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4章 光现象(A卷)
展开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四章 光现象 (A卷•达标通关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杯弓蛇影 B.凿壁偷光
C.海市蜃楼 D.长虹饮涧
【答案】B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射到物体表面又被反回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属于光的折射,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凿壁偷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雨天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弹奏古筝时,在琴弦不同位置按压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答案】D
【分析】(1)在空气中光速远远超过声速。
(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3)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4)声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A、在空气中光速远远超过声速,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A错误;
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会改变,故B错误;
C、弹奏古筝时,在琴弦不同位置按压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正确。
3.如图是小猫站在两块互成一定角度的平面镜前照镜子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猫能在镜中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B.光照射到镜面上时发生漫反射
C.距离小猫更近的平面镜,所成的像更大
D.当猫远离平面镜时,镜中所成的像距平面镜的距离不变
【答案】A
【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光照射到镜面上会发生镜面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解答】解:A、小猫能在镜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
B、光照射到镜面上时发生镜面反射,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距离小猫更近的平面镜,所成的像不变,故C错误;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猫远离平面镜时,镜中所成的像距平面镜的距离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4.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如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日食现象 B.筷子弯折
C.湖中倒影 D.雨后彩虹
【答案】A
【分析】明确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然后分析各个选项形成原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
A、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筷子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湖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彩虹
C.雕像的影子 D.露珠里的景象
【答案】C
【分析】(1)光射到物体的表面,改变传播方向回到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的应用。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分解出七种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本质上属于光的折射。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4)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雕像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露珠里的景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是由于光的反射所形成的现象是( )
A.水中的筷子弯折 B.水中山的倒影
C.墙上手影 D.烛焰通过小孔成像
【答案】B
【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海市蜃楼、池水变浅属于光的折射显现。
(2)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回到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都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解答】解:A、水中的筷子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山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D、墙上手影、烛焰通过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甲所示的字母在平面镜乙中的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图中“E”的开口向右,则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字母“E”开口向左,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钓鱼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在如图所示的钓鱼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在水中的倒影也是光源
B.浓密的树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垂钓者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在水中的实像
D.垂钓者发现越远的景物看起来越小,是因视角变大了
【答案】B
【分析】(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为反射现象;
(4)折射现象是指当光由一种介质(比如水)斜射入第二介质(比如空气)时,在界面上部分光发生偏离原来路线而与原来路线产生夹角的现象。
【解答】解:A.太阳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是虚像,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故B正确;
C.因为垂钓者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折射进入空气,再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物体在人的眼睛中反映出来的大小,是和视角的大小成比例的。同样大小的物体,放的远,视角就小,看起来就小,故D错误。
故选:B。
9.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
A.“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答案】B
【分析】(1)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成的。
(3)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像属于虚像。
【解答】解:A、皎洁的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故A错误;
B、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故B正确;
C、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看到水里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10.如图所示,一束激光由空气射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折射后射在容器底部的B点,利用注射器往容器中加水,其他条件不变,则激光射在容器底部的位置( )
A.A、B两点之间 B.B、C两点之间
C.C、D两点之间 D.在B点左侧
【答案】D
【分析】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找到折射点与水面升降的关系的变化规律,即可找到光斑移动与水面升降的变化关系。
【解答】解:一束激光由空气射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折射后射在容器底部的B点,
使水面上升后,入射点向左移动,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所以折射后的光斑将向左移动,在在B点左侧。
故选:D。
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红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还可以用于遥控
C.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发生漫反射
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B
【分析】(1)掌握三种光现象:
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
(2)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控的。
【解答】解:A.鱼发光由水射向空气发生折射进入人的眼睛,人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A正确;
B.由于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对钞票进行真伪鉴别,故B错误;
C.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是由于漫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不同的光在同种介质的折射角不同形成的,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12.如图所示,2022年12月31日晚西安城墙景区用璀璨的光影秀在墙体上呈现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和“再见2022,你好2023”等字样,传达出辞旧迎新与未来期盼的美好愿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护城河边正在发光的LED灯带不是光源
