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学生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2.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周次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2.理解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经历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2.探索线段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二次备课及双边活动
一、学生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探究线段的轴对称现象
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画一条线段 AB,对折 AB 使点 A、B 重合,折痕与 AB 的交点为 O;在折痕上任取一点 C,沿 CA、CB 将纸折叠;把纸展开,得到折痕 CA 和 CB。
思考:(1)CO 与 AB 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2)AO 与 OB 相等吗?CA 与 CB 呢?能说明你的理由吗?
结论:(1)线段是 图形, 的直线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 线(简称 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相等。
数学符号语言:
∵OD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且 C 为 OD 上任意一点
∴ =
二、指导学生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例 1:利用尺规,作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A B
做完后思考:为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练习 1:分别作出线段 AB 与 BC 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 P,那么 PA=PC 吗?为什么?
例 2:如图, AB 是△ABC 的一条边,DE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 E,并交
BC 于点 D,已知 AB=8cm,BD=6cm,那么 EA= , DA= 。
练习 2:如图,在△ABC 中,AC=6cm,将△ABC 折叠,使点 C 与点 A 重合,得折痕 DE.若△ABE 的周长为 9cm,则△ABC 的周长是 cm。
三、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
1.如图 1在直角三角形中∠C=90°,DE 是斜边 AB 的垂直平分线,则 DA= ,为什么? 如果 CD=1cm,AD=2cm,则AC= .
2.在△ABC 中,AB=AC,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 D,如果,BC=10cm,△BCD 的周长是 24cm,则AB= cm.
3.在△ABC 中,∠C=90°,BD 平分∠ABC,交 AC 于点 D,边点 D 作 DE⊥AB 于 E,E 点恰为 AB的中点,若 DE=1,DB=2,则 AC 的长是 .
(图 1) (2 题图) (3 题图)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对比探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学生尺规作角的平分线,学生进行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