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用图中的机器人免接触送餐,能有效减少人员交叉感染。送餐途中,以携带的食物为参照物,机器人是______ (填“运动”或“静止”)的,机器人匀速直线上坡,其运动状态______ (填“改变”或“不变”)。
2.如图,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3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此时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的原长为5cm,且伸长了2cm,当小芳用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为8cm时,小芳拉弹簧的力是______N。
3.网传“2月11日这天地球引力最小,可以将扫把静立于地面”,如图所示,或许你也“成功”尝试过。其实只要细心操作,在任何时候你都能成功,扫把能静立于水平地面主要是利用了______原理,之所以细心操作是为了满足原理中______的这一条件。这与地球引力大小并无关系。
4.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使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静止滑下,是为了探究动能与______ 的关系;若想完成“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还需要从①砝码、②毛巾、③弹簧测量计、④棉布中选择______ (填序号)两件实验器材。
5.济南的泉水来源于南部山区,如下图甲所示,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后,顺石灰岩渗漏带向北流,至城区遇到岩体阻挡,喷涌而出。由此可见眼眼清泉的成因可以用______原理解释。老济南人曾用活塞式抽水机抽取地下水如下图乙,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是利用______把水抽上来的。
6.如图所示,甲、乙是将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情形,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甲 ______ ρ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比较:F甲 ______ F乙(均选填“”或“=”)。
7.将一块橡皮泥先后捏成实心球和碗,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 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甲杯中液面高度______ 乙杯中液面高度(均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8.如图是工人用撬棒撬起石块的情景,O是支点,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工人用50N的力能撬起重为______ N的石块;在动力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该工人想用更小的力撬起石块,那么他的手应该向__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支点O的方向移动。(杠杆的自重及摩擦不计)
9.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着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B. 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 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D. 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10.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B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球排开液体的质量更大
B. 甲球排开液体的重力小于乙球排开液体的重力
C. 容器A中液体密度大于B中液体的密度
D. 容器B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A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1.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 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在小桌面上放一个砝码后海绵的凹陷程度会增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小桌的质量有关
C. 图丙所示的实验中,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可以反映探头处水产生压强的大小
D. 图丁所示的实验中,如果石块接触溢水杯底部,那么石块受到的浮力会变大
12.如图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它的前端系一木桶,后端系一质量适当的配重物。木桶装满水后,为了减小人向上提水时所需的拉力,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将配重靠近支点 B. 将水桶远离支点 C. 适当增大配重 D. 将支点远离地面
13.将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CD上的A点释放,通过水平面BC,运动到斜面CD上的过程中,下列相关解释中正确的有( )
A. 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钢球在水平面BC上由于受到惯性,所以能继续向前运动
C. 钢球在斜面CD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钢球的质量越大,到达B点时的速度越大
14.如图所示,重60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00N B. 拉力F做的功为200J
C. 额外功的功率是8W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15.近年来,房车自驾游渐渐的成为旅游的新趋势。这种旅游方式能让游客真正的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旅途中享受自由。我国制造的“长城”房车(如图所示)的总质量为3×103kg,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56km,用时0.5h,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1)该房车的行驶速度;
(2)该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3)若将该房车改装成并联混合动力型,由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同时提供动力,其功率分别为40kW和60kW,该房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求此时该房车的牵引力。
16.如图实心正方体,体积1.2×10-3m3,重10N.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为30cm.(ρ水=1.0×103kg/m3,g取10N/kg)
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物体受到的浮力;
(3)绳子的拉力;
(4)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是沉在水底、悬浮在水中还是漂浮在水面?
