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16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16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照片的拍摄地可能位于,图示地带发生的地震,图中所示的甲、乙板块分别是,图示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照片的拍摄地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B.太行山区
C.四川盆地D.江南丘陵
2.当初在建设该段公路过程中,对公路建设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高温酷暑B.暴雨、洪涝
C.崩塌、滑坡D.地震、火山活动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分布有蜿蜒曲折的交通线,反映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了降低坡度,交通线在陡坡上需要迂回前进。选项中太行山区地势起伏大。故选B项。第2题,该段公路建设过程中,高温酷暑影响较小,A项错误;洪涝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山区坡度大,不易发生洪涝,B项错误;该地区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率较低,易引发崩塌、滑坡,C项正确;该地区不属于火山地震带,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D项错误。故选C项。
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70千米)、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300千米)。下图示意38°N附近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地震震源深度垂直分布,其中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带发生的地震( )
A.以中源地震为主
B.多分布在大洋板块一侧
C.多分布在大陆板块一侧
D.震源越深的地震离边界越近
4.图中所示的甲、乙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说明乙板块位置低,为大洋板块,甲板块位置高,为大陆板块。由图可知,震源集中分布在甲板块,即多分布在大陆板块一侧,C项对,B项错;图示地带发生的地震以浅源地震(<70千米)为主,A项错;震源越深的地震离边界越远,D项错。第4题,据板块边界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大致位于日本东部沿海地区,甲为亚欧板块,乙为太平洋板块,故选A项。
(2023·北京西城模拟)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能力而形成的灾害。渍为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农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而形成的灾害。涝和渍统称为涝渍灾害。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 )
A.东临东海,深受台风影响
B.地势低平,河流侵蚀而成
C.农业发达,耕作历史悠久
D.城市密集,环境承载力小
6.影响该地区小麦春季涝渍风险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B.蒸发
C.光照D.风力
答案:5.C 6.A
解析:第5题,图示地区东临黄海,受台风影响较小,A项错误;地势低平,主要由流水沉积形成,B项错误;农业发达,耕作历史悠久,C项正确;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境承载力较大,D项错误。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涝是由于雨后农田积水,渍是由于地下水位过高。由于我国的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因此小麦春季涝渍风险等级由南向北降低,主要受降水因素影响,A项正确。
(2023·湖南张家界模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图1
图2
7.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较多,蒸发量小 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水流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8.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答案:7.D 8.B
解析:第7题,黄浦江沿岸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①错;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发生内涝,②错;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洪水下泄不畅,容易发生内涝,③对;夏秋季节多发台风,暴雨导致短时间内水流量增大,形成内涝,④对。故选D项。第8题,由材料可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变高,B项正确。黄浦江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A项错误。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C项错误。地下水位升高,与防汛墙没有关系,D项错误。故选B项。
(2023·天津武清一模)2018年,西太平洋台风“潭美”和“康妮”的中段路径大致重叠,在M海域“潭美”和“康妮”均迅速发展为超强台风。9月底,“潭美”在M以北的海域停留数日后,维持超强台风的等级转向东北;10月2—4日,“康妮”经过M以北的同一海域,强度大幅衰退。读图,完成9~10题。
台风“潭美”和“康妮”的移动路径
9.M海域有利于台风迅速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天气晴朗,对流旺盛
B.地转偏向力明显增强
C.暖流流经,水热丰沛
D.海域广阔,摩擦力小
10.台风“康妮”在M以北海域大幅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升高,气温降低
B.太阳直射点南移,日照时长减少
C.邻近岛屿,地形阻挡
D.台风“潭美”导致冷海水上泛
答案:9.C 10.D
解析:第9题,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上,气流上升,对流旺盛,往往形成降水,A项错误;M海域与附近海域同在低纬度地区,地转偏向力相差不大,不会使台风迅速增强,B项错误;海域广阔,是M海域与周边海域的共性,不是区别,D项错误;暖流流经,蒸发旺盛,加强了对流运动,水热丰沛,台风势力迅速增强,C项正确。第10题,从台风的成因入手,台风以上升气流为主,如果大幅度衰退,说明上升气流减弱,即海面温度开始降低,这是台风“潭美”导致冷海水上泛造成的,D项正确。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的
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
C.可以对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
D.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
12.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监测对象的是( )
①气象灾害 ②地质灾害 ③水文灾害 ④生物灾害 ⑤气象雷达 ⑥基层社区
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
13.在我国洪涝灾害中发挥显著作用的监测网有( )
①气象监测网 ②地震监测网 ③水文监测网 ④海洋监测网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11.B 12.A 13.C
解析:第11题,除进行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外,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作用还包括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第12题,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是各种自然灾害。第13题,洪涝灾害与天气、水文状况有直接关系。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有利于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证个人和他人的安全。据此完成14~15题。
14.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 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
③救上船或陆地 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15.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线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答案:14.D 15.C
解析:第14题,抢救溺水者首先要将其救上岸,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才有利于排去呛入体内的水,紧急救助之后再送医院。第15题,抱紧电线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因岩石倾覆而被砸伤;洪水汹涌时十分危险,游泳逃生难度系数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8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时500米高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复习练习题,共7页。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课堂检测,文件包含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同步练习1解析版docx、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同步练习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