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单元解读)
展开第四单元 单元解读
【人文主题】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浓浓爱国情”,围绕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另设有习作、语文园地两个栏目。这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跨越数百年时空,既展现了古代人的爱国情怀,又描写了现代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到,不管什么朝代,爱国都是人们共同的一种神圣情感。
《古诗三首》中的《示儿》与《题临安邸》分别表达了诗人对收复故土的渴望以及对南宋朝廷不思进取的批判,《己亥杂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前途的关切,希望统治者能够广纳人才。《少年中国说(节选)》热情讴歌了“少年中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小岛》通过描写我国海防将士的日常生活,表达了我国广大官兵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习作是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练习。语文园地共有“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项练习,既有对知识的巩固与扩展,又有对从课文中受到的启示的探讨。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从两个角度分析,首先看“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习过“抓住关键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是在四年级下册“初步”尝试基础上的深入。再看“结合资料”,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要结合学习的需要有目的地查找资料,运用资料讲究时机,使用资料要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从而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书中还出示了一个习作提纲范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列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理清习作思路,并按照自己的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段落写具体,明确在整篇习作中要“分段叙述”,要“突出重点”。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列提纲的方式习作,通过列提纲的方式写一篇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家乡》。“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个主题,写的一定是想象的情景,想象的情感基础是什么呢?是对家乡的热爱,是对家乡美好未来的展望。这样的情感基础,与单元选文的“浓浓爱国情”是紧密关联的,是一体的。
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第一题是两组感情色彩相对的成语,可以作为学生体会思想感情的热身;“日积月累”中的两组成语,表现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家国图景,太平盛世的安居乐业和多事之秋的民不聊生,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在单元开启时,结合导语页艾青的诗句运用,为“特设一种境遇”和“结合资料”打下基础。
语文要素(阅读)进阶梳理一
册次 | 单元 | 阅读训练要素:体会情感 |
二上 | 第七单元 |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
四上 | 第一单元 |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
四上 | 第六单元 |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
四下 | 第一单元 | 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四下 | 第三单元 |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感情。 |
四下 | 第四单元 | 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
五上 | 第四单元 |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
五上 | 第六单元 | 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
五下 | 第一单元 |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
六下 | 第三单元 |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
阶梯变化:关于如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统编版教材在“要素”编织上,有序列性的考量,教材循序渐进地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低中年级主要是借助想象,运用图像化的阅读策略;中年级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在文中找到表情达意的关键语句;到高年级时开始关注结合相关文本的体裁特点,关注场景、细节等方式,最后将诸种方法综合运用,融会贯通。总体上来说,从低段到高段,这一训练要素的安排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梯度安排很清晰很科学。“结合资料”,是准确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具体方法之一——尤其是与具体时代背景相关的思想情感,更需要借助背景资料,才能真正读懂,进而产生共鸣。
语文要素(阅读)进阶梳理二
册次 | 单元 | 阅读训练要素:结合资料 |
三下 | 第六单元 | 理解难懂的句子,还可以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
四下 | 第三单元 | 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
五上 | 第四单元 |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
五下 | 第三单元 | 学习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
六上 | 第八单元 | 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
六下 | 第四单元 |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六下 | 第六单元 |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
阶梯变化:“结合资料”的方法,也不是突兀地安排在这一单元的。用心梳理统编版教材,会发现,在这个单元之前,除了“资料袋”,在课后思考题和交流平台中,已经循序渐进地渗透了这一方法。从纵向看这七个“查找资料”单元对学生的能力训练呈阶梯式上升。最初要求学生能对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查找资料”,接着学会“查找并应用资料”,到后来的“学习整理资料”,逐层递进地贯穿到整个小学阶段。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中就开始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理解难懂的句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重点阅读学习目标都是聚焦查找并借助资料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可见,教材不仅将查找和运用资料作为一种帮助阅读理解的方法,更是作为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的。
语文要素(习作)进阶梳理
册次 | 单元 | 习作训练要素:叙述清楚 |
三上 | 第一单元 | 体会习作的乐趣,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激发习作兴趣。 |
三下 | 第三单元 | 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过程。 |
四上 | 第五单元 | 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
四上 | 第六单元 | 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
四下 | 第五单元 | 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
四下 | 第六单元 | 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
五上 | 第四单元 | 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
五上 | 第八单元 |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
阶梯变化:部编版教材习作目标的序列性是比较清晰的,“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训练目标。到了五年级的这一单元,明确提出“学习列提纲”,就是在已有的习作经验基础上的自然提升。“列提纲”既使得习作整体思路清晰,又确保了作文结构合理,在以后的习作中,要不断渗透和运用这一方法策略,使其成为学生作文构思的常用方法,进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就再次明确提出运用“列提纲”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有层次的构思。教学中,教师做到思前想后,明晰具体习作目标的序列性,是学生习作能力一步一个脚印、阶梯型提升的重要保障。
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横向联系
课文 | 语文要素的具体体现 |
《古诗三首》 | 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
《少年中国说》 | 结合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意思,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
《圆明园的毁灭》 | 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感受作者的痛惜之情。 |
《小岛》 | 圆明园的毁灭》结合资料了解我国边防守岛部队的生活,感受海防战士的爱国情怀。 |
【教学目标与课时安排】
课题 | 课时 | 教学目标 |
12.古诗三首 | 2课时 | 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 2课时 | 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
14.圆明园的毁灭 | 2课时 | 1.认识“估、煌”等9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3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4.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 |
15.小岛 | 1课时 | 1.认识“域、艇”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3.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
习作 | 1课时 | 1.能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
语文园地 | 1课时 | 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2.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 3.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4.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5.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
【学生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网络技术,能通过计算机查找资料,有一定查找资料的基础,但有针对性的查找和筛选需要的材料的能力较弱,还需要训练。
本次习作,对学生来说可写的东西很多,如何将所写的内容合理安排,需要学生学会写作前列提纲,这个方法对学生来说之前接触少,但对于用几个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时常接触,这种需要一个转换,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