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卷(一)含答案
展开章末综合检测卷(一)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饮食与地理环境关系课题研究,结合已取得的成果(见下表),完成1~2题。
菜系 | 主要原料 | 饮食特色 |
①川菜 | 山珍野味,河产鱼鲜,调味多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等 | 菜肴颜色鲜艳、口味麻辣浓重 |
②苏菜 | 特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鱼、虾、蟹,瓜、果、菜 | 浓中带淡,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
③粤菜 | 材料丰富,菜式多样,一般只用少量姜、葱、蒜头做“料头”,也不会大咸大甜 | 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口味清淡 |
④蒙古菜 | 以牛羊肉为主,调味只用盐和少量香料,烹饪方法只有煮或烤 | 质朴自然 |
1.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菜系麻辣与当地气候潮湿有关
B.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C.③菜系清淡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
D.④菜系调味少反映该区岩溶地貌广布,交通不便
2.川菜、苏菜、粤菜和蒙古菜等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 )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题,①菜系麻辣与当地气候潮湿有关,A项正确;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浓中带淡,口味平和,咸中带甜,B项正确;③菜系清淡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C项正确;④菜系调味少,是由于当地深居内陆,气候单一,以发展草原牧业为主,具有粗犷质朴的饮食文化风格,D项错误。第2题,川菜、苏菜、粤菜和蒙古菜等的形成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D 2.B
(2021·海南卷)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马蹄形山弯中的小山村,村前是开阔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岭。平山有“北方的鱼米之乡”之称。据平山县志记载,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图为西柏坡区位图。据此,完成3~4题。
3.西柏坡所在区域( )
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位于黄土高原
C.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
D.河流汛期在五六月
4.平山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
A.地形、河流 B.技术、降水
C.土壤、植被 D.水文、习俗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位置可知,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以东,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A错误。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B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正确。华北的汛期应出现在7、8月份,D错误。第4题,材料中提到: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再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东侧河流冲积扇平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宜农耕,成为“鱼米之乡”,A正确。平山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与技术、习俗关系较小,B、D错误。植被对“鱼米之乡”的影响较小,C错误。
答案:3.C 4.A
下图为甲、乙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粮食
B.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核电
C.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劳动力
D.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资金、技术
6.该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
①层次性 ②整体性 ③差异性 ④开放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5题,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和核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带,故粮食和核电由东部地带流向中西部地带,故A、B两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发达国家具有资金、技术优势,故劳动力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资金、技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故C项正确,D项错误。第6题,该图反映了甲、乙两区域经济要素的差异性,且区域之间通过交通运输、商贸活动等具有开放性。
答案:5.C 6.C
下图为 2018年12月—2019年2月我国部分城市的太阳上岗率(同期实际上岗时间与理论最大时间值之比)统计资料。读图,完成7~8题。
7.影响各城市太阳上岗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天气 D.海陆分布
8.造成同期太阳上岗率普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季节变化大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全球气候变暖 D.气温年际变化大
解析:第7题,太阳上岗率指同期实际上岗时间与理论最大时间值之比,影响各城市太阳上岗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晴天数越少,太阳上岗率越低,C项正确;纬度、地形、海陆分布不是影响太阳上岗率的主要因素,A、B、D项错误。第8题,影响太阳上岗率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故推测同期太阳上岗率普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年际变化大,受季风影响,有的年份降水量大,导致太阳上岗率小,B项正确。
答案:7.C 8.B
