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评估验收卷(二)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嫉妒(dù) 含情脉脉(mò) 镜匣(jiá) 协(xié)调有序
B.防御(xiè) 精神恍(huǎng)惚 迟延(yán) 难以置(zhì)信
C.大臣(chén) 玲珑剔(tī)透 侵略(qīn) 人影绰绰(chuò)
D.眼睑(jiǎn) 万马齐喑(yīn) 眸(móu)子 负荆请罪(zhu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胆怯 镜匣 生灵涂碳 国秦民安
B.濑惰 职位 民不聊生 路不识遗
C.府冲 酬谢 家破人亡 哀鸿编野
D.修筑 猎豹 政通人和 内忧外患
3.根据情境,选择名言合适的一项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有位同学不愿意被别人起外号,他却经常给别人起外号,你可以和他说:“______”
(2)有位同学和你约好星期六上午九点到图书馆见面,他却没来,你可以和他说:“_______”
(3)同学们在一起玩游戏,有一个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还不以为然,你可以和他说:“_______”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老师辛辛苦苦上了一节课,讲了许多道理,口干舌燥,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B.还好我眼疾手快,不然水杯就掉地上了。
C.武汉的交通四平八稳,大家出行非常方便。
D.老师刚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响彻云霄”“震耳欲聋”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声音很大。
B.不同的动物,家的名称也不相同,如:狗窝、牛棚、虎穴、马窝、鸟巢等。
C.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取火种,就是古希腊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D.在读描写大自然的文章时,我们不但可以想象描写的画面,还能想象描写的声音。
6.下列修辞手法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军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比喻)
B.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
C.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设问)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夸张)
7.小贝在亚运小记者选拔中胜出了,为了当好小记者,她决定要多读书,更加勤奋学习。作为好朋友,你认为选哪个书签送给她最合适( )
A.B.C.D.
二、书写
8.积累与运用。
(1)不规矩,不能。
(2)妈妈有个好,她给孩子穿上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孩子们能去田野、山洼。
(3)登山途中,我总是用王之涣的“欲穷,一层楼”来鼓励自己;登上山顶,我真的看到了瀑布那“飞流,疑是银河”的壮观景。
9.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三、信息匹配
10.我会按要求分苹果。
wa gua zh ün t
ing yun d an g ri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11.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汹涌( )( ) 暴露无( ) 忘乎所( ) 威风( )( )
心( )肉( ) 别出心( ) 热血沸( ) 全神( )( )
(1)习作怎么写才能 ?
(2)第一代歼击机、第一颗原子弹、第一艘核潜艇……这些新中国的“第一”,看完让人 。
12.选词填空。
宣读 宣告 宣扬
(1)2020年,我国的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正式 灭绝,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2)在读书节启动仪式上,读者代表 了倡议书,号召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预测 推测 猜想
(3)科学家们根据现已发现的恐龙化石 出,恐龙在地球上的存在时间绝对超过了1亿年。
(4)“陨石撞击说”在有关恐龙灭绝的 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国旗,冉冉升起
①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人已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②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国歌划破长空,在广场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发地走出天安门,迈上全水桥。威武高大的旗手,肩扛国旗,在36名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是60人的军乐队。
③人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初照的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④“敬礼!”
⑤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⑥庄严、肃穆、神圣。
⑦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⑧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3.短文第①自然段中的“这一庄严时刻”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请找出一处写下来。
14.这篇短文记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请根据短文内容填写记叙顺序。
人们等待→( )→( )→( )
15.短文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请分别找出一处描写“点”和“面”的句子,并简述这样写的好处。
16.短文结尾处,人们为什么“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久久不愿离去”?
阅读。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①“我不想睡!”
②“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外祖母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辫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像一根弦。“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③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面孔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色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的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④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我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17.短文节选自高尔基的《童年》,文段主要描写的人物是 。
18.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对外祖母的 和 描写,表现了外祖母 。
19.理解句子,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中的“打”字突出了( )
A.外祖母饱含关爱的话语给“我”的影响深刻而持久。
B.外祖母的声音特别响亮,令“我”记忆特别深刻。
(2)“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黑暗”与“光明”,它们的含义是( )
A.“黑暗”指幼年时候的懵懂无知,“光明”指外祖母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B.“黑暗”指的是母亲对“我”十分严厉,“光明”指外祖母十分爱“我”。
20.文中的外祖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选文表达了作者对外祖母怎样的情感?
