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0.5mB.1.5mC.3mD.4.5m
2.(2分)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5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B.12.35cmC.12.353cmD.12.36cm
3.(2分)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 )
A.6m/sB.6.25m/sC.6.67m/sD.7.5m/s
4.(2分)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5.(2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6.(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8.(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9.(2分)在公共场合“言语不喧哗”,下列与此控制噪声方法相同的是( )
A.防噪声耳罩B.高速路旁安装隔声板
C.学校附近禁止鸣笛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0.(2分)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
11.(2分)有一个粗心的护士在使用体温计前并未用力甩动温度计。有一次她用一支示数为39℃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40℃和38℃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8℃,39℃B.40℃,39℃C.38℃,40℃D.40℃,40℃
12.(2分)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 )
A.18℃B.20℃C.22℃D.26℃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2分)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14.(2分)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 。
15.(2分)小华骑自行车,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最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
16.(3分)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 。
17.(2分)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病人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能量”)
18.(2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19.(5分)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该固体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 ℃,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熔化过程经历了 分钟。
20.(2分)如图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21.(6分)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的原理是 ,该实验中还需的测量工具是 。
(2)小车所放的斜面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能 (选填“缩短”或“延长”)小车下滑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
(3)如图中AC段的路程如果测得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4)在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vAB偏 (选填“大”或“小”)。
22.(4分)如图,用钢尺做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1)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 (选填“A”或“B”)。
A.刚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刚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3)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 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23.(6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该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提一条改进方法: 。
四、计算题(4分+6分,共10分)
24.(4分)北京到威海K411次列车的时刻表见下面表格。求:
(1)列车从北京到济南东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保留1位小数)
(2)若列车的长度约为300m,行驶途中以72km/h的速度通过1500m长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5.(6分)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山西省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并说明理由?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若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是多少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人表中,每小题2分,计24分。)
1.(2分)“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0.5mB.1.5mC.3mD.4.5m
【分析】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人的一只胳膊伸直了约0.5m,所以由图可知两人的脸相隔约8×0.5m=3.5m。
故选:B。
【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2.(2分)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5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B.12.35cmC.12.353cmD.12.36cm
【分析】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解答】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L=≈12.35cm。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
3.(2分)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 )
A.6m/sB.6.25m/sC.6.67m/sD.7.5m/s
【分析】已知路程(100m)和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由题知:s=100m,t=16s,
v===6.25m/s。
故选:B。
【点评】解本题注意排除瞬时速度的干扰,挖掘关键字词:“百米赛”告诉路程、“第16s末到达终点”告诉时间。
4.(2分)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分析】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然后统一运动员、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者的速度。
【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
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
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
因此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运动员、汽车,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
5.(2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分析】(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解答】解:(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都可减小误差,故AC错误;
(2)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是可以避免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6.(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解答】解:A、“两岸青山相对出”是相对于船来说的,山是运动的;
B、“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故B错误;
C、“看山恰似走来迎”选择的参照物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的物体,故C错误;
D、“轻舟已过万重山”,舟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及其选择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7.(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分析】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真空不能传声;
③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
【解答】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也就停止;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B叙述正确;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故C叙述正确;
D、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越大。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响度与音调的区别等知识,是一道声学知识的综合题。
8.(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用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传声的介质逐渐减少,推理得出,即玻璃罩内是真空时不能听到声音。逆向思考:传声就不能真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实验,记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就不能传声。
9.(2分)在公共场合“言语不喧哗”,下列与此控制噪声方法相同的是( )
A.防噪声耳罩B.高速路旁安装隔声板
C.学校附近禁止鸣笛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在公共场合“言语不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防噪声耳罩,故A不合题意;
B、高速路两旁安装隔声板,故B不合题意;
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故C符合题意;
D、市区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能减弱噪声。
故选:C。
【点评】此题结合实例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要注意其运用,属声学基础题。
10.(2分)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
【分析】要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就要先确定此物质原来是什么状态,现在又是什么状态,即判断该物质由什么状态变化到什么状态。
【解答】解:A、河中的冰消融是固态冰变液态水。此选项错误;
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此选项错误;
C、雾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气态的水蒸气。此选项错误;
D、雪人变小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的几种变化,要注意物质原来和现在的状态,也要区别汽化的“汽”和气态的“气”。
11.(2分)有一个粗心的护士在使用体温计前并未用力甩动温度计。有一次她用一支示数为39℃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40℃和38℃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8℃,39℃B.40℃,39℃C.38℃,40℃D.40℃,40℃
【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靠近液泡附近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中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必须靠甩才行。因此,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
【解答】解:用示数为39℃的体温计测体温为40℃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达到40℃;
用这支体温计测体温为38℃的病人时,水银不能回到液泡中,示数仍为40℃。
故选:D。
【点评】了解体温计的构造,理解缩口这一结构在测量时所起的作用,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
12.(2分)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 )
A.18℃B.20℃C.22℃D.26℃
【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4℃,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4℃,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距离4℃有18个小格,求出18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4℃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
【解答】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液体的实际温度。
故选:B。
【点评】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2分)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3.25 cm。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7cm=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25cm﹣2.00cm=3.25cm。
故答案为:6;3.25。
【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4.(2分)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 2:1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 1:2 。
