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卷
展开1.温瑞平原是由瓯江和飞云江冲积形成的河口平原与海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总称,形成该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 )
A.风力B.生物C.流水D.冰川
2.“纳米”听起来既熟悉又高深,纳米离我们并不遥远。手机芯片就是用纳米材料制成的;公园里的荷叶“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叶表面有很多纳米结构;蝴蝶的翅膀五颜六色是因为翅膀表面有很多纳米结构,在阳光的折射下闪耀着美丽多变的光彩……下列物体中最接近2.65×108nm的是( )
A.四层楼的高度B.初中生的身高
C.桌面的高度D.试卷的长度
3.白磷炸弹是国际上严格限制使用的武器之一,在第二次黎以战争期间,以色列国防军曾经对黎巴嫩真主党使用了白磷炸弹。白磷弹的危害性非常大,当它接触到人的身体后,皮肉会被穿透,然后再深入到骨头。白磷弹主要是利用了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的性质。在实验室中盛放白磷的试剂瓶上需贴上印有下列危险警告标志中的( )
A.B.
C.D.
4.蒲草生活在水中。经检测发现,某有毒物质在其细胞内的浓度远远低于周围污水中的浓度。控制该有毒物质进入蒲草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5.根据岩石成因可将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下列有关岩浆岩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明显的的气孔或柱状结构
B.有明显的的砂粒或砾石
C.有明显的片状结构
D.有明显的层状特征或化石分布
6.2021年6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是世界上仅存的鳞甲哺乳动物,全球现存8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白蚁和蚂蚁为食,被称为“森林卫士”。近30年来,穿山甲成为全球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动物。保护中华穿山甲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动物园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D.收集穿山甲做标本
7.民间有一种魔术表演叫“油锅捞铜钱“:表演者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铜钱而毫发无伤,其中的奥秘是油锅上面漂浮着一层油,下面是另外一种液体。选择该液体时,应具有的性质是( )
A.熔点低B.熔点高C.沸点低D.沸点高
8.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之一。经过榨糖之后剩下的甘蔗渣,约有50%的纤维可以用来造纸。不过,其中尚有部分蔗髓没有交织力,制浆过程前应予除去。甘蔗渣纤维长度约为0.65~2.17mm,宽度是21~28μm。其纤维形态虽然比不上木材和竹子,但是比稻、麦草纤维则略胜一筹。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 )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输导组织
④上皮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A.密闭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
B.水稻的种子被“嫦娥一号”从地面带入太空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一块汉白玉被雕刻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10.2500万年前就出现了鸭嘴兽,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它的嘴巴和脚像鸭子,身体和尾部又像海狸。鸭嘴兽大多时间都在水里,是游泳能手。鸭嘴兽体表有毛,将卵产于巢内,每次2~3卵,用乳汁哺乳后代,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下列对鸭嘴兽的认知正确的是( )
A.鸭嘴兽是哺乳类B.鸭嘴兽是爬行类
C.鸭嘴兽是鸟类D.鸭嘴兽是两栖类
11.小明有下列四次测量:
①用膨胀的木尺测量一铜块的长度;
②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溶液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3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为7mL;
③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没有紧密缠绕;
④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前,未将游码归零,称量质量时,使用已生锈的砝码。
其中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③
12.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对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B.板块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C.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板块的碰撞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13.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将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所示。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1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利用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B.氧化石墨烯吸附污染物
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石墨烯做干电池电极
15.小明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
B.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
C.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D.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16.为了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④B.②和⑤C.③和⑤D.②和④
17.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18.植物分类图解中的①~⑤分别可代表( )
A.肾蕨、满江红、油松、玉米、菜豆
B.葫芦藓、水绵、苏铁、水稻、花生
C.满江红、海带、水杉、玉米、银杏
D.肾蕨、衣藻、油松、玉米、菜豆
1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水银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毫米刻度线对准;再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毫米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40℃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
A.80毫米B.104毫米C.100毫米D.84毫米
20.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小敏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物体吸热多少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C.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加热相同的时间时,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6分)温州雁荡山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休眠火山,被誉为“东南第一山“。
(1)火山是 的表现形式之一。
(2)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② 的软流层。
(3)雁荡山有许多像鸡蛋大小的石球,它是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凝固后形成的。它应属于 类的岩石。
22.(8分)2021年2月4日是第22个“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amandIwill)”。癌症是夺去人们生命的首要疾病之一。癌症源自于一个单细胞,从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一个肿瘤细胞要经过一个多阶段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癌变。癌症是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和扩散,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为恶性肿瘤。它可影响人体的任何部分。恶性肿瘤常常侵入周围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细胞的转移,有人称癌细胞为“脱缰之马”。
(1)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 (填“分裂”“分化”或“生长”)而来的。
(2)癌细胞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 (填“分裂”“分化”或“生长”)非常快,形成 ;二是 。
23.(6分)菁菁在花园里抓到6种甲虫,并以二分叉法制作如图所示的检索表.A、B、C、D、E为分类的依据标准,包含有触角形状、圆形或椭圆体型、背上斑点.试回答下列问题.
