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北集坡街道办事处第一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集中练习物理试题(月考)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北集坡街道办事处第一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集中练习物理试题(月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度初中物理第一次集中练习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5分)
1.(本题3分)下列中学生常用学习用品中,哪一个的长度最接近3cm( )
A.作业本 B.圆珠笔 C.橡皮擦 D.新铅笔
2.(本题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音歌唱家引吭高歌”中“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公共场所请不要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锡山盘坐抚琴弦,峰峦共鸣”声音在山谷中反射形成回声
D.“闻其声知其人”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3.(本题3分)如图所示,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移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当两者接触时,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
A.能听到声音,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C.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D.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4.(本题3分)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3∶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5,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5.(本题3分)某风景区有一个声控喷泉,游客在旁边发出声音就可以改变水柱的高度。同学们疯狂呐喊,玩的非常开心。控制喷泉水柱高度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6.(本题3分)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力吹长短不一的吸管,比较声音的不同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7.(本题3分)小徐用一把刻度尺对同一长度测量进行了4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1.94cm、11.95cm、11.65cm、11.9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A.11.70cm B.11.95cm C.11.7cm D.11.950cm
8.(本题3分)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9.(本题3分)对公式的理解,下列现象说正确的是( )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小
D.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只与s与t的比值有关
10.(本题3分)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1.4m/s,10s末到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这100米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1.4m/s B.10.2m/s C.10m/s D.10.8m/s
11.(本题3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D.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
12.(本题3分)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岸边的树 D.河岸
13.(本题3分)一把塑料刻度尺的热胀冷缩比较明显,而它所测的一个物体的热胀冷缩不明显、则有
A.冬天测出该物体长度比夏天小些
B.冬天测出该物体长度比夏天大些
C.冬、夏测出的长度都相等
D.冬天测出该物体长度比夏天可能大些,也可能小些
14.(本题3分)一辆汽车在从甲地到乙地的过程中,若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后半程的速度为3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24m/s C.25m/s D.50m/s
15.(本题3分)小王和小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王都要比小李提前10m到达终点,若让小王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小李仍在原起点处与小王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 )
A.小王先到达终点 B.小李先到达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三、填空题(共10分)
16.(本题2分)图中,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cm。
17.(本题2分)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
18.(本题6分)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_____大;
(2)韦唯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韦唯的歌声_____好;
(3)“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高。
四、实验题(共26分)
19.(本题10分)为了探究声音的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从而得出了声音的___________与振动___________有关;
(2)把(1)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3)以上探究方法叫___________,下列实验不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是___________。
A.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B.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20.(本题16分)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这种测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选填“直接” 或“间接”)测量方法;
(2)该实验的测量工具除了刻度尺,还需要___________;斜面的坡度应该适当,坡度太大,小车滑行太快,不易___________;
(3)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为 1.6s。则 AB 段的路程________cm,小车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还未撞击到 B 点的金属挡板就停止计时了,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___。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A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为 2.6s 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五、计算题(共19分)
21.(本题10分)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远离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2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的路程(用s1代替);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
(3)汽车的速度v。
22.(本题9分)怀化到贵阳的G2105次列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时间 | 怀化 | 铜仁 | 凯里 | 贵阳 |
到站时间 | 14:00 | 14:33 | 15:10 | 15:53 |
发车时间 | 14:03 | 14:35 | 15:15 |
|
里程/km | 0 | 90 |
| 306 |
(1)该列车由怀化到贵阳所用的时间;
(2)该列车从怀化驶往贵阳的平均速度;
(3)该车从凯里到贵阳的平均速度为180km/h,求凯里到贵阳的里程。
答题纸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
|
|
|
|
|
|
|
|
|
|
|
|
二填空题
16__________
17__________
18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20(1)_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1
22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作业本的长度约20cm,故A不符合题意;
B.圆珠笔的长度约15cm,故B不符合题意;
C.橡皮擦的长度约3cm,故C符合题意;
D.新铅笔的长度约18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高音歌唱家引吭高歌”中“高音”是指声音振动频率高,所以音调高,故A错误;
B.“公共场所请不要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振幅大,响度大,故B错误;
