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 认识“牢、街”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圈”的不同读音。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亡羊补牢》这个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回忆寓言特点,初读寓言明白大意。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的故事,首先回忆一下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说后课件出示寓言特点:①故事性强②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2. 下面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
3. 交流反馈,课件出示词语:
街坊 羊圈 窟窿 后悔 吸取 劝告 街市 虚张声势 牢笼 惊慌失措 恍然大悟
指名读词语,重点指导“街坊、羊圈、窟窿、劝告”等词,相机理解“街坊、劝告”。
三、再读寓言,结合图理解内容。
1. 借助课件观察插图,说说这两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说一说,课件出示寓言内容及插图。
3.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1)街坊家的羊把围墙上的洞窟窿了,他很后悔,但听了别人的劝告以后,他终于不把羊再丢了。
(2)从前,有个农民修补好了羊圈,他的邻居劝告他:“把羊圈再修得结实一点儿。”他却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结果第二天,羊又跑掉了。他又去修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4.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两个故事,看能不能读懂故事中的“人物”,理解作者的意思。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体会。
5. 小组内派代表汇报交流情况。可以结合课件展示的图片说一说自己对这两个故事的体会或理解。(重点引导学生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及说话时的语气去谈)
四、细读《亡羊补牢》,理解寓意并体会朗读技巧。
1. 你觉得故事中哪个角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为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人物语言的神态和动作的句子。相机学习词句运用。
2. 联系生活实际谈对“亡羊补牢”的认识。
五、学习《画蛇添足》,巩固寓意并拓展延伸。
1. 这个故事又是讲的什么道理呢?自己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寓言内容:有个楚国的人,他画蛇的时候给蛇添上了脚。有个人画好了蛇圈,(为了显示自己画得比别人快)蛇没脚(还在)便把蛇的脚画了出来。蛇(本来就有的)脚本来不用(花)画的他却特意地画上了,(结果)反倒给(本来画好的蛇)多(增加)出一条脚而画成了四不像。结果把蛇也给弄丢了。人们都笑话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则寓言的理解。
3. 这则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你想到了哪些其他的成语或名言?结合理解,指导朗读人物语言及提示语。(神态自若、若无其事等)
六、总结拓展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寓言两则》并背诵。
2. 把《寓言两则》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 根据这两则寓言自己创编一则寓言故事并写下来。题目自拟。(写在《作业本》上)如:猴子捞月(水中有个月亮),大白鹅和喜鹊的小木屋等。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再通过朗读把寓意表达出来,不要在故事的表面挖掘过于繁杂。)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53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亡羊补牢教学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激趣,选择字义,理解题意,深入学习,理解寓意,体会寓意,延伸教育,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53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亡羊补牢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精读课文,感悟寓言,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解寓意,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