(1)A所依据的标准是 ;
(2)B所依据的标准是 ;
(3)E所依据的标准是 .
24.(6分)往气球中滴入少许酒精,将气球挤瘪(图甲),把气球充气口扎紧后放入热水中,观察到气球自动鼓起来(图乙)。
(1)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写出酒精的一种物理性质有: 。
(2)气球自动鼓起来的过程中是因为里面的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3)若扎紧的瘪气球中酒精的质量为a克。当气球自动鼓起来时,请在图丙中画出气球内酒精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图 。
25.(6分)如图为小军在做“测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实验,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写字母)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
c.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
d.把盐水倒入空的烧杯中。
(2)在称量过程中,当在右盘再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发现天平如图甲示意,接下来他的操作应该是 。
(3)已知烧杯的质量为30克,在称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示意,则盐水的质量是 克。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6.(8分)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这种研究方法叫 。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7.(6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水的沸点,实验过程中将水烧至沸腾,记录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和现象,如表所示。
(1)该同学测得水的沸点是 。
(2)实验中烧杯口加纸盖的好处是 。
(3)在第7分钟撤离酒精灯后,发现烧杯中的水依然在沸腾,其原因是 。
四、解答题(本题有2小题,第28题5分,第29题9分,共14分)
28.(5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
(1)根据乙图可知,该试管中冰熔化所需的时间为 分钟。
(2)小明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的盐水的凝固点是否相同,并测出了不同浓度下盐水的凝固点如表所示。请简要说明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的原因: 。
29.(9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洗手液成为了抗疫必需品,洗手液中酒精含量一般保持在60%至90%之间,若洗手液中酒精含量低于60%,就不能有效杀灭病毒和细菌。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闻到浓浓的酒精味。小明利用电子秤称出该洗手液瓶子倒出洗手液前后的质量如图甲所示,量出倒出洗手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计算该洗手液的密度并与表格中的数据对比,判定该洗手液是否合格。
(1)在使用该洗手液对手进行消毒时闻到浓浓酒精味,这是因为酒精分子在 。
(2)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洗手液是否合格。
(3)小明的这种测量方法会导致所测的洗手液密度如何变化?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温瑞平原是由瓯江和飞云江冲积形成的河口平原与海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总称,形成该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 )
A.风力B.生物C.流水D.冰川
【分析】地球的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力作用、流水冲积作用、冰川作用等,地球的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内力作用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则使地表趋于平坦。
【解答】解:读题干可知,温瑞平原是由瓯江和飞云江冲积形成的河口平原与海积形成的滨海平原,因此,形成该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故选:C。
2.“纳米”听起来既熟悉又高深,纳米离我们并不遥远。手机芯片就是用纳米材料制成的;公园里的荷叶“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叶表面有很多纳米结构;蝴蝶的翅膀五颜六色是因为翅膀表面有很多纳米结构,在阳光的折射下闪耀着美丽多变的光彩……下列物体中最接近2.65×108nm的是( )
A.四层楼的高度B.初中生的身高
C.桌面的高度D.试卷的长度
【分析】先进行长度的单位换算,在进行比较。
【解答】解:2.65×108nm=2.65×108×10﹣9m=0.265m,四层楼的高度在12m左右,初中生的高度在1.6m左右,桌面的高度在0.8m左右,试卷的长度大约在0.4m左右,所以最接近的是选项D。
故选:D。
3.白磷炸弹是国际上严格限制使用的武器之一,在第二次黎以战争期间,以色列国防军曾经对黎巴嫩真主党使用了白磷炸弹。白磷弹的危害性非常大,当它接触到人的身体后,皮肉会被穿透,然后再深入到骨头。白磷弹主要是利用了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的性质。在实验室中盛放白磷的试剂瓶上需贴上印有下列危险警告标志中的( )
A.B.
