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培优训练专项 (含解析)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培优训练专项10 检验、鉴别、分离、除杂(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培优训练专项10 检验、鉴别、分离、除杂(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A.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能除去过量的碳酸钙,则能除去氯化钙中的盐酸,该选项方法正确;
B.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但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钠,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但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也能与氧气反应,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D.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反应,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故选A。
2.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的除杂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A.CO2(CO):点燃B.AlCl3(MgCl2):打磨后的铝丝
C.CO2(O2):灼热铜网D.Mg(C):充足的氧气中灼烧
【答案】C
【解析】A.除去CO2中的CO不能够用点燃的方法,因为当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CO是不会燃烧的,故A错误;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与MgCl2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B错误;
C.O2通过灼热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而CO2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Mg和C在充足的氧气中灼烧,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主要物质与杂质都反应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C。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氧化铜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该选项方法正确;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会引入新杂质二氧化锰,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氧化钙能用于干燥氧气,该选项方法正确;
D.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B。
4.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D
【解析】A.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氢气和甲烷燃烧,均能生成水,均有水雾出现,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得到二氧化锰,不能得到氯化钾,故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通过灼热CuO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D.在空气中加热固体混合物,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下列物质除杂(括号内为杂质)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B.CO(CO2) 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CO2(CO) 将气体点燃D.CaO(CaCO3) 高温煅烧
【答案】C
【解析】A.灼热的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与氮气不反应,故A正确;
B.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反应,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二氧化碳含量高的情况下一氧化碳不能燃烧,故C错误;
D.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C。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HCl均能反应,则不仅除去杂质,也会除去主要物质,该选项不正确;
B.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但过量的氯化钙为杂质,该选项不正确;
C.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除去了主要物质,该选项不正确;
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则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能得到二氧化锰,该选项正确。
故选D。
7.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可通过溶解、过滤得到二氧化锰,该选项方法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溶液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碳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该选项方法不正确。故选A。
8.下列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C.用间气味的方法区分水和石灰水D.用相互刻画的方法区分纯铜和黄铜
【答案】C
【解析】A.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可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用水可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故B正确;
C.水和石灰水无气味,用间气味的方法不能区分水和石灰水,故C错误;
D.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用相互刻画的方法可区分纯铜和黄铜,因为黄铜上会留下划痕,故D正确。
故选:C。
9.下列各组物质,在不改变温度不需要操作的情况下仅利用物理性质无法区分开来的是
A.白酒和白醋B.干冰和冰C.面粉和白糖D.一氧化碳和甲烷
【答案】D
【解析】A.白酒和白醋的味道不同,则通过味道就能鉴别,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冰为水,干冰易升华,在空气中干冰很快变为气体,冰会融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为粉末状、白糖为颗粒状,通过外观可以鉴别,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甲烷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通过物理性质不能鉴别,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酚酞溶液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稀硫酸区分氧化铜和铁粉
C.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红磷和硫粉D.打开瓶塞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答案】A
【解析】A.酚酞试剂遇到碱性溶液变红色,软水与硬水均呈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剂变色,则用酚酞溶液无法区分软水与硬水,故选项方法错误;
B.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水,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则将稀硫酸加入样品中,观察到溶液中气泡冒出为铁粉,没有气泡产生的为氧化铜,故选项方法正确;
C.红磷为红色固体,硫粉为黄色固体,则观察颜色可以区分,故选项方法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试剂瓶后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则能观察到白雾;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试剂瓶后无现象,则打开试剂瓶,观察现象可以区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物质进行鉴别,下列鉴别方法不合理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通过观察颜色区分铁丝和铜丝
