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时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合计40分)1.《论语》中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如表为春秋时期楚国消灭国家及迁徙表。由此推知,这些战争( )春秋时期楚国消灭国家及迁徙表(部分)国名姓氏原所在地(今地名)迁徙地(今地名)罗芈湖北宜城西湖北枝江、湖南汨罗及江苏六合程桥卢戎姜湖北南漳东北湖南泸溪平江南、四川卢城萧子安徽萧县西北浙江萧山、江西江青西、湖南潇水一带A.使楚国率先成为霸主 B.彻底摧毁了周王室权威 C.全部发生在南方地区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3.“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A.周王室势力大减 B.周朝即将灭亡 C.分封制得到巩固 D.周朝政局稳定4.《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民族交融 C.生产力发展 D.诸侯争霸5.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政局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农业继续发展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各国进行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A.夏商周的更替 B.分封制的实施 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6.春秋时期,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这种现象出现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加快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推动了战国变法7.“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诸侯涣散,戎狄内逼。有大英雄起,假尊王摧夷为名,以号令天下,击退异族,维持将涣散之社会,使之保存现状,是为霸者”。材料中的“霸者”是(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8. 在春秋时期,你不可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是( )A.在田间用牛耕地 B.已经可以使用文字记录社会现象C.诸侯祭祀的时候使用九个鼎 D.商业活动还全部是物物交换9.山戎(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伐山戎而“布之天下”。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争霸战争促使了山戎的灭亡 B.诸侯争霸战争促进了各族经济的交流C.诸侯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D.诸侯争霸战争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10.《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二、判断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2题,合计12分)11.【 】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秦国也先后北上争霸。12.【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改正:三、简答题(共2题,合计30分)13. (时空观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平王立,东迁于雒(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1)“平王立,东迁于雒(洛)邑”是在哪一年?标志着哪一时期的开始?(2)“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请你列举这一时期的三个霸主。(3)请你试着分析一下“诸侯强并弱”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4)春秋时期的主要战场刚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连年的战争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A 4.D 5.C 6.C 7.A 8.【分析】春秋时期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广泛使用。9.B 10.B 二、判断题11.【分析】错误“秦国”改为“越国”12.正确 三、简答题13.(1)答:齐国。(2)答: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齐国有渔盐之利;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14.(1)答: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的开始。(2)答: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3)答: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在争霸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通过改革增强了自身的实力,推动了社会进步;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4)答:长期的战争使植被遭到破坏,破坏了生态平衡。(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三 近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复习提纲2023--2024学年度秋季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代国共关系的演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四次探索2023--2024学年度秋季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共5页。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