图甲为山西省忻州市河头村黄土高原民居(窗户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为白色的麻纸,下面为玻璃),图乙为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形茅草屋。读图,完成9~11题。
9.图甲的窗户上面是麻纸,下面是玻璃的原因( )
A.夏季增强太阳辐射,冬季削弱太阳辐射,散失热量
B.夏季削弱太阳辐射,冬季阻挡大气辐射,热量不易散失
C.夏季增强大气逆辐射,冬季削弱太阳辐射,散失热量
D.夏季增强地面辐射,冬季削弱地面辐射,热量不易散失
10.金字形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的原因是( )
A.防止蛀虫 B.抵御台风
C.美观大方 D.空气流通
11.甲、乙两地民居景观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不同 B.距海的远近
C.海拔 D.生活习惯
解析:第9题,由题可知,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麻纸是白色,起到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削弱到达屋内的太阳辐射,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能穿过玻璃到达屋内,玻璃透光有利于太阳辐射进入,玻璃阻挡大气辐射,热量不易散失。第10题,金字形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对防止蛀虫作用不大;金字形茅草屋的房屋结构本身不能抵御台风的侵袭,故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抵御台风意义不大;美观大方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原因;图乙民居地处海南,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降水多,潮湿闷热,故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主要是加强空气流通,使居住条件更加凉爽舒适。第11题,由于两地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不同,热量条件不同,为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两地民居产生了不同的特征。
答案:9.B 10.D 11.A
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丙分别是( )
A.贵阳、西安、长春 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 D.南宁、武汉、石家庄
13.与其他城市相比,甲地气候较舒适的原因是( )
A.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湿润
B.台风的光临缓解了当地的旱情
C.地处热带地区,全年接受太阳辐射稳定且均匀
D.纬度较低且地势较高
解析:第12题,甲地全年气候都比较舒适,特别是夏半年,昆明四季如春,夏季因地势高,气候凉爽,所以最舒适;乙地冬季舒适,夏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的南方,夏季气温太高,冬季气温适宜,应为海口;丙城市夏季舒适,冬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北方,夏季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应为哈尔滨。第13题,结合上题可知,甲、乙、丙分别为昆明、海口、哈尔滨,与海口相比,昆明地势较高,故夏季较海口舒适;与哈尔滨相比,哈尔滨纬度较高,昆明的纬度较低,昆明的冬季较哈尔滨舒适。
答案:12.B 13.D
(2022·全国甲卷)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甲公司成立于2017年初,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见右图),生产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读图,完成14~16题。
14.加入甲公司后,牧民家庭明显增加的是( )
A.牧场面积 B.牦牛数量
C.劳动力数量 D.收入来源
15.甲公司提高牦牛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
①扩大放牧规模 ②延长产业链条 ③创建产品品牌
④实施多种经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当雄生长期短,牧草较矮。为保障漫长寒季的草料供应,当地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①开垦草原种植牧草 ②储存草原生长期牧草 ③建设温室种植牧草 ④从邻近农区购买草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4题,根据图文信息,甲公司可以让产品销售到全国,并且受到消费者欢迎。此外,精细加工和商标也提高了商品的受欢迎程度。这此最终目的是投放市场获利。牧民家庭出租牧场能收到租金;牧民把牦牛入股给公司,收到分红;为公司打工,能收到工资。因而牧民家庭获得的收入明显增加。第15题,在示意图中,明确提出精细加工,注册商标,对应着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商标的存在意味着创建了品牌,②③正确。没有从图示中看出多种经营,也没有明确说明主要途径是扩大放牧规模。第16题,当雄位于青藏高寒区,牧草低矮,存储牧草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开垦草原可能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然而,如果解决了气温问题,则牧草可以长得更高,产量更大,③适宜。其邻近农区一般为河谷农业,水热条件好,也适合购入饲料用于过冬。
答案:14.D 15.B 16.C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 小明到位于太行山区的涉县王金庄进行研学旅行,他在日记中写道:清早起床,沿着陡峻的石板路往上走,看到村民们纷纷赶着驴上山耕作,体型矮小的驴背上驮着农具和一天劳作所需的生活必需品,抬头望去层层梯田,犹如天梯……来到石头砌成的田埂旁,发现田埂边缘种植了稀稀疏疏的花椒树。环顾四周,田间地头散落着一些石头砌成的简易小屋,当地人称之为庵子……右上角两图是小明拍摄的涉县王金庄石堰梯田景观图(图1)和庵子景观图(图2)。
(1)分析王金庄发展石堰梯田的原因。(5分)
(2)简述村民主要用驴运输物品的原因。(5分)
(3)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推测庵子的作用。(4分)
解析:第(1)题,当地位于太行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平地少,缺乏耕地,通过将山坡改造成梯田增加耕地面积。同时该地降水较少,土壤资源也不够充足,石堰梯田可以节省土壤。当地采用石头修建梯田比传统土质梯田在结构上更加坚硬,保持水土能力更强。该地盛产石料,建设梯田可以就地取材。第(2)题,采用何种运输方式与当地的地形、运输需求等有关。该地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修建公路难度大,汽车等交通工具难以发挥作用。且当地运输产品主要为农产品,运量较小。驴的体型较小,负重爬坡能力强,养殖投入较少且易于饲养,运输成本较低。第(3)题,当地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在山上耕作往往早出晚归,其间难以回家,多就地休息或进餐。在突发天气状况来临时可躲避。