B.灯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C.红色光束照到路人穿的蓝色衣服上,衣服显示红色
D.在岸边看到护城河池底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的反射
【答案】B
【分析】(1)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
(4)由于光的折射,在水中看岸上的景物,看到的是位置偏高的虚像。
【解答】解:A、护城河边正在发光的LED灯带是光源,因为它们自身能够发光,故A错误;
B、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
C、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蓝色衣服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色衣服上被吸收,路人的衣服显示是黑色的;
D、在岸边看到护城河水,河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人看到的是变浅了的河底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13.下列四个实验中,能揭示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是( )
A.小孔成像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B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图中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故B正确;
C、图中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故C错误;
D、图中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14.“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品牌Logo,蕴含着“一叶一世界”的哲学思想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
薄雾缥缈的南湾湖,水平如镜,渔船在湖中悠闲地游着,岸边的树木与湖中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体现了革命红城的内在气质、生态绿城的外在颜值和时代新城的高端品质。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平静的湖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
B.湖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从岸上看见湖中岸边的树木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D.缥缈的雾属于液化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
【答案】B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是人的主观感觉,不能用光屏承接;
(2)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就是光的反射;
(3)物质由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解:A、平静的湖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故A正确;
B、湖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看到湖水中的岸边树木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液化放热,故D正确。
故选:B。
1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接收到像
B.将蜡烛A远离半透明玻璃板,它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C.用半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D.把纸板放在玻璃板和B蜡烛之间挡住B蜡烛,从A侧将看不到像
【答案】C
【分析】A、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C、半透明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也能确定像的位置;
D、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解答】解:A、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不能够接收到像,故A错误;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将蜡烛A远离半透明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半透明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也能确定像的位置,故用半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C正确;
D、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把纸板放在玻璃板和B蜡烛之间挡住B蜡烛,从A侧能看到像,故D错误。
故选:C。
16.2023年“五一”,武汉东湖上榜全国游客量前十。在此期间,小明拍到了白鹤如图所示“对影成三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能够看到白鹤,是因为白鹤反射的光进入了小明的眼睛
B.小明看到鹤是白色的,是因为白鹤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C.图乙是光的折射现象,与穿衣镜成像原理相同
D.图丙是光的反射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A
【分析】(1)不能发光的物体是靠反射其他物体照到其表面的光而被我们看到的;
(2)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
(3)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反射。光的反射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两类;判断光的折射现象,要对折射的定义理解清楚,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
【解答】解:A.我们能够看见物体,都是因为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刺激到视觉神经使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存在,白鹤自身不会发光,是因为白鹤反射的光进入了小明的眼睛,他才能看见白鹤,故A正确;
B.我们能看见白色的物体都是因为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小明看到鹤是白色的,是因为白鹤反射了所有的色光,故B错误;
C.如图所示,图乙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图丙是白鹤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白鹤挡住了部分光形成了影子,故D错误。
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7.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向右 (选填“向左”、“不会”或“向右”)移动;当入射光线绕入射点逆时针旋转10°,反射角大小变为 50° 。
【答案】向右;50°。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
假设液面下降到图中红线位置处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则入射光线会沿直线射到新的入射点,
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可观察到光点S′向右移动了;
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入射,则此时入射角为40°;
当入射光线绕入射点逆时针旋转10°时,入射角变为50°,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此时反射角大小为50°;
故答案为:向右;50°。
18.小明同学坐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漂,鱼在云上游”。天上的白云与映在湖里的白云,距水面的距离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看到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则天上的白云在向 东 (选填“东”或“西”)移动:看到的水中鱼和水中云,是鱼和云所成的像,关于这两个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选填字母)。
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鱼是实像,云是虚像
【答案】相同;东;B。
【分析】(1)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特点是像到镜的距离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像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成的是虚像;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看到鱼的位置变浅,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小亮看到白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天上的白云与映在湖里的白云距水面的距离相同;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当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时,则天上的白云在向东移动;
看到的水中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水中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这两个像都是虚像,故选B。
故答案为:相同;东;B。
