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9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9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9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93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93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93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93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93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1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共46页。
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热点•微专题热点1 新基建时代,数据中心“御风而行”[背景材料]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的结合部,自融合发展以来,两地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加快建设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作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数据中心是国家“新基建”战略规划中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重要承载设施。作为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贵安新区加快推进“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建设。在2021年,贵安新区全力推动“东数西算”工程,数字“新基建”加快突破——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跻身国家算力网八大核心节点。点燃“新基建”,培育“新优势”,释放“新动能”。近年来,贵安新区作为贵州省纵深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的主战场,正抢抓机遇,将数据中心列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贵安新区在建及投入运行数据中心近20个,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地区之一。[试题演练](2021年内蒙古乌兰察布期中)T公司在贵安新区建设的数据中心,坐落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两座山的山体中,总占地面积770亩,建成后可容纳超过5万台服务器。未来,将用于存放T公司的全球核心数据。据了解,百米的小山间开凿出5条隧道,在每条隧道的顶部,还有两个方形竖井,为隧道散热、通风,提升能源利用率。据此完成第1~2题。1.推测T公司在此处建设数据中心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 )①电力廉价充足 ②人才资源丰富 ③具有高隐蔽性 ④基础设施完善A.①② B.①③C.①②④ D.②③④2.贵安新区被称为“绿色数据中心”,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位置偏僻 B.地质构造稳定C.气候适宜 D.建设成本低【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数据中心的运作需要有大量的电力作为支撑,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电力充足且廉价,有利于数据中心的建设,①正确;该数据中心位于山区,隐蔽性和安全性强,③正确;贵州省属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才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②④错误。第2题,“绿色数据中心”是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和传输数据的储存库,其中的机械、照明、电气和计算机系统旨在将能源效率最大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所以“绿色数据中心”选址优先考虑全年低温时间较长的地区,或河边、海边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另外选址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湿度、清洁度等因素,避免增加额外能耗。贵州省海拔较高,气候湿冷,在这里建设数据中心能耗较少,C项正确。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1)从区域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和贵安新区的差异。【答案】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形以平原为主;贵安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2)对比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和贵安新区发展数据中心的有利条件。【答案】东部沿海地区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贵安新区为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等。(3)简要分析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提倡节能减耗的原因。【答案】贵安新区虽然拥有丰富且廉价的能源资源,但因为节能减耗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管是能源紧缺地区还是能源充足地区都应该提倡节能减耗。热点2 新疆番茄为什么这样“红”[背景材料]世界上有三大番茄主产区,分别是美国、意大利和中国。中国番茄80%产自新疆,大部分的番茄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番茄制品,广受欢迎。新疆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番茄生产基地,且该地区生产的番茄酱占世界产量的四分之一。新疆的番茄与辣椒、枸杞、红枣、红花共同构成了新疆的红色系列产业。那么,新疆的番茄“红”在哪里呢?(1)“三高两少”,优质好吃。由于自然条件的优势,新疆番茄具有“三高两少”的品质优势,即红色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单产高和病虫害少、霉菌少,这就大大减少了裂果、霉烂果的发生,提高整体的番茄品质。(2)水土资源丰富,气候适应性好。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库尔勒一带被国内外喻为种植蔬菜、番茄的最佳地方,该地日照长,气温日较差大,非常适宜番茄的生长。(3)生产规模大,技术体系成熟。番茄加工业发展较早,生产企业技术设备先进,工艺水平高。目前,全国共有番茄酱生产企业67家,日处理鲜番茄能力达到13万吨,其中,新疆就有40家企业。(4)产量大,出口量大。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2019 年中国为世界第一大番茄生产国,产量为6 276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35%。番茄酱成为新疆出口创汇第一大产品,意大利、俄罗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是我国番茄酱的主要出口国。下图为2019年中国新疆番茄酱出口排名前10的 国家。[试题演练](2022年湖北荆州期末)世界上有三大番茄主产区,分别是美国、意大利和中国。新疆番茄产量居于全国第一,当地生产的大部分番茄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新疆番茄生产主要有露地种植和棚内种植两种方式,露地种植主要是以大面积的露天土地种植为主,棚内种植则是以靠近城市的近郊大棚种植为主,棚内种植成本高于露地种植。番茄类型有薄皮和厚皮之分,目前新疆薄皮番茄产量较低,以种植厚皮番茄为主。据此完成第1~2题。1.