256+144)+(335+65)
=400+400
=800
648-348÷6×9
=648-58×9
=648-522
=126
42×102
=42×(100+2)
=42×100+42×2
=4200+84
=4284
476-(89+176)
=476-176-89
=300-89
=211
125×32
=125×(8×4)
=125×8×4
=1000×4
=4000
23×98+46
=23×98+23×2
=23×(98+2)
=23×100
=2300
四、动手操作,我来画。(共11分)
19. 画出下面各个图形底边上高。
【答案】
【解析】
【分析】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平行四形的高;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只能画一条,由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做垂线即可;梯形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梯形也有无数条高,通常过上底的一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梯形的一条高,由此画出。
【详解】
【点睛】本题是考查作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要有垂直的标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作垂线的方法。
20. 一个正方形被剪去一个角,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请你在下图中先画一画,然后在括号里写出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写出两种情况即可)
【答案】画一画见详解;540;360
【解析】
【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n为多边形边的条数;根据剩余图形边的条数,代入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中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5-2)×180°
=3×180°
=540°
(4-2)×180°
=2×180°
=360°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知识的掌握。
21. 按要求画图并填空。(单位:厘米)
(1)画出①号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图中③号图形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就能和②号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3)在图中画出②号图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4)以线段AB为底,画一个高2厘米的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位置用数对表示可以是( )或( )。
【答案】(1)(3)见详解
(2)下;2;左;3
(4)(3,5);(3,1)
【解析】
【分析】(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①找到图形各个点,并过各点向对称轴作垂线;
②作垂线后延长,延长到与对应的点相同的距离;最后把对应点连线即可;
(2)图③在图②的右上方向,可先向下平移2格,和下底与O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再向左移动3格即可;
(3)根据旋转的特征,把三角形各顶点绕O点逆时针旋转90°,顺次连接即可。
(4)以线段AB为底,画一个高2厘米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如果在AB上方,顶点位置是第3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3,5);这个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如果在AB下方,顶点位置是第3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是(3,1)。
【详解】(1)作图如下:
(2)图中③号图形先向( 下 )平移( 2 )格,再向( 左 )平移( 3 )格,就能和②号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3)如上图;
(4)以线段AB为底,画一个高2厘米的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位置用数对表示可以是(3,1)或(3,5)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平移、旋转、数对知识点,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数对知识解决问题。
五、解决问题,我能行。(共30分,每题6分,第1题画图2分,解答4分,第4题每小题3分。)
22. 学校图书馆双层书架共有180本书,如果从上层搬20本给下层,两层的本数就同样多。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多少本?(先根据题目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答案】上层110本;下层70本(图见分析)
【解析】
【分析】根据下图可知,上层比下层多20×2=40(本),两层总共的本数减40,再除以2即等于下层的本数,总共的书本数减下层的书本数即等于上层的书本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0-20×2)÷2
=140÷2
=70(本)
180-70=110(本)
答:上层有110本书,下层有70本书。
【点睛】本题是和差问题应用题,先计算出上下层的本数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王老师准备用一块花布给图书馆的桌椅做装饰,做桌布用去花布的一半少40平方分米,其余240平方分米都做了椅垫。这块花布原来的面积有多大?
【答案】400平方分米
【解析】
【分析】剩余的花布比花布的一半多40平方分米,则花布的一半面积是(240-40)平方分米,再乘2,求出原来花布的面积。
【详解】(240-40)×2
=200×2
=400(平方分米)
答:这块花布原来的面积是400平方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倒推问题,从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关键是求出原来花布一半的面积。
24. 车站候车大厅里的照明灯,原来平均每个月用电330千瓦时。今年年初,工作人员把所有照明灯换成节能灯,平均每月用电140千瓦时。照这样计算,平均一年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答案】2280千瓦时
【解析】
【分析】330-140=190千瓦时,先求出平均每月节约用电190千瓦时,再乘12求出平均一年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详解】(330-140)×12
=190×12
=2280(千瓦时)
答:平均一年节约用电2280千瓦时。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25. 小芳和小军同时从家中出发去学校上学,小芳的速度是60米/分,小军的速度是70米/分,经过8分钟,他俩同时到达学校,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晚上放学回家,他俩同时从学校出发,都以60米/分的速度步行回家,小芳到家时,小军离家还有多少米?
【答案】1040米;80米
【解析】
【分析】(1)“路程=速度×时间”分别计算出小芳和小军8分钟走的路程,然后再将他们8分钟走的路程加起来,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即可。
(2)根据题意可知小芳放学回家需要8分钟,可知小军走了8分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代入上学时的数据计算出小军家到学校的总路程,再计算出放学8分钟小军走的路程,相减得到剩下的路程即小军离家的距离,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1)60×8+70×8
=(60+70)×8
=130×8
=1040(米)
(2)70×8-60×8
=(70-60)×8
=10×8
=80(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1040米;小芳到家时,小军离家还有80米。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并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此题。
26. 学校购进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要把这些书编目上架,每工作5天休息1天,六月份正好可以全部完成。下面是她六月份工作记录表中随机抽出的5日本数。
按这5日的平均本数计算,学校购进多少本新书?
【答案】8750本
【解析】
【分析】6月是小月,有30天,工作5天休息1天,也就是6里有1天休息,30除以6等于5,所以要休息5天,工作30-5=25(天),随机抽出的5日的本数和除以5,再乘她工作的天数即可解答。
【详解】30-30÷6
=30-5
=25(天)
(250+445+370+355+330)÷5×25
=1750÷5×25
=350×25
=8750(本)
答:学校购进8750本新书。
【点睛】先计算出她六月份工作的天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天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本数/本
250
445
370
355
3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细心读题,认真填空,反复比较,精心选择,动手实践,操作应用,阅读理解,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细心读题,认真填空,反复比较,精心选择,动手实践,操作应用,阅读理解,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55,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写出得数,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填空,选择题,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