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共9页。
第一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辽宁联考)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图1为中国局部地区简略图,据此完成第1~3题。
图1
1.图中“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 B.农业
C.地形 D.河流
2.划分“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统筹布局,实施统一管理 B.划定区域界限,明确区域归属
C.施加政策影响,确保经济水平一致 D.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加以开发
3.巫山对“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两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自然景观分异 B.城市景观分异
C.阻隔相互联系 D.促进相互联系
【答案】1.C 2.D 3.C 【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材料“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可知,图中“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巫山山脉,即地形,C项正确。第2题,划分“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加以开发,D项正确;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不能实施统一管理,也不能确保经济水平一致,A、C项错误;自然地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不能明确区域归属,B项错误。第3题,“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以巫山为界,巫山山脉地势较高,对两地相互之间的联系造成阻隔,C项正确、D项错误;两侧自然景观没有明显分异,A项错误;巫山对两侧城市景观没有太大影响,B项错误。
我国古代曾将全国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九大州。据此完成第4~5题。
4.当时的九州为( )
A.行政区 B.地形区
C.气候区 D.经济区
5.如今冀州大地出现了北京、天津、河北等省级行政区域。根据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自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促进发展。这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动态性
【答案】4.A 5.B 【解析】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九州为行政区,没有提到地形、气候和经济情况。第5题,根据材料中“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各自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促进发展”等字眼可知,材料中强调的是北京、天津、河北等省级行政区域在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区域合作,体现的是区域的开放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图2是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和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图。读图,完成第6~8题。
图2
6.图中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从侧面反映出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7.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完全重合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镇化水平最高
8.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只给予西部地区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影响 ④发挥地区优势,鼓励西部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6.B 7.D 8.B 【解析】第6题,我国三大自然区域是指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及青藏高寒区,由于气候(降水、气温)和地形差异,典型动物、传统民居都有所不同。第7题,从图示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可以判断西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并不完全重合;我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地带。第8题,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加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发挥地区优势,鼓励西部地区积极引进人才。
(2021年四川绵阳月考)焦溪古镇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连接太湖、京杭运河、长江。古镇整体伴水成街、依水成市、因水成镇,历史上的焦溪古镇凭借发达的水系,成为商贸重镇。“黄石半墙”是焦溪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上半部分用青砖,下半部分用采自附近山地的黄石,以砖木结构造就,体现出南地北风的传统村落特色。目前焦溪古镇因新区建设呈现出破落和衰退的景象,2019年被江苏省常州市规划为重点开发旅游项目。据此完成第9~10题。
9.“黄石半墙”的主要作用是( )
A.装饰房屋外墙,增加色彩 B.夏季能隔热,冬季可保暖
C.防止河流结冰时毁坏地基 D.抵御洪水冲击,加固房屋
10.开发焦溪古镇,吸引游客应( )
A.打造经典白墙灰瓦江南水乡景色 B.开设店铺,恢复商贸重镇的风采
C.保护、修缮老宅,保留原汁原味 D.迁出居民,整体规划成旅游景区
【答案】9.D 10.C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焦溪古镇位于江南水乡,伴水成街、依水成市、因水成镇,洪水对当地的威胁较大,下半部分堆砌黄石,可以抵御洪水的冲击,加固房屋。“黄石半墙”和青砖搭配,能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起到装饰房屋外墙、增加色彩的作用,但这不是“黄石半墙”的主要作用。岩石的比热容较小,冬冷夏热,不能起到良好的夏季隔热、冬季保暖的作用。焦溪古镇位于南方地区,河流无结冰期。第10题,开发焦溪古镇,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对原有的老宅进行保护、修缮,保留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游客。白墙灰瓦虽然是江南水乡的特色,但会使焦溪古镇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商贸重镇的形成是由其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并不是开设店铺就可以恢复的。迁出居民使古镇失去了其所特有的人文环境,对游客的吸引力会下降。
(2021年江苏南通调研)读中国2000—2018年南方、北方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变化图(图3),完成第11~12题。
图3
11.影响近年来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改革开放 B.经济结构
C.资源禀赋 D.科技水平
12.为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南方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B.由南向北转移高新产业
C.北方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D.北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11.B 12.D 【解析】第11题,我国北方地区以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为主,而南方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高,进而使南方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第12题,南方不能放缓经济发展速度;由南向北转移高新产业不利于南方发展;北方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会加重生态环境问题;北方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如图4所示)。读图,完成第13~14题。
图4
13.下列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工农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加快海南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建设
B.湖北、湖南可大力发展小麦、番茄的种植
C.广西、甘肃是该地区水电输出最丰富的地区
D.陕西和山西是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