C.D.
【分析】根据白磷具有自燃性,应贴自燃物品标志进行分析。
【解答】解:A、图中是禁止烟火标志,故A错误;
B、图中是腐蚀品标志,故B错误;
C、图中是爆炸品标志,故C错误;
D、图中是自燃物品标志,故D正确。
故选:D。
4.蒲草生活在水中。经检测发现,某有毒物质在其细胞内的浓度远远低于周围污水中的浓度。控制该有毒物质进入蒲草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分析】细胞膜起保护并且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的作用。
【解答】解: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正确。
故选:B。
5.根据岩石成因可将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下列有关岩浆岩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明显的的气孔或柱状结构
B.有明显的的砂粒或砾石
C.有明显的片状结构
D.有明显的层状特征或化石分布
【分析】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总质量的9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黏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解答】解:岩浆岩有明显的的气孔或柱状结构;沉积岩有明显的的砂粒或砾石;变质岩有明显的片状结构;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状特征或化石分布。
故选:A。
6.2021年6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是世界上仅存的鳞甲哺乳动物,全球现存8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白蚁和蚂蚁为食,被称为“森林卫士”。近30年来,穿山甲成为全球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动物。保护中华穿山甲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动物园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D.收集穿山甲做标本
【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因此保护中华穿山甲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选:B。
7.民间有一种魔术表演叫“油锅捞铜钱“:表演者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铜钱而毫发无伤,其中的奥秘是油锅上面漂浮着一层油,下面是另外一种液体。选择该液体时,应具有的性质是( )
A.熔点低B.熔点高C.沸点低D.沸点高
【分析】根据实验的现象个生活中知识分析物质的性质。
【解答】解:由题意和生活知识可知,表演者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铜钱而毫发无伤,其中的奥秘是油锅上面漂浮着一层油,下面是另外一种液体,液体的沸点低,否则会烫伤表演者的手。
故选:C。
8.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之一。经过榨糖之后剩下的甘蔗渣,约有50%的纤维可以用来造纸。不过,其中尚有部分蔗髓没有交织力,制浆过程前应予除去。甘蔗渣纤维长度约为0.65~2.17mm,宽度是21~28μm。其纤维形态虽然比不上木材和竹子,但是比稻、麦草纤维则略胜一筹。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 )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输导组织
④上皮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即可。
【解答】解:甘蔗茎的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甘蔗茎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甘蔗茎里的筋络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筋络是输导组织;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组织。
故选:A。
9.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A.密闭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
B.水稻的种子被“嫦娥一号”从地面带入太空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一块汉白玉被雕刻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分析】质量是物质的属性,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而密度是物质的另一种特性,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分析时,认真思考题目中到底是物体什么量发生了改变,是否对质量和密度造成影响;要深入的分析才行。
【解答】解:A、冰熔化为水后,状态变化了,但质量不变;变成水后,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故A错误;
B、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种子由地面带入太空,位置变化,但物质的多少未变,即质量未变;种子的体积也不变,根据密度的概念或公式,可知种子的密度不变;故B正确;
C、粉笔被用去一半后,物质变少,即质量变小;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但其比值不变即密度不变;故C错误;
D、汉白玉雕刻成艺术品后,将刻下许多碎石头;故质量变小,密度却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0.2500万年前就出现了鸭嘴兽,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它的嘴巴和脚像鸭子,身体和尾部又像海狸。鸭嘴兽大多时间都在水里,是游泳能手。鸭嘴兽体表有毛,将卵产于巢内,每次2~3卵,用乳汁哺乳后代,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下列对鸭嘴兽的认知正确的是( )
A.鸭嘴兽是哺乳类B.鸭嘴兽是爬行类
C.鸭嘴兽是鸟类D.鸭嘴兽是两栖类
【分析】动物分类的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解答】解:根据资料中鸭嘴兽产卵繁殖后代这一信息,鸭嘴兽是卵生,所以从产蛋的角度可知我认为鸭嘴兽属于卵生动物;根据资料中鸭嘴兽用乳汁哺育幼仔这一信息,鸭嘴兽是一种产蛋的哺乳动物,是现在世界上最原始的哺乳动物,A符合题意。
故选:A。
11.小明有下列四次测量:
①用膨胀的木尺测量一铜块的长度;
②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溶液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3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为7mL;
③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没有紧密缠绕;
④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前,未将游码归零,称量质量时,使用已生锈的砝码。
其中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③
【分析】(1)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刻度尺会变长,测量的误差就会更大,测量的结果会变小;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3)测量结果准确与否,取决于线圈长度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线圈圈数是否准确、线圈缠绕得是否紧密;
(4)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从而使称量的氯化钠少于所需的氯化钠,但砝码生锈,测量实际质量偏大。
【解答】解:①受潮而膨胀后的木制的刻度尺会变长,分度值会变大,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会将物体的长度测小,故①符合题意;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示数为20mL,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3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3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大于7mL,故②符合题意;
③如果线圈缠绕时没有紧密靠在一起,会导致线圈宽度测量结果偏大,所以计算的直径偏大,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从而使称量的氯化钠少于所需的氯化钠,但砝码生锈,测量实际质量偏大,故④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B。
