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女家(rǔ)、淫(yín)
【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yǎ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作为、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的意愿!”把顺从作为准则,这是妇女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一、文学常识
作品简介
《富贵不能淫》一文,孟子通过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不失节操。
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他极力主张“行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古代年龄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指三十岁
不惑:指四十岁
知命: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一百岁
二、重点词语
①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②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③ 诚:真正,确实。
④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⑤ 天下熄:指战争平息,天下太平。
⑥ 惧:害怕。
⑦ 熄:同“息”,平息,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⑧ 是:这,这个。
⑨ 焉:怎么,哪里。
⑩ 子:你。
11 未学:没有学。
12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3 丈夫之冠(guà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14 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命:教导、训诲。
15 母命之:母亲给予训导。
16 嫁:出嫁。
17 往:去,到。
18 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19 往之:前往,到。
20 女家:这里指夫家。女(rǔ):同“汝”,你。
21 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谨慎
22 违:违背
23 夫子:这里指丈夫。
24 以:把
25 顺:顺从
26 为:作为
27 正:准则,标准。
28 道:方法。
29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30 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
31 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32 立:站,站立。
33 正:正大。
34 大道:光明的大道。
35 得:实现。
36 志:志向。
37 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从、遵循。
38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独自。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原则,行为准则。
39 淫:使……惑乱,迷惑。使动用法。
40 移:使……改变,动摇。使动用法。
41 屈:使……屈服。使动用法。
42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放在主谓之间。
谓:称做,叫做。
43 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通假字
【女】女家:这里指夫家。女(rǔ):同“汝”,你。
词类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居天下之广居:原意为居住。文中意思为居所、住宅。
2、名词用作动词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原意为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文中作动词,意思为行冠礼。
3、动词的使动用法
A、富贵不能淫:本意:惑乱,迷惑。文中意思:使……迷惑。
B、贫贱不能移:本意:改变、动摇,文中意思:使……改变(动摇)。
C、威武不能屈:本意:屈服。文中意思:使……屈服
古今异义
【是】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子】子未学礼乎(古义:你。今义:儿子。)
【丈夫】丈夫之冠也(古义:男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淫】富贵不能淫(古义:惑乱,迷惑。今义:放纵。)
一词多义
【戒】
①戒之曰(动词,告诫)
②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
【得】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助动词,能够)
②得志(动词,实现)
【之】
①丈夫之冠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②父命之(代词,指“丈夫”)
③往送之门(动词,往,到)
4居天下之广居(助词,的)
三、特殊句式
省略句:戒之曰。省去主语“母亲”
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者,……也”,表判断)
成语归纳
【富贵不能淫】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惑乱,迷惑”,即整句为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整句意思为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威武不屈】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贫贱不移】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四、行文思路
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主旨归纳
《富贵不能淫》一文,孟子通过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不失节操。
六、艺术特色
(1)多样的论证方式。《富费不能淫》开篇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2)语言简练,善用排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三句依次对应着儒家思想中的“仁”“礼”“义”,阐释了作为大丈夫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骈散结合,有节奏感。运用了一些骈句,“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等,使得文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很好地表达了中心。
七、理解性默写句子
1.《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做法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处世态度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大丈夫的操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富贵不能淫》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相近。
5.《富贵不能淫》中,点明了景春心中的大丈夫形象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6.《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公孙衍、张仪所奉行的所谓“妾妇之道”是:以顺为正者。
7.《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对景春的观点连用两个问句,直接进行否定的句子是: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8.《富贵不能淫》中,孟子通过“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
9,儒家经典让我们受益匪浅,孟子在《富贵不能淫》抒发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10.《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女子出嫁时,母亲总叮嘱的句子是: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11.《富贵不能淫》中,景春阐述自己观点的语句是: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2.《富贵不能淫》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问题探究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文中哪句话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炮。】
(4)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像公孙衍与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5)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8)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答: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9)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1)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邓稼先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内容概括,重点理解,考点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史记》,历史评价,作品简介,创作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列子》,古代寓言,作者典故,御风而行,荣辱不惊,作品简介,创作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