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物理 声音的特性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物理 声音的特性 教案,共7页。
3.2 声音的特性 1.能辨别出生活中的声现象哪些是乐声,哪些是噪声.2.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调、音色,知道决定响度、音调、音色的因素.3.知道噪声的来源、危害及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措施.【重点难点】 重点:响度、音调、音色的概念.难点: 决定响度、音调、音色的因素.【新课导入】 [来源:学科网][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乐音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噪音方法1:[播放录音]用录音机播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请同学分析低音部和高音部的不同,男声和女声的不同,演奏乐器有哪些,引入乐音的三要素.方法2:请班上会乐器演奏的同学表演.(应有两种以上的乐器),引入乐音与噪声.【课堂探究】 一、认识乐音和噪声活动1:通过用耳朵倾听两组乐音和噪声的声音活动来感受乐音和噪声.根据倾听活动的感受,思考:(1)你认为乐音和噪声各具有什么特点?你能否尝试着描述一下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教师补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只要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请根据自己的体会再列举几个生活中几个反映乐音和噪声的实际例子.二、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1.响度活动2:用耳朵倾听变化的一段声音,请思考:(1)你听到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2)在声音变化的过程中,变化的是什么?活动3: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你轻敲鼓面和重敲鼓面,在用耳倾听声音的响度变化的同时,仔细观察两次鼓面上塑料泡沫小球是如何变化的?(2)你分别轻敲和重敲音叉,在用耳感觉响度变化的同时,并观察悬挂的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是如何变化的?(3)当你调节录音机的声音的响度由小到大时,可观察到与录音机相连的扬声器上的纸片是如何变化的?(4)当你远离音量不变的录音机时,你对声音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来源:Zxxk.Com](5)当你把肥皂膜放在距喇叭不同距离处时,你观察到肥皂膜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由①②③实验可以得到响度跟什么有关系?由④⑤实验又可以得到响度大小还跟什么有关系?2.音调活动4:让学生依次按电子琴的按键(声音由低音到高音),请思考:你听到声音是如何变化的?活动5: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来源:学*科*网Z*X*X*K](1)用硬纸片刮木梳,快速刮一次,缓慢刮一次,比较两次的音调有何不同?(2)将钢锯片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按住一段,拨动钢锯片,使锯片上下振动,观察振动快慢情况,并听声音,再改变伸出的长度,发出的声音和原来相比有何变化?(3)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套在文具盒上粗、细不同的尼龙丝,观察尼龙丝振动的快慢情况,听两次声音是如何变化的?由上面的实验,你可以得到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3.音色活动6:听录音,思考讨论.(1)倾听赵本山、小沈阳、毕福剑的小品《不差钱》录音,你为什么能够辨别出哪句是赵本山说的,哪句是小沈阳说的,根据你对这些演员发音的了解,你会很容易判断出来是谁说的,你的依据是什么?(2)当倾听用二胡和笛子同时演奏相同的曲谱,二胡和笛子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是相同的,根据你对乐器的发音熟悉程度,你能容易区分二胡声和笛子声,你能否尝试说出你的理由?三、噪声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活动7:阅读教材后,再认真观察下列几幅图片,思考讨论:(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噪声的理解,你认为在我们周围哪些地方容易产生噪声,主要来源于哪里呢?你对噪声的危害有何感受?(2)分析以上图片中所展示的是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弱噪声的?(3)根据你对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的了解,总结一下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哪些?1.如图所示,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敲一下,两次敲击发出的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 B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频率2.《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歌唱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C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来源:学&科&网]3.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4.在经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这是利用哪一种途径减弱噪声( C )A.在人耳处 B.在声源处C.在传播过程中 D.在人耳处和声源处5.抖空竹,在我国是一项古老的民间娱乐项目,现在抖空竹成了不少人娱乐和健身的活动方式.空竹以平稳的速度转动时,空竹中的空气因 振动 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空竹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高 ,这是因为 频率 (选填“振幅”或“频率”)变高的缘故. 6.小明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的一端.吹管的另一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 管内空气柱 (选填“管壁”或“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音调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正在学习的小华戴上耳罩听不到哨声,这是在 人耳 处减弱噪声. [来源:学|科|网]1.响沙唐代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曾经描绘过内蒙大沙漠和戈壁大沙漠一带的古战场是荒无人烟,但常常能够听到鬼哭声,沙漠里真的有鬼哭声吗?当然没有,那不是鬼哭,是沙丘的响声.原来,有一种能够发出响声的沙丘,叫做响沙丘.在我国内蒙伊克昭盟达旗境内、宁夏中卫附近、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都有这种响沙丘.这种响沙丘,在寂静无人时,会发出吱吱响声.当有人从响沙丘上滑行下来时,就会发出一片“隆隆”的响声,与汽车和飞机的马达声相仿.当你用两手把沙子使劲一捧,就会听到“哇哇哇”青蛙般的叫声.如果很多人同时踏进沙丘,或者阴天疾风骤起,它就会发出更为吓人的巨响.其声响之大,嘈杂之甚,宛如鬼哭狼嚎.有人把沙响比作“歌唱”.听到过的人都觉得,沙子的“歌唱”可以同笛声、琴声、大提琴声、远处的雷声、飞机发动机的嘈杂声、哨声相比较;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沙漠中的沙子“唱”的 音调 比较低,而海滨的沙子“唱”的音调比较高. 2.昂热桥惨案18世纪中叶,法国昂热市附近有一座102米长的桥梁,一队士兵正步通过这座桥时突然发生桥梁断裂,226人掉入河中殒命.当时人们进行了调查,发现桥所受的载荷远远没有超过许可的范围,坍毁前也没有任何损坏的地方,这在当时是个不解之谜.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才弄清:这种破坏事故是“共振”造成的.如果用钳子夹住钢锯条的一端,另一端用手弹一下,它就要来回振动.尽管振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秒钟振动次数总是不变的,这个振动次数叫物体的固有频率.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譬如近处有一个振源,它的频率接近于这个物体的固有频率,该物体在外界振源影响下会振动得越来越激烈,这种现象就叫做共振.大队人马迈着整齐的步伐过桥,如果步伐正好与桥的固有频率一致,桥的振动就会加剧,振幅也逐渐加大,直到超过了桥的抵抗力时,就产生断裂.现在,世界各国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大队人马必须便步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