12.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对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B.板块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C.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板块的碰撞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分析】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在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对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解答】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各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板块张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
故选:D。
13.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将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所示。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分析】分子的特征有:分子体积小、质量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用烧热的针刺破一侧的肥皂膜,由于另一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所以将棉线拉向另一侧,此现象说明了分子存在引力,故D正确;该实验无法证明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分子是否在做无规则运动以及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BC错误。
故选:D。
1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利用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B.氧化石墨烯吸附污染物
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石墨烯做干电池电极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利用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氧化石墨烯吸附污染物、石墨烯做干电池电极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利用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氧化石墨烯吸附污染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生石灰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石墨烯做干电池电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5.小明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
B.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
C.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D.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2、由丙图可知,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
【解答】解:A、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A正确;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就越少,B正确;
C、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图甲内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C正确;
D、图乙看上去像一个个长方形的格子,具有细胞壁,是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D错误。
故选:D。
16.为了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④B.②和⑤C.③和⑤D.②和④
【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①和④有两个变量水分、温度,而且①号和④号都不具备种子萌发的条件,都不能萌发,不能形成对照实验,不符合题意;
B、②和⑤有两个变量温度、空气,不能形成对照实验,不符合题意;
C、③和⑤都缺乏空气,不具备种子萌发的条件,都不能萌发,不能形成一组科学的对照实验,不符合题意;
D、②和④的变量是温度,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符合题意。
故选:D。
17.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图①和②中的虚线处的等高线都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图③中字母所在的位置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图④中字母所在的位置位于几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根据题意。
故选:B。
18.植物分类图解中的①~⑤分别可代表( )
A.肾蕨、满江红、油松、玉米、菜豆
B.葫芦藓、水绵、苏铁、水稻、花生
C.满江红、海带、水杉、玉米、银杏
D.肾蕨、衣藻、油松、玉米、菜豆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
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解答】解: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①内有根茎叶,无种子,应该是蕨类植物,如肾蕨、满江红等;②内无根茎叶,无种子,应该是藻类植物,如衣藻、海带、水绵等;③无果皮,有果皮,应该是裸子植物,如水杉、苏铁、银杏、油松等;④有果皮,子叶有一片,应该是单子叶植物,如玉米;⑤有果皮,子叶有两片,应该是双子叶植物,如菜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水银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毫米刻度线对准;再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毫米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40℃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
A.80毫米B.104毫米C.100毫米D.84毫米
【分析】先确定温度计上水银长度与温度的关系得到每毫米代表的真实温度,再求出目标温度比冰水混合物高多少摄氏度,结合长度与温度的关系求出该温度对应刻度比冰水混合物对应刻度高出多少毫米,最后把高于的长度加上冰水混合物对应的长度即得到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
【解答】解:已知实际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mm刻度线对准;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204mm的刻度线对准;204mm的刻度线和4mm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200mm,则每毫米长度代表的实际温度为=0.5℃;当沸水冷却到40℃时,40℃比0℃高40℃,40℃对应水银面比对应0℃水银面高出的长度为=80mm,则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刻度线对应的是80mm+4mm=84mm。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小敏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物体吸热多少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C.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加热相同的时间时,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无关;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可利用Q=cm△t来判断。
【解答】解:A、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故A错误;