19.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盲区的成因是 光的直线传播 ;汽车的排气管上都安装有消声器,消声器的作用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声源处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减弱噪声的基本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盲区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汽车的排气管上都安装有消声器,消声器的作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声源处。
20.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窗户,甲图窗户可在直线轨道上左右平移,乙图窗户可绕固定轴转动,如果你站在窗户前,能通过玻璃看到你的像,则看到的像是 虚 (实/虚)像,你若将甲图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则你在P窗户中的像将 不随 (随/不随)窗平移;你若将乙图Q窗户转动150°打开,则窗框上的A点与A点在Q窗中的像之间距离将 先变大后变小 (变大/不变/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虚;不随;先变大后变小。
【分析】(1)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到,实像能用光屏接到,用光屏呈接来辨别是实像还是虚像;
(2)玻璃门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形成,形成的是虚像,不在玻璃门上,在玻璃门上的像不随门移动;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通过玻璃看到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虚像;
将甲图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你在P窗户中的像将不随窗户移动;
将乙图Q窗户转动150°打开,在0~90°时,像远离物体,距离变大,在90°~150°时,像靠近物体,距离变小,则窗框上的A点与A点在Q窗中的像之间距离将先变大后变小。
故答案为:虚;不随;先变大后变小。
21.小郡用10cm高的蜡烛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蜡烛在镜中的像高 0.1 m;当把蜡烛靠近平面镜移动时,蜡烛在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
【答案】0.1;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小郡用10cm高的蜡烛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蜡烛在镜中的像高:
10cm=0.1m;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当把蜡烛靠近平面镜移动时,蜡烛在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0.1;不变。
22.“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花 反射 (填“吸收”或“反射”)红色光;“鱼戏莲叶间”,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 虚 像。
【答案】反射;折射。
【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通常会发生折射。
【解答】解:(1)荷花是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光折射下,红色荷花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看到荷花呈红色;
(2)鱼在水中,人在岸上,鱼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折射光线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的,所以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共9分)
23.如图,请画出图中物体AB经过小孔后,在光屏MN上成像的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过物体和小孔画直线就是光路,与光屏的交点是像点,连接像点就成为了像。
【解答】解:过A点和小孔画出一条光线交MN于A′,再过B点和小孔画出一条光线交MN于B′,连接A′B′并标出箭头,即AB的像为A′B′。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24.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向水,请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答案】见解答
【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解答】解:法线已作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5.图甲是小宇的妈妈在镜子前面试穿刚买的新鞋,请在图乙中画出妈妈看见鞋的光路,A点表示人的眼睛,B点表示鞋的位置。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先做出鞋子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鞋子的像)B′,连接像点和人的眼睛,与平面镜交于点O,连接BO、AO即可。
【解答】解:先作出鞋子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B′,即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连接像点B′和人的眼睛A,与平面镜交于O(O为入射点),连接BO就是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即为看到自己的鞋子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24分)
26.如图为小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
(1)实验时,小雨让入射光线AO沿左侧纸板E射向镜面,然后转动右侧纸板F,使右侧纸板F和左侧纸板E在同一平面内,但在右侧纸板F上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 硬纸板没有竖直放置 。
(2)采取改正措施后,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若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应当是: 以法线ON为轴线,向后弯折纸板F面,观察F面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
(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小雨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寻找普遍规律 。
(4)测量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入射角
30°
40°
50°
60°
70°
反射角
30°
40°
50°
60°
70°
(5)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向O点,发现反射光将沿图甲中OA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答案】(1)硬纸板没有竖直放置;(2)以法线ON为轴线,向后弯折纸板F面,观察F面上是否有反射光线;(3)寻找普遍规律;(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可逆。
【分析】(1)实验时,硬纸板应与水面桌面垂直;
(2)为了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应把反射光线所在纸板前后翻折;
(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4)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知道光路是可逆的,若沿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解答】解:(1)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在F上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与纸板不是同一个平面,故可能的原因是:硬纸板没有竖直放置;
(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以法线ON为轴线,向后弯折纸板F面,观察F面上是否有反射光线,若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若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由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向O点,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硬纸板没有竖直放置;(2)以法线ON为轴线,向后弯折纸板F面,观察F面上是否有反射光线;(3)寻找普遍规律;(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可逆。
2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刚同学用两个大小相同的“F”字样物体a和b、白纸、刻度尺、薄玻璃板(带支架)进行如下探究:
(1)将白纸对折后平铺于水平桌面,折痕为直线MN,将玻璃板立于纸面,且底边与MN重合。物体a置于玻璃板前方,如图甲所示,在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时,选用图乙中的 ① (填“①”或“②”)作为物体b置于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b的位置,a、b始终不能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未垂直于纸面 ;调整后,移动物体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 ;
(2)在探究物像位置关系时,将物体a旋转一个角度放置,再次调整物体b使其与a的像重合,记录下此时两物体的位置分别是 A、B、C、A′、B′、C′,如图丙所示。测量并比较A、B、C三点以及对应点到MN的距离,发现一一对应相等。由此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像和物 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实验过程中“将物体a旋转一个角度放置”的步骤,目的是为了 多次实验,让结论更具普遍性 ;接着小刚仅将玻璃板沿MN水平向右平移,物体a在镜中的像 仍在原处 (填“仍在原处”、“向右平移”或“消失”)。
【答案】(1)①;玻璃板未垂直于纸面;相等;
(2)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多次实验,让结论更具普遍性;仍在原处。