C.通过闻气味区分食醋和酒精D.通过品尝味道区分食盐和工业盐
【答案】D
【解析】A.燃着的木条放入氧气中燃烧的更加旺盛,燃着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会熄灭,则用燃着的木条可以鉴别氧气与二氧化碳,故选项方法合理;
B.铁丝为银白色金属,铜丝为红色的金属,则观察颜色可以区分,故选项方法合理;
C.食醋与酒精的气味不一样,则通过闻气味可以区分两物质,故选项方法合理;
D.工业盐有毒性不能品尝,则不能用品尝味道区分食盐和工业盐,故选项方法不合理。
故选D。
12.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A.鉴别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鉴别黄金和黄铜:硝酸银溶液
C.鉴别CO和CO2:氢氧化钠溶液
D.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观察温度的变化
【答案】C
【解析】A.白酒具有酒香味,白醋具有醋酸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黄金和硝酸银不反应,无明显现象,黄铜中的锌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C.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现象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
D.加水溶解,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下列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碳粉和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并观察
B.水和双氧水:观察液体颜色
C.氦气和氧气:伸入带火星木条并观察
D.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后测溶液温度
【答案】B
【解析】A.碳粉不和硫酸铜反应,铁比铜活泼,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可以看到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现象不同可以区分;
B.水和双氧水都是无色透明液体,观察液体颜色无法区分;
C.氦气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伸入带火星木条,木条复燃的是氧气,现象不同可以区分;
D.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通过加水溶解后测溶液温度,温度不同可以区分;
故选B。
14.可将食盐水、石灰水、稀盐酸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的试剂是
A.蒸馏水B.硫酸铜
C.无色酚酞试液D.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D
【解析】A.食盐水、石灰水、稀盐酸三种溶液加水均无明显现象,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
B.硫酸铜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与食盐水、稀盐酸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食盐水、石灰水、稀盐酸三种溶液分别显中性、碱性、酸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食盐水、石灰水、稀盐酸三种溶液分别显中性、碱性、酸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紫色、蓝色、红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答案:D。
1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NaNO3 HCl CaCl2 KOH
B.Na2CO3 K2SO4 BaCl2 HCl
C.HCl NaOH CuSO4 MgSO4
D.H2SO4 NaCl Na2CO3 CaCl2
【答案】A
【解析】A.四种物质中,只有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且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则无法鉴别,该选项符合题意;
B.四种物质中,氯化钡能与碳酸钠、硫酸钾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相互滴加,既能产生沉淀,又能产生气体的为碳酸钠,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为盐酸,剩余的为硫酸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四种物质中,硫酸铜为蓝色,将硫酸铜滴入剩余三种物质中,能产生沉淀的为氢氧化钠,再将氢氧化钠滴入剩余两种物质中,能产生沉淀的为硫酸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能与硫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则既能产生沉淀,又能产生气体的为碳酸钠,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的为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为硫酸,剩余的为氯化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答案】D
【解析】A.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B.、蒸发,观察是否有固体残留物,没有固体残留物是蒸馏水,有固体残留物是矿泉水,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C.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助燃性且不能燃烧,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方法错误。
故选D。
17.下列有关鉴别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A.鉴别NaCl和Na2CO3可分别滴加酚酞试液,氯化钠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碳酸钠显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不能品尝一下,确定味道来进行鉴别,故选项A错误;
B.鉴别P2O5和CO2,向集气瓶中加水,再向水中加入石蕊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五氧化二磷,故选项B正确;
C.除去FeCl3中的CuCl2,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铁粉和氯化铜和氯化铁都会发生反应,除去杂质的同时,把原物质也除去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C错误;
D.除去NaCl中的KNO3,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除杂时应残留在母液中,应选蒸发结晶法分离,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18.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的是
A.Ca(OH)2、CaCl2B.NaCl、蔗糖
C.CuSO4、ZnSO4 D.NH4NO3、NaOH
【答案】B
【解析】A.常温下,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可取等量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钙,分别加水至全部溶解,所需水较少的是氯化钙,剩余的是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和蔗糖均易溶于水,现象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
C.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锌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白色)和氢氧化钠固体(白色)
C.通过加入稀盐酸区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D.通过观察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的颜色区分甲烷和一氧化碳
【答案】D
【解析】A.在肥皂水中加入软水搅拌能产生较多的泡沫,加入硬水搅拌产生较少的泡沫,则肥皂水可以用来鉴别软水与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则水可以鉴别硝酸铵与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锌能与盐酸反应产氢气,则将样品分别加入稀盐酸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为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为黄金,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烷与一氧化碳燃烧时都产生蓝色的火焰,则通过火焰的颜色无法区分,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20.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A.NaCl,Na2CO3,KNO3,HCl