答案:(1)地形坡度大,耕地面积小;石堰固坡,有利于保持水土;石料丰富,可以就地取材。
(2)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以农产品运输为主,运量小;驴体型小,适应山区负重爬坡;驴子养殖投入小,运输成本低。
(3)遮阳、避风雨;临时休息。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地理要素剖面。
材料二 陕西省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的最高点为太白山,其海拔为3 767米,最低点海拔为740米,平均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年均降水量约为800毫米。下表示意太白县四季平均气温资料。
月份 | 3—5 | 6—8 | 9—11 | 12月至次年2月 |
平均气温 | 5.4 ℃ | 19 ℃ | 7.7 ℃ | -3.7 ℃ |
(1)比较说明西安与汉中的主要气候特点。(6分)
(2)说明甲、乙两地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异同点,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8分)
(3)太白县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打造生态休闲产业,分析其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一剖面图中西安、汉中分别处于秦岭的北、南位置,结合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西安地处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中地处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较汉中少;西安所处纬度较高,所以年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比汉中大。第(2)题,甲、乙两地因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主要发展种植业。但两地的农业类型与种植作物不同,其原因在于两地气候条件不同。由图可知,甲地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田农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地处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适合发展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第(3)题,由材料二可知,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冬季气温在0 ℃以下,夏季凉爽,植被茂密,空气良好等都为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答案:(1)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西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年降水量较汉中少,年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较汉中大。
(2)相同点:甲、乙两地位于山前冲积平原,主要发展种植业。不同点:甲地为水田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乙地为旱地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地气候条件的不同,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3)地处秦岭山地,地表崎岖,地貌景观丰富;海拔较高,植被茂盛,夏季凉爽,气候适宜。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俄罗斯套娃(一种木制玩具见图)是俄罗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由桦木、椴木等制造而成,19世纪末传入中国。几乎每一个美丽的传统套娃身上都离不开一袭色彩艳丽的俄罗斯传统农村妇女服装——长袖、长裙。
材料二 一面坡镇(见右图)距哈尔滨市150km,三面环山,森林茂密。走进一面坡镇,一座座俄式老建筑异域风情十足。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地就有民间艺人模仿制造“俄罗新套娃”。现今一面坡镇有了一个新名字——“套娃镇”。目前,一面坡镇套娃大部分以家庭分散式作坊生产为主,不同企业同时面向市场销售套娃,套娃的年产量超180万套,约占国内外市场的90%。一面坡镇套娃不仅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还通过口岸销往俄罗斯。
(1)从地理角度分析套娃成为俄罗斯的传统手工艺制品和俄罗斯传统农村妇女服装多长袖长裙的原因。(6分)
(2)简述目前一面坡镇套娃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4分)
(3)为促进一面坡镇套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从原料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解析:(1)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套娃制作材料丰富。从材料可知几乎每一个美丽的传统套娃身上都离不开一袭色彩艳丽的俄罗斯传统农村妇女服装——长袖、长裙。由于是俄罗斯的传统农村妇女的形象,经常从事田间劳动,因此可推断长袖、长裙能防止农作物扎伤皮肤;俄罗斯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身穿长袖、长裙有助于防寒保暖。(2)由材料信息可知,目前当地套娃大部分以家庭分散式作坊生产可知,该地的套娃生产的规模较小,生产分散,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由于分散的经营模式套娃的生产技术,研发水平较低;由于大环境下的资源保护政策,原料的供应日趋紧张,供应不足,套娃产量较低。(3)为促进一面坡镇套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对套娃所需的林木品种进行合理的规划,例如合理采伐、及时补种,伐育结合,保证原料的持续更新;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良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拓展木材来源的渠道,例如从国外进口等。
答案:(1)套娃为木制工艺品,需要大量的优质木材为制作原料;俄罗斯森林面积广阔,套娃制作原料丰富。
俄罗斯农村妇女经常从事田间劳动,长袖、长裙服装能防止农作物(或草)扎伤皮肤;俄罗斯纬度(较)高,气候寒冷,长袖、长裙服装御寒效果好。
(2)以家庭作坊为主,企业生产规模小;企业间生产协作少,竞争激烈;套娃生产技术更新慢。
(3)对套娃制作所需要的林木资源合理砍伐、伐育结合;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适当从国外进口林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