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H1, 苹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Mg24 Zn65 Cu64 Ca40 S32 O16 C12 Cl 35.5 H1
一、选择题
1. 苹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 维生素B. 油脂C. 蛋白质D. 糖类
【答案】A
【解析】
【详解】苹果中富含维生素,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不是油脂、蛋白质、糖类。
综上所述:选择A。
2.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取用液体B. 点燃酒精灯
C. 读取液体体积D. 稀释浓硫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A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B不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D正确。故选B。
3. 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KNO3是一种复合肥B. 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 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答案】D
【解析】
【详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一种复合肥,故A说法正确;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故B说法正确;
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肥料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C说法正确;
D、多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要将化肥和农家肥交替使用,要合理使用,故D说法错误。故选D。
4. 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 硫元素和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C.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 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4价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故错误;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错误;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x,则x+(﹣2)吃呢个3=0,x=+6,故错误.答案:B
5. 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是( )
A. 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 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 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A正确;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B不正确;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故C正确;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乙中的溶质不再溶解,故D正确。故选B。
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错误。故选B。
点睛: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两者缺一不可。
7.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图像不符,错误;B、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浓度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与图像不符,错误;C、Mg比Zn活泼,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与图像相符,正确;D、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镁的反应速率快,与图像不符,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8.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B. 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
C. 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D. 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医院里可用紫外线灯灭菌,正确;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容易触电,不安全,错误;C、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会把铝锅表面氧化膜除去,铝锅容易损坏,错误;D、发霉的大米含有黄曲霉素,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错误。故选A。
9.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 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
D. 将两个干净平整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尘土是宏观物质,不是微观物质,不能用微观粒子来解释现象,符合题意;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不可分,不符合题意;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不符合题意;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铁用于制作暖气片B.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 稀盐酸用于除铁锈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用于制作暖气片,是利用了金属的可塑性和传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工业上可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了盐酸与铁锈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
11. 如图实验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排水法收集氧气
B.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C. 探究水的组成
D. 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探究水的组成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与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
12. 下列四种物质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石墨
B. 干冰
C. 沥青
D. 陶瓷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石墨属于单质,也是导体,故A正确;
B、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氧化物,不是单质,故B错误;
C、沥青属于混合物,但不是晶体,故C错误;
D、陶瓷属于混合物,一般不导电,故D错误。故选A。
13.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则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则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正确;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B正确;
C、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不一定带异种电荷,分子本身具有相互吸引力,故C不正确;
D、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正确。故选B。
14. 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 甲:水不能从杯中流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 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出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 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水不能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对水向上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即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选项说法正确;
C、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因此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不能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二、填空及简答题
15. 能源家族中,有①煤、②石油、③风能、 ④水能、⑤太阳能、⑥核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电能是________能源(填“一次”或“二次”);目前,人类利用核能发电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答案】 ①. ③④⑤ ②. 二次 ③. 核裂变
【解析】
【详解】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的能源成为二次能源,如电能;目前,人类利用核能发电的主要方式是核裂变。
16. 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的接触面积。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_____。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①. 面粉与空气 ②. 机械能 ③. 氧气不足
【解析】
【分析】灭火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详解】(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面粉发生爆炸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由于氧气不足,无法支持蜡烛的燃烧,所以蜡烛熄灭。
17. 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4P+5O22P2O5 ②. 红磷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使瓶内压强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 ③. 红磷量不足(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空气组成的测定。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里的水进入瓶中的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
(3) 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等。
18. 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2)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___,可用于制作钢轨.
(3)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_____性,可以清除冰箱内的异味.
(4)用来制作食品保鲜膜的材料是_____(选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5)用下列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汽油 B.洗洁精 C.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①. 肥皂水 ②. 大 ③. 吸附 ④. 聚乙烯 ⑤. B
【解析】
【详解】(1)区别硬水和软水的简单方法加入肥皂水,大量产生泡沫的是软水,不会产生或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2)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合金的各成分硬度高,锰钢是一种铁合金,硬度比铁大,可用于制作钢轨;故填:大;(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清除冰箱内的异味;故填:吸附;(4)聚乙烯塑料无毒,而聚氯乙烯塑料受热会释放出有毒的氯化氢气体,所以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来食品保鲜膜;故填:聚乙烯;(5)A.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用汽油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B.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属于乳化现象;C.氢氧化钠溶液除油污是利用了氢氧化钠能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故选B.
19.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____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 ①. 烧杯 ②. 除去不溶性杂质 ③. 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 ④. 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 ⑤. 偏大
【解析】
【详解】(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
(2)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物的多少来检验二氧化碳的量,根据影响生成浑浊物量的因素可知,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相同,可观察到: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
(3)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相当于稀释了白醋,则会使白醋的酸性变弱,由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故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偏大。
20.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的一种用途是:_____。
【答案】 ①. NaCl ②. 复分解反应 ③. NaOH+HCl=NaCl+H2O ④. 生成玻璃
【解析】
【分析】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所以C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B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所以B是盐酸,碳酸钠和E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E是氯化钙(或氯化钡),A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或氯化钡),所以A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详解】(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故G的化学式为NaCl。
(2)反应①是盐酸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钡)和水,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所以C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故F的一种用途是:纺织、造纸、制玻璃等。
【点睛】D是温室气体,则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则G是氯化钠。
三、实验探究题
21. 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实验1】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__(选填序号)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
【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3】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HCl,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______,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溶液,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2)检验A、B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
【答案】 ①. B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③. 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微溶性的氢氧化钙 ④. 有气泡产生 ⑤. Na2CO3+2HCl═2NaCl+CO2↑+H2O ⑥. 无色酚酞试液 ⑦. 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无法证明原溶液中否含有氢氧化钠
【解析】
【详解】(1)【实验1】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B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微溶性的氢氧化钙;
(3)【实验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HCl,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4)【实验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溶液,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无法证明原溶液中否含有氢氧化钠。
四、计算应用题
22. 将25 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8.8 g,计算: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为0.1%)
【答案】(1)解:设完全反应时,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
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0%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
(2)生成物溶液中溶质氯化钙质量分数=×100%20.0%
答: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0.0%。
【解析】
【小问1详解】
见答案。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7年河北省邯郸市校级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及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河北省九地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
这是一份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钪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