B、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加热时间决定的,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故B错误;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据Q=cm△t,水吸收的热量多,故C错误;
D、加热相同的时间,说明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Q=cm△t可知,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6分)温州雁荡山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休眠火山,被誉为“东南第一山“。
(1)火山是 岩浆活动 的表现形式之一。
(2)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② 地幔 的软流层。
(3)雁荡山有许多像鸡蛋大小的石球,它是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凝固后形成的。它应属于 喷出型岩浆岩 类的岩石。
【分析】(1)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自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地幔以莫霍界面为界,地幔和地核以古登堡界面为界。
(3)按照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又可以分为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
【解答】解:(1)火山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形成的地貌,是岩浆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2)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主要来自于软流层,位于地球内部的地幔中,对应图中的②圈层。
(3)雁荡山的石球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形成的岩浆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
故答案为:
(1)岩浆活动
(2)地幔
(3)喷出型岩浆岩
22.(8分)2021年2月4日是第22个“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amandIwill)”。癌症是夺去人们生命的首要疾病之一。癌症源自于一个单细胞,从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一个肿瘤细胞要经过一个多阶段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癌变。癌症是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和扩散,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为恶性肿瘤。它可影响人体的任何部分。恶性肿瘤常常侵入周围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细胞的转移,有人称癌细胞为“脱缰之马”。
(1)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 分裂 (填“分裂”“分化”或“生长”)而来的。
(2)癌细胞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 分裂 (填“分裂”“分化”或“生长”)非常快,形成 恶性肿瘤 ;二是 能转移并侵入其他正常组织 。
【分析】任何细胞内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只是癌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细胞癌变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解答】解:(1)恶性肿瘤,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可发生扩散转移的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癌细胞不会发生分化,分裂后形成的还是癌细胞。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
(2)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也因此难以消灭。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恶性肿瘤。二是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
故答案为:(1)分裂。
(2)分裂;恶性肿瘤;能转移并侵入其他正常组织。
23.(6分)菁菁在花园里抓到6种甲虫,并以二分叉法制作如图所示的检索表.A、B、C、D、E为分类的依据标准,包含有触角形状、圆形或椭圆体型、背上斑点.试回答下列问题.
(1)A所依据的标准是 圆形或椭圆体型 ;
(2)B所依据的标准是 背上是否有斑点 ;
(3)E所依据的标准是 触角形状 .
【分析】分类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动植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一样,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解答】解:(1)A组中的6只甲虫,甲、乙、丙、丁、戊、己背部椭圆形;
(2)B组可分为是否有色斑,其中甲、乙、己无色斑,丙、丁、戊有色斑;丙、丁有六个斑点,戊有8个斑点(3)E组可以分为羽毛状触角和非羽毛状触角,其中丁为非羽毛状触角,戊为羽毛状触角.
故答案为:(1)圆形或椭圆体型
(2)背上是否有斑点
(3)触角形状
24.(6分)往气球中滴入少许酒精,将气球挤瘪(图甲),把气球充气口扎紧后放入热水中,观察到气球自动鼓起来(图乙)。
(1)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写出酒精的一种物理性质有: 酒精易挥发、无色透明、常温下液态(写一个即可) 。
(2)气球自动鼓起来的过程中是因为里面的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 。
(3)若扎紧的瘪气球中酒精的质量为a克。当气球自动鼓起来时,请在图丙中画出气球内酒精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图 。
【分析】(1)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
(2)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温度、状态、形状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解:(1)不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易挥发等,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写一个即可)。
(2)图中的气球自动鼓起来,是因为酒精液体吸收热量变成酒精蒸气,气体体积变大,同时温度升高也使酒精蒸气的压强增大,所以使气球鼓起,该过程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3)物质的质量不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气球内酒精体积增大时,气球内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始终是一个固定值为a,如图。
故答案为:(1)酒精易挥发、无色透明、常温下液态(写一个即可);(2)汽化;(3)如上图。
25.(6分)如图为小军在做“测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实验,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bdac (写字母)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
c.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
d.把盐水倒入空的烧杯中。
(2)在称量过程中,当在右盘再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发现天平如图甲示意,接下来他的操作应该是 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再向右移动游码至天平重新平衡 。
(3)已知烧杯的质量为30克,在称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示意,则盐水的质量是 32.4 克。
【分析】(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测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首先测出测空烧杯的质量,然后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最后求盐水的质量;
(2)在称量过程中,当在右盘再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发现天平如图甲示意,说明右端砝码多,据此分析;
(3)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即为盐水的质量。