14.下列关于“新三大经济地带”之间联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应吸收其他两地带的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三大地带之间联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和通信
C.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应向其他两个地带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与装备制造业
D.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主要承接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答案】13.D 14.C 【解析】第13题,海南岛位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湖北、湖南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不是小麦、番茄主产区;甘肃省水能资源不丰富。第14题,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具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劳动力需求量大、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等区域优势,应吸收其他两地带的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宜向其他两个地带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主要承接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三大地带之间联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和通信。
(2021年山西太原期末)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我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见下表)。据此完成第15~17题。
主体功能区
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优化开发区域
国土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重点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
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等18个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
东北平原等23个农产品主产区、长白山等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15.我国划分主体功能区的目的是( )
A.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B.提高区域的开发强度
C.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D.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16.据材料推测,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当中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最大的是( )
A.山西 B.辽宁
C.西藏 D.海南
17.与优化开发区域相比,重点开发区域( )
A.发展潜力大 B.人口密度大
C.产业结构优 D.经济实力强
【答案】15.D 16.C 17.A 【解析】第15题,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我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其目的是让各主体功能区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发展道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6题,与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对比,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缺乏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条件;同时,西藏境内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分布,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众多,因此西藏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面积最大。第17题,与优化开发区域相比,重点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A项正确;重点开发区域的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经济实力都不及优化开发区域。
(2022年湖南联考)相互之间有生产协作联系的产业在不同的空间集聚,从而使得两地区产生关联性。集聚关联度指数越高,区域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区域整体发展越协调。图5为2003年、2008年、2013年三个代表性年份我国七大城市群内部在不同层级的空间上的集聚关联度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8~20题。
图5
18.不同尺度空间的产业集聚关联度的特征是( )
A.空间尺度越小,指数越低 B.经济越发达的城市群,指数越高
C.产业分工越细,指数越高 D.地理位置越优越,指数越高
19.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关联度指数近些年下降明显,推测其根本原因是( )
A.产业扩散 B.政策引导
C.资源禀赋 D.地理位置
20.目前,我国城市群内市级、区县级城市关联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亟须( )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B.加强交通建设
C.调整行政区划 D.差异化布局产业
【答案】18.C 19.A 20.D 【解析】第18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产业分工越细,有生产协作联系的产业关联性越强,集聚关联度指数越高,C项正确;空间尺度、经济发达程度、地理位置与产业集聚关联度没有明显的正负相关性。第19题,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关联度指数近些年下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扩散,导致生产协作联系减少,A项正确。第20题,目前,我国城市群内市级、区县级城市关联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亟须差异化布局产业,调整产业分工,加强生产协作联系,D项正确;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交通建设不能提高我国城市群内市级、区县级城市关联度,调整行政区划对此影响不大,且通常也不会大范围调整行政区划。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2年四川达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 小明到太行山深处的涉县王金庄进行研学旅行,他在日记中写道:清早起床,沿着陡峻的石板路往上走,看到村民们纷纷赶着驴上山耕作,体型矮小的驴背上驮着农具和一天劳作所需的生活必需品。抬头望去,层层梯田犹如天梯……来到石头砌成的田埂旁,发现田埂边缘种植了稀稀疏疏的花椒树。花椒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根系发达,叶片小,耐旱、耐贫瘠,其果实是很好的烹饪佐料。环顾四周,田间地头散落着一些石头砌成的简易小屋,当地人称之为庵子……图6、图7分别是小明拍摄的涉县王金庄石堰梯田景观和石屋景观。
图6 图7
(1)简述村民主要用驴运输物品的原因。(6分)
(2)分析王金庄发展石堰梯田的原因。(6分)
(3)分析梯田边缘种植花椒树的意义。(6分)
(4)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推测庵子的作用。(4分)
【答案】(1)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以农产品运输为主,运量小;驴体型小,适应山区负重爬坡;投入小,运输成本低。
(2)地形坡度大,耕地面积小;石堰固坡,有利于保持水土;石料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3)花椒根系发达,有利于固土护坡;花椒叶片小,不易遮挡其他农作物生长;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可增加农产品种类,增加经济收入。
(4)遮阳、避风雨;存放农具;临时休息。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图8为长江经济带图。
图8
(1)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2)为实现经济更协调,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如何实现优势互补。(10分)
【答案】(1)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社会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捷;国家政策支持;市场广阔;等等。