【分析】对于两个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v=可知,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路程相同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
(1)对于两个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v=,在相同时间内,
已知路程之比是2:1,所以两车的速度之比也是4:1;
(2)对于两个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v=,在路程相同时,
已知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此时两车的速度之比是1:2。
故答案为:7:1;1:4。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15.(2分)小华骑自行车,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s,最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1.67 m/s。
【分析】已知前3s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公式v=计算得出前3s内的平均速度;
计算出总路程和总时间,利用公式v=计算得出。
【解答】解:前3s的平均速度为:v1===2m/s;
整个运动过程用的总时间为:t=t1+t2+t3=3s+8s+4s=12s,
通过的总路程为:s=s1+s8+s3=6m+4m+6m=20m
故平均速度为:v==≈1.67m/s
故答案为:6;1.67。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
16.(3分)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扩音”是使声音的 响度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音色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 噪声 。
【分析】本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别和噪音的相关知识,准确把握声音特性及噪声的定义即可解答。
【解答】解:扩音指改变声音的大小,所以是使声音的响度变大,所以是保持音色;
从环保的角度讲,一切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
故答案为:响度;音色。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
17.(2分)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 ;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病人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选填“信息”、“能量”)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根据具体实例,对声音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比如: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除去人体结石;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疾病就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与信息,以及声音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8.(2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乙 ;响度相同的是 甲、丙。 。
【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解: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由图可知,甲,音调相同,由图可知,响度相同。
故答案为:甲、乙;甲、丙。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各特征的因素是解题关键。
19.(5分)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该固体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 240 ℃,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熔化过程经历了 8 分钟。
【分析】根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结合图象进行分析;
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处于液态;
熔化过程是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40℃不变,熔点为240℃;
在第10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保持不变;
熔化的时间是为14min﹣6min=8min。
故答案为:晶体;240;不变;3。
【点评】此题是有关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考查了熔点、晶体熔化特点及熔化过程中的状态,关键能够从图象中分析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判断出不同的熔化阶段。
20.(2分)如图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18℃ , ﹣6℃ 。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从左往右示数逐渐变大,读数为18℃,读数为﹣6℃。
故答案为:18℃;﹣2℃。
【点评】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21.(6分)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的原理是 v= ,该实验中还需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
(2)小车所放的斜面保持较 小 (填“大”或“小”)的坡度,能 延长 (选填“缩短”或“延长”)小车下滑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
(3)如图中AC段的路程如果测得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 0.32 m/s。
(4)在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vAB偏 大 (选填“大”或“小”)。
【分析】(1)公式v=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由图可知AC、BC段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计算AC段的平均速度;
(4)在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分析可知。
【解答】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计时会越困难,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图中BC段的路程sBC=40.0cm,sAC=80.0cm,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cm/s=8.32m/s
(4)在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所测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v=;秒表;延长;(4)大。
【点评】本题考查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平均速度的测量等问题,明确实验的原理和实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2.(4分)如图,用钢尺做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1)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 A (选填“A”或“B”)。
A.刚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刚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低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频率 有关。
(3)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 响度 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振动而发出声音;
(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所以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3)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响度改变。
故答案为:(1)A;(2)低;(3)响度。
【点评】此题考查了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以及人耳的听觉范围等知识,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23.(6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B ;图乙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左 (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99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该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提一条改进方法: 减少水的质量 。
【分析】(1)温度计在使用时,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在测量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液面相平,沸腾时的现象是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气泡上升过程体积逐渐变大;
(2)掌握温度的规定是:我们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当沸水温度低于100℃时,说明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3)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4)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能是火力不足等等。
【解答】解:(1)在利用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液面相平;
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气泡从下向上升的过程中,加入气泡中,其中的左图是沸腾时的图;
(2)从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看出,在4分钟以后,但温度不变,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低于100℃;
(3)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
(4)加热时间长就是吸收的热量多,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也可能是火力不足等等、用初温偏高的水等。
故答案为:(1)B;左;(2)99;(3)液化 (4)减少水的质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水沸腾时的现象,沸点的概念,沸腾的条件及液化的概念。
四、计算题(4分+6分,共10分)
24.(4分)北京到威海K411次列车的时刻表见下面表格。求:
(1)列车从北京到济南东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保留1位小数)
(2)若列车的长度约为300m,行驶途中以72km/h的速度通过1500m长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从北京到济南东对应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
(2)火车通过大桥的路程是桥长与火车长度之和,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火车过桥的时间。
【解答】解:(1)从北京到济南东的路程为s=498km,时间t=06:15+(24:00﹣23:45)=6h30min=6.4h;
从北京到济南东的平均速度:
v==≈76.5km/h;
(2)火车通过大桥时经过的路程是火车的长度与大桥长度之和,即:
s′=s桥+s车=1500m+300m=1800m;
列车行驶速度v′=72km/h=20m/s
由v=可得:需要时间
t′===90s。
答:(1)列车从北京到济南东的平均速度为76.6km/h;
(2)通过1500m长的大桥需要90s。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求火车的过桥时间,求出列车的路程、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5.(6分)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山西省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并说明理由?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若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是多少分?
【分析】(1)根据轿车的速度和限速的大小判断是否超速;
(2)已知路程为22km内所用的时间,根据v=计算该区域的速度,然后再比较大小;
(3)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1)因为120km/h>110km/h>100km/h,所以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
(2)由图可知:轿车在该路段所用的时间t=10:41﹣10:31=10min=h,
所以轿车在该路段的速度:
v===130km/h,
132km/h>120km/h,
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3)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此时最大速度v′=120km/h,
由v=可得
t′===h=11min。
答:(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因为A;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3)若要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该路段时间最短是11min。
【点评】本题考查了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求时间,知道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车站名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北京
始发站
23:45
0
济南东
06:15
06:19
498
乳山
13:02
13:04
1016
威海
14:42
终点站
1103
车站名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北京
始发站
23:45
0
济南东
06:15
06:19
498
乳山
13:02
13:04
1016
威海
14:42
终点站
11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及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cm,【答案】D,【答案】C,【答案】B,0cm,即一拃”的长度为19,【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