【解答】解:(1)为了测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b.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
d.把盐水倒入空的烧杯中,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c.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
(2)当在右盘再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发现天平左端上翘,说明右端砝码多,此时应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再向右移动游码至天平重新平衡;
(3)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50g+10g+2.4g=62.4g,
盐水的质量m盐水=m总﹣m空=62.4g﹣30g=32.4g。
故答案为:(1)bdac;(2)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再向右移动游码至天平重新平衡;(3)32.4。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6.(8分)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 。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来反映的,这种研究方法叫 转换法 。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
【分析】此实验是把玻璃板振动的强弱转换成了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利用了转换的思想方法,这样通过观察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就可以比较单层和双层玻璃板的振动强弱。
【解答】解:(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是造成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主要原因;
(2)当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的研究方法;
(3)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玻璃球比双层玻璃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
所以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故答案为:(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
(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转换法;
(3)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27.(6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水的沸点,实验过程中将水烧至沸腾,记录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和现象,如表所示。
(1)该同学测得水的沸点是 98℃ 。
(2)实验中烧杯口加纸盖的好处是 减少热量的散失 。
(3)在第7分钟撤离酒精灯后,发现烧杯中的水依然在沸腾,其原因是 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 。
【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液体沸点的概念,知道沸点是指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2)加杯盖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
(3)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
【解答】解:
(1)由表中可知,水从第4分钟开始,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即沸点为98℃;
(2)烧杯上加盖纸板,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
(3)用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温度,当移开酒精灯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水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
故答案为:(1)98℃;(2)减少热量的散失;(3)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水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
四、解答题(本题有2小题,第28题5分,第29题9分,共14分)
28.(5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
(1)根据乙图可知,该试管中冰熔化所需的时间为 10 分钟。
(2)小明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的盐水的凝固点是否相同,并测出了不同浓度下盐水的凝固点如表所示。请简要说明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的原因: 降低冰的熔点,使冰更容易熔化 。
【分析】(1)因为冰属于晶体,所以持续加热,但是温度没有上升的那一段时间即为冰熔化所需要的时间;
(2)由表中数据可知,盐水浓度越高,溶液的凝固点就越低。
【解答】解:(1)因为冰属于晶体,所以持续加热,但是温度没有上升的那一段时间即为冰熔化所需要的时间,故为10分钟;
(2)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增加盐的浓度,降低冰的熔点,使冰更容易熔化,所以便于除雪。
故答案为:(1)10分钟;(2)降低冰的熔点,使冰更容易熔化。
29.(9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洗手液成为了抗疫必需品,洗手液中酒精含量一般保持在60%至90%之间,若洗手液中酒精含量低于60%,就不能有效杀灭病毒和细菌。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闻到浓浓的酒精味。小明利用电子秤称出该洗手液瓶子倒出洗手液前后的质量如图甲所示,量出倒出洗手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计算该洗手液的密度并与表格中的数据对比,判定该洗手液是否合格。
(1)在使用该洗手液对手进行消毒时闻到浓浓酒精味,这是因为酒精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2)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洗手液是否合格。
(3)小明的这种测量方法会导致所测的洗手液密度如何变化?
【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根据电子秤两次的读数可以得出倒入量筒中洗手液的质量,同时从量筒中读出对应的体积,再结合密度公式ρ=计算出该洗手液的密度,对照表格中的数据作出结论;
(3)由(2)可得出待测部分洗手液的质量和体积,但是考虑到酒精的挥发性,可知测量的体积将偏小,结合密度公式ρ=计算出该洗手液的密度将偏大。
【解答】解:(1)在使用该洗手液对手进行消毒时闻到浓浓酒精味,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这是因为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根据电子秤两次的读数可以得出倒入量筒中洗手液的质量m=72.4g﹣18.4g=54g,量筒中读出对应的体积V=60mL=60cm3,
该洗手液的密度:ρ===0.90g/cm3,对照表格中数据可知0.89g/cm3<0.90g/cm3<0.91g/cm3,可知洗手液酒精含量在60%至70%之间,即满足洗手液中酒精含量在60%至90%之间的要求,则该洗手液合格;
(3)由(2)可得出待测部分洗手液的质量和体积,但是考虑到酒精的挥发性,可知测量的体积将偏小,结合密度公式ρ=计算出该洗手液的密度将偏大。
故答案为:(1)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合格;(3)偏大。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现象
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盐水浓度(%)
9
15
21
凝固点(℃)
﹣6
﹣11
﹣18
酒精含量(%)
密度(克/厘米3)
50
0.93
60
0.91
70
0.89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现象
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盐水浓度(%)
9
15
21
凝固点(℃)
﹣6
﹣11
﹣18
酒精含量(%)
密度(克/厘米3)
50
0.93
60
0.91
70
0.89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卷,共6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