五、书面表达
21.习作。
在生活中,感恩的表现有很多:回报师长的传道授业,回报朋友的悉心关照,回报素昧平生者的无私援助……感恩,是做人的道德,是生活的大智慧,请以“感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中心明确,条理清晰;②语言简洁生动,感情真挚;③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镜匣(jiá)——(xiá);
B.防御(xiè)——(yù);
D.负荆请罪(zhuì)——(zuì)。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的辨析。
A.生灵涂碳——生灵涂炭,国秦民安——国泰民安;
B.濑惰——懒惰,路不识遗——路不拾遗;
C.府冲——俯冲,哀鸿编野——哀鸿遍野。
故选D。
3.A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人名言的理解。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
②“与朋友交, 而有信。”意思是与朋友交往,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结合“不愿意被别人起外号,他却经常给别人起外号”可知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选①。
(2)约好见面却没来,说明他没有信用,故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强调朋友交往,说话靠得住,有信用。故选②。
(3)结合“不遵守游戏规则还不以为然”可知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故选③。
故选A。
4.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C.四平八稳:指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结合题目可知大家出行很方便,说明交通应该是四通八达,而不是稳当稳妥,不符合语境。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归类、文化常识、阅读策略和方法。
B.有误,不同的动物,家的名称也不相同,马的家不能称“马窝”应为马厩。
故选B。
6.D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D.结合句子“露似珍珠月似弓”可知是把“露珠”比作了“珍珠”,把“月牙”比作了“弓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他们的形状美,夸张的修辞手法描述有误。
故选D。
7.B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
A.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意思是: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B.出自唐代韩愈。意思是: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与多读书,勤奋学习有关。
C.出自出《易传》中的《象传》。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D.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
故选B。
8.(1)
(2)
(3)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文以及古诗句的默写能力。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解答此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给出的空白,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书写时注意“以、成、圆”的正确书写。
(2)解答此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给出的空白,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书写时注意“苍、法、带、就”的正确书写。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从很高的地方笔直倾泻而下,就好像银河从九天之上掉下来一样。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给出的空白,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书写时注意“千、更、直、尺、落”的正确书写。
9.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正确,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美观。书写时注意“貌”“旗”“御”“疙”“摄”“缝”“篷”等字的正确写法。
10.
【详解】本题考查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拼音在四线格写法规则可以牢记以下规则: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住上格, 尾巴长了住下格,其它部分在中格。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空一点儿,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
汉语拼音中,声母23个: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韵母24个:a、、e、i、u、ü、ai、ei、ui、a、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ng;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in、yun、ying、yuan。
本题中声母有:zh t d g。
韵母有: ün ing an。
整体认读音节有:yun ri。
11. 澎 湃
遗 以 凛 凛 惊 跳
裁 腾
贯 注 别出心裁 热血沸腾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汹涌澎湃:指水势很大,波浪撞击的样子。
暴露无遗:意思是某物显现出来没有遗留,完全没有遗漏。
忘乎所以:形容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事理常情。
威风凛凛:形容气势逼人,令人敬畏。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事临头而心神不宁。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热血沸腾:指血液在身体中快速流动,将内脏产生的热量带到全身,比喻激情高涨。
全神贯注:全幅精神高度集中。
(1)结合句子中对于习作创作时怎样才能独具一格,与众不同,故选“别出心裁”填入。
(2)句子中看完这些新中国的“第一”后,让人感到身上的一腔热血都翻腾起来了,情绪激昂高涨。故结合语境选择“热血沸腾”填入。
12. 宣告 宣读 推测 猜想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宣读,意思是当众朗读;
宣告,意思是宣布,告知;
宣扬,广泛传布,传扬;
(1)结合句子语境,2020年,我国的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正式宣布灭绝,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故选“宣告”;
(2)结合句子语境,在读书节启动仪式上,读者代表当众朗读了倡议书,号召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故选“宣读”;
预测,预先测定或推测。
推测,意思是推究揣测;
猜想,对于某种事物的预测、推测或猜测;
(3)结合句子语境,科学家们根据现已发现的恐龙化石推究揣测出恐龙在地球上的存在时间绝对超过了1亿年。故选“推测”;
(4)结合句子语境,“陨石撞击说”在有关恐龙灭绝的猜测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恐龙灭绝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能根据现有的证据去猜想,故选“猜想”。
13.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14. 升旗盛况 众人行礼 升旗后人们的心情 15.①威武高大的旗手,肩扛国旗。 ②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广场。 ③这样点面结合,多角度描写场面,让人如身临其境,更增添了升国旗时庄严、肃穆、神圣的氛围。 16.因为人们热爱祖国,在升国旗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由衷感到激动、自豪。
【解析】13.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
第①段,读句子“成千上万人已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中“这一庄严时刻”指的是国旗升起的时候,在文中体现“这一庄严时刻”的地方有第③段的句子“人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初照的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通过广场上的人们瞬时静下来就能体会到这是一个非常庄严的时刻;第⑤段的句子“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通过描写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行队礼,群众们行注目礼体现出了这一刻的庄严。