C.“锡山盘坐抚琴弦,峰峦共鸣”是指声音经过山谷的反射形成回声,故C正确;
D.“闻其声知其人”是指由于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通过声音去分辨人,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月球上是真空,此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敲击音叉,音叉可以振动,音叉接触音叉,音叉的振动会引起乒乓球被弹起。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听不到声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由可知,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游客发出声音可以改变的水柱的高度,应是指响度大小影响喷泉水柱的高度,响度大水柱高,响度小,水柱低,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A.用力吹长短不一的吸管,吸管内的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即琴弦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说明发声的琴弦在振动,可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1.6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准确值与其他数据不同,所以11.6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使用规范,方法正确,故B正确;
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
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根据,时间相等时,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由于缺少时间相等,故A错误;
B.根据,通过的路程相等时,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由于缺少路程相等,故B错误;
C.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故C错误;
D.根据,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大小与s、t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由题知,该运动员所用的总时间为t=10s,则运动员在100米中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B.由图像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像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由图像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5m/s,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大,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山向船尾跑去,是指以船为参照物,山有位置变化,是向后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3.B
【详解】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夏天塑料刻度尺受热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冬天受冷收缩时,刻度尺的自身长度缩小,物体的测量值变大,因此冬天测出该物体长度比夏天大些,所以选项A. C. D都不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热胀冷缩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塑料刻度尺受热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14.B
【详解】设总路程为,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得,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物体全程时间
全程平均速度
故选B。
15.A
【详解】由题意可知,小王和小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王都要比小李提前10m到达终点,即小王跑了100m,小李跑的路程
所用的时间相同,都是t,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王和小李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可知道,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李的;
当让小王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小李仍在原起点处与小王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这时小王跑到终点需要的时间
小李跑到终点需要的时间
可知道,小王跑到终点需要的时间比小李的时间要小,那么小王先到达终点;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2.10
【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10cm对齐,所以木块A的长度为L=2.10cm。
17.32s
【详解】由图可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分为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5”上,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5min=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2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2s;所以,秒表的读数为30s+2s=32s。
18. 响度 音色 音调
【详解】(1)[1]“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的音量大,所以是说明锣鼓声的响度大。
(2)[2]歌声“悦耳动听”是指声音好听,所以是说明歌声的音色好。
(3)[3]“声音刺耳”是指声音的频率高,声音尖细,所以是反映了声音的音调高。
19. 音调 频率 音色 控制变量法 A
【详解】(1)[1][2]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钢尺的振幅相同,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就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因此可以得出了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2)[3]把(1)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由于钢尺和塑料尺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因此两次声音的音色不同。
(3)[4]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时,要控制声音的响度和音色相同,只改变物体的振动频率,该探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5]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便于观察,用到了转换法;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时,由于影响因素有多个,探究其中一个因素时,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 间接 秒表 测量时间 40.0 0.25 大 0.4
【详解】(1)[1][2]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及对应的时间,根据实验原理 来求得小车的平均速度,这是间接测量的方法。
(2)[3]实验中测量路程需要用刻度尺,测量时间需要用秒表。
[4]斜面的坡度应较小,因为坡度太大时,小车滑行太快,在斜面上运行的时间过短,不易测量。
(3)[5]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B段对应的路程为
sAB=80.0cm-40.0cm=40.0cm=0.400m
[6]此过程的平均速度
[7]在测量AB段的时间时,小车未撞击B点的金属档板就停止计时,会造成所测的时间较小,而对应的路程是准确的,据 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8]由题意知,小车通过BC段所用时间
tBC=tAC-tAB=2.6s-1.6s=1s
由图示知,小车通过全程的距离
sAC=80.0cm
则半程的距离为
所以小车通过下半程BC的平均速度
21.(1)6m/s;(2)8.33m/s
【详解】解:(1)根据速度的定义,前30 m 的平均速度是
(2)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答:(1)前30 m 的平均速度是6m/s;
(2)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33m/s。
22.(1)110min;(2)167km/h;(3)114km
【详解】解:(1)由表格可知,该列车由怀化到贵阳所用的时间为
(2)由表格可知,从怀化驶往贵阳的路程为306km,所以该列车从怀化驶往贵阳的平均速度为
(3)由表格可知,从凯里到贵阳的时间为
根据公式可得,凯里到贵阳的里程为
答:(1)该列车由怀化到贵阳所用的时间为110min;
(2)该列车从怀化驶往贵阳的平均速度为167km/h;
(3)凯里到贵阳的里程为114k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泰安市岱岳区开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泰安市岱岳区开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朱集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