靠近城市的近郊以棚内种植为主,主要原因是棚内种植(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品质好口感佳C.可以延长供应时间 D.靠近市场方便运输2.目前新疆生产的番茄以厚皮类型为主,主要原因是( )A.适合大规模种植 B.耐运输耐储存C.方便机械化生产 D.利于棚内种植【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棚内种植可以使光能转变为热能,使棚内温度升高,可以实现终年种植,延长生产时间,实现长时间供应,C项正确;棚内种植与单位面积产量、交通运输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A、D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番茄的品质较为优良,棚内种植与番茄品质优良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B项错误。第2题,新疆地理位置偏远,离市场(东部地区和本土工厂)较远,因此运输条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薄皮番茄相比,厚皮番茄在运输时不易受到损坏。3.(2021年江苏苏州阶段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工业番茄”是普通番茄的一种,生长期一般在4—8月,其红色素含量高、单产高、皮厚。据统计,新疆当地生产的番茄当中,大部分都为“工业番茄”。材料二 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大片内陆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这里种植的番茄成色好,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新疆凭借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番茄加工业发展迅猛,部分番茄制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材料三 新疆昌吉市三种“工业番茄”种植方式对比情况表。(1)结合当地气温特点,分析其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答案】生长期气温日较差大,便于有机质积累;气温日较差大,病虫害少,鲜果品质高;鲜果成熟期气温高,鲜果易变软、腐烂,品质降低;夏季易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影响生产,降低鲜果品质。(2)试分析新疆大力发展“红色产业”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答案】过度开垦加剧当地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3)指出昌吉农户三种“工业番茄”种植方式的合理性。【答案】早期使用大棚育苗移栽可以提早番茄上市时间,占领市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中期是番茄种植最适宜的时期,投资少,与其他两种(早、晚期)相比,面临的自然灾害较少;晚期番茄的主要目的是避开中期番茄的高峰期,延长企业番茄加工时间,争取价格优势。微专题1 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知识分析]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域条件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分析思路如下。1.认识区域的一般思路根据区域的内涵和特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区域。2.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试题演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厄瓜多尔地处南美洲西北部,境内自然资源丰富, 但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发展缓慢,但以“香蕉之国”闻名于世;工业基础薄弱,石油业是该国第一大经济支柱;电力供应紧张,经济欠发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和厄瓜多尔合作完成了许多项目。2016年,由我国企业承建的辛克雷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材料二 下图为厄瓜多尔示意图及瓜亚基尔、普约两城市气候资 料图。(1)简述厄瓜多尔的地理位置特点。【答案】位于南半球低纬度热带地区,南美洲西部,西邻太平洋。(2)比较甲、乙两河径流量特征差异并分析其气候成因。【答案】特征差异:乙河径流总量大于甲河,乙河径流季节变化小于甲河。气候成因:甲河流域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冬季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河流域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冬季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3)简析厄瓜多尔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发展第一产业:水热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发展第二产业:矿产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4)从中厄两国互补性角度分析辛克雷水电站得以建成投产的原因。【答案】厄瓜多尔需要更多的电力来弥补本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水电站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落差大,降水充沛,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两国有良好的协作关系,中国在建设水电站过程中可以提供技术、资金和经验等方面的支持。微专题2 地理环境差异分析[知识分析]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3)河流水文特征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状况。[试题演练](2022年北京房山一模)2019年8月,北京某中学组织考察团到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多伦县进行考察,考察前查阅了当地的地图和降水资料。读图,完成第1~2题。1.图示区域 ( )A.北京到多伦路线长约500千米B.地跨两个省级行政区域C.处于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区D.地势中部高南北低2.考察团成员沿途可能看到 ( )①北京冬小麦收割 ②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 ③张北县境内的长城 ④多伦成群的牛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比例尺和北京到多伦的图上线路长度可得出,该段线路的实际距离超过500千米;图示区域跨过了北京、河北、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域;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穿过该线路中部,可知该区域处于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区,C项正确;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2题,考察时间为8月份,北京收割冬小麦的时间大致在6月份,①错误;该线路从北京出发,经过张家口,因此可能看到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②正确;长城大致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建,因此可能会看到张北县境内的长城,③正确;多伦位于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可能会看到成群的牛羊,④正确。3.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单位:米)。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列。