14.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本文描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第①段描写的是人们等待升旗仪式,第②-③段描写的是国旗护卫队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升起五星红旗,可概括为“升旗盛况”;第④⑤段读句子“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可知,描写的是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行队礼,群众们行注目礼,可概括为“众人行礼”;第⑧段,读句子“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可知,主要描写了升旗后大家的心情澎湃,不愿离去,可概括为“升旗后人们心潮澎湃”。
15.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和理解。
点面结合指的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本文中第①段,都家族“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广场”可知,这句中的“成千上万”描写的是“面”,概括的写了人民群众的表现;第②段,读句子“威武高大的旗手,肩扛国旗,在36名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是60人的军乐队。”可知,句中的“威武高大的旗手,肩扛国旗”是“点”,详细的描写了升旗手的表现。这样点面结合,既写出了升旗仪式的整体场面,也将仪式中的细节描述出来,使得整个过程更加形象、具体,同时也增加了神圣庄严的升旗氛围。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第⑧段,读句子“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写出了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因为人们热爱祖国,在升国旗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人们想在这种激动的氛围中地去感受,去体会。
17.外祖母 18. 外貌 神态 永远年轻的心态和坚毅乐观的性格 19. A A 20.外祖母温柔、善良、热爱生活、乐观坚毅,心里充满了无私的爱。选文表达了作者对外祖母的思念、感激之情。
【解析】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仔细阅读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可知,本文主要描写外祖母及与外祖母有关的事情,表现了外祖母的温柔、善良、热爱生活、乐观坚毅。
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这句话中“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是外貌描写,“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是神态描写。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她的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这句话中“肥肥胖胖”是外貌描写。
这两句话都是对外祖母外貌和神态的描写,结合画线句子,抓住关键词“愉快光芒”和第③段“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可知,表现了外祖母的心态非常年轻,她总能保持着愉快的心理,也能看出外祖母十分乐观,十分坚强。
19.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1)根据第③自然段中“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第④段“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分析可知,“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中的“打”字突出了外祖母饱含关爱的话语给“我”的影响深刻而持久。
故选A。
(2)根据第④段“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和选段内容分析可知,“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这句这话中,“黑暗”指幼年时候的懵懂无知,“光明”指外祖母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故选A。
20.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对文章中心的把握。
结合第③自然段句子“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面孔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可知,外祖母十分乐观地面对生活;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可知,外祖母的坚强、乐观、热爱生活感染了我,让我也充满了力量,因此可以看出外祖母是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心里充满了爱的老人。
结合文章第④段“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可知,我对外祖母充满了感谢之情,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感染了我,让我有力量面对生活,也能从中看出了作者对外祖母的思念之情。
21.例文:
感恩
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用嗡嗡的歌唱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用飒飒的轻响道谢。可那一次,我却忘记了感恩。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走在路上,听着蝉不停地叫,心里很难受。不一会儿,汗水就将我的头发打湿,我疲倦不堪地找到了一把椅子,如烂泥似的浮在上面。可转眼,天空就被乌云笼罩,我站了起来,起步向家跑去。可是我没跑几步,雨滴就如同断了线的珍珠,噼哩啪啦地掉了下来,我转身向路边便利店跑去。
刚进了店,老板娘就倒了一杯热水给了我,“小姑娘,外面雨下那么大,先躲一躲吧!”老板娘说完又继续去看电视了。过了一会儿,我的手机响了起来,妈妈催促着我赶快回家,可雨越来越大,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我决定冒雨回家,刚想迈出便利店,老板娘叫住了我,“姑娘,淋雨回家得感冒了,你把这伞拿上。”老板娘把伞递给我,“可是老板娘,我这也没法还给你。”说着我又把伞推给老板娘“哎呦!一把伞而已,拿上吧”老板娘又把伞推给我。
那天回家后,那把伞就一直在我家,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位热心肠的老板娘,忘不了那把带有爱心图案的雨伞。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感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或事让我们感恩,想想自己学习与生活,你最感恩的是什么?为什么感恩?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即可。写作时要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他人对你的帮助或爱,同时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运用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能为我们的作文增色,
开头:可用排比句式,点明“感恩”主题。
中间:选取典型事例,抓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多方面将事情写生动、写具体,写出心中的感受,能更加打动人心。
结尾:呼应开头,谈谈你对于“感恩”的认识,或发出号召一起保持感恩之心。
期中评估验收卷(一)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中评估验收卷(一)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书写,语言表达,信息匹配,句子训练,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评估验收卷(二)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中评估验收卷(二)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书写,信息匹配,句子训练,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评估验收卷(一)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中评估验收卷(一)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书写,语言表达,信息匹配,句子训练,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