B.MgCl2,H2SO4,NaOH,Ba(NO3)2
C.CuSO4,NaOH,NaCl,Ba(NO3)2
D.FeCl3,NaOH,KCl,Na2SO4
【答案】C
【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产物中有沉淀、气体或者水中的一种生成。
【解析】A.只有Na2CO3与HCl反应有气泡生成,其余各物质之间都不反应,故无法鉴别。故错。
B.MgCl2与NaOH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NO3)2 与H2SO4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与H2SO4反应无现象,故无法鉴别。故错。
C.CuSO4呈现蓝色,其与NaOH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其与Ba(NO3)2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NaCl不反应,故可以鉴别。故对。
D.FeCl3呈现黄色,其与NaOH反应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其余各物质之间都不反应,故无法鉴别。故错。
故选C。
2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出来的是
A.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NaCl
C.FeCl3、NaCl、NaOHD.Na2CO3、Na2SO4、HCl
【答案】C
【解析】A.CuCl2溶液显蓝色,但与剩余两种溶液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BaCl2和Na2CO3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FeCl3溶液显黄色,与NaCl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与NaOH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盐酸与Na2CO3溶液混合时产生气体,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C。
22.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①NaOH ②FeCl3 ③MgCl2 ④Na2SO4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A.②①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②①③
【答案】A
【解析】绿化铁溶液显黄色,再将氯化铁溶液分别加入剩余三种试剂中,氯化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与氯化镁、硫酸钠反应,即产生红褐色沉淀的为氢氧化钠溶液,再将氢氧化钠分别加入剩余两种试剂中,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则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镁,不产生沉淀的为硫酸钠,鉴别顺序为②①③④或②①④③,故选A。
23.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D.
【答案】D
【解析】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反应时,都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用盐酸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都能够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所以不能用氯化铜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与酚酞试液混合时,溶液都会变红,所以不能用酚酞试液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D.二氧化碳通入溶液中时,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是石灰水;如果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用二氧化碳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4.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有:①沉降,②过滤,③吸附,④蒸馏,⑤蒸发结晶,⑥降温结晶等。选择分离下列物质主要运用的方法。
(1)食盐和细沙______(填序号,下同)。
(2)有异味及颜色的水______。
(3)从海水中获取食盐______。
(4)用海水制蒸馏水______。
(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______。
【答案】(1)② (2)③ (3)⑤ (4)④ (5)⑥
【解析】(1)食盐能溶于水而细沙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2)活性炭吸附可以除去异味及色素。
(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所以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
(4)根据海水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的方法用海水制蒸馏水。
(5)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应利用降温结晶提纯硝酸钾。
25.某校科技节有如下挑战项目:通过实验鉴别一包白色粉末的成分。已知此粉末中含有NaOH、Na2CO3、K2SO4、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A,然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a.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b.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c.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1)实验c中发生了反应 (填化学方程式)。
(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该粉末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
(3)实验a-d中,不必要进行的是_______(填编号)。
(4)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粉末的组成,完成下表。已知:硝酸银与氢氧化钠会反应。
【答案】(1) BaCl2+K2SO4= BaSO4 ↓+2KCl;
(2)一定含有NaOH、K2SO4,不含Na2CO3,可能含有KCl
(3)b
(4)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 部分白色沉淀溶解 NaOH、K2SO4、KCl 沉淀全部溶解 NaOH、K2SO4
【解析】(1)实验c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与溶液中的硫酸钾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BaCl2+K2SO4= BaSO4 ↓+2KCl;
(2)通过实验A.d可以证明粉末中一定含有NaOH,一定不含Na2CO3,实验c可以证明粉末中一定含有K2SO4,实验b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沉淀物可能是AgOH或AgCl,不能确定粉末中是否含有KCl;
(3)实验a-d中,不必要进行的是b,原因是实验A.d可以证明粉末中一定含有NaOH,向待测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确定是否含有KCl;
(4)白色粉末中不能确定的物质组成是KCl,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会生成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AgCl;根据题目已知硝酸银与氢氧化钠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氢氧化银能溶于酸,因此设计实验时可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若观察到部分白色沉淀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原固体粉末的成分是NaOH、K2SO4、KCl;若观察到白色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溶液中不含氯离子,原固体粉末的成分是NaOH、K2SO4。