(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答案】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2)简述甲、乙两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答案】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答案】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上;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热点•微专题热点1 新基建时代,数据中心“御风而行”[背景材料]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的结合部,自融合发展以来,两地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加快建设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作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数据中心是国家“新基建”战略规划中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重要承载设施。作为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贵安新区加快推进“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建设。在2021年,贵安新区全力推动“东数西算”工程,数字“新基建”加快突破——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跻身国家算力网八大核心节点。点燃“新基建”,培育“新优势”,释放“新动能”。近年来,贵安新区作为贵州省纵深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的主战场,正抢抓机遇,将数据中心列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贵安新区在建及投入运行数据中心近20个,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地区之一。[试题演练](2021年内蒙古乌兰察布期中)T公司在贵安新区建设的数据中心,坐落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两座山的山体中,总占地面积770亩,建成后可容纳超过5万台服务器。未来,将用于存放T公司的全球核心数据。据了解,百米的小山间开凿出5条隧道,在每条隧道的顶部,还有两个方形竖井,为隧道散热、通风,提升能源利用率。据此完成第1~2题。1.推测T公司在此处建设数据中心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 )①电力廉价充足 ②人才资源丰富 ③具有高隐蔽性 ④基础设施完善A.①② B.①③C.①②④ D.②③④2.贵安新区被称为“绿色数据中心”,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位置偏僻 B.地质构造稳定C.气候适宜 D.建设成本低【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数据中心的运作需要有大量的电力作为支撑,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电力充足且廉价,有利于数据中心的建设,①正确;该数据中心位于山区,隐蔽性和安全性强,③正确;贵州省属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才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②④错误。第2题,“绿色数据中心”是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和传输数据的储存库,其中的机械、照明、电气和计算机系统旨在将能源效率最大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所以“绿色数据中心”选址优先考虑全年低温时间较长的地区,或河边、海边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另外选址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湿度、清洁度等因素,避免增加额外能耗。贵州省海拔较高,气候湿冷,在这里建设数据中心能耗较少,C项正确。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1)从区域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和贵安新区的差异。【答案】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形以平原为主;贵安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2)对比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和贵安新区发展数据中心的有利条件。【答案】东部沿海地区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贵安新区为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等。(3)简要分析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提倡节能减耗的原因。【答案】贵安新区虽然拥有丰富且廉价的能源资源,但因为节能减耗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管是能源紧缺地区还是能源充足地区都应该提倡节能减耗。热点2 新疆番茄为什么这样“红”[背景材料]世界上有三大番茄主产区,分别是美国、意大利和中国。中国番茄80%产自新疆,大部分的番茄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番茄制品,广受欢迎。新疆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番茄生产基地,且该地区生产的番茄酱占世界产量的四分之一。新疆的番茄与辣椒、枸杞、红枣、红花共同构成了新疆的红色系列产业。那么,新疆的番茄“红”在哪里呢?(1)“三高两少”,优质好吃。由于自然条件的优势,新疆番茄具有“三高两少”的品质优势,即红色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单产高和病虫害少、霉菌少,这就大大减少了裂果、霉烂果的发生,提高整体的番茄品质。(2)水土资源丰富,气候适应性好。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库尔勒一带被国内外喻为种植蔬菜、番茄的最佳地方,该地日照长,气温日较差大,非常适宜番茄的生长。(3)生产规模大,技术体系成熟。番茄加工业发展较早,生产企业技术设备先进,工艺水平高。目前,全国共有番茄酱生产企业67家,日处理鲜番茄能力达到13万吨,其中,新疆就有40家企业。(4)产量大,出口量大。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2019 年中国为世界第一大番茄生产国,产量为6 276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35%。番茄酱成为新疆出口创汇第一大产品,意大利、俄罗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是我国番茄酱的主要出口国。下图为2019年中国新疆番茄酱出口排名前10的 国家。[试题演练](2022年湖北荆州期末)世界上有三大番茄主产区,分别是美国、意大利和中国。新疆番茄产量居于全国第一,当地生产的大部分番茄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新疆番茄生产主要有露地种植和棚内种植两种方式,露地种植主要是以大面积的露天土地种植为主,棚内种植则是以靠近城市的近郊大棚种植为主,棚内种植成本高于露地种植。番茄类型有薄皮和厚皮之分,目前新疆薄皮番茄产量较低,以种植厚皮番茄为主。据此完成第1~2题。1.靠近城市的近郊以棚内种植为主,主要原因是棚内种植(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品质好口感佳C.可以延长供应时间 D.靠近市场方便运输2.目前新疆生产的番茄以厚皮类型为主,主要原因是( )A.适合大规模种植 B.耐运输耐储存C.方便机械化生产 D.