(2)长江三角洲为长江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江三角洲提供能源、原料;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长江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第一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辽宁联考)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图1为中国局部地区简略图,据此完成第1~3题。
图1
1.图中“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 B.农业
C.地形 D.河流
2.划分“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统筹布局,实施统一管理 B.划定区域界限,明确区域归属
C.施加政策影响,确保经济水平一致 D.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加以开发
3.巫山对“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两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自然景观分异 B.城市景观分异
C.阻隔相互联系 D.促进相互联系
【答案】1.C 2.D 3.C 【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材料“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可知,图中“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巫山山脉,即地形,C项正确。第2题,划分“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加以开发,D项正确;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不能实施统一管理,也不能确保经济水平一致,A、C项错误;自然地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不能明确区域归属,B项错误。第3题,“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以巫山为界,巫山山脉地势较高,对两地相互之间的联系造成阻隔,C项正确、D项错误;两侧自然景观没有明显分异,A项错误;巫山对两侧城市景观没有太大影响,B项错误。
我国古代曾将全国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九大州。据此完成第4~5题。
4.当时的九州为( )
A.行政区 B.地形区
C.气候区 D.经济区
5.如今冀州大地出现了北京、天津、河北等省级行政区域。根据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自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促进发展。这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动态性
【答案】4.A 5.B 【解析】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九州为行政区,没有提到地形、气候和经济情况。第5题,根据材料中“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各自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促进发展”等字眼可知,材料中强调的是北京、天津、河北等省级行政区域在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区域合作,体现的是区域的开放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图2是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和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图。读图,完成第6~8题。
图2
6.图中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从侧面反映出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7.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完全重合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镇化水平最高
8.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只给予西部地区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影响 ④发挥地区优势,鼓励西部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6.B 7.D 8.B 【解析】第6题,我国三大自然区域是指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及青藏高寒区,由于气候(降水、气温)和地形差异,典型动物、传统民居都有所不同。第7题,从图示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可以判断西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并不完全重合;我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地带。第8题,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加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发挥地区优势,鼓励西部地区积极引进人才。
(2021年四川绵阳月考)焦溪古镇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连接太湖、京杭运河、长江。古镇整体伴水成街、依水成市、因水成镇,历史上的焦溪古镇凭借发达的水系,成为商贸重镇。“黄石半墙”是焦溪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上半部分用青砖,下半部分用采自附近山地的黄石,以砖木结构造就,体现出南地北风的传统村落特色。目前焦溪古镇因新区建设呈现出破落和衰退的景象,2019年被江苏省常州市规划为重点开发旅游项目。据此完成第9~10题。
9.“黄石半墙”的主要作用是( )
A.装饰房屋外墙,增加色彩 B.夏季能隔热,冬季可保暖
C.防止河流结冰时毁坏地基 D.抵御洪水冲击,加固房屋
10.开发焦溪古镇,吸引游客应( )
A.打造经典白墙灰瓦江南水乡景色 B.开设店铺,恢复商贸重镇的风采
C.保护、修缮老宅,保留原汁原味 D.迁出居民,整体规划成旅游景区
【答案】9.D 10.C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焦溪古镇位于江南水乡,伴水成街、依水成市、因水成镇,洪水对当地的威胁较大,下半部分堆砌黄石,可以抵御洪水的冲击,加固房屋。“黄石半墙”和青砖搭配,能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起到装饰房屋外墙、增加色彩的作用,但这不是“黄石半墙”的主要作用。岩石的比热容较小,冬冷夏热,不能起到良好的夏季隔热、冬季保暖的作用。焦溪古镇位于南方地区,河流无结冰期。第10题,开发焦溪古镇,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对原有的老宅进行保护、修缮,保留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游客。白墙灰瓦虽然是江南水乡的特色,但会使焦溪古镇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商贸重镇的形成是由其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并不是开设店铺就可以恢复的。迁出居民使古镇失去了其所特有的人文环境,对游客的吸引力会下降。
(2021年江苏南通调研)读中国2000—2018年南方、北方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变化图(图3),完成第11~12题。
图3
11.影响近年来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改革开放 B.经济结构
C.资源禀赋 D.科技水平
12.为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南方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B.由南向北转移高新产业
C.北方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D.北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11.B 12.D 【解析】第11题,我国北方地区以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为主,而南方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高,进而使南方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第12题,南方不能放缓经济发展速度;由南向北转移高新产业不利于南方发展;北方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会加重生态环境问题;北方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如图4所示)。读图,完成第13~14题。
图4
13.下列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工农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加快海南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建设
B.湖北、湖南可大力发展小麦、番茄的种植
C.广西、甘肃是该地区水电输出最丰富的地区
D.陕西和山西是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
14.下列关于“新三大经济地带”之间联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应吸收其他两地带的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三大地带之间联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和通信
