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 (含解析)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9讲 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9讲 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含解析),共10页。
第9讲 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基础知识梳理】※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都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从而使得各地出现天气变化和气候差异。一、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分类:根据冷暖气团的强弱将锋面分为冷锋锋面、暖锋锋面和准静止锋锋面。(1)冷锋 (2)暖锋(3)准静止锋 2、气旋与反气旋系统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高压、低压指气压分布状况。气旋、反气旋指气流运动状况。(1)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 补充:台风的本质:热带气旋。多发季节:夏秋。多发地区:太平洋西北和大西洋西北。3、锋面气旋系统规律:左冷右暖二、气候类型※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一个地方的气候形成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有关。1、九种常见的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 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差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温带海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2、常考典型地区的特殊气候(1)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巴西东南部成因:地形雨、暖流流经增温增湿(2)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向北延申的原因:(3)南美洲南部东海岸温带大陆的成因:(4)西欧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西气候差异: 3、中国的气候和雨带(1)中国的气候分布(2)中国雨带的移动路径4、全球气候变暖(1)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上升。(2)变暖原因:(3)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解决措施:多使用清洁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多植树造林;减少碳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本节高考核心考点】1、气候两个基本特征:气温和降水(1)描述某地气候特征?解题秘籍:①先描述气温(气温高低、温差大小)②再描述降水(降水多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影响某地气温高低因素?解题秘籍:纬度;海拔;海陆位置;洋流;自然灾害(寒潮) (3)影响某地降水多少因素?解题秘籍: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海陆位置;洋流;自然灾害(台风) (4)如何确定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解题秘籍:①根据所记的气候类型分布确定大致的气候;②若靠近沿海要考虑洋流的影响,若靠近山地要考虑地形的影响【同步经典练习题】下图为某年11月26日02时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此时甲地的天气特点是( )A. 低温阴雨 B. 寒冷干燥 C. 风雪交加 D. 晴暖无风2. 下图中表示北京市在P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1. B 2. A1.读图,此时甲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特点是寒冷干燥,B对。A、C错。陆地上是高压,说明北半球是冬季,不可能是晴暖天气,D错。故选B。2.图中P天气系统是冷锋,北京市在P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气温持续下降。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是①,A对。②是气旋过境,③是暖锋过境,④是反气旋过境,B、C、D错。故选A。北京时间2017年10月30日上午6点45分,飓风“桑迪”在新泽西州登陆,截至11月4日上午,飓风桑迪已导致美国113人死亡,联合国总部受损.据此完成下题.3.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与该飓风相同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4. 此次飓风可能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①海啸 ②风暴潮 ③地震 ④狂风 ⑤暴雨 ⑥沙尘暴.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⑤【答案】3. C 4. C【解析】3.飓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飓风“桑迪”在新泽西州登陆,说明是位于北半球的强热带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图A气流是辐散,A错。图B是高压中心,是反气旋,气流方向不对,B错。图C符合,是与该飓风相同的天气系统,C对。图D是顺时针方向,位于南半球,D错。4.飓风的特征和台风一样,此次飓风可能带来的灾害主要有狂风、暴雨、风暴潮,②④⑤对,C对。海啸主要是地震引发的,①错。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③错。沙尘暴是发生陆地上的气象灾害,主要由冷高压活动引起,⑥错。A、B、D错。下图是某地区水平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 若M地的风向为东北风,则该地的天气系统为( )A. 北半球的气旋 B. 南半球的气旋 C. 北半球的反气旋 D. 南半球的反气旋6. N地的天气( )A. 多云雨,昼夜温差较大 B. 多云雨,昼夜温差较小C. 晴朗,昼夜温差较大 D. 晴朗,昼夜温差较小7. 若图示天气系统出现在南亚地区,则( )A. 青岛地区盛行东南风 B. 北京寒冷干燥C.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D. 旧金山地区多雨【答案】5. B 6. B 7. A5.根据等压线的判读可知N地位于低压中心,故该地的天气系统为气旋,排除C、D;画出M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即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由东指向西,若位于北半球则风向向右偏转成东南风,若位于南半球则风向向左偏转成东北风,根据题意可知M吹的是东北风,说明位于南半球,B正确,排除A。故选B。6.由于N地受气旋的控制,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使中心空气被迫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云雨天气,故排除CD选项。由于N地多云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故昼夜温差较小,B正确。故选B。7.若南亚地区出现低压中心,即出现亚洲低压,由于夏季陆地相对于海洋来说气温较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因此南亚出现低压,说明北半球为夏季,那么气压带与风带向北移动,青岛、北京都是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旧金山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北半球夏季时,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干燥,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回答8~9题。8.乙地气候特征为(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全年高温多雨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9.下列关于甲、丙两地自然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丙地天然植被春夏长叶秋冬落叶C.甲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阔叶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答案】8.C 9.B 【解析】8.图示显示,乙地全年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气候。其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据此选C。9.甲地受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应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流量较大,植被稀少,多是荒漠;丙地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其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表现为春夏长叶秋冬落叶;丙是全年温和多雨,冬季平均气温大于0 ℃,不可能有较厚的积雪。据此选B。10.(2020·南昌十校联考)如图为非洲赤道低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N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 (2)推测P、Q两地7月的水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3)描述1月赤道低压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1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7月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N地处迎风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2)P地水温较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P地距大陆较远,冬季水温较高;该海域盛行离岸风,Q地产生上升流,水温较低。(3)东段位于南半球,西段位于北半球。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东段赤道低压带移动到南半球,西段为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南半球气温较低,赤道低压带停留在气温较高的北半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18讲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共12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18讲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共12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16讲 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含解析),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