利于棚内种植【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棚内种植可以使光能转变为热能,使棚内温度升高,可以实现终年种植,延长生产时间,实现长时间供应,C项正确;棚内种植与单位面积产量、交通运输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A、D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番茄的品质较为优良,棚内种植与番茄品质优良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B项错误。第2题,新疆地理位置偏远,离市场(东部地区和本土工厂)较远,因此运输条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薄皮番茄相比,厚皮番茄在运输时不易受到损坏。3.(2021年江苏苏州阶段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工业番茄”是普通番茄的一种,生长期一般在4—8月,其红色素含量高、单产高、皮厚。据统计,新疆当地生产的番茄当中,大部分都为“工业番茄”。材料二 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大片内陆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这里种植的番茄成色好,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新疆凭借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番茄加工业发展迅猛,部分番茄制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材料三 新疆昌吉市三种“工业番茄”种植方式对比情况表。(1)结合当地气温特点,分析其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答案】生长期气温日较差大,便于有机质积累;气温日较差大,病虫害少,鲜果品质高;鲜果成熟期气温高,鲜果易变软、腐烂,品质降低;夏季易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影响生产,降低鲜果品质。(2)试分析新疆大力发展“红色产业”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答案】过度开垦加剧当地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3)指出昌吉农户三种“工业番茄”种植方式的合理性。【答案】早期使用大棚育苗移栽可以提早番茄上市时间,占领市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中期是番茄种植最适宜的时期,投资少,与其他两种(早、晚期)相比,面临的自然灾害较少;晚期番茄的主要目的是避开中期番茄的高峰期,延长企业番茄加工时间,争取价格优势。微专题1 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知识分析]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域条件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分析思路如下。1.认识区域的一般思路根据区域的内涵和特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区域。2.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试题演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厄瓜多尔地处南美洲西北部,境内自然资源丰富, 但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发展缓慢,但以“香蕉之国”闻名于世;工业基础薄弱,石油业是该国第一大经济支柱;电力供应紧张,经济欠发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和厄瓜多尔合作完成了许多项目。2016年,由我国企业承建的辛克雷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材料二 下图为厄瓜多尔示意图及瓜亚基尔、普约两城市气候资 料图。(1)简述厄瓜多尔的地理位置特点。【答案】位于南半球低纬度热带地区,南美洲西部,西邻太平洋。(2)比较甲、乙两河径流量特征差异并分析其气候成因。【答案】特征差异:乙河径流总量大于甲河,乙河径流季节变化小于甲河。气候成因:甲河流域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冬季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河流域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冬季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3)简析厄瓜多尔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发展第一产业:水热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发展第二产业:矿产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4)从中厄两国互补性角度分析辛克雷水电站得以建成投产的原因。【答案】厄瓜多尔需要更多的电力来弥补本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水电站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落差大,降水充沛,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两国有良好的协作关系,中国在建设水电站过程中可以提供技术、资金和经验等方面的支持。微专题2 地理环境差异分析[知识分析]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3)河流水文特征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状况。[试题演练](2022年北京房山一模)2019年8月,北京某中学组织考察团到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多伦县进行考察,考察前查阅了当地的地图和降水资料。读图,完成第1~2题。1.图示区域 ( )A.北京到多伦路线长约500千米B.地跨两个省级行政区域C.处于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区D.地势中部高南北低2.考察团成员沿途可能看到 ( )①北京冬小麦收割 ②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 ③张北县境内的长城 ④多伦成群的牛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比例尺和北京到多伦的图上线路长度可得出,该段线路的实际距离超过500千米;图示区域跨过了北京、河北、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域;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穿过该线路中部,可知该区域处于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区,C项正确;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2题,考察时间为8月份,北京收割冬小麦的时间大致在6月份,①错误;该线路从北京出发,经过张家口,因此可能看到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②正确;长城大致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建,因此可能会看到张北县境内的长城,③正确;多伦位于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可能会看到成群的牛羊,④正确。3.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单位:米)。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列。(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答案】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2)简述甲、乙两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答案】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答案】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上;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