【分析】(1)物体b放在玻璃板后方和a的像重合,根据玻璃板成的是正立的像分析;
实验中玻璃板要垂直于纸面,否则成的像偏高或偏低;
根据实验操作与两个物体大小相等分析;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多次实验;
根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分析。
【解答】解:(1)物体b放在玻璃板后方和a的像重合,因为玻璃板成的是正立的像,所以b的方向要与a一致,故选①。无论怎样移动b的位置,a、b始终不能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未垂直于纸面,导致成的像偏高或偏低,调整后,移动物体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在探究物像位置关系时,将物体a旋转一个角度放置,再次调整物体b使其与a的像重合,记录下此时两物体的位置分别是 A、B、C、A′、B′、C′,如图丙所示。测量并比较A、B、C三点以及对应点到MN的距离,发现一一对应相等。由此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实验过程中“将物体a旋转一个角度放置”的步骤,目的是为了多次试验,让结论更具普遍性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接着小刚仅将玻璃板沿MN水平向右平移,对称面的位置不变,故物体a在镜中的像仍在原处。
故答案为:
(1)①;玻璃板未垂直于纸面;相等;
(2)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多次实验,让结论更具普遍性;仍在原处。
28.小明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A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动)。
(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CD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无折射光束呈现。此时纸板上看不到折射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A.没有折射光线;B.有折射光线但不易看见;C.如果在原折射光线处喷一些烟雾也不可能看见折射光线)。
(3)如图丙,如果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空气,并逐步增大入射角的度数时(入射点的位置不变),折射光线 会 (A.可能;B.不可能)消失。
(4)如图丙,当光沿着CO方向射入时会沿OD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 0 度。
【答案】(1)A;(2)B;(3)会;(4)0。
【分析】(1)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在光的折射中使用可转动的光屏是为了探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看不到折射光线;
(4)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线不改变方向,此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等于零。
【解答】解:(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左移动,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故选:A。
(2)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将纸板右半部分绕CD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无折射光束呈现,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纸板上看不到折射光线,但折射光线依然存在,故选:B;
(3)在图丙中,如果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空气,在界面处发生折射,同时也会发生反射;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看不到折射光线,产生了全发射;所以折射光线会消失,一定发生反射现象;
(4)当光沿着CO方向射入时会沿OD方向射出,此时光线垂直入射不改变传播方向,则此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等于0度。
故答案为:(1)A;(2)B;(3)会;(4)0。
四.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29.如图甲是一只魔术箱,正面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空纸箱,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这是因为魔术箱中有一块 平面镜 (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45 °。如图乙也是一只魔术箱,箱的左右两侧同一水平线上各有一个小孔,一束光从左侧的小孔射入,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正好挡住光线,可光仍从右孔射出,这是因为魔术箱里面暗藏平面镜。下列选项中平面镜的作用与其一致的是 C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较小的花店一面墙上安装平面镜
C.夜间自行车的尾灯被机动车灯光照射时将光反射回来,引起司机的注意
【答案】平面镜;45;C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解:从甲图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方格子,整体好像是一个空箱子,而从乙图中看出观察口正前方没有方格纸,有一个倾斜平面镜,所以甲图中的空箱子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得到的,因此镜面与箱底的夹角为45度;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实际上纸币在平面镜后面,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
B、较小的花店一面墙上安装平面镜,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
C、自行车的尾灯是一组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镜面反射,可将光沿原路反射回去,这是利用光的反射;
故选C。
故答案为:平面镜;45;C。
30.请阅读《仰仪》并回答问题。
仰仪
我国古代在设计和制造天文测量仪器方面贡献巨大,如图所示,“仰仪”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因其形状像一口仰放着的大锅而得名,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观星台。
仰仪主体为直径约3米的铜质半球面,球面上规则地刻画着坐标网,用来测量或标定天体的位置。仪唇(半球面的边缘)上踢25地刻画出24条线,用来测定时辰和天体的方位。仪唇上面刻有一圈水槽,通过向其中注水来校正锅口水平。在锅口上沿的正南方安装着两根十字交叉的铜竿,分别沿正南北、正东西方向放置,古人称之为缩竿。其中指向南北方向的缩竿一直延伸到锅口中心,它的北端装有一块中心开有小孔、可以旋转的小方板,称为璇玑板,小孔正好对准半球的中心。
当太阳光照射到仰仪上时,转动璇玑板使中心小孔对向太阳,一部分阳光会通过小孔在铜质半球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点(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太阳的像。仰仪半球面的坐标网与天球坐标网,东西反向,并且以南极替代北极。仰仪是一种采用直接投影法的天文观测仪器,可以观测日食和月食。因此,仰仪被称为“日食观测工具的鼻祖”。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向仰仪上仪唇水槽中注水的目的是 校正锅口水平 ;
(2)阳光会通过小孔在铜质半球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点(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太阳的 实 像(选填“虚”或“实”);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直接投影法”工作原理相同的是(多选) BD 。
【答案】(1)校正锅口水平;(2)实;(3)BD。
【分析】(1)通过阅读短文内容回答即可;
(2)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是实像;
(3)“直接投影法”是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1)由短文内容可知,仪唇上面刻有一圈水槽,通过向其中注水来校正锅口水平;
(2)阳光会通过小孔在铜质半球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点(亮点),这个亮点太阳的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实像,是小孔成像现象;
(3)“直接投影法”是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是小孔成像,由光沿直线传播想成,故B正确;
C、水面折断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在墙上投出的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校正锅口水平;(2)实;(3)BD。
【期中单元测试】(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提升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提升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B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基础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基础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A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A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1章 机械运动(A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1章 机械运动(A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章机械运动A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章机械运动A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