26.从硝酸钾、少量氯化钠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的混合物中得到硝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表分析,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3)滤液2的溶质是______。
【答案】(1)防止温度降低硝酸钾晶体析出,减少硝酸钾的损失(叙述合理即可)
(2)降温结晶
(3)氯化钠、硝酸钾
【解析】(1)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趁热过滤的原因是使硝酸钾尽量完全溶解在溶液中,防止溶液中的硝酸钾析出,减少硝酸钾的损失。
(2)操作a是从硝酸钾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操作a的名称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
(3)降温结晶时仍有少量硝酸钾溶解在溶液中,而氯化钠基本不析出,滤液2的溶质是氯化钠、硝酸钾。
27.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稀H2SO4、NaOH溶液、NaC1溶液、FeC13溶液中的一种,现通过实验确定物质,并贴上标签。
①通过观察颜色就可以鉴别出的一种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稀H2SO4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D.FeCl3溶液
②各取上述还未鉴别出的三种待测溶液少许,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要把它们一次鉴别出来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Na2CO3溶 B.BaCl2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稀盐酸
(2)化学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Zn、NaCl、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下图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②中生成沉淀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③将气体F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据此推断,固体C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④固体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1) D C
(2) 过滤 Na2CO3 +Ca(OH)2=CaCO3 ↓+2NaOH
Na+ Zn NaCl
【解析】(1)①A.稀硫酸是无色溶液,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液为无色溶液,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铁溶液为黄色,观察颜色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故选D;
②A.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观察到产生气泡,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化钡与氢氧化钠、氯化钠不反应,不能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C.紫色石蕊溶液遇硫酸变红色,紫色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变蓝色,紫色石蕊溶液遇氯化钠不变色为紫色,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D.稀盐酸与硫酸和氯化钠均不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碳酸钙、镁难溶于水,都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取样品,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溶液B和固体C,溶液B中加入氢氧化钙会生成沉淀E,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固体C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所以固体C中含有锌、碳酸钙中的一种,题中的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
①操作a为分离液体和固体的操作,即为过滤操作;
②步骤②中生成沉淀E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OH)2=CaCO3 ↓+2NaOH
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Na+;
③将气体F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所以固体C中一定不含碳酸钙,固体C中一定有Zn;
④由上可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有锌和碳酸钠,一定不含有碳酸钙,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NaCl。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方法
A
氯化钙溶液
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B
NaCl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C
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NaOH溶液
Na2CO3
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选项
物质(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KC1固体(KC1O3固体)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加热
C
O2(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氧化钙固体
D
CaO固体(CaCO3固体)
高温煅烧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方法
SKIPIF 1 < 0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SKIPIF 1 < 0
分离KCl和MnO2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
SKIPIF 1 < 0
除去O2中混有的CO(体积比为1:1)
先通过均热CuO,再通过足量石灰水,干燥
SKIPIF 1 < 0
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木炭粉
在空气中加热混合物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HC1)
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
B
NaCl(Na2CO3)
氯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蒸发
C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D
MnO2(KC1)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MnO2(KCl)
水
溶解、过滤
B
CO2(CO)
O2
点燃
C
NaCl(KNO3)
水
降温结晶
D
铁粉(碳粉)
稀HCl
过滤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和软水
用肥皂水,观察泡沫的多少
B
蒸馏水与矿泉水
蒸发看有无残留物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Cl和Na2CO3
品尝一下,确定味道
B
鉴别P2O5和CO2
向集气瓶中加水,再向水中加入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FeCl3中的CuCl2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D
除去NaCl中的KNO3
将固体溶解于热水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取结晶产物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若 ,则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
若 ,则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检验鉴别除杂,共12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专题02 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培优练习专题04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