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习题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66938/0-16961202944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习题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66938/0-16961202944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习题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66938/0-16961202945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练习题
展开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C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D )
A.地壳上升B.断裂下沉
C.变质作用D.流水沉积
解析第1题,依据河谷宽度由窄到宽加以判断。第2题,河谷变宽,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增强。
[2022·河北邢台高二检测]图1为北半球某河段早期示意图;图2示意1600—1900年该河流弯曲段南岸陆地某固定点与河岸距离变化趋势。该时期内河流弯曲段经历了河道逐渐弯曲到自然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的过程。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符合该河流弯曲段南岸陆地固定点与河岸距离变化趋势的河岸可能是( D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弯曲段①②河岸之间河流的横向环流表层水流自南向北流动
B.下蚀主要发生在弯曲河道的凹岸,使河道弯曲度加大
C.山区河流落差大,侧向侵蚀显著,易形成牛轭湖
D.流水侵蚀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的现象属于溯源侵蚀
解析第3题,该河流弯曲段南岸陆地固定点在裁弯取直之前与河岸距离逐渐变大,说明河岸整体向北移动,因此南岸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北岸以河流侵蚀作用为主,南岸③为凸岸,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①为凹岸,以河流侵蚀作用为主;北岸④为凹岸,以河流侵蚀作用为主,②为凸岸,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因此符合该河流弯曲段南岸陆地固定点与河岸距离变化趋势的河岸可能是③④。第4题,河流的横向环流表层水流向应指向凹岸,因此弯曲段①②河岸之间河流的横向环流表层水流为自北向南流动;发生在弯曲河道的凹岸的侵蚀作用为侧蚀,下蚀主要在河流中上游地区;山区河流落差大,下蚀作用显著,不易形成牛轭湖;流水侵蚀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的现象属于溯源侵蚀。
下图为太行山山前冲洪积扇群分布图,自北至南,太行山前平原较大冲洪积扇群有:北京—永定河扇区(Ⅰ)、保定—石家庄—滹沱河扇区(Ⅱ)、邢台—沙河扇区(Ⅲ)、邯郸—安阳—滏漳河扇区(Ⅳ)和新乡—大沙河扇区(Ⅴ)。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 C )
A.太行山为南北走向
B.大部分地区为黄河流域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地势北高南低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永定河扇区面积逐年加大
B.颗粒由扇顶至扇缘逐渐变细
C.滹沱河流量小于沙河
D.扇区比冲积平原的土壤更易盐碱化
解析第5题,太行山为东北—西南走向。华北平原地区大部分并非为黄河流域,而是海河流域。该地以华北平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受太行山的影响,该区域内地势应为西高东低。第6题,据图无法判断永定河扇区面积是否逐年加大。由于流水速度的差异,山麓冲积扇搬运能力由山麓向扇缘减弱,因此泥沙颗粒由山麓向扇缘逐渐变细。滹沱河冲积扇面积大于沙河冲积扇,可推测滹沱河的流量和搬运能力均大于沙河。山区土壤肥沃,且地势相对平原更高,存在一定的坡度,因此其土壤盐碱化程度与冲积平原相比相对较轻。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河段剖面(不同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据此完成7~8题。
7.该剖面图最可能取自下图中甲、乙、丙、丁的哪一位置?( A )
A.甲B.乙
C.丙D.丁
8.剖面图中各部分最适合聚落分布的是( C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a侧河流阶地,堆积体较多,应为河流凸岸,b侧坡度较陡,应为凹岸。甲处为凸岸,丙为凹岸,乙和丁为水平河岸。第8题,据图可知,③处距离河流较近,地势平坦且不受洪水影响,是聚落的最佳分布地。①②受洪水威胁,④位于河流凹岸,为侵蚀岸,不适合建聚落。
9.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
(2)据图分析CD截面所在的地区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3)EF截面所在河段的航道靠近 (填“E”或“F”)岸,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2)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流速较缓,泥沙易沉积;人为加高堤坝。
(3)E 判断依据: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水向右偏,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水深,利于通航。
解析第(1)题,AB截面位于河流上游,由AB截面图可看出,河谷深邃,呈“V”形,可知该处受河流的侵蚀作用较强,且由图中沉积岩层可判断,河谷位于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顶部裂隙发育成谷地。第(2)题,图中CD截面所在的地区河道弯曲,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缓,泥沙易沉积,河床抬升;且为防御洪涝灾害,人为加高堤坝,形成“地上河”。 第(3)题,EF截面位于河流的下游,河道宽阔,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右偏冲刷右岸,即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F岸泥沙堆积;航道应靠近水深的一岸。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安徽合肥期末]坡积裙是指水流在遇到坡度减小、磨阻加大或突然分散的情况下,不足以搬运所挟带的泥沙,使泥沙沿山麓成片、连绵堆积,形成类似展开的衣裙地貌。坡积裙的前缘,通常与河谷底部、山间盆地或山前平原相连接。坡积裙经过几万年的累积,厚度可能会有十多米。下图为坡积裙剖面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利于坡积裙形成的环境是( D )
