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zip
展开高二年级11月份联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
1. 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共价键 | H- H | H-O |
键能/(kJ·mol-1) | 436 | 463 |
热化学方程式 | 2H2(g) + O2 (g)=2H2O(g) ΔH= -482kJ·mol-1 |
则2O(g)=O2(g)的ΔH为
A. 428 kJ·mol-1 B. -428 kJ·mol-1 C. 498 kJ·mol-1 D. -498 kJ·mol-1
2.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B.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C.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D. 反应开始后,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3. 下列我国科技创新的产品设备在工作时,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
A.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为燃料 | B.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 C.和谐号动车以350km/h飞驰 | D.世界首部可折叠柔屛手机通话 |
|
|
|
|
A. A B. B C. C D. D
4.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工业合成氨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水蒸气变成液态水 ④固体NaOH溶于水 ⑤Na在Cl2中燃烧 ⑥食物腐败 ⑦浓H2SO4稀释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④⑤⑥⑦
5. 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CO(g) + 2H2(g) ⇌CH3OH(g)
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
③CO(g) + H2O(g) ⇌CO2(g) + H2(g)
A. 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O2(g)的=-246.1
B. 将1molCO(g)和2molH2(g)充分反应,反应会放出能量小于90.7kJ
C. 反应CO(g) + 2H2(g) ⇌CH3OH(l)
D. 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减小
6. 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I2(g)+H2(g) 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I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2
B. 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 I2、H2、HI 的分子数之比为 1:1:2
D. 单位时间内断裂 n mol H﹣H 键的同时断裂 2n mol H﹣I 键
8.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在0~10 s内,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 反应在0~10 s内,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 反应进行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9. 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B. 铁粉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C.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利于氧气的生成
D. 加入少量CuSO4可增大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10. 为防止病毒的传播,许多公共场所都注意环境消毒,以下消毒药品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 B | C | D |
84消毒液 | 高锰酸钾 | 75%酒精 | 醋酸 |
A. A B. B C. C D. D
11. 在四个相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其他条件相同)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
A. B.
C. D.
12. 同体积的1mol/L的HCl、H2SO4、CH3COOH、HNO3分别加入过量的M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NO3、HCl、H2SO4中放出H2的速率相同
B. HCl、HNO3中放出H2的量相等
C. HCl、CH3COOH中放出H2的量相等
D. H2SO4中放出H2的量最多,其余的相等
13. 已知常温下碳酸、亚硫酸、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物质 | |||
一级电离常数 | |||
二级电离常数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酸性,后者更强
B. 向氯水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和溶液,均可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
C.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
D.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多于醋酸
B.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C. 将NaOH溶液和氨水各稀释一倍,两者的OH- 浓度 均减小到原来的
D. 物质的量相同的磷酸钠溶液和磷酸溶液中所含的PO量相同
15. 已知A转化为C和D分步进行:①A(g)⇌B(g)+2D(g);②B(g)⇌C(g)+D(g),其反应过程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A(g)的能量低于1molB(g)的能量
B B(g)⇌C(g)+D(g) ΔH=(Ea4-Ea3)kJ/mol
C. 断裂1molA(g)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小于形成1molC(g)和3molD(g)化学键所放出的热量
D 反应过程中,由于Ea3<Ea1,反应②速率大于反应①,气体B很难大量积累
16.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二、填空题
17. 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稀的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如果将(1)中反应的稀盐酸换成稀醋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将_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1)中反应放出的热量。
(3)如图所示,A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分别插入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反应需要测量温度,每次测量温度后都必须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都是50 mL,密度都是1 g/cm3,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50 mol/L,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了计算中和热,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填字母)___________。
A.反应前盐酸的温度 B.反应前盐酸的质量 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
(5)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 用滴定管取所用药品
B. 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
C. 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
D. 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
18. 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学生的操作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该操作是否一定有误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此方法分别测定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19. 回答下列问题:
(1)在80℃时,将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2NO2ΔH>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物质n/mol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N2O4) | 0.40 | a | 0.20 | c | d | e |
n(NO2) | 0.00 | 0.24 | b | 0.52 | 0.60 | 0.60 |
①计算20~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mol·L-1·s-1。
②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③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___(填序号)。
A.增大N2O4起始浓度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D.升高温度
(2)已知2A2(g)+B2(g)2C(g)ΔH=-akJ·mol-1(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2和1molB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wmol·L-1,放出热量bkJ。
①a___(填“>”“=”或“<”)b
②若将反应温度升高到7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C,500℃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___(填“>”“=”或“<”)wmol·L-1.
④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
a.v(C)=2v(B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A2)=2v正(B2)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⑤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操作是___。
a.及时分离出C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20. 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 CH3COOH | H2C2O4 | H2S |
电离平衡常数 | 1.8×10-5 | Ka1=5.4×10-2 Ka2=5.4×10-5 | Ka1=1.3×10-7 Ka2=7.1×10-15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H2S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a1=________。
(2) CH3COOH、H2C2O4、H2S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3) H2C2O4与少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NaHS溶液与NaHC2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1. 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mA(g)+nB(g)pC(g)+qD(g)。
(1)若开始时加入A物质m mol,欲使A与B的转化率相等,则加入B物质________mol。
(2)相同的压强下,充入一定量的A、B后,在不同温度下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T1(填“>”、“<”或“=”)______T2,该反应正反应方向的ΔH(填“>”、“<”或“=”)______0。
(3)一定条件下,从正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测得达到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
①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
②若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密度(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
【期中真题】贵州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贵州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贵州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贵州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山西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山西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山西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山西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