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习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习题含答案,共7页。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2023·河北邯郸检测]下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图1图21.图1中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C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2.图2中箭头能正确表示图1中D风带风向的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第1题,C位于60°S—70°S,为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第2题,结合D风带所处的纬度位置知其为南半球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北风。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移动示意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乙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5°N—5°S盛行上升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下沉气流4.图中反映的北半球季节是( B )A.甲—春季 B.丙—冬季C.丙—秋季 D.甲—冬季解析第3题,由乙图可知,此时北半球为春季或秋季,故5°N—5°S盛行上升气流,10°N—20°N盛行东北信风,20°N—30°N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N—40°N盛行西南风。第4题,根据甲图中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偏北可知,甲代表北半球的夏季;丙图中的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偏南,代表北半球的冬季。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完成5~6题。5.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0°—10°N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B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气压带的位置可以判断N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M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且在北半球,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以北的30°N—40°N受西风带影响,盛行风向为西南风。第6题,从甲图可知,此时的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南半球,表示北半球冬季,为1月份;乙图30°N—40°N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夏季,为7月份。7.下面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局部剖面图(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乙(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 、 。 (2)图甲中B处是 风带,与图乙中 (填“a”或“b”)处的风向一致。 (3)图甲中C处是 压带,D处是 风带。 (4)说出N处气压带的成因 。E气压带的成因为 (填“动力”或“热力”)原因。 答案(1)C E(2)东北信 a(3)副热带高 盛行西(4) 地处高纬,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动力解析第(1)题,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60°形成副极地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故确定为C、E。第(2)题,据图可知,A、B、C构成低纬度环流圈,C、D、E构成中纬度环流圈,E、F、N构成高纬度环流圈,故B为北半球低纬度的东北信风带,即图乙中的a处。第(3)题,C、D、E构成中纬度环流圈,C为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压带,D风带自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形成盛行西风带。第(4)题,据前面分析可知,N气压带为极地高压带,由于太阳辐射少,常年低温,空气收缩下沉,属于热力因素,而E为副极地低压带,是在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作用下,辐合上升形成,为动力因素。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读三圈环流图,完成8~10题。8.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C )A.a、b、e B.b、c、dC.a、d、e D.c、d、e9.下图中正确表示图中e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B )10.风带或气压带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B )A.a热带低气压带 B.c副热带高气压带C.e盛行西风带 D.b东南信风带解析第8题,a为赤道低气压带,空气呈上升趋势;b为东北信风带,空气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空气呈下沉趋势;d为盛行西风带,空气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空气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正确答案。第9题,e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南侧为盛行西风带,北侧为极地东风带,B正确。第10题,a为赤道低气压带,A错误;b为东北信风带,D错误;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d为盛行西风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错误。[2023·湖南长沙检测]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据此完成11~12题。11.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 C )A.位置偏北、风速偏大B.位置偏北、风速偏小C.位置偏南、风速偏大D.位置偏南、风速偏小12.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往往象征着( B )A.台风形成 B.寒潮结束C.沙尘肆虐 D.对流加剧解析第11题,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也会发生季节移动,温带急流也会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移动。图为北美大陆,与夏季相比,北半球冬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整体南移,温带急流位置也应偏南;北半球冬季温带地区地面温差较大,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高空气压梯度较大,温带急流风速也应偏大。第12题,读图可知,图中温带急流偏南,应为冬季。在图中区域中部,温带急流由东西向转为由北向南推进,根据材料可知,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因此地面天气系统也随之向南移动,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即冷气团南下,易导致寒潮爆发,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即又由西南向东北运动,冷气团南下运动被抑制,因此往往象征着寒潮结束;台风集中在夏秋季节的太平洋西部;图中移动路径由弯曲变为平直,结合材料可知大气运动由强烈变得平稳,对流减弱,沙尘减轻。13.图1表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2表示气压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1)在图2中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2)说出图2中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3)图1中①气流来自 压带,说出①气流与②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的原因。 答案(1)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2)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导致气压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3)副热带高 ①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②气流,被迫抬升。解析第(1)题,图1中极地附近为高压带,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应为北半球。B所在风带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第(2)题,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与二分日相比,位置大致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第(3)题,图1中①气流来自低纬的副热带高压带,暖而轻;②气流来自高纬度,冷而重,相遇后①气流向上爬升。