C.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应向其他两个地带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与装备制造业
D.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主要承接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答案】13.D 14.C 【解析】第13题,海南岛位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湖北、湖南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不是小麦、番茄主产区;甘肃省水能资源不丰富。第14题,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具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劳动力需求量大、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等区域优势,应吸收其他两地带的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宜向其他两个地带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主要承接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三大地带之间联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和通信。
(2021年山西太原期末)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我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见下表)。据此完成第15~17题。
主体功能区
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优化开发区域
国土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重点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
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等18个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
东北平原等23个农产品主产区、长白山等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15.我国划分主体功能区的目的是( )
A.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B.提高区域的开发强度
C.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D.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16.据材料推测,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当中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最大的是( )
A.山西 B.辽宁
C.西藏 D.海南
17.与优化开发区域相比,重点开发区域( )
A.发展潜力大 B.人口密度大
C.产业结构优 D.经济实力强
【答案】15.D 16.C 17.A 【解析】第15题,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我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其目的是让各主体功能区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发展道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6题,与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对比,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缺乏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条件;同时,西藏境内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分布,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众多,因此西藏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面积最大。第17题,与优化开发区域相比,重点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A项正确;重点开发区域的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经济实力都不及优化开发区域。
(2022年湖南联考)相互之间有生产协作联系的产业在不同的空间集聚,从而使得两地区产生关联性。集聚关联度指数越高,区域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区域整体发展越协调。图5为2003年、2008年、2013年三个代表性年份我国七大城市群内部在不同层级的空间上的集聚关联度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8~20题。
图5
18.不同尺度空间的产业集聚关联度的特征是( )
A.空间尺度越小,指数越低 B.经济越发达的城市群,指数越高
C.产业分工越细,指数越高 D.地理位置越优越,指数越高
19.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关联度指数近些年下降明显,推测其根本原因是( )
A.产业扩散 B.政策引导
C.资源禀赋 D.地理位置
20.目前,我国城市群内市级、区县级城市关联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亟须( )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B.加强交通建设
C.调整行政区划 D.差异化布局产业
【答案】18.C 19.A 20.D 【解析】第18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产业分工越细,有生产协作联系的产业关联性越强,集聚关联度指数越高,C项正确;空间尺度、经济发达程度、地理位置与产业集聚关联度没有明显的正负相关性。第19题,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关联度指数近些年下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扩散,导致生产协作联系减少,A项正确。第20题,目前,我国城市群内市级、区县级城市关联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亟须差异化布局产业,调整产业分工,加强生产协作联系,D项正确;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交通建设不能提高我国城市群内市级、区县级城市关联度,调整行政区划对此影响不大,且通常也不会大范围调整行政区划。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2年四川达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 小明到太行山深处的涉县王金庄进行研学旅行,他在日记中写道:清早起床,沿着陡峻的石板路往上走,看到村民们纷纷赶着驴上山耕作,体型矮小的驴背上驮着农具和一天劳作所需的生活必需品。抬头望去,层层梯田犹如天梯……来到石头砌成的田埂旁,发现田埂边缘种植了稀稀疏疏的花椒树。花椒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根系发达,叶片小,耐旱、耐贫瘠,其果实是很好的烹饪佐料。环顾四周,田间地头散落着一些石头砌成的简易小屋,当地人称之为庵子……图6、图7分别是小明拍摄的涉县王金庄石堰梯田景观和石屋景观。
图6 图7
(1)简述村民主要用驴运输物品的原因。(6分)
(2)分析王金庄发展石堰梯田的原因。(6分)
(3)分析梯田边缘种植花椒树的意义。(6分)
(4)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推测庵子的作用。(4分)
【答案】(1)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以农产品运输为主,运量小;驴体型小,适应山区负重爬坡;投入小,运输成本低。
(2)地形坡度大,耕地面积小;石堰固坡,有利于保持水土;石料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3)花椒根系发达,有利于固土护坡;花椒叶片小,不易遮挡其他农作物生长;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可增加农产品种类,增加经济收入。
(4)遮阳、避风雨;存放农具;临时休息。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图8为长江经济带图。
图8
(1)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2)为实现经济更协调,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如何实现优势互补。(10分)
【答案】(1)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社会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捷;国家政策支持;市场广阔;等等。
(2)长江三角洲为长江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江三角洲提供能源、原料;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长江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