17.建筑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从地面匀速提升到3m高的一楼楼顶,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6kg,不计绳子重力及摩擦,g取10N/kg。请你计算:
(1)匀速提升900N的沙子时:
①工人所用拉力;
②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2)在某次匀速提升沙子时,机械效率为90%,沙子上升的速度为0.2m/s。
①这些沙子的质量;
②拉力的功率。
18.图A、B、C、D、E是探究某圆锥形物体“浮力有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
(1)由______ 两个步骤中可知物体浸没酒精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 N
(2)由步骤A、B、C、D、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 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 。
(3)由步骤A、D、E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____ 有关。
(4)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圆锥形物体的密度为______ kg/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g=10N/kg)。
(5)用弹簧秤拉着圆锥形物体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弹簧秤示数F随圆锥形物体浸入的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最符合实际的是______ 。
19.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小红用同一滑轮组,改变绳子的绕线方法,提升相同的物体,如图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物体重力/N
提升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η
1
3
0.1
2.0
0.3
50%
2
6
0.1
①
0.3
②
3
3
0.1
③
④
50%
(1)在实验中,测量绳子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①处数据) ______ N;
(2)表格中②处数据应为______ %;
(3)若不计摩擦及绳重,丙图中拉力F大小即表格中③处数据应为______ N;表格中④处数据应为______ m;
(4)分析1、2组实验数据可得: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______ (选填“越大”“越小”“不变”);
(5)分析1、3组实验数据可得: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绕线______ (选填“有关”“无关”)。
20.图甲是某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一位中年人正用轮椅推着他年迈的父亲缓缓上行,图乙是该通道斜面示意图。为了解中年人推轮椅时所用力的大小,小红和小华进行了探究.她们从斜面底端A点沿斜面确定了距A点1m处的B点。(g取10N/kg)
(1)将刻度尺“0”刻度线与水平地面对齐,正确测量B点高度,结果如图乙,为______ cm。
(2)选取车轮与轮椅轮胎材质、花纹均相同的小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重为2.0N;
②将弹簧测力计与斜面平行放置并______ ,然后沿斜面匀速直线拉动小车,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 N;
③将小车从A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 J;利用斜面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
(3)在小车上逐渐添加重物,测出小车的总重G,测出沿斜面匀速直线拉动小车需要的力,计算出拉小车从A点到B点所做的功W1,计算出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所做的有用功W2,以功为纵坐标,以小车总重为横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出W1和W2与小车总重G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丙中的a和b。
①由图像可知:用该通道斜面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与物重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若这位父亲的质量为70kg,所坐的轮椅质量为10kg,则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推轮椅匀速上坡时,力的大小为______ N。
2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应将支架放在台面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则此时杠杆处于______ (选填“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再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杠杆上直接读取______ ;
(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静止后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 ;
(3)小明同学想能不能借助杠杆平衡测出一个小球的密度呢?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步骤:
①将小球挂在杠杆的A点,将钩码挂在杠杆的B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重力忽略不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OB的长度l1;
③将小球浸没在水中(ρ小球>ρ水),当钩码移至点时______ (选填“A”或“C”“O”),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用刻度尺测出______ 的长度l2;
⑤小球密度的表达式ρ小球= ______ (用实验测得的物理量以及已知量ρ水表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静止 不变
【解析】解:
(1)在送餐过程中,送餐机器人与送餐机器人携带的食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携带的食物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静止的;
(2)机器人匀速直线上坡时,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保持不变,所以其运动状态不变;
故答案为:静止;不变。
(1)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要看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2)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包括速度的大小变化、运动方向变化,当其中一个因素发生改变时,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本题通过生活中一个具体实例,考查了多方面的物理知识,综合性强,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题目。
2.【答案】3 4.5
【解析】解:
①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3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②弹簧测力计受到3N拉力时,伸长了2cm,所以伸长了8cm-5cm=3cm时,受到的拉力为3×32N=4.5N。
故答案为:3;4.5。
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弹簧测力计读数的特点,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可做出解答。
②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应用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其中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计算,容易出错,应搞清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3.【答案】二力平衡 重力与支持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析】解:扫把静立于水平地面上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扫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扫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即利用了二力平衡原理。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4.【答案】速度 ②④
【解析】解:使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小车的质量不变,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要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需要选择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毛巾和棉布,所以要选择②④。
故答案为:速度;②④。
(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根据影响动能大小的两个因素分析;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选择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实验器材。
本题考查影响物体动能的因素、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5.【答案】连通器 大气压
【解析】解:(1)泉眼和山上的水构成连通器,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液面应相平的;眼眼清泉的成因可以用连通器原理解释;
(2)抽水机抽水时,抽水机是先将筒内的空气排出,此时筒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水从低处压到高处。
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抽水机是先将筒内的空气排出,使其内部压强较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到高处。
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6.【答案】> =
【解析】解:甲、乙是相同的密度计,并且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
F浮=G,
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F甲=F乙=G。
又F浮=G排=m排g=ρ液V排g,V甲ρ乙。
故答案为:>;=。
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密度计重,得出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V排g)分析两液体的密度关系。
本题将漂浮条件(F浮=G木)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V排g)综合应用,技巧性强,要灵活运用。
7.【答案】等于 等于
【解析】解:橡皮泥在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悬浮、漂浮,两种状态下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当浮力相同,液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V=Sh知甲乙杯中液面高度相等。
故答案为:等于;等于。
实心球橡皮泥悬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球=G;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F碗=G;而碗状和实心球状的橡皮泥受到的重力相同,据此判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得出哪个烧杯水的水面升高的多。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确定碗状和实心球状的橡皮泥受到的重力相同是本题的关键。本题为易错题,不要受题中图的误导,因为从题图上看出实心橡皮泥排开的水的体积大于碗状橡皮泥排开的水的体积。
8.【答案】250 远离
【解析】解:力F=50N,动力臂L1=5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GL2可得石块的重力为:
G=FL1L2=F×5L2L2=5F=5×50N=250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所以在用力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该人想用更小的力撬起石头,那么他的手应该向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这样动力臂变长了,就越省力。
故答案为:250;远离。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即可求出石块的重力;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解:AB.两容器中液体质量相同,由图可知,液体体积:V甲>V乙,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