A.坡陡、水流急B.山麓面积广
C.山高、岩块多D.植被覆盖少
11.塑造坡积裙的主要作用是( C )
A.河流侵蚀搬运B.沟谷水流堆积
C.坡面水流堆积D.平面水流搬运
解析第10题,据材料可知,坡积裙地貌为流水沉积地貌,坡陡、水流急不利于坡积裙形成。山麓宽阔与否都会形成坡积裙地貌。坡积裙地貌沉积的泥沙颗粒物较小,不是岩块。降水丰富、植被状况差的地区,水流量大,泥沙丰富,有利于坡积裙地貌的形成。第11题,由材料可知,坡积裙是指水流在遇到坡度减小、磨阻加大或突然分散的情况下,不足以搬运所挟带的泥沙,使泥沙沿山麓成片、连绵堆积,说明塑造坡积裙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坡面水流堆积,并非沟谷水流堆积;河流侵蚀搬运、平面水流搬运不是塑造坡积裙的主要外力作用。
[2023·广东广州检测]沙洲是江河中泥沙淤积形成的小岛,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使其位置往下游迁移。下图中甲、乙沙洲为长江下游某河段两个位置相邻的子母洲。观测发现,近年来两沙洲面积减小。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C )
①下游河道窄 ②水位变化大 ③河道起伏小 ④泥沙含量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3.除洲头外,甲沙洲受流水侵蚀较强的主要部位及成因分别是( D )
A.东南侧——河道较窄,流速较快
B.洲尾处——水流汇集,水量较大
C.西南侧——迎水位置,流速较快
D.西北侧——水量较大,地转偏向力
解析第12题,沙洲是由泥沙淤积形成,泥沙含量大,河道平坦,起伏小,流速慢,有利于泥沙淤积,下游河道窄导致上游地区流速减慢,利于淤积;水位高水量大时,侵蚀作用强,不利于沙洲形成,②错误。第13题,沙洲西北侧是河流主道,河道宽阔,水流量大,水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偏,侵蚀甲沙洲西北侧;南侧河道窄,水量少,侵蚀弱,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水流侵蚀南侧河道,在沙洲南侧沉积,洲尾处以沉积作用为主。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该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
15.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C )
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
B.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
C.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
D.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
解析第14题,图中的河流西岸坡度平缓,且地层为砂岩层,以堆积作用为主。依据北半球平直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可知该河流该河段的流向为自南向北;阶地的形成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图中的阶地不断增加,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阶地位置越高形成年代越老,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第15题,阶地②有火山灰层,土壤肥沃;离水源地近,水源充足;且海拔较高,不易遭受洪水威胁;河漫滩虽离水源较近,但易遭受洪水威胁;阶地①只分布有砂岩层,土壤不够肥沃,不适合进行农耕;阶地③地势太高,不方便取水。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阆中古城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季降水多。上图示意阆中古城的位置,古城选址时综合考虑了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
(1)推测可能影响该段嘉陵江河弯形成的因素。
(2)分析阆中古城选址在图中位置的优势条件。
(3)推测今后图中甲处河心洲的变化,并说明推测依据。
答案(1)地转偏向力、地形、岩性或土质。
(2)三面环水,一面环山,便于防御;位于河弯凸岸,堆积作用为主,土层较厚。
(3)变化:河心洲面积(向南)扩大。推测依据:该地河道较宽阔,水流速度会减缓,而河心洲的出现会进一步减缓水流速度,加大泥沙沉积,造成河心洲面积扩大;甲河段河弯较大,南岸为凸岸,水流速度慢,泥沙沉积作用显著,河心洲面积向南扩大。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嘉陵江进入四川盆地以后,由于地势比较低,河流流动时以侧蚀为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以及岩石软硬程度的影响,河流形态多呈弯曲状态。第(2)题,阆中古城濒临嘉陵江,水运便利;可为城市提供水源和排水便利;三面环水、北面靠山,便于军事防御,为区域重要的军事中心;建在河流河弯凸岸,泥沙堆积,土层较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第(3)题,读图可知,甲处河道较为宽阔,水流速度会减缓,搬运的泥沙会在此处堆积,而河心洲会阻挡水流,进一步减缓水流速度,加大泥沙沉积,造成河心洲面积不断扩大;甲河段位于河弯处,其中北岸为凹岸,南岸为凸岸,南岸水流速度慢,泥沙堆积作用明显,因此,河心洲面积向南扩大。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第2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第2课时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冰岛火山众多的原因是,下列与冰岛所处边界类型一致的是,图中M、N分别属于,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与甲处地貌成因相似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第1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