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充分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般地,“若,则”为真命题,是指由通过推理可以得出.这时我们就说,
由可以推出,记作 ,并且说,是的 ,是的 .
知识点二、充要条件
如果“若,则”和它的逆命题“若,则”均是真命题,即既有 ,又有 ,就记作 .
此时,既是的充分条件,也是的必要条件,我们说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显然,如果是的充要条件,那么也是的充要条件.
知识点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分别判断“⇒”及“⇒”的真假.
2.等价转化法:将命题转化为另一个与之等价的且便于判断真假的命题.
3.集合法: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
4.传递法:若问题中出现若干个条件和结论,应根据条件画出相应的推式图,根据图中推式的传递性进行判断.
5.特殊值法:对于选择题,可以取一些特殊值或特殊情况,用来说明由条件(结论)不能推出结论(条件),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证明题.
例题讲解
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1、判断下列各命题中是的什么条件:
(1):-2=0,:(-2)(-3)=0;
(2):t≠2,:t2≠4;
(3):0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共2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解读,知识精讲,探导考点,典例解析,雷区警示,追踪考试,解题思路,详细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导学案及答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框架,例题练习,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A版 (2019)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复习回顾,